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南投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把下面表示“看”的词语填到相应的句子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盯着   ②搜索   ③扫一眼     ④瞧瞧   ⑤注视

    (1)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 )刷子李的全身。

    (2)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 )

    (3)你再仔细(   )吧。

    (4)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紧紧( )球场中的足球。

    (5)只见他分腿弯腰,上身前倾,目光警惕地(   )着前方。

    A.②③④⑤①

    B.②③④①⑤

    C.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③⑤①

  • 2、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是哪一项?(       

    A.童孙未供耕织。(理解,懂得)

    B.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将要知道)

    C.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文告)

    D.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 3、给句子选择正确的意思。

    (1)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   )

    A.花朵喜欢朝向阳光充足的地方开放,在屋里看到的就是花朵的背面。

    B.说明德国人养花与众不同,花朵朝外开,显然是给别人看的。

    (2)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叉,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   )

    A.这一句话点明了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

    B.这一句说明威尼斯只有河道,没有大街,只有小艇,没有汽车。

    (3)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   )

    A.这句话照应题目,体现了大象与人们关系亲密和谐。

    B.大象在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看拼音写词语。

    bái zhòu     yún tián     sānɡ shù     fú xiǎo     ɡēnɡ yún

    ( ) ( )( )( ) ( )

    cānɡ hǎi sānɡ tián     jiā yù hù xiǎo     yuè mínɡ rú zhòu

    ( ) ( )   ( )

  • 5、辨字组词。

    渺( )  竞( )  替(深(

    缈( )  竟( )  潜(探(

  • 6、写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辞方法,并仿照着写句子。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儿露出了太阳的小半边脸。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监”字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字典中“监”的意思有:(1)从旁察看;督察。(2)牢,狱。(3)帝王时代的官名和官府名。(4)姓。“严监生”中的“监”应取第( )种;请根据第1种意思组一个词:( )

  • 8、读拼音,写词语。

    姐姐把shì jiè______地图______zhuō_____子上让大家一起找比______时。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外阅读。

    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赛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  )身体素质好又有耐性(  )有望夺冠,爆发力和速度都还在其次,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

    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记者又请他谈谈经验。

    山田本一不善言谈,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话:用智慧战胜对手。这回记者在报纸上没再挖苦他,但对他所谓的智慧仍迷惑不解。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他在他的自传中是这么说的: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这就叫分段实现大目标。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多千米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1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不但……而且……   无论……都……  只要……就……

    2请给这篇文章拟一个题目,并说说拟这个题目的原因。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时许多人都认为这个偶然跑到前面的矮个子选手是在故弄玄虚

    (1)结合短文,“故弄玄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当时许多人认为这个选手在“故弄玄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山田本一战胜对手的“智慧”是什么?成功和这种“智慧”有什么样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这篇文章,你受到了哪些启示?举例子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再见了,亲人》选段,回答问题。(13分)

    大嫂,请回去吧!看,您的孩子在您的背上睡熟了。山路这样崎岖,您架着双拐,已经送了几十里。就是您一步不送,我们只要想起您的双拐,也永远不会忘怀您对我们的深情厚谊。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后面山上的野菜挖光了,您又跑到前沿阵地去挖。不料敌人的一颗炮弹在您的身旁爆炸,您倒在血泊里……伤好以后,您只能靠着双拐走路了。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难道还不足以表达您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1)“嫂”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 ,除部首外有 ( )笔。(2分)

    (2)在文中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坎坷(   ) 明白(   ) 价值(   )    情深意重(   )

    (3)用“   ”划出反问句。把它改写成陈述句是   2分)

    (4)“已经送了几十里“这句说明 (2分)

    (5)“您为我们付出了这样高的代价”,请在文中用“~~~”画出大嫂付出了什么代价?(1分)

    (6)大嫂为志愿军付出这样高的代价,请你结合课文和资料,想象一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2分)

     

     

     

  • 11、语文实践

    看看我们身边,你也许会发现,不少同学都佩戴了眼镜。请根据“希望小学二到六年级视力情况调查”主题活动中,调查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完成题目。

    希望小学小学生视力情况调查表(调查人数:3628人)

    年级

    近视率

    13%

    19%

    31%

    42%

    48%

    【1】请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描述出本次调查所揭示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联系生活,试着就调查揭示的问题分析一下原因。(至少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不能根据自己的发现,写一则公益广告。(字数不超过12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

    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襄尸还

    1判断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手法。(可多选)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神态描写

    (1)“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_______

    (2)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_______

    2“签过字的电报记录稿被放在了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让我产生了这样的联想:夜深人静时,我们仿佛看到___________,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烈土的精神与青山同在,不在乎是否将遗骨运回家乡

    B.人都牺牲了,遗骨运回家乡又有什么用

    C.把遗骨运回家乡既麻烦又浪费财物,不如找个好地方埋葬了

    D.既然朝鲜人民要求把遗骨埋在那儿,我们就不必把遗骨运回国了

  • 13、五十年的坚守

      有一个小男孩,几(jǐ  jī)乎所有认识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一个智力低下的落后生。即使到了中学八年级,他的各门主课仍然没有起色:拉丁文、代数、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0分!

      同学们不只是不喜欢他,而是似乎从来就没有注意到他,就是在大厅里遇到他,对他说一声“哈罗”都极为罕见。幸运的是,在这些挫败之外,小男孩还有一样聊以自慰的东西:他酷爱的绘画。尽管在中学期间,他提供给年鉴的漫画全被拒用了,小男孩依然坚信自己的艺术天赋。他一告别学校,就斗(dòu  dǒu)胆来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们递交了自己的绘画作品。但他再次遭到了残酷的拒绝。

      历经一次次挫败,小男孩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用卡通的方式来记述自己的遭遇——一个所有人眼中的失败者和一无所成者。

      这个小男孩名叫查尔斯·舒尔茨,后来他画的史努比风行世界几十年,从而成为史努比永远的父亲。

      绝大多数的人通常都和查尔斯一样,没有机会也没有舞台去展现天赋。这时候绝大多数人便默认了自己的普普通通。

      其实,查尔斯也是这样。他与大多数人唯一的不同在于,他用50年的时间坚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赋。

    1.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音节。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内。

      (1)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   )

      (2)没有一点成功。   (   )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坚守——(   ) 拒绝——(   )

    4.读读画线句子并填空。

      (1)句子中的破折号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2)句中的“自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小男孩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阅读与理解。

    威尼斯的小艇

    马克·吐温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我们坐在船舱里,皮垫子软软的像沙发一般。小艇穿过一座座形式不同的石桥。我们打开窗帘,望望耸立在两岸的古建筑,跟来往的船只打招呼,有说不完的情趣。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不管怎么拥挤,他总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总能平稳地穿过,而且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商人夹了大包的货物,匆匆地走下小艇,沿河做生意。青年妇女在小艇里高声谈笑。许多孩子由保姆伴着,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老人带了全家,坐着小艇上教堂去作祷告。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1)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也形容惊慌失措。______

    (2)(许多人)紧紧围着。______

    (3)十分寂静。______

    (4)控制或驾驭时灵活自如,完全如意。______

    (5)高高地直立。______

    (6)横的和竖的交错在一起。______

    2对下面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河道纵横交错,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等于大街上的汽车。

    A.这句话主要是说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B.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河道多。

    C.这句话主要是说威尼斯是世界闻名的水上城市。

    3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告诉了我们“小艇是威尼斯的主要交通工具”。

    4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加点的句子用了什么表达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短文,填写下面表格。想象还有哪些人也要坐小艇,选择一种人,写一写他们去干什么。

    不同的人

    坐小艇

    去干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6读了短文,你发现小艇的动静和什么密切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理解

    最后一课

    1941年大半个中国被日寇侵占,唯有上海的租借仍人在英美的势力范围,那犹如“孤岛”。12月8日这一天“孤岛”也沦陷了。

    大清早,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里,空气仿佛凝固了。老校长老泪纵横,正主持着简短的校务会议。最后他颤声宣布:“……照常进行。只要看到一个日本兵或是一面日本,其经过校门就立即停课。”

    默默无声的人群中有一个紧锁浓眉,面孔清矍的中年男子。他就是暨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郑振铎。

    郑振铎拿起讲义夹,快步走进了教室。教室里坐的满满的,鸦雀无声。郑先生热泪盈眶:“我想……大家都知道了,今天是我给你你上的中文文学史的最后一课,要永远记住我们是中国人。”讲课开始了,一分一秒都显得格外沉静。①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有屏着呼吸,满噙了眼泪。不幸的时候终于来临。传来了沉重的车轮碾地声。卡车已进了校门。阴森森的风中,一面太阳旗抖动着。时针指着10:30。

    “现在下课!”

    郑先生挺直了身体,做了立正的姿势。全体同学“刷”的一下站了起来,很久很久,没有一个人说话,只有几个女生低低的啜泣着……②师生们的胸膛中都燃烧着爱国的火焰,一个个捏紧了拳头。

    1“唯有上海的租借仍人在英美的势力范围,那犹如‘孤岛’”这句话中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的意思

    C.表示讽刺或否定 D.表示强调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描写郑振铎先生外貌的句子。

    4读文中画“   ”的句子①,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平素调皮的学生。今天也是有屏着呼吸,满噙了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   ”的句子②,你从中体会到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郑泽铎先生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郑泽铎先生怀有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有一种大义凛然,不可侵犯的浩然正气。

    B.郑泽铎先生讲最后一课时,沉着镇定,没有一丝紧张的神色,只有坚定的决心。

    C.郑泽铎先生在即将和学生分别时候热泪盈眶,显得有些儿女情长。

  • 16、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张大力

    张大力,原名叫张金璧,津门一员赳赳武夫,身强力蛮,力大没边,故称大力。津门的老少爷们喜欢他,佩服他,夸他。但天津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张大力就有这么一件事,当时无人不晓,现在没人知道,因此写在下边——

    侯家后一家卖石材的店铺,叫聚合成。大门口放一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锁把也是石头的。锁上刻着一行字: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聚合成设这石锁,无非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可是,打石锁撂在这儿,没人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稍动一动,您说它有多重?好赛它跟地壳连着,除非把地面也举到头上去!

    一天,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石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轻轻一撼,竟然摇动起来,而且赛摇一个竹篮子,这就招了许多人围上来看。只见他手握锁把,腰一挺劲,大石锁被他轻易地举到空中。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着一大把花儿!

    众人叫好呼好喊好,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老板上来笑嘻嘻说:“原来张老师来了,快请到里头坐坐,喝杯茶!”

    张大力听了,正色说:“老板,您别跟我弄这套!您的石锁上写着,谁举起它,赏银百两,您就快把钱拿来,我还忙着哪!”

    谁料聚合成的老板并不理会张大力的话。待张大力说完,他不紧不慢地说道:“张老师,您只瞧见石锁上边的字了,可石锁底下还有一行字,您瞧见了吗?”

    张大力怔了。刚才只顾高兴,根本没瞧见锁下边还有字。不单他没瞧见,旁人也都没瞧见。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次劲,二次再举不起来了,于是上去一把又将石锁高高举到头顶上。可抬眼一看,石锁下边还真有一行字,竟然写着: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把这石锁上边和下边的字连起来,就是:凡举起此锁者赏银百两,惟张大力举起来不算!

    众人见了,都笑起来。原来人家早知道惟有他能举起这家伙。而这行字也是人家佩服自己,夸赞自己——张大力当然明白。

    他扔了石锁,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1这篇文章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下面课文的出处与其相同的一项是( )

    A.《刷子李》 B.《景阳冈》

    C.《摔跤》 D.《两茎灯草》

    2关于聚合成大门口放着的那把“死沉死沉的青石大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相当于现在的广告作用

    B.用来试试人的力气大小

    C.为了证明它的石料都是坚实耐用的好料

    D.在张大力之前没人能举起过,甚至没人能叫它稍动一动

    3张大力不仅仅是个有力气的粗人,而且他还很有头脑,遇事善于思考。下列描述哪一项不符合张大力的这些特点?( )

    A.张大力来到侯家后,看见这把锁,也看见上边的字,便俯下身子,使手问一问。

    B.张大力举着石锁,也不撂下来,直等着聚合成的伙计老板全出来,看清楚了,才将石锁放回原地。

    C.张大力脑筋一转,心想别是老板唬他,不想给钱,以为他使过一个次,二次再举不起来了。

    D.他扔了石锁,哈哈一笑,扬长而去。

    4文中是这样描写张大力第一次举起石锁的:“胳膊笔直不弯,脸上笑容满面,好赛举一大把花儿!”把它改成“胳膊举得直直的”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说到“津门人有自己夸人的方法”,这“方法”具体指什么?可不可以删掉不写?写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快乐读书吧。

    月光下的童年

    ①又是一个夜晚,我披着银白色的月光走在青石板路上,欣赏美丽柔和的月光下的景色。人们在月光下散步,老奶奶带着小孙女在月光下讲故事。

    ②我是在月光下长大的。记得夏天,每当夜幕降临时,外婆就带着我到院子里乘凉。外婆用长满老茧的手抚摸着我,一边扇 (shān shàn)着扇(shān shàn)子,一边给我讲老掉牙的民间故事。我每晚便在外婆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多么快乐呀!

    ③幼时,我很爱捉虫,在朦(mónɡ ménɡ)胧的月光下,随处可以听见各种虫子的鸣唱,那唱得最动听的肯定是蛐蛐儿了。我悄悄走进草丛,打着手电筒,翻开一块大石头,便有披着黑色大衣的蛐蛐儿在那里又蹦又跳。我就迅速地用手一捂,然后,小心翼 (     )翼地把它捉起来,借着月光跟邻居的小伙伴们斗蛐蛐儿。

    ④中秋节,是我感到最温馨的时候。我和家人一边在月光下品尝月饼,一边唱歌,真快乐!

    ⑤月落月升,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也长大了,但我依然爱那慈母般温柔的月光。

    ⑥在我眼中,月亮是那么美,我在月光下长大,月光下有我童年的足迹。我爱这美丽的月光!

    【1】用“√”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哪三件事?

    _________

    【3】幼时的“我”是怎样捉蛐蛐儿的?请用“____”画出相关句子,并写出“我”捉蛐蛐儿的五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结构清晰,请用“//”将短文分成三个部分。

    【5】“我”爱这美丽的月光,是因为___________

  • 18、课内阅读。

    到了傍晚,才看见有人驾着小船过来,坐上小板凳,给严肃沉默的奶牛挤奶。金色的晚霞铺在西天,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在这里,谁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铃铛也没有声响,挤奶的人更是默默无言。运河之中,装满奶桶的船只在舒缓平稳地行驶。满载着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车、火车,不停地开往城市。车船过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最后一抹晚霞也渐渐消失了,整个天地都暗了下来。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发出哞哞声,马也忘记了踢马房的挡板。沉睡的牲畜,无声的低地,漆黑的夜晚,远处的几座灯塔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选段中“真正的荷兰”指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远处偶尔传来汽笛声,接着又是一片寂静”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_____________

    3“这就是真正的荷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

  •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林冲打完酒,雪下得更大了。他想,不如到山神庙避避风雪。林冲走进庙,掩上门,把被子往上一铺,放下花枪,坐下来喝酒。

    林冲正喝着酒,忽听得门外劈劈啪啪乱响。他急忙起身,顺门缝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起了火。那火借着风势越来越大。林冲正要推门出去救火,就听外面有人说话。原来,太尉知道在野猪林没有害死林冲,大发雷霆,又派了心腹陆谦、富安到沧州,一定要杀死林冲。这二人买通了牢头,趁着这场大风雪放火烧了草料场,想把林冲烧死。三个人放完火,来到山神庙前,说:“这么大的火,林冲是跑不出来了。就算不被烧死,烧了草料场也要定他的死罪!”林冲在门里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怒火升上心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他抄起花枪,大吼一声冲出庙门,一口气杀了这三个仇人。

    这样,林冲被逼得走投无路,只好投奔梁山泊。“逼上梁山”一词由此而来。

    【1】林冲进庙门的一系列动作有______;出门时的动作有______

    【2】草料场着火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

    【3】“逼上梁山”的意思是______。从文中可以看出林冲是一个______的人。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把下面的句子改成陈述句

    (1)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句子创作室。(按要求写句子)

    (1)窗外闪过白杨树的身影。(扩句,不少于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丝绸之路巨型石雕引起人们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恶劣的气候条件阻止不了施工人员前进的步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把反问句改称陈述句。

    (1)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唬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吓唬胆小鬼的,我怕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再跳出一只大虫来,却怎么斗得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写作技能:任选一题写。

    1、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人和事:最美的心灵、最美的瞬间、最美的笑容、最美的声音等。请你以最美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选一件具体的事例,告诉大家最美的原因。不少于400字。

      2、我有一个小秘密,藏在心中已很久了,今天,终于憋不住了,我就把它告诉你吧……请你以我的小秘密为题,写一篇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