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画去不正确的音节或字词。
有人说这(蘸 占)浆(的 地 得)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 地 得)配料有(秘 密)方。曹小三哪里看(的 地 得)出来?只见师傅(的 地 得)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拌 伴)着鼓点,和(hé hè)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 地 得)带浆(的 地 得)毛刷便(pián biàn)在墙面啪(的
地 得)(清脆 青翠)一响,(急 极)是好听。
2、下列选项中词语的字形全部正确一项是( )
A.庄稼 琵琶 喇叭
B.隶书 演变 恺书
C.踌躇 黯燃 损失
D.慈祥 容幸 紧锁
3、与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的神态 ( )的封锁
( )的病情 ( )的考验
A. 严密 严峻 严重 严肃 B. 严肃 严密 严峻 严重
C. 严肃 严密 严重 严峻 D. 严峻 严重 严密 严肃
4、看拼音,写词语
bēng dài yóu zhōng cí xiáng nǐ dìng
( ) ( ) ( ) ( )
duàn liàn bēn fù tè shū chóu chú
( ) ( ) ( ) ( )
5、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啼( ) 涯( ) 跤( ) 疆( )
蹄( ) 崖( ) 皎( ) 僵( )
6、看拼音,写词语。
kuáng bēn yōng dài qīng shòu diē diē zhuàng zhuà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qíng yì jì diàn xiōng táng shì bù kě dāng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
7、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
(1)孔君平诣(______)其父,父不在,乃(______)呼儿出。
(2)或(______)曰:“以子之(______)矛陷(______)子之盾,何如?”
(3)不可同世而立(______)。
8、根据语境写出字词。
(1)早晨妈妈在田间gēng yún________,弟弟在sāng shù_______下一只手拿着chǎn zi_________,另一只手bá cǎo________,过了一会儿,又爬到yīng táo________树上摘果子,忙的不亦乐乎。
(2)花丛中hú dié_________飞来飞去,qīng tíng_______漫天飞舞,都像在guàng jiē_________似的。mà zha________蹦来跳去,像是在和行人打招呼,爷爷拿着shuǐ piáo________耐心地给那些花花草草洒水。
9、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要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1】用“——”画出选段的中心句。
【2】下列诗句描写的意境与选段相似的一项是( )
A.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D.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作者在原著中还写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这两句话。结合这两句话,谈谈你对选段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呼兰河传(节选)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孩子似的。
祖父是个长得很高的人,身体很健康,手里喜欢拿着个手杖。嘴上则不住地抽着旱烟管,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给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他说:“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祖父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祖父常常这样做,也总是把帽放在同一的地方,总是放在袖口和衣襟下。
那些搜索他的孩子没有一次不是在他衣襟下把帽子拿出来的,好像他和孩子们约定了似的:“我就放在这块,你来找吧!”
这样的不知做过多少次,就像老太太永久讲着“上山打老虎”这一个故事给孩子们听似的,哪怕是已经听过五百遍,也还是在那里回回拍手,回回叫好。每当祖父这样做一次的时候,祖父和孩子们都一齐地笑得不得了,好像这戏还是第一次演似的。
祖父不怎样会理财,一切家务都由祖母管理。祖父只是自由自在地一天天闲着。我想,幸好我长大了,我三岁了,不然祖父该多寂寞。我会走了,我会跑了。我走不动的时候,祖父就抱着我;我走动了,祖父就拉着我。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
……
祖父一天到晚是闲着的,祖母什么工作也不分配给他。只有一件事,就是祖母的地榇(chèn)上的摆设,有一套锡器,却总是祖父擦的。每当祖父一擦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一方面是不能领着我到后园里去玩了,另一方面祖父因此常常挨骂,祖母骂他懒,骂他擦得不干净。
祖母一骂祖父,我就拉着祖父的手往外边走,一边说:“我们后园里去吧。”
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
【1】本文主要写了“祖父”的哪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运用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将祖父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B.每当祖父擦锡器时,“我”就不高兴,是因为祖父没时间陪“我”玩了,反映了“我”对祖父深深的依恋。
C.文章用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由衷感到“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3】读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通过描写孩子们的举动,从中能够体会孩子们的_________________,更能表现出祖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拉着祖父就到后园里去了,一到了后园里,立刻就另是一个世界了。”联系课文《祖父的园子》,说说在作者心里,“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王冕自此只在秦家放牛,每到黄昏,回家跟着母亲歇宿①。或遇秦家煮些腌鱼,腌肉给他吃,他便拿块荷叶包了来家,递与母亲,每日点心钱,他也不买了吃,聚到一两个月,便偷个空,走到村学堂里,见那闯学堂的书客,就买几本旧书。日遂把牛栓了,坐在柳阴树下下看。
弹指又过了三四年。王冕看书,心想也着实明白了。那日,正是黄梅时候,天气烦躁。王冕放牛倦了,在绿草地上坐着。须臾,浓云密布,一阵大雨过来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日光来,照耀得满湖通红。湖边上云,青一块,紫一块,绿一块。树枝上都像水洗过一番的,尤其绿的可爱。湖里又十来枝荷花,苞子上清水嘀嘀,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②王冕看了一回,心里想道:“古人说‘人在图画中’其实不错。可惜我这里没有一个画工,把这荷花画他几枝,也觉有趣。”又心里想到:“天下哪有个学不会的事,我何不自画他几枝?”
王冕见天色晚了,牵了牛回去。自此,聚的钱不买书了,托人向城里买些胭脂铅粉之类,学画荷花。初时画得不好,画到三个月之后,那荷花,精神、颜色无一不像,只多着一张纸,就像是湖里长的;又像才从湖里摘下来,贴在纸上的。乡间人见画得好,也有拿钱来买的。王冕得了钱,买些好东好西,孝敬母亲。一传两,两传三,诸暨一县都晓得是一个画没骨花卉的名笔,争着来买。到了十七八岁,不在秦家了,每日画几笔画,读古人的诗文,渐渐不愁衣食,母亲心里欢喜。
【1】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
A.王冕放牛 B.王冕学画 C.王冕卖画
【2】读第1段画“﹏﹏﹏”的句子,请从后文中找出与之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画“ ”的句①、句②,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填序号)
句①:_______ 句②:________
A.动作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4】从短文中你可以看出王冕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啊!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倾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 要钱没钱,要设备没有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用文中的词填空。
( )的太平洋 ( )的步伐 ( )着远方
( )的贡献 ( )的生活 ( )工作条件
【2】细读全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打√”,错的打“×”。
(1)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从美国回到中国北京。 ( )
(2)钱学森在美留学期间,师从冯。卡门教授,成为他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
(3)文中加粗的词语“理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是指钱学森想早日回到祖国去,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
(4)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 )
【3】短文中美国海军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这句话表明钱学森______;也从侧面表现了钱学森______。
【4】你从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
【5】读了本文,你想对钱学森说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
13、阅读。
锁匠的徒弟
老锁匠一生修锁无数,技艺高超,收费合理,深受人们的敬重。
老锁匠老了,为了不让他的技艺失传,他挑中了两个年轻人,准备将一身技艺传给他们。
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年轻人都学会了不少本领。但两个人中只有一个能得到真传,老锁匠决定对他们进行一次考试。
老锁匠准备了两个保险柜,让两个徒弟去打开,谁花的时间短,谁就是胜利者。结果大徒弟只用了不到10分钟就打开了保险柜,而二徒弟却用了半个小时。
老锁匠问大徒弟:“保险柜里有什么?”大徒弟眼中放光:“师傅,里面有很多钱,全是百元大钞。”问二徒弟同样的问题,二徒弟支吾了半天说:“师傅,我没看见里面有什么,您只让我打开锁,我就打开了锁。”
老锁匠微微一笑说:“其实,不管干什么行业都要讲一个‘信’字,尤其是我们这一行,要有更高的职业道德。我收徒弟是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技艺高超的锁匠,他必须做到心中只有锁而无其他,对钱财视而不见。否则,心有私念,稍有贪心,登门入室或打开保险柜取钱易如反掌,最终只能害人害己。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说完,郑重宣布二徒弟为他的正式接班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支支吾吾: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易如反掌: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班”的“班”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__部。
【3】老锁匠选二徒弟为正式接班人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开好锁后,老锁匠问两个徒弟时,他们各是怎样的表情:大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二徒弟__________,可见他____________。
【5】老锁匠说:“我们修锁的人,每个人心上都要有一把不能打开的锁”,这“不能打开的锁”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我是大徒弟,从此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我是二徒弟,从此我将会: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本篇短文,我的体会是: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三顾茅庐
刘备两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但都没有见到诸葛亮。
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可是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也不懂得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张飞答应不再无礼,兄弟三人才一起上路。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时机腾飞的卧龙。岗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流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就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功夫,诸葛亮翻了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这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诸葛亮出山后,刘备把他当作自己的老师,两人同桌吃饭,同榻睡觉,一起讨论天下大事。刘备高兴地对关羽、张飞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了水一样啊!”
【1】文末刘备的话,可以用“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
【2】文中画“ ”的句子把_______比作_______。其中的“卧龙”还指_______。
【3】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是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的?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至少写出三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阅读。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这段话是围绕(______)这句话写的。
【2】作者在介绍兵马俑时,主要运用了(______)的方法。
【3】为了说明兵马俑时,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面积( ),兵马俑( ),兵马俑十分( )。
【4】照例子写成语,注意带点的字。
例:南征北战
( )( )( )( )
16、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
小时候我总以为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只一味地认为他不关心我。那时候父亲似乎并不关心我的学习,不管我是捧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回家,还是哭着鼻子回家,父亲都是以他那一贯的严肃的表情迎接我。我不懂父亲,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他不表扬我,我成绩下降的时候他也不批评我。于是我羡慕那些有着随和父亲的同学,当时的我是多么希望父亲可以表扬我。于是从那时起,我非常努力地学习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换取父亲对我的一句赞美的话。就在父亲严肃的表情下,我度过了我的小学、初中和高中时光。
直到我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父亲笑了,笑得那么开心和欣慰。刹那间,我明白了,明白了父亲的苦心。父亲之所以这么看待我在学习上所谓的成功和失败,是因为他始终相信我,并且把我当成一个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而不是个事事都要依赖父母、看父母眼色行事的小孩儿。在我取得成功的时候不表扬我,是为了防止我骄傲自大,是为了我以后取得更大的成绩;在我失败的时候不批评我,是为了让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后来,母亲告诉我,其实父亲每次都为我的成功而高兴,只不过没有当着我的面说出来而已。
父亲的爱,就像风样没有定处却时时刻刻在我的身边,用不着捕捉,只要你从内心深处仔细地想想就会明白。它不像母爱的细致,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也不似母爱的温柔,而是一种充满阳刚之气的爱。
风是粗心的,而且只是一吹而过,可我却觉得整个人像是被托上了天,整颗都充满了幸福。父爱如风,虽然有时恍惚不定,但是它确确实实充斥着我们周围的各个角落。
【1】给短文取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橫线上。(不超过五个字)
【2】第1自然段中的词语“一味”在文中的意思与下列句子中( )项最接近。
A.这药里还差一味黄连。
B.他谁的话都不听,一味胡闹。
C.如这一盏茶,一味是茶,便是真才。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小时候,“我”一味地认为父亲是个严肃的人。后来“我”知道了父亲的爱就像_____________在“我”的身边,它不像母爱的细致,体现在“我”生活的_____________,它也不似母爱的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_______的爱。
【4】为什么父亲在“我”成功的时候不表扬“我”,在“我”失败的时候也不批评“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父亲这样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么,请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第2自然段画线内容,请用神态、动作等方法描写父亲,其体表现出父亲的“开心”和“欣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外现代文阅读。
父亲的节日
金 鑫
①那一天,参加一个集体宴会。一个长得很帅气的小男孩,转到我面前,扬着手中的一束花花草草,很兴奋的样子。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在一排花篮上抽取,制作了一束鲜花。我逗他,给我吧。他立刻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为什么要给爸爸呢,我问。他扬起小脸,明天是父亲节呀。
②哦,是父亲节。我当着众人的面夸奖他,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不料,他又扬起了小脸,很认真地问我,你给你爸爸准备礼物了吗?这一问。竟让我无法回答。因为,我还不曾想到过给我的父亲准备礼物。
③孩子看出我的窘相,抽出一枝康乃馨,放在我的手里,喏,你把这花带给你的爸爸吧,他一定会高兴的。我接过花,看着他那张天真的笑脸,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
④第二天早晨,是星期天,父亲来看我们了。父亲来,事先没有告诉我。他敲门的时候,我们还在梦乡中。看到父亲,我突然想起昨晚小男孩给我的花儿。那一枝花儿,我压根没有考虑带回来,顺手放在了饭桌上。我猜想,父亲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吗?
⑤敲门声也唤醒了女儿,她揉揉眼睛,跳下床,来到我的跟前,爸爸,把眼睛闭上。我以为她要跟我撒娇,或者做捉迷藏的游戏,便佯装闭眼。她从枕头旁边拿出一个手工做的桃子,放到我的手上。待我睁开眼,她在房间里欢呼雀跃,父亲节快乐,请爸爸吃桃子!
⑥父亲看着女儿,女儿看着我,我看着父亲,场面有些尴尬。父亲嘀咕了一句,父亲节?随即像明白了什么似的,一个劲地夸着女儿,真是个懂事的乖孩子,将她引到了阳台上玩。父亲的举动,很明显是帮我解围。这一天,毕竟是父亲节,可我连一件礼物都没有准备。想到这,我的表情有些不自然。
⑦过了一会儿,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听你母亲说,你们买房子缺钱,我们想办法凑了点,你收好了。我坚持不要,父亲显得有点不高兴,咱们父子之间谁跟谁呀。等你们日子过好后,再孝敬我们也是一样的嘛。见我接下钱,父亲又开了口,老家的杉木已成材,还有一些槐树楝树,都伐倒了,放在河里浸泡,等秋凉时,就能动手打几件家具了,我们帮不上大忙,能帮多少算多少。
⑧没说几句话,父亲就要走了。留他吃饭,他说,家里正忙着插秧,你母亲叫我早去早回。母亲前几天刚从我这儿返乡,一定是她与父亲商量好了的。父亲说走就要走,临行前,他到我的书房里,试探着问,能不能把你写的书送几本给我,带回去给庄上的人翻翻。
⑨拿书的时候,我突然发现书橱上有两张票,便递到父亲手里。父亲很开心,是戏票吗?等秧插完了,陪你母亲来,她喜欢看戏哩。
⑩父亲拿着书,又带着戏票,欢欢喜喜地走了。我的手里,捏着父亲送来的厚厚一叠钱,沉默了好一阵子。
【1】围绕“父亲节”,短文主要记叙了哪几件事?(至少写2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作者”觉得这孩子是个有心人”,主要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语境,品析句子描写人物的作用。
(1)第①段:“……给我吧!”他立即紧张起来,将花别到身后,一口回绝:“不行,这是给我爸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⑦段:“……父亲又跑过来,在裤兜里摸了半天,摸出一个鼓鼓的信封来,摆在桌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亲节马上就要来临了,你想对你的爸爸说些什么呢(或是送什么礼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广东珠海宣布:“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从此,一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这座桥东接香港,西接珠海、澳门,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全长55千米,包括22.9千米的主体桥梁和6.7千米的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遂(suì)道,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可抗8级地震,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特区政府为振兴香港经济,认为有必要尽快建设连接香港、澳门和珠海的跨海通道,于是在2002年向中央政府提出了修建港珠澳大桥的建议。中央政府也期望通过建设大桥增强地域(yù)联合,促进经济增长。
2009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有300个足球场大小的拱北人工岛建成;2017年,大桥主体工程贯通;2018年元旦,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标志着已具备通车条件;2018年3月,港珠澳大桥澳门口岸管理区获批启用;2018年10月,玉带般的大桥迎来了正式开通的时刻。
港珠澳大桥主体桥梁用钢总量约40万吨,相当于60座埃菲尔铁的重量。这样一项巨型工程,意味着无法想象的技术挑战。其中,海底沉管隧道是整体工程最难、最具挑战性的部分,工程队员们回顾隧道建设过程时说:“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的工作好像是在‘针尖上跳舞,麦芒上绣花’……”
大洋之上,港珠澳大桥犹如矫健的蛟龙飞越两岸;月光之下,大桥又宛若美丽的银线串起一串珍珠。显然,这座桥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它不仅连接起中国的内地、香港和澳门,还将中国与世界连接在了一起,被连接起来的不只是地城,还有中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1】填空
①第1自然段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两个“世界之最”:一是是目前世界________,二是有世界________。
②工程队员们说自己每天工作好像是在“针尖上跳舞,麦芒上绣花”,意思是说:每天的工作________。
【2】选择。
①作者在(______)说明了建设港珠澳大桥的原因。
A.第2自然段B.第3自然段C.第4自然段D.第5自然段
②第3自然段是按照(______)来介绍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开通过程的。
A.事情发展顺序B.空间顺序C.时间顺序D.游览顺序:
③短文中的画线的语句,用(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港珠澳大桥是一项巨型工程。(多选)
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
【3】欣赏图片,恰当运用文中语句,将赞美港澳珠大桥的诗歌补充完整。
雄伟的港珠澳大桥,
你仿佛________,又如同________。
你是一座地域的桥,连接起________,连接起________。
你是一座时间的桥,连接起________!
19、可以改变的是态度
有位老妇人请了一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的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陷。
工作完毕,油漆匠取出(帐 账)单,老妇人发现比原来谈(托 妥)的价钱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她问油漆匠:“怎么少算这么多呢?”油漆匠回答说:“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所以减去的那一部分,算是我对他表示的一点谢意,因为他使我不再把工作看得太苦!”
油漆匠对这位太太的丈夫的推崇,使她淌下了眼泪。因为这位慷慨的油漆匠,自己只有一只手。
态度就像磁铁,( )我们的思想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 )受它的牵引。而思想就像鞋子一样,使我们朝一个特定的方向前进。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毕竟,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1.划去文中括号里不合适的字。
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大方——( ) 推重——( )
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4.填空。
(1)“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一句中,“自己的境况”具体指______________。
(2)初见男主人的时候,油漆匠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男主人______________;后来,油漆匠对男主人的态度变为______________,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下哪两句话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在括号里打“√”。
(1)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我们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
(2)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 )
(3)你的生活并非全数由生命所发生的事所决定,而是由你自己面对生命的态度与你的心灵看待事情的态度来决定。( )
(4)我跟你先生在一起觉得很快乐,他对人生的态度,使我觉得自己的境况还不算最坏。( )
20、按要求写句子。
张骞开辟丝稠之路。
①写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②写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21、改成反问句:听到这个消息我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缩句
(1)大象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2)在扎伊尔维龙加天然动物园里有七彩的巨蟒、黑白相间的斑马。
23、作文大秀场。
从这个单元中选取一篇课文,回想有什么触动或者受到哪些启示,可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之类的作文,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