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吉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少年儿童佩戴的绿色胸卡,是环保活动的志愿者。

    B.10月20日,中国女排战胜荷兰女排,夺得2018年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季军。

    C.为防止春季流行病不在校园里传播,我校医务室每天坚持为所有教室消毒。

  • 2、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王懿荣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

    B.因这些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被称为“甲骨文”。

    C.甲骨文是我国商周时期盛行的一种文字。

    D.第一个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人是清代的王懿荣。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班的男同学爱踢足球和篮球。

    B.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C.芳芳的语文成绩不但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们班里也名列前茅。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字词。

    1.爷爷带我来到农田,爷爷在田里bá căo__________,我在田边的一棵 yīng tao__________树下乘凉,一只美丽的hú  dié__________飞过来,引得我注目了很久。

    2.农忙时节,农民伯伯常常不分 zhòu yè__________地劳动, yún tián__________、采sāng__________,真是辛苦极了。

    3.“你这样做真是xiā  zi__________点灯——白费蜡!”表哥的一席话似一piáo_______凉水浇到我的头上。

  • 5、语境注音我能行(4分)

    (1)刷子李用刷子蘸起( )糊一样的粉( )把墙面刷得像雪白的屏障

    (2)劫匪上上下下打( )着面前这位警察,知道凭自己的力( )很难取胜只得束手就擒

     

  • 6、 将词语补充完整。

    (   )息(   )立   弱(   )禁(   )   幕(   )席(   )

    羽毛(   )(   )   心魂(   )(   )   声音(   )(   )

     

     

     

  • 7、补充词语。

    ________)精会神   不言而(________ 奋不(________)身   精妙绝(_______

    ________)尽全力  万马奔(________ 千(______)一发     无影无(________

  • 8、写出诗句、对联中加点词语所代表的年龄,填在括号里。

    1.豆蔻梢头二月初,三十功名尘与土。____________

    2.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立之年不啻(chì)过,十分减尽少年豪。____________

    4.富家生女才及笄,阿官门前筑新堤。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相关问题。

    根据中国长城学会所作明长城保护情况的调查,人为破坏比自然破坏对长城更具威胁力。中国长城学会会长董耀会说,目前来看,对长城的人为破坏,主要是取材性破坏、建设性破坏、旅游性破坏和修复性破坏。

    保护长城这一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绝不能只寄希望于人们的自觉。据了解,在专家和全社会的多年关注下,继北京市制定长城沿线第一部地方性保护法规后,一部全国性的长城保护专门法律目前也在论证之中。中国长城学会得到国家文物部门的支持,也将设“明万里长城保护标志碑”以分段明确保护责任,利用遥感技术全面普查长城等也列入了工作日程。

    1如果你在攀登长城时,看到有人随意在长城上取土、掏洞、修窑、建库房等,你将怎样进行劝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自觉保护长城,请你为这次宣传活动拟写一条公益广告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对保护长城还有哪些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课内阅读。

    《草原》(节选)

    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用“______”画出句子。洒脱这个词还可以换成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标出描写草原静寂的句子;用    标出描写草原热闹的句子。

    3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你从这句话中看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品读语段,完成练习。   

    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这两句话中的“大月亮”指的是________,“小月亮”指的是________

    【2】下面对“小月亮”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小月亮”这个称呼里,凝聚着作者对故乡、故乡月亮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B.苇坑上“小月亮”的月色比不过世界各地的美妙绝伦的月色

    C.故乡的景色不及广阔世界的美景,就连月亮都显得比其他地方的小

  • 12、彩色的非洲

    非洲的艺术也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绘画——无论是铜敲画、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如你有幸参加篝火晚会,看到熊熊燃烧的火焰旁身穿花衣裙欢跳的人群,不,是流动的、飞舞的五彩的旋律,你就会加倍地领悟非洲的彩色的美,非洲彩色的涌动与无限的活力。

    1找出这段话的总起句,用波浪线画下来。

    2围绕总起句,又分成     三方面。

    3短文中的破折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句:黑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划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把   比作  

  • 13、课外阅读。

    ①荷兰,被称为欧洲的花园、鲜花之国。茫茫花海之中,郁金香堪称大名鼎鼎的洋花。

    ②1863年,郁金香从土耳其传至荷兰,在土耳其语中,郁金香花就像包着头巾的少女一样美丽。热爱奇花异卉的荷兰人对它那美妙的酒杯形花朵竟如痴如醉。有人竟然愿意用一座酒坊或一幢房子去换取几粒珍稀的郁金香种子。

    ③郁金香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目前全世界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它色彩艳丽、变化多端。荷兰人给不同颜色的郁金香都赋予了美妙的名字。烈焰般炽热鲜红的被称为“斯巴达克”;白色镶有浅红金边的被称为“中国女性”;黑夜般神秘幽深的被称为“夜皇后”。开黑色花的郁金香,被视为稀世奇珍,19世纪,法国作家大仲马所写的传奇小说《黑郁金香》,赞美这种花“艳丽得叫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

    ④荷兰每年大约培育90亿株鲜花,其中郁金香就有30亿株,占全世界郁金香出口总量的80%以上,行销125个国家,被誉为“世界花后”。由此,郁金香当之无愧地成为荷兰的国花。

    【1】荷兰的国花是____,花的形状像______,色彩____。在土耳其语中,它就像________,被誉为“________”,荷兰人对它爱得_______。其中最珍贵的是_________

    【2】郁金香为什么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荷兰的国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法国作家大仲马是怎样赞美黑郁金香的?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郁金香是从土耳其传至荷兰,荷兰人非常喜欢这种花。

    B.郁金香经过园艺家长期的杂交栽培,目前荷兰已拥有8000多个品种。

    C.在第④自然段中,作者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荷兰是出口郁金香最多的国家。

  • 14、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威尼斯的小艇(节选)

    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行船的速度极快,来往船只很多,他操纵自如,毫不手忙脚乱。(    )怎么拥挤,他(   )能左拐右拐地挤过去。遇到极窄的地方,他(   )能平稳地穿过,(   )速度非常快,还能急转弯。两旁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1】在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

    【2】选文列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情况下船夫的驾驶状态,表现了_________。这属于________描写。

    【3】画横线的句子让你想到了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仿照这个句子,照样子写一句:_______________

  • 15、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练习。

    雕凤凰

    古时候,一个有名的木匠要在木头上雕刻一只凤凰。人们听说了,一窝蜂地跑来看。木匠在木头上勾了个大体轮廓,就不慌不忙地雕刻起来。

    当凤头、凤尾还没雕成,羽毛也没刻完的时候,围观的人就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看见凤凰头的人撇撇嘴说:“那是什么凤凰呀,简直像公鸡。”

    看见凤凰身子的人斜斜眼说:“雕得一点儿也不像一只凤凰,倒像一只又丑又笨的鸭子。”

    其余的人也指指戳截附和着说:“还是有名的木匠呢,真丢人!瞧那笨手笨脚的样子,还想雕刻凤凰呢!”

    听了这些,木匠并不理会,仍然专心致志地雕刻着。

    围观的人觉得没多大意思,便三三两两地散开了。只有一位白胡子老头仍津津有味地欣赏着。

    没过几天,凤凰雕成了,还添上了鲜艳的色彩。人们又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看。

    只见凤凰翠绿的冠子高高耸立,鲜红的爪子闪闪发光,色彩缤纷的身子格外耀眼,鲜艳美丽的翅膀跃跃欲飞。

    木匠用刻刀轻轻一点,给凤凰刻上了一双明亮的眼睛,凤凰立即扑棱棱地拍打翅膀,腾空飞起,在屋梁上回旋飞翔,三天三夜没有降落。

    这时围观的人齐声称赞,一致惊叹凤凰的精美,夸奖木匠技术非凡。

    那位白胡子老头听了。扭过头来,说:“别忘了,开始的时候你们是怎样议论的啊!

    【1】照样子,写词语。

    (1)不慌不忙(ABAC)__________________

    (2)三三两两(AABB)__________________

    (3)津津有味(AABC)__________________

    (4)七嘴八舌(含数字)_________________

    【2】凤凰雕成以后是什么样子的?请用“﹏﹏﹏”在文中画出。

    【3】人们听了白胡子老人的话后会有什么反应?请在短文结尾处的横线上续写故事。

    【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理解

    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节选)

    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那时候,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变得忙碌起来。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里,软软的,冷不丁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出来,真是舒服。折一根韧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啪——

    鸭子蹒跚地迈着步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走了……

    随后,我们跟在鸭子、羊儿后面开步走。不知是谁,想个好办法,把竹篮子挂在小山羊角上,山羊走呀走的,竹篮子也晃呀晃的,我们看了真欢喜。

    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掘过的地里去,那里的蚯蚓、螺蛳、赤膊田鸡最多;把羊儿牵到河边去,那里的青草地真大,草儿真嫩……

    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等着我们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小心翼翼地从麦田的沟沿上、豆地里到一小捧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想到日后剪兔毛的情景,我们禁不住地要咧开嘴巴笑。

    忙完了,肚子也开始咕咕地叫了。别愁,我们有我们的办法。皮皮摘来了嫩豆荚,小梅从自己家的院子里掰了几只竹笋。青青的家离这最近,他拿来了铁锅和米。嗨,我们自己做饭吃!我和春芳帮不了忙,就去垄沟里捉泥鳅,捉住泥鳅,洗净了,丢进饭锅里。米饭还没有烧好,我们已被锅里溢出的香味熏得口水欲滴……

    吃饱了,我们也乏了,于是便往草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当我们一觉醒来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一片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荚……

    【1】“扯”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__画。“扯”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①拉;②撕,撕下;③漫无边际地闲谈。在本文中取第____________种解释。

    【2】忙碌的五月,“我们”在田野里做了哪些有趣的事?(至少写出4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自然段中的“冒”字如果换成“挤”合适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到了哪句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句,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春天一个明媚的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正探头打量着这个新鲜的世界。

    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把手指向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的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捉住了阳光?”“知道。风走过来,树叶有声音;阳光走过来,水里有亮亮的波纹。”

    我往远处望,前边的一条小河真的泛起明亮的阳光。“捉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意。难道我也捉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

    阳光啦——

    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阳光。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电脑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有删改)

    1请你给上面的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女儿认为自己捉住阳光的理由是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第一自然段是环境描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______

    (2)“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这是因为太阳偏西照进了屋里。______

    (3)“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的意思是儿童眼里的世界是纯真的,他们没有受到玷污,成人要向儿童学习。______

    (4)文中画“.”的这两个“暖”的意思是一样的。______

  • 18、课文精读。

    中南海,毛主席的卧室。

    写字台上,放着那封从朝鲜前线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由司令员彭德怀拟定的电报。

    我们今日7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3个参谋在房子内。11时敌机4架经过时,他们4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4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4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岸英是毛主席最心爱的长子,毛主席在他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父爱。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他送到毛主席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回国后毛主席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1】上述选段叙述了__________殉职的事。

    【2】司令员彭德怀拟的电报共100个字(按照惯例,电报原文是不写标点的),语言极其精练,写清了时间是______,地点在_______,经过是先有4架敌机来侦察,后又来4架敌机________及高瑞欣来不及跑出,造成了使人万分痛心的严重后果。电文最后补充说明的“其他无损失”,言下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画出上述选段两处表现毛主席极其悲痛的语句。

    【4】用“     ”画出上述选段中插叙的语句。

  • 19、认真阅读短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人类的老师

    科学家研究了蝙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可以说,蝙蝠是人类的老师

    其实,自然界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生物何止蝙蝠一种?

    人类自古就想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30年后,由于飞机速度的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过了好久好久,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来,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大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抖的关键。要是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现在,飞机设计是吸取了这一教训,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方法,造成了许多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新式飞机。  

    此外,人们模仿袋鼠造出了会跳跃的越野汽车,模仿某些贝壳制成了外壳坚固的坦克……

    广大生物界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 文中列举出的人类的好老师’”都有哪些?

     

    2. 科学家从蜻蜓的哪一方面得到启示,解决了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3. 举一两个例子说明你知道的人类的老师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 21、把下面的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1)不好好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都是你自已找的,我帮不了你的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办到的事,我们就能办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耕耘没有收获,不学习没有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冬天来了,春天不会远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饮酒作乐。我们天亮了回去。(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空中有一轮圆月。(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战士们在无名岛上种出了绿叶菜。(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

    漫画能让我们会心一笑,也会让我们有所思考。你能读懂右侧这幅漫画吗?请写一写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