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怀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六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1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3题,共 15分)
  •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默默无蚊 无可替带

    B.百衣百顺 天尝地酒

    C.衣名惊人 振耳欲聋

    D.肃然起敬 无懈可击

  • 2、强调“孝老爱亲”的一项是( )

    A.同类相从,同声相应。 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D.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孔君平其父(拜见) B.之曰(名誉)

    C.桑阴学种瓜(靠近) D.渭城朝雨轻尘(湿润、沾湿)

二、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4、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诗歌题目中的______________的意思,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春景的经典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看拼音写词语

    mà zha  chǎn chú    duàn liàn  juàn liàn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chéng rèn  dū cù     shú xī  xiōng táng  bēn fù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 6、补充歇后语。

    (1)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

    (2)和尚打伞——______

    (3)孔夫子搬家——______

    (4)竹篮打水——______

  • 7、请做飞花令游戏,写出两句含有“月”字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_

  • 8、对子歌,我会背。

    (1)云对(   ),雪对(   ),晚照对(   )。来鸿对(   ),宿鸟对(  

    (2)松对(   ),柳对(   ),紫萼对(   )。葡萄对(   ),石竹对(  

    翠麦摇风( ),红桃映日( )。

     

三、现代文阅读 (共11题,共 55分)
  • 9、课内阅读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要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 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你就按照我的办法办吧。”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让田忌先用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输了。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让田忌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胜了第二场 齐威王有点心慌意乱了。第三田忌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胜了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1】填空

    第一次赛马

    田忌

     

    齐威王

     

     

     

     

     

     

      ( )输了

    第二次赛马

    田忌

     

    齐威王

     

     

     

     

     

     

    )赢了

     

  • 10、课外阅读。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派军队进攻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包围了赵国首都邯郸,情况十分危急。赵国眼看抵挡不住魏国的攻势,赶紧派人向齐国求救。

    齐国大将田忌受齐王派遣,准备率兵前去解救邯郸。这时,他的军师孙膑劝他说:“要想解开一团乱麻,不能用强扯硬拉的办法;要想制止正打斗得难分难解的双方,不宜用刀枪对他们一阵乱砍乱刺;要想援救被攻打的一方,只需要抓住进犯者的要害,捣毁它空虚的地方。眼下魏军全力以赴攻赵,精兵锐将势必已倾巢出动,国内肯定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魏国此时顾了外头,国内势必空虚。如果我们此时抓住时机,直接进军魏国,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必定会回师来救,这样,他们撤走围赵的军队来顾及首都的紧急情况,我们不是就可以替赵国解围了吗?”

    一席话说得田忌茅塞顿开,他十分赞赏地说:“先生真是英明高见,令人佩服。”

    孙膑接着又补充说:“还有一点,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必定疲惫不堪。而我军则趁此时机,以逸待劳,只需在魏军经过的险要之处布好埋伏,一举打败他们不在话下。”

    田忌叹服孙膑的精辟分析,立即下令按孙膑的策略行事,直奔魏国首都大梁。齐军一边把要攻打大梁的声势造得很大,一边却在魏军回师的途中设下了埋伏。

    果然,魏军得知都城被围,慌忙撤了攻赵的军队回国。人马行至桂陵一带,齐军擂鼓鸣金,冲杀出来。魏军始料不及,仓皇抵御,哪里战得过有着充分准备的齐军。魏军被杀得丢盔弃甲,还没来得及解救都城,便几乎全军覆没。这次战争,齐军大获全胜,赵国也得到了解救。

    【1】根据句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一下子心里开了窍。比喻豁然领悟、明白了。________

    (2)多指作战时自己充分休息,养精蓄锐,等待敌人疲劳后,乘机出击制胜。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齐国为什么要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齐国能打败魏国,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魏军从赵国撤回,长途往返行军,疲惫不堪,面对有充分准备的齐军,无法抵抗。

    B.魏军没有料到有埋伏,仓皇抵御,战斗力减弱。

    C.为了攻打魏国,齐军做了充分的准备。

    D.齐军的强大兵力把魏军吓坏了,他们闻声而逃。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童年的发现(节选)

    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每天夜里做梦我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我以为我在同学中间只有我一个人具有飞行的天赋。可是,有一天我终于弄明白了,每到夜晚,我的小伙伴们也都会在梦中飞腾。那天,我们几个人决定去见我们的老师,让他来解答这个奇妙的问题。

    1从选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______的身体   ______的草地   ______的问题   ______的湖面

    2在梦中我都做了什么?我的发现与做梦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选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梦中的“我”甚至学会了滑翔。

    B.我们决定去让我们的老师来解答关于我们梦中飞行的问题。

    C.只有“我”一个人具有在梦中飞行的天赋。

    D.“我”非常喜欢飞行的感觉。

  • 12、(二)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的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忽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老上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因为,它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因为它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所四海;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为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着老人连声道谢。

    老人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用曲线画出老人所讲的使两个孩子开始新的追求的话。(2分)

    (2)用直线画出点明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2分)

    (3)给第一段选择一种恰当的段意,在后面的括号里画“√”。(2分)

    两个孩子都有不幸的命运:一个耳聋了,一个眼瞎了。(   )

    两个孩子的理想破灭了。他们感到失望,埋怨命运的不公。(   )

    两个孩子都非常伤心,痛哭流涕。(   )

    (4)从文中找出带点字的近义词,写下来。(4分)

    避免( ) 专心( )

    (5)细读文章,把相应的内容填入括号内。(5分)

    两个孩子的理想分别是( )和(   ),结果想当(   )家的突然( );想当( )家的突然( )。

    在一位老人的鼓励下,经过新的追求,(   )的孩子成了(   ),(   )的孩子成了( )。

    (6)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受到了什么启示?(4分)

     

  •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  把我叫到书房里  (郑重、敬重、庄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我打开一看  原来是那幅墨梅  就说  这不是你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护、保存、保留)!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名气、气节、风气)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困难、磨难、灾难),受到怎样的(欺侮、欺凌、侮辱),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秉性”是________意思。梅花的秉性________

    【2】外祖父让外孙女保持梅花的秉性也就是让她保持________

    【3】划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能举出3~5个我们中华民族有气节的人物吗?

    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课外阅读。

    快手刘是个撂(liào)地摆摊(tān)卖糖的胖大汉子。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只白瓷小茶碗,四只溜圆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只碗下边扣着两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帮手,四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简单—— 普通——   好像——

    (2)短文中哪个词语最能体现快手刘戏法变得好?(  )

    A.忽来忽去   B.翻来翻去 C.神出鬼没

    (3)快手刘是怎样变戏法的?在短文中用“  ”画出来。

     

  •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南京人过中秋

    根据我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的主题而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

    南京人在中秋节里有趣的传说与民俗故事,特别有意义。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中秋节南京人吃月饼的习俗相传始于元末。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月饼在南京最初是由家庭制作的,清代的袁枚在其《随园食单》中就记载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南京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比较有名的作坊有桃园春、冠生园、小苏州等,这些作坊月饼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月饼的外观上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文德霁月等美名。清及民国年间,六合瓜埠的赖月之饼已经名满全国,成为当时朝廷必需的贡品。

    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以饼之圆兆人之常生,这是中国人的一项伟大的创意。用月饼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暗含祈盼丰收、幸福,遂成天下人心愿的祝福,更是中华文明的独特遗产。月饼后来被当做送亲赠友的礼品和联络感情的纽带。南京人在中秋节除爱吃月饼外,在节日里还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口味极佳,肥而不腻,味美可口,实为中秋家宴的上品,人以桂花蜜酒佐食之,此乃人生一大乐事也。在中秋节家宴后,南京人还必食一种南京玄武湖附近地产的小糖芋头这样的小吃,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之名取自屈原《楚辞·少司命》的援北方闭兮酌桂浆一句。桂浆,又名糖桂花,就是南京紫金山灵谷寺附近的桂树上所结的果实,中秋前后村民开始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南京妇女手真巧,把屈原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的佳肴,此乃南京人的又一大口福。

    1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南京人吃月饼与朱元璋的月饼起义有关。_____

    2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少司命》中。_____

    3)桂花鸭也是南京人中秋必不可少的美食。_____

    2说说中秋节名称的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月饼饱含着人们心中怎样的祝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阅读《将相和》选段,回答问题 

    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___诸位请想一想___廉将军和秦王比___谁厉害___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请在“____”上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一定要细心考虑哟!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

    3你认为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1)廉颇负荆请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划出具体写廉颇负荆请罪的句子。

    5请把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这个句子换一种表达方式而不改变其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细读文中带点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诸葛亮巧借东风

    诸葛亮随鲁肃一同来到周瑜的军帐中,看到周瑜躺在病床上哼哼唧唧的。鲁肃看了越发难过,诸葛亮微笑着说:“我有一个妙方可以治好都督的病。”周瑜眼睛一亮,忙说:“请先生指教。”诸葛亮让手下的人都退出病房,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了四句话:想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好了就送到周瑜面前说:“都督,这就是你的病因。”周瑜接过来一看,万分惊奇:“呀!他竟然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不得不请教诸葛亮:“先生既然已经知道了我的病根,请问,用什么药可以治好呢?事情已经万分紧急了,请马上告诉我吧!”诸葛亮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容不下比他强的人,对他不能直说。就故意说自己有呼风唤雨的本领,需要在南屏山造一座“七星坛”,由他来亲自登坛做法——借东风。周瑜相信了,“病”也一下子好了。他精神抖擞地下令赶紧到南屏山筑七星坛,同时调兵遣将,做好准备,只要东南风一到,就向西北进发。诸葛亮早就嘱咐了刘备,让他与周瑜的大军同时进攻,共破曹军;同时也通知大将赵云,隐蔽在南屏山,到时候接自己回去。

    1联系上下文说说“调兵遣将”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

    2诸葛亮在纸上写的四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忽然西北风刮起了一面旗,旗角正好飘在周瑜的脸上,周瑜不觉一惊,触动了自己的心事。”联系文段内容可以推测他的“心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文中画“   ”句子,思考:诸葛亮真的有“呼风唤雨”的本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能用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形容诸葛亮的才干。

  • 18、课内阅读。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 )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来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 )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体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見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接。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纪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用“____”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动作描写,用“ ”画出严监生临死前的神态描写。通过这些描写,说说他临死前会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严监生喉里痰响得一进一出……”表明严监生此时的病情很严重,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形容此时的他。

    4严监生是我国古典___________小说《______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在这个选段中,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等描写方法,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 19、阅读理解。

    祖父的园子(选段)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据说这花园,从前是一个果园。祖母喜欢养羊,羊把果树给啃了,果树渐渐地都死了。

    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小的时候,只觉得园子里边就有一棵大榆树。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锄头,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1】读一读,填一填。

    (1)祖父的园子里有____________等昆虫;“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了____________等事情。

    (2)童年的“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可以用这些词语来形容:____________

    【2】句子模仿秀(用上带点词语)。

    (1)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第一至三自然段主要写了_________,第四、五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祖父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3题,共 15分)
  • 20、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樱桃树和李子树都不大结果子。觉得它们并不存在。(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欧的通道。(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园子留下回忆。(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

  • 22、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高塔上,浮云遮住了我的视线。

    改为“被”字句:  

    (2)这场交易实际上是两个老农的才智和计谋的较量。

    缩句:  

    (3)看不清山的样子,是因为人在山中。

    改为反问句: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3、习作(30分)

    小学生上网的利与弊为话题,开展一次辩论会,分清利弊,好好地把握自己。选择这一话题写一篇作文,可从正反两方面展开描写,突出重点,写出自己的想法,不写错别字,题目自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15
题数 23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