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福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中“之”与“誉之曰”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B.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C.光持石击瓮破之

    D.送孟浩然之广陵

  • 2、“小嘎子”是作家______的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   )

    A. 林海音   B. 徐光耀   C. 老舍   D. 萧红

  • 3、一次,考官张岳给汤显祖出了个字谜:“半边大,半边小,半边跑,半边跳。半边奔驰疆场上,半边偷偷把人咬。”汤显祖翻开爱国诗人屈原的著作,指着一首名诗的题目说:“老师,字谜便在其中。”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  )

    A.魂

    B.骚

    C.歌

    D.涉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组词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撒哈拉____是世界第一沙漠。

    2.她的歌声____而有力量。

    3.盘古开天辟地是一个古老的____

    4.我的____万千,一时不知该说什么。

    5.这些建筑都很_____

    6.建筑是由砖头钢筋_____的。

  • 5、看拼音,写词语。

    tǔ fěi   bēng dài   shěn shì

    _____   _____   _____

    shī xíng chàn dǒu yóu zhōng

    _____    _____    _____

    nǐ dìng   bēn fù

    _____    _____

  • 6、语文实践。(8分)

    (1)看到同学浪费时间,不好好学习时,我会用本册课本中学过的  

        这句名言来劝他。

    (2)做任何事件都是从小开始,不断积累,正如《荀子》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

    (3)周恩来12岁便有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而有的人到老了都是碌碌无为。这真是     (填名言)

    (4)在我们学校里,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用水的人走了,水龙头的水还在哗哗地流着,请你为这现象拟一个温馨美妙的提示语。

     

    (5)在公共汽车上有一块牌子,上边写着禁止在公共汽车上吸烟,可是有人看了心里不太舒服,你能不能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把警示语改一改,使大家变得乐意接受。试试看,请你写下来。

     

    (6)当你到了一个有花、有水的地方时,你会给这个地方写上一副对联:  

     

    (7)李老师说话总不会拐弯抹角,真像是  

    (填写歇后语)

    (8)咦,这座假山前面给人写着老张到此一游,大煞风景了。让我来树个警示牌吧:  

    (9)我能给下列句子加标点。(4分)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   不禁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菊花有红的   白的   黄的   紫的   还有黑里透黄的    色彩各异   五颜六色   菊花的姿态更美    有的倒挂枝头   有的一枝独秀   有的千朵成群   真是千姿百态啊 

     

  • 7、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

    (1)在作者笔下,花、鸟、虫子仿佛都有了___________,可以睡觉、乱逛、说话。

    (2)照样子,写句子:知了叫了,就像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

    2.倭瓜愿意爬上架爬上架,愿意爬上房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

    (1)这几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从中我们感受到园中事物_______的特点。

    (2)请你发挥想象,用加点字词写一写作者在园子里的生活:我愿意________________,我愿意________________,祖父从不责备,只是笑眯眯地看着我。

  • 8、《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一间房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1】给选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调(tiáo diào) 和(hé hè)

    【2】用“_____”画出描写刷子李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描写刷子李粉刷效果的句子。

    【3】选文中对刷子李刷墙动作的描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理解。

    张大力

    冯骥才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有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像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像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地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嘛,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唯张大力举起来不算。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唯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短文中写道“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______

    2文中画线部分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排比 D.夸张

    3“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像举着一大把花儿!”这句话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4自然段中,加点词语“笑嘻嘻”有什么作用?全文中与之关联最紧密的话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  )

    A.短文中的张大力能轻而易举地举起石锁,这让人们感到惊讶。

    B.短文中的张大力不但能举起石锁,还向老板要银两。

    C.这篇短文虽然短小精悍,但是却一波三折。

    D.短文中的张大力举起石锁,不仅没有得到老板的银两,还让旁人笑话他。

    6短文强调“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的原因是(  )。

    A.这块石锁从来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村里的人们谁也不会去动它。

    B.聚合成的老板是为了证明这块石锁的石料是坚实耐用的好料,所以没有人敢动它。

    C.人们知道张大力的力气很大,谁也不愿意和他争高低。

    D.为了强调石锁之重,为下文表现张大力的力气大做铺垫。

  • 11、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8分)

    洪涝灾害的成因

    ① 近年来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洪涝灾害频繁,既有“天”即大自然的原因,也有人的因素。要说天,地球大气圈进入活跃期,大气环流异常、太阳黑子爆发、热带风暴频发等,够可构成持续的梅雨或特大暴雨,这在目前人们还难以控制。要说人的因素,那是人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我们至今还在吃40年前“开荒开到山顶上,插秧插道湖中央”造成的苦果。

    ② 开荒开到山顶上,山成了光秃秃的无树木的山。一有降雨,水土流失,一滴水也留不住,以太湖流域为例,其周边山地由于滥砍乱伐,不仅山地蓄水功能大减,还以每年2毫米的速度加剧了太湖和通向太湖的河川淤浅。与此同时,湖泊大量缩小或湮没,太湖流域累计围了530平方千米,其中太湖水面围掉了100平方千米,太湖面积日益减少,蓄水量大减,至少减少10亿立方米。山林、湖泊蓄不了过多的水,大江大河和密如蛛网的小河小溪还是能把盛不下的水泄出去排入大海的。问题是人们除了伐木开荒、围湖造田、连大江大河、小江小溪也不放过:在河流的河漫滩,乃至堂而皇之在河流拦河作坝,侵河成地。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条,现在只剩下219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条。就连这些河道也大多泄水不畅。

    河流泄水不畅,稍有山洪爆发,水位即猛升,湖南的浏阳河,30年一遇的径流,涨起了50年一遇的水位;广西西江流域30年一遇的径流,酿成百年一遇的高水位。

    ③ 除了地生态的因素之外,我们还得重视20世纪下半叶出现的全球变化、温室效应对洪涝灾害的影响。

    人类的不当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首先会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而由其引起的风暴潮往往具有很大的破坏能力。或是摧毁江湖海堤岸,或是携带海水越堤而过。90年代以来,广东湛江、浙江温州就多次因台风、风暴潮酿成重灾。

    ④ 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入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全球气温上升之后,上海临近的东海海面将要上升51厘米,加上上海市地面还在持续沉降,那么上海的内涝也将是不可轻视的一个洪灾隐患。

    1文章第②段运用了说明方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文章概括导致近年来洪灾频繁的人为因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减少洪涝灾害,你有什么建议,请写出两条?(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依据课文,联系生活,明白哲理。

    如果你是苏格拉底,你看到那些真正的蝉,再看看笼子中的这只瘸蝉,你又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课内阅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1文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意思转折 B.意思递进

    2下列属于世界上重大发明的是_____;属于重大发现的是_____

    A.牛顿——万有引力

    B.瓦特——蒸汽机

    C.爱迪生——电灯

    D.谢皮罗——水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

     

    3语段中画“____”的句子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来朗读。

    4下列对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是作者受到了误解时的自我调侃和自我安慰。

    B.所有的发明和发现必须要受迫害,这是对发明者的考验。

  • 14、阅读

    那刘姥姥入了坐,拿起著(zhù,筷子)来,沉甸甸的不伏手一一原来凤姐和鸳鸯商议定了,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刘姥姥见了,说道:“这个叉巴子,比我们那里的铁锨还沉,那里拿得动他?”说得众人都笑起来。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莱。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湘云撑不住,一茶都喷了出来。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茶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她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1这段话写的是_____的场面,__________有意拿___________取乐,目的是为了讨好___________,让大家开心。

    2众人为什么“先还发证”,后来又为什么“上上下下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_______________

    3这段话着重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人笑的情形

  • 15、课内阅读我最棒。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 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 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诸葛亮说:“都督委托,当然照办。不 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 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诸葛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 “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 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诸葛亮 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 杯酒就走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 妒忌  

    (2) 才干:  

    2第一自然段中的意思是 。一个、一个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讲的事情的起因是(   )

    A. 军中缺箭,急需造箭。

    B. 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想陷害诸葛亮。

    4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为什么又摆了酒席招待他?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乡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母亲怀胎九个月才生下婴儿。“为什么是九个月呢?”我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想啊想啊,嘿!终于想出了眉目:“哈!这就跟画地图差不多。地上的距离很远很远,在地图上画出来只不过几厘米。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我的发现竟是如此简单明了,我为此感到格外高兴。我想,大概还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

    又过了三四年,我上了六年级。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生物课。有一次,年轻的女教师板着面孔本正经讲人的起源,讲人的发育和进化。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听见老师说,有的科学家认为,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我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老师狠狠地瞪了我一眼。

    “费奥多罗夫!……你笑什么?再笑就从教室里出去!”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

    教室里一阵笑声。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气得脸色苍白,大步朝我走来。

    “费奥多罗夫!……你立刻从教室里出去!……”

    我的脸由于困窘和羞愧一下子涨得通红。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幸亏她没有容我解释,不然的话,同学们听见我说自己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窘迫——____)     羞耻——____)  

    幸好——____)     误会——____

    2读句子,选择省略号表达的意思。(填序号)

    ①表示省略的语句;     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③表示想说的话被打断了

    奥尔加·伊万诺夫娜,我……____

    我想起了自己的发现……____

    3“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的笑声被年轻的女教师认为是不怀好意?你能解答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段最后一句话,请你解释它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分享。

    1.第五组课文带着我们开始了中国名著之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都收在眼底,请你留下几个脚印哦:

    书中有很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中有很多人物,如多才多智的智多星吴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四大名著,一定积累了与名著有关的歇后语,写两条。(2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按要求完成练习。

    ①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

    ②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③“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

    ④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

    【1】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合适的人物内心情感。

    A.心疼、担忧       B.讽刺、不屑       C.伤心、哀痛       D.吃惊、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上面句子的写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

    着急地寻找               愿望实现             被人误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古典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刘玄德三顾草庐(选段)

    却说刘玄德访孔明两次不遇,欲再往访之。关公曰:“兄长两次亲往拜谒,其礼太过矣。想诸葛亮有虚名而无实学,故避而不敢见。兄何惑于斯人之甚也!”玄德曰:“不然,昔齐桓公欲见东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况吾欲见大贤耶?”张飞曰:“哥哥差矣。量此村夫,何足为大贤;今番不须哥哥去;他如不来,我只用一条麻绳缚将来!”玄德叱曰:“汝岂不闻周文王谒姜子牙之事乎?文王且如此敬贤,汝何太无礼!今番汝休去,我自与云长去。”飞曰:“既两位哥哥都去,小弟如何落后!”玄德曰:“汝若同往,不可失礼。”飞应诺。

    于是三人乘马引从者往隆中。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正遇诸葛均。玄德忙施礼,问曰:“令兄在庄否?”均曰:“昨暮方归。将军今日可与相见。”言罢,飘然自去。三人来到庄前叩门,童子开门出问。玄德曰:“有劳仙童转报:刘备专来拜见先生。”童子曰:“今日先生虽在家,但今在草堂上昼寝未醒。”玄德曰:“既如此,且休通报。”分付关、张二人,只在门首等着。玄德徐步而入,见先生仰卧于草堂几席之上。玄德拱立阶下。半晌,先生未醒。关、张在外立久,不见动静,入见玄德犹然侍立。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云长再三劝住。玄德仍命二人出门外等候。望堂上时,见先生翻身将起,忽又朝里壁睡着。童子欲报。玄德曰:“且勿惊动。”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口吟诗曰:“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孔明吟罢,翻身问童子曰:“有俗客来否?”童子曰:“刘皇叔在此,立候多时。”孔明乃起身曰:“何不早报!尚容更衣。”遂转入后堂。又半晌,方整衣冠出迎。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玄德下拜曰:“汉室末胄、涿郡愚夫,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已书贱名于文几,未审得入览否?”孔明曰:“南阳野人,疏懒性成,屡蒙将军枉临,不胜愧赧。”二人叙礼毕,分宾主而坐,童子献茶。

    1下面关于阅读古典名著方法的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阅读古典名著会遇到不懂的词句,联系上下文猜一猜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B.听名人对古典名著的评述,能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C.遇到一些特别难以理解的语句,不用刻意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即可。

    D.电影或者电视剧是对名著的精加工,观看电影或电视剧是可以代替名著阅读的。

    2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刘备在隆中遇见诸葛均 B.刘备对张飞极为不满

    C.刘备在草庐等候孔明醒来 D.刘备在草庐见到了孔明

    3“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昨两次晋谒,不得一见……”下面的词语跟“晋谒”意思相近的是(  )

    A.下拜 B.拜访 C.相见 D.进来

    4三顾草庐说明刘备是个非常敬重人才的人。故事中还讲到两个敬重人才的人,他们是(  )

    A.关云长 B.齐桓公 C.东郭野人 D.周文王

    E.姜子牙

    5孔明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建立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还知道孔明的哪些事?简要地写出两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改成肯定句)

     

    (2)楚国的大臣们都得意扬扬地笑起来。(缩句)

     

    (3)难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改成陈述句)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改变词序,句子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该写句子。(6分)

    (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2)《白杨》的作者是袁鹰写的。(修改病句)

    (3)李老师对珊珊说,珊珊的作文有两处错误,让他讲给珊珊听。(改为直述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如“表扬”“教育”“关心”“教训”等,把题目补充完整。通过一件事来表达一个中心,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45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