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昼夜(zhòu) 牲畜(chù) 妒忌(jí) 风光旑旎(yǐ)
B.琴弦(xián) 秉性(bǐnɡ) 手绢(juàn) 碧波万顷(qǐnɡ)
C.弓弩(nǔ) 颧骨(quán) 矜持(jīn) 老干虬枝(qíu)
D.秽物(huì) 拴住(suān) 发怔(zhènɡ) 龇牙咧嘴(lié)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
A.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B.墨一样的乌云和瓢泼般的大雨从空中倾泄下来。
C.冷静的草原热闹起来。
D.困难面前,与其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3、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今天气真好!——我们晚上吃什么?”姐姐对我说。(话题转换)
B.我的一些财产放在深山坞里保存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解释说明)
C.我被捕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发生了一桩趣事。(意思转折)
D.这次运动会我们班的口号是——团结超越。(提示下文)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手(______)眼(______) 膀(______)腰(______) 半(______)半(______)
天衣(______)(______) 翻(______)覆(______) 闭(______)养(______)
5、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A.刘备借荆州——_________ B.孔夫子搬家——________
C.小和尚念经——________ D.隔着门缝吹喇叭——________
1.白洋乡的八仙茶如今________,许多外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采购。
2.他性子直来直去,高兴时就信口开河,其实是个________的人,不必生气。
3.这支球队自从换掉了主教练,整体战斗力下降,比赛结果毫无疑问________啊!
6、解释下列词语
1、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幼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侵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课文传真机
(1)课文中的“我”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几件童年趣事,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感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8、写出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
坚固(_______________) 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
陷入(_______________) 陷子之盾(_______________)
道路(_______________) 道旁李(_________________)
剩余(_______________) 余尝谓(_________________)
重复(_______________) 冀复得兔(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不识字的老师
梁国
那个年代的留关学生,暑假打工是惟一能延续求学的方法。
仗着身强体壮,这年我找了份(gāo xīn)的伐木工作。在科罗拉多州,工头替我安排了一个伙伴——一个硕壮的老黑人,大概有60多岁了,大伙叫他“路瑟”。他从不叫我名字,整个夏天在他那厚唇间,我的名字成了“我的孩子”。
一开始我有些怕他,在无奈下接近了他,却发现在那黝黑的皮肤下,有着一颗温柔而包容的心。我开始欣赏他,继而在那个夏日结束时,他成为我一生中难忘的长者,带领着年轻无知的(líng hún),看清了真正的世界。
有一天一早,我的额头被卡车顶杆撞了个大包。中午时,大拇指又被工具砸伤了。然而在午后的烈日下,仍要挥汗砍伐树枝。他走近我身边,我接头抱怨说:“真是倒霉又痛苦的一天。”他温柔的指了指太阳说:“别怕,孩子。再痛苦的一天,那玩意儿总有下山的一刻。在回忆里是不会有倒霉和痛苦的。”我俩于是又开始挥汁工作,不久太阳依约下山了。一次,两个工人不知道为什么争少,眼看卷起袖子就要挥拳了,他走过去,在每人耳边喃喃地轻声说了句话,两人便分开了,不久便握了手。我问他施了什么“冗语”,他说:“我只是告诉他俩,你们正好都站在地狱的边缘,快退后一步。”
午餐时,他总爱夹着长长的面包走过来,叫我掰一段。有一次我不好意思地向他道谢,他耸耸肩笑道:“他们把面包做成长长的一条,我想应该是方便与人分享吧。”从此我常在午餐中删一段长长的面包,填饱了肚子,也温暖了心坎。
伐木工人没事时总爱满嘴粗话,(kè bó)地叫骂着同事以取乐,然而他说话总是柔顺而甜美。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如果人们能学会把白天说的话,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
那么他们一定会选些柔软而甜蜜的话说。”这习惯到今天我仍承袭着。
有一天,他拿了一份文件,叫我替他读一读。他咧嘴对我笑了笑:“我不识字。”我仔细地替他读完文件,顺口问他,不识字的他怎么能懂那么多深奥的道理。那黝黑粗壮的老人仰望着天空说道:“孩子,上帝知道不是每个人都能识字,除了《圣经》,他也把真理写在天地之间,你能呼唤,就能读它。”
现在,路瑟也许不在了,然而,我记不得世上曾经有多少伟人,却永远忘不了路瑟。
【1】根据文中括号里的拼音写词语。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2】本文记叙了“不识字的老师”的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现“我”对“不识字的老师”情感变化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哪些语句表现出路瑟对“我”的帮助之大,影响之深?请用“ ”画出。
【5】“夜深人静时再咀嚼一遍”中对“咀嚼”的正确理解应为( )。
A.回味、反思 B.吞咽动作
【6】用“√”标出描写路瑟性格特点的词语。
温柔( ) 宽容( ) 拾金不昧( )
诚实( ) 细心( ) 助人为乐( )
10、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倾听外公讲故事
①外公老了。
②老了的外公喜欢简单的生活。按时起床,按时吃饭,然后将大把的时间交付给那把木质摇椅。摇椅“吱呀吱呀”地荡悠着,日久天长,连节奏都有了规律:不论外面是刮风下雨,抑或是晴天丽日,都是那么不紧不慢地一来一去。
③老了的外公喜欢安静的生活。他那间寝室俨然成了禅房,静得只剩下时钟滴答作响,记录着匆匆流逝却又似乎停住了脚步的时间。每当儿孙们叽喳吵嚷时,老头儿总是扬扬手捍卫自己的清静,眼皮都不抬一下。
④看着老了的外公,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当外公还不那么老的时候,他是一个多么可爱的小老头啊!他教我游泳,给我做好吃的,带我逛街,做各式各样的小玩意儿……可他现在怎么啦?在那安静的躺椅上,在那重复的时光里,他靠什么挨过孤独?于是看着他,我对“老”,似乎有了一种莫名其妙和无限怜悯的感情。
⑤直到外公给我讲起那些老故事。
⑥犹记得第一次的情景。那时我正闲得发慌,见外公也那么闲(虽然他似乎从不为此发慌),就屁颠屁颠地跑去,蹑手蹑脚地蹭到他身旁,拖来一把小凳坐下:“外公,我突然好想听您讲个故事啊。人家都说老人家特会讲故事,您给我讲一个呗?”说罢心中还有几分忐忑。外公欠起身,竟然没有“扬扬手”,漫不经心地问:“真想听?”“嗯!”“讲什么呢……”“什么都行!”我几乎是欣喜若狂了!我凝神地倾听着,听外公讲他如何在给曾祖父买烟时遭遇日军空袭,如何差点就命丧黄泉,防空警报是如何凄厉,轰炸后的街市是如何一副惨状……外公起初还很平静,但越往后就越激动。他绘声绘色,甚至眉飞色舞,我从未发现他是个如此优秀的演说家。老摇椅打破了昔日的宁静,快乐地颤动起来…
⑦从那以后,我常去听外公讲故事,外公也开始喜欢上讲故事。我不需说什么,只需静静地倾听。在倾听中,我知道了外公年轻时为生计辍学卖货的辛酸经历,知道了外公在各种运动中的不平遭遇,知道了外公的浪漫往事,知道了母亲的孩提时代……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我从不曾料想,那“吱呀”的单调声中可以奏出这般跌宕多姿的生命乐曲;我从不曾了解,那似乎已经干枯凝固的老迈身躯原来可以涌动出这般新鲜灵动的泉流。
⑧我突然懂了,老了的外公并不是真的喜欢简单与安静。在那把躺椅上,摇荡着的其实是对往事的深情回忆和反复咀嚼。从外公讲故事时那发亮的双眸中,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他是多么渴望和享受倾诉。他之所以选择沉默,是因为在这个家中,太缺少倾听的耳朵了。
⑨我会一直倾听下去,哪怕外公的故事反反复复。倾听,也许是我们小辈对老人最好的关怀。
【1】按要求在第⑥段中找词语。
(1)找出“安静”的两个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描写外公会讲故事的两个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
【2】用“﹏﹏﹏”在第⑦段中画出排比句。
【3】你从哪里知道老了的外公并不是真的喜欢简单与安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倾听,也许是我们小辈对老人最好的关怀。”联合文章和生活实际,写写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先概括再简单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运用文中信息,续写句子。
外公之所以喜欢上讲故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难忘的八个字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裂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 开始嘲笑,讽刺我。我心里很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个小女孩,有着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②同学们问我:“你的嘴巴怎么会变得这样?”我撒谎说小时侯摔了一跤,被地上的碎玻璃割破了嘴巴。我觉得这样说,比告诉他们我生下来就是兔唇要好受点。我越来越敢(决定 肯定):除了家里人以外,没人会爱我, 没人会喜欢我。
③二年级时,我进了老师伦纳德夫人的班级。伦纳德夫人很胖,很美,温柔可爱。她有着金光闪闪的头发和一双黑黑的、笑眯眯的眼睛。每个孩子都喜欢她。 ,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爱她。 这里有个很不一般的缘故——
④我们低年级同学每年都有“耳语测验”。孩子们(排队 依次)走到教室的门边,用右手捂着右边的耳朵,然后老师在她的讲台上轻轻说一句话,再由那个孩子把话(背诵 复述)出来。可我的左耳先天失聪,(根本 几乎)听不见任何声音。我不愿把这事说出来,因为同学们会更加嘲笑我的。
⑤不过我有办法对付这种“耳语测验”。早在幼儿园做游戏时,我就发现没有人看你是否真正捂住了耳朵,他们只注意你重复的话对不对。所以每次我都假装用手盖紧耳朵。这次和往常一样,我又是最后一个。每个孩子都兴高采烈,因为他们的“耳语测验”做得挺好。我心想,老师会说什么呢?以前,老师一般总会说:“天是蓝色的。”或者“你有没有一双新鞋?”等等。
⑥终于轮到我了。我把左耳对着伦纳德老师,同时把右手抬起一点。这样就足以听清老师的话了。
⑦我等待着……然后,伦纳德老师说了八个字。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八个字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这八个字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
⑧这位很胖,很美,温柔可爱的老师轻轻说道:
⑨“我希望你是我女儿!”
【1】根据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不是 而是 虽然 但是 甚至 只要 就 因为 所以
【2】用“/”划去文中(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
【3】“我气恼,我愤恨——怎么一生下来就是裂唇!”这里“——”的用法是( )
A.表示底下是解释部分或说明部分。
B.表示意思的递进或转折。
C.表示声音的延长。
【4】“这八个字仿佛是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这句话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我希望你是我女儿!”一句理解正确的有( )(多项选择)
A.表明伦纳德夫人已经识破了我的作弊,她希望我听清这句话。
B.表明伦纳德夫人十分理解我的作弊,并利用了我的作弊。
C.表明伦纳德夫人已经关注我很久了,她用关爱体谅着我,分担着我的痛苦。
D.她对我的理解是一瞬间的闪念,而不是长时间关注的结果。
12、“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7分)
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1分)
凝视( ) 屹立( )
(2)画出描写哈尔威船长神态的句子,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2分)
(3)为什么说“在英吉利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2分)
(4)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列句子的理解:(2分)
他的一生都要求自己终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13、仔细读短文,认真回答下面的问题。
五官争功
晚上,脑袋准备填写全国笑星申报表。
“脑袋,我可告诉你,你只要当上头号笑星,就应该给我记头功。我有一天不干活儿,你的问题就大了。”忽然,鼻子大声嚷起来。
眼晴一听,也跟着嚷起来:“脑袋,你可不能忘恩负义,你的聪明,你的才智,全在我身上体现出来。请问,没我眼睛,你能学文化、学知识吗?没我眼睛,你能看到这大千世界吗?……嗯?”
“我耳朵就可有可无吗?从小长到大,听报告,听讲课,听音乐,听什么离开过我?你喜欢眼睛,给他戴上变色镜,让他臭美去呀!你给鼻子、嘴戴上口罩。你给我耳朵买过什么呀?不买没关系,可是你不该把口罩带、眼镜腿儿,全勒我耳朵上。”耳朵越说越伤心。
“哪有为自己争功的?即使真正有功的、也不争功。你看我什么时候争过?脑袋,我常常听观众夸你,说你口齿伶俐,说你吐字清楚,说你嘴皮子利索……”嘴娓娓动听地说开了。
【1】眼睛的功能是________,耳朵的功能是___________。
【2】“即使真正有功的,也不争功”,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
【3】从五官为自己争功的行为中,我想到了生活中的这种人:__________
【4】如果你是脑袋,面对五官的争功,你会怎样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曾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拔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早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由“吃惊”可以看出鲁肃_________,由“饮酒取乐”可以看出诸葛亮____________。
【2】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出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找出与“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相照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4】和诸葛亮一起去“借箭”的还有鲁肃,你觉得写鲁肃对塑造诸葛亮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青梅煮酒论英雄
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势力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不得不在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中,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莱,曹操派许褚、张辽请刘备。①张飞和关羽两人不在,刘备只得心惊胆战地入府见曹操。曹操笑着说:“你在家做大事啊!”②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曹操拉着他的手,走到后园,说:“你学习园艺不容易啊!”刘备回答说:“没事消遣罢了。”曹操说:“刚才看见园内枝头上的梅子青青的,忽然想起去年征讨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们都口渴。我心生一计,用鞭虚指说:“前面有梅林。”军士听了这句话,嘴里都生出唾沫,都不渴了。今天见此梅,觉得不可不赏,恰逢煮酒正熟,故邀你到小亭一会。”刘备听后心神方定。随曹操来到小亭,只见已经摆好了各种酒器,盘内放置了青梅。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作当世英雄,突然说道;“玄德经常在外游历,一定知道当世英雄。请说说看吧。”
刘备便说:“淮南的袁术,兵粮足备,能称为英雄?”曹操笑道:“袁术不过已经是坟墓里的枯骨,吾早晚都会抓住他的!”
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四代中有三代是公卿,家门中有很多故吏,能称为英雄?”曹操笑说:“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刘备只好再说:“有一个人人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能称为英雄吗?”曹操说:“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
刘备又道出了孙伯符、刘璋及张绣、张鲁、韩遂等人,都被曾操一一否定。曹操鼓掌大笑说:“这些碌碌无为的人,何足挂齿!”刘备装模作样地说:“除此之外,我实在是不知道了呀,”曹操说:“能叫作英雄的人,应该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的人。”玄德问:“那谁能被称为英雄?”曹操用手指指玄德,然后又指向自己,说:“现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使君和我两人而已!”
刘备一听,吃了一惊,手里拿的筷子和勺子都掉在地上。这时正巧大雨倾盆而下,雷声大作。③刘备灵机一动,从容地低下身拾起筷子说:“因为打雷被吓到了,才会这样。”曹操此时早已放下戒备,笑着说:“大丈夫也怕打雷吗?”刘备说:“连圣人对迅雷烈风也会失态,我还能不怕吗?”刘备经过这样的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胸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曹操从此再也不疑刘备了。后人有诗赞曰:“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1】第一段中的“之计”是指__________。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
【2】曹操煮酒论英雄的目的是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个_________的人;而刘备假装糊涂,用袁术、刘表等人来搪塞,是为了___________,最后刘备__________,终于使曹操放下了戒备,从中可以看出刘备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
【3】下列对文中画“ ”的三个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是心理描写,写出了刘备寄人篱下,内心忐忑。而此时张飞和关羽都不在,他担心曹操会加害于他。
B.第②句是神态描写,写出了刘备胆小如鼠,遇事惊慌失措。
C.第③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刘备以胆小怕雷为掩饰,使曹操认为自己是个无大志、胆小如鼠的庸人,既保护了自己,又麻痹了曹操。
【4】文中画“ ”的句子可以用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我还知道两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_____、_____。
16、课文阅读。
我们在花下大声赞叹,引得一群刚要出门的孩子又围聚过来了。他们抬头看看花,又看看我们。我拉住一个额前披着短发的男孩子,笑问你说这海棠花好看不好看他笑着说好看我又笑问 怎么好法 当他说不出来 低头玩着钮扣的时候 一个在他后面的女孩子笑着说 就是开得旺嘛 于是他们就像过了一关似的,笑着推着跑出门去了。
【1】给选文中空白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根据下面的意思用“/”把这段话分成三层。
第一层,我们的赞叹声引来了孩子们。
第二层,我跟孩子们谈论海棠花。
第三层,孩子们跑出门去了。
【3】联系上下文,先解释“围聚”的意思,再造句。
(1)“围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围聚——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
爱是最高的学位
电视台招聘节目主持人接近尾声了,淘汰到剩下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一个是研究生学历,一个是本科学历。约半数评委同意选那位高学历的,另外的评委则倾向于低学历的选手,认为他表现得更自信。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原教授说话了。原教授德高望重,这种情况下他的意见将起决定性作用。
原教授没有急于表态,而是讲了一个故事。暑假时,原教授去一个小镇的朋友那里度假,恰好有一个小艺术团在镇中心的小广场上演出,原教授便驻足观看。突然发生了一个意外,一个女歌手正在唱歌,一个傻子跑到台上,捧着一朵不知从哪儿捡来的脏兮兮的塑料花。观众大笑起来。
这个女歌手没有舞台经验,一时不知如何应付。傻子站在舞台上,呵呵地笑着。此时,主持人走了过来,微笑着接过了塑料花,握着傻子的手说:“谢谢这位朋友!”原教授由衷欣赏这个年轻人的应变能力。
傻子得到夸奖,得意地跑下台来。没想到的是,当那个女歌手再次上台的时候,傻子又跑了上去,捧着一大束刚采来的野指甲花、鸡冠花。观众又一次大笑起来,傻子则在台上手舞足蹈。主持人上前来,示意歌手接过鲜花,他则面对观众说:“这是真正的铁杆粉丝,他将给我们的歌手很大的鼓励!”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傻子乐呵呵地跑下台来。演出继续进行。
傻子再没有上台去,安静地在台下看着,直到表演结束。原教授感觉这是个有智慧有修养的主持人,给予傻子同常人一样的尊重,没有一点讥笑的成分。但如果傻子一再上台,会严重影响演出效果,使演出变成一场闹剧。
他很想知道主持人是如何使傻子不再上台献花的,于是向后台走去。只见主持人走到傻子身边,牵着傻子的手,向马路对面走去,进了一家小餐馆。原教授跟了进去,做了自我介绍,对他的主持表示嘉许,年轻人的脸微微泛红了。他说自己今年刚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当原教授问他用什么方法使傻子没有再上台时,他说:“我在他的耳边说:‘送花只送一次就够了,送多了会被人笑。在台下听歌,结束了我请你去吃好东西。’人要守信,尽管他精神不太正常,我还是要兑现我的承诺,否则就是欺骗。”
原教授说,这个学历低的选手就是我在小镇上遇到的最棒主持人。大家经过热烈讨论,最后一致通过这位学历低的选手入选。
【1】原教授介绍本科学历的选手在小镇演出上主持节目时化解了几次尴尬场面(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2】下列不属于学历低的那位选手被成功招聘的原因的是哪一项( )
A.他表现得更自信
B.原教授对他的了解和力荐
C.一开始就有多数评委同意选他
D.他有爱心,对傻子也能信守承诺
【3】下列信息与文章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 )
A.两名选手,实力大体相当
B.研究生学历选手的实力比本科生强了一些
C.傻子上台献花,主持人一时不知如何应付
D.竞聘的本科生选手刚从大学毕业,主持节目还不成熟。
【4】“他还拥抱了一下傻子,对傻子耳语了一句什么。”从句中的“拥抱”一词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主持人除了要拥有爱心,还需要拥有哪些实力?请联系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翠墨带着几个小丫头子们在那边山坡上已放了起来。宝琴也命人将自己的一个大红蝙蝠也取来。
宝钗也高兴,也取了一个来,却是一连七个大雁的,都放起来了。独有宝玉的美人放不起去。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了。急的宝玉头上出汗,众人又笑。宝玉恨的掷在地下,指着风筝道:“若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黛玉笑道:“那是顶线不好,拿出去另使人打了顶线就好了。”宝玉一面使人拿去打顶线,一面又取一个来放。大家都仰面看天上,这几个风筝都起在半空中去了。
【1】当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时,他是怎么做的?把相关语句画上“____”。
这些语句从____________(描写方法)这几个方面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形象。
【2】宝玉的风筝放不起来,黛玉说是____________的原因,从黛玉所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
【3】结合上下文,思考下面的人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选一选。(填序号)
A.性情随和、温柔大度
B.率性多情,敢说敢作
C.争强好胜,口齿伶俐
贾宝玉(____) 薛宝钗(____) 贾探春(____)
19、阅读部分
庄重的乞讨
①庄重,是人的尊严的一部分,你见过乞讨者的庄重吗?
②那天,我乘20路电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男子坐在车上,神情(沉重 凝重)。不一会儿,他热情且有礼貌地介绍自己:“女士们,先生们,我下岗了,有个儿子刚进大学,现在生活发生点儿困难。我平时喜欢音乐,吹口琴也是自学的。我为大家表演口琴独奏,愿大家途中愉快。”说完,他便从洗得干干净净的灰色中山装口袋里摸出了口琴。随即,一车厢的人听到了熟悉的《喀秋莎》的旋律,他那精湛的吹奏技巧令人屏息细听。此曲终了(liǎo le),日本的《北国之春》又博得乘客们的点头称好。吹奏完毕,他就托起小罐头盒,扶着椅子,一步一步稳重地向前(走动 挪动)。硬币往罐头里扔时,他能根据硬币发出的(清脆 轻脆)的响声,准确地朝投币人的方向点头致谢。
③走完一圈后,他继续为乘客吹奏。《杜鹃圆舞曲》、《溜冰圆舞曲》和《采茶调》的优美轻快的节奏,让人欢悦不已。乘客们静静地听着,他似乎感觉到了某种需求,又吹了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我听来,他的吹奏已达到大师级的水平,颤音和滑音的变化使人入迷。
④电车将要到达终点站了 他高兴地对大家说 我最后为大家吹奏一首 一路平安 悠扬的旋律又一次打动了人们的心 不时地又有人朝他的小罐头盒里掷下硬币 一对年轻的夫妻带着自己才五六岁的小儿子,让他把数(shù shǔ)枚硬币递到小罐头盒里。这一切几乎是悄无声息的,令人惊奇的是盲人居然知晓了孩子的动作,说出一句“愿这孩子健康成长,一生平安”的话,听得大人们面露喜色。
⑤不知是音乐的力量,还是这位盲人得体的举止言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使人自始至终沉浸在一种安详肃穆的(气氛 空气) 之中。
⑥此情此景让我振奋。面对生活中一时的挫折,这位盲人能够有勇气正视它,庄重地行使自己的劳动权利。作为一个健康人,我有什么比不上他?
⑦我快步走下了车,觉得人行道比过去宽敞得多了。
【1】请在文中括号内用“√”选择合适的拼音和词语
【2】查字典
(1)“沉浸”中“浸”的音节是(_________),字典中关于“浸”的意思有: A.逐渐;B:泡在液体里;C:液体渗入或渗出。此处应为(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词语的意思
屏息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第四小节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5】用“ ”画出1句表现乘客们倾听口琴独奏时反应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简要概括出这篇短文讲述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细细读一读划线部分的句子,回答问题。
①这一句话中“居然”的意思是 。作者有这样的感受是因为 ,“这一切”是指 。
②想一想大人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写下来。
【8】本文以“庄重的乞讨”为题,说说你对这个题目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句子练习。
(1)许多孩子坐着小艇到郊外去呼吸新鲜的空气。(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对我说:“我今天带你去翠微峰玩一天。”(改成不用冒号、引号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写句子。
1.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望了我一眼。老师皱皱眉头。老师不动声色地继续讲课。(把三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孙膑对田忌说,他有个办法,保证能让田忌在赛马时获胜。(改为直接引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句子乐园。
【1】农夫在地里种了两棵一样大小的果树苗。(改为“把”字句)
【2】讲究卫生。减少疾病。(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由于激动,她起初无法静听音乐。(换个方式表示因果关系)
【4】奶奶经常回忆她小时候的往事。(修改病句)
【5】乱扔废电池怎么不是污染环境呢?(改为陈述句)
23、习作乐园。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会提高一个人的文学修养,会提升一个人的文化水平。为此,我们学校每个假期都安排学生至少读一本好书,开学之后还要进行读书交流。那么,你通过读书有什么收获?你和书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和“书”有关的文章吧!注意:文从字顺,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