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随心所欲( )
A.将要
B.想要,希望
C.欲望
D.需要
【2】绞尽脑汁( )
A.完
B.放在最先
C.全,都
D.所有的
【3】翻来覆去( )
A.盖住
B.底朝上翻过来
C.回答
D.转过去或转回来
2、严监生临死前的举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 )的形象。
A.吝啬鬼
B.替罪羊
C.纸老虎
D.老黄牛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诉然起敬
B.情不自禁
C.一声不吭
D.兴致勃勃
4、根据你所积累的知识填空。
(1)______,父不在,乃呼儿出。(《杨氏之子》)
(2)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以诗句“______,______”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反衬出祖国山河陷于敌手的悲哀。
(3)想象画面,品读古诗,更容易感悟古诗蕴含的乐趣,读范成大的诗句“______,______”,我仿佛看到了小孩子模仿大人种瓜的画面;读到杨万里的“______,______”,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小孩取冰的天真可爱。
5、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íng zhàng jiǎo jiàn lí rǎo
( ) ( ) ( )明 打( )
diān yáo huàng huī yí zhàng
山( ) ( ) ( )动 ( )队
6、写出下列写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珍贵——骄傲——奥秘——
反义词:坚硬——仔细——陡峭——
7、填空。
(1)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___________需要它,它就在__________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____________遇到风沙还是雨雪,_____________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______那么直,那么__________,不__________,也不______________。
8、给形近字组词
晌________ 渴 ________ 趁________ 胯________ 抡______
响________ 喝________ 超________ 跨________ 轮______
9、阅读理解。
人物描写一组(节选)
摔跤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墩,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了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他像一颗挺脱的树。
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1】从文中找近义词,写在括号里。
欺压——(______)挺拔——(______)
【2】选文的第一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第二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从第一部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嘎子是个_________的孩子。
【3】第一部分中从哪里看出“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部分选自小说《______》,文中一处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
_____________
①泰迪是一个聪明可爱、很有前途的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他的妈妈生了重病。泰迪每日里神思恍惚,变得对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二年级时,残酷的死神终于夺走了泰迪的妈妈。那一年他留给老师的印象是:接受能力差,反应迟钝。没有人愿意理他。
②三年级的时候一件小事却使泰迪发生了巨变。
③那是三年级的圣诞节。按照习惯,每个孩子都送给史密斯小姐一件礼物,并且兴高采烈地围在她周围,等着她一件件打开。挤在这堆包装精美的礼物中,有一个用旧包装纸笨拙地包着的小盒子——这是泰迪的礼物。史密斯小姐打开一看,有一只旧的假宝石手镯,上面的装饰有的已经破裂。和它在一起的,是一瓶快用完的香水。让泰迪想不到的是,史密斯小姐高兴地戴上了手镯。并且把剩余的香水高兴地喷向空中。“多好啊!”她笑着。孩子们也快乐地笑着:“多好啊!多好啊!”
④聚会结束了,学生们离开了校园,偌大的教室里只剩下泰迪还站在那里,迟迟不肯离去。
⑤“还有什么事吗?”史密斯小姐问。
⑥“谢谢您收下了我的礼物。”泰迪小声说,“那手镯是我妈妈用过的您戴上它非常漂亮;香水也是我妈妈用过的,现在,您闻起来就像妈妈一样。”乱发下,泰迪昔日桀骜不驯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
⑦泰迪完全变了。
⑧几年后,离任的史密斯小姐收到了泰迪寄来的第一封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了。如果您能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将非常感谢。爱您的泰迪。”
⑨史密斯小姐没有令泰迪失望。以后,每隔几年,史密斯小姐就会收到相似的短信。“亲爱的史密斯小姐:我以全班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医学院,如您能参加我的入学典礼就好了。”
⑩当年,当史密斯小姐真诚地向周围同学喷洒那半瓶香水时,她未必知道自己播下了怎样的爱与尊重的种子。今天,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就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1】阅读第①段,说说妈妈去世前后老师对泰迪的评价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史密斯小姐收到泰迪的礼物时有什么表现?请揣摩当时泰迪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全文内容分析,让泰迪前后发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短文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5】“今天,这一张张报喜的短信就像一枚枚爱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想一想史密斯小姐收到这“一枚枚爱的果实”时,她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景阳冈(节选)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武松见那大虫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1】用“______”画出这段话中的比喻句。这句话把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____________的特点。
【2】用“﹏﹏”画出这段话中运用夸张的句子。这句话将大虫的______表现得活灵活现。
【3】比喻句和夸张句你也会写。任意选择一种,写上一句吧!
_________________
【4】大虫主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动作来抓人。
【5】武松面对大虫,连续用了三次____________的动作,表现了武松______________。
12、课内语段精读。
毛主席不由自主的站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的说:“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悲伤——( ) 留恋——( ) 敬重——( )
【2】从哪些句子你体会到毛泽东凡人的情怀?用“ ”画出来。
【3】读句子,选择正确的理解。
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
A.这句是毛泽东的语言描写,写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伟大人物的情怀。
B.充分而真实地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具有的为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
C.这向外貌描写,表现了毛泽东对儿子的思念。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约法三章
“和群众同吃住同劳动”这是毛主席对自己儿子的“约法三章”。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常常都是因为子女二引发的,如果他们也用毛主席的这个“约法三章”,党内又何来因子女而产生的腐败呢?
田志芳,四川广安人。1933年参加红军,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营长、团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东北军区后勤部车管处处长、沈阳军区后勤部军事代办处顾问。如今回想起,1983年12月他跟我说的延安时期毛主席对儿子毛岸英严格要求的故事,使我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再一次油然而生。
1946年初夏的一天,在中央机关大食堂吃晚饭时,田志芳发现新来了一位同志,①高个、宽肩、体格健壮,着一身洗得干干净净的蓝布军装,显得很精干。他发现这个人有些面熟,在哪儿见过呢?可寻思半天,怎么也没想起来。
吃完晚饭,田志芳来到杨家岭沟口的花园,在一个石羊背上坐下,掏出文件准备看上两页。这时,只见自然科学院院长徐特立和一个青年慢慢走来,细瞧,正是那位面熟的新同志。他们一边走,一边亲切交谈,从他身旁走过。他连忙问身边的一位同志:“和徐老在一起的是谁啊?”
“那是毛岸英,刚从苏联回来。”
“毛岸英?”
“就是毛主席的儿子。”
哦!田志芳猛地拍了一下脑门,恍然大悟:怪不得面熟呢,原来是毛主席的儿子。
可他又有了疑问:“怎么毛主席的儿子还和咱们一起吃大灶?他刚从苏联回来,能吃惯咱这小米饭、山药蛋?”
那位同志瞥了田志芳一眼说:“毛主席一向对自己要求严格,给毛岸英‘约法三章’,要他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啊,原来是这样。
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英同志来大食堂吃饭了。后来,在国民党向解放区大举进攻的前夕,毛岸英又回来了。②他的脸变黑了,身体也瘦了。一打听,原来是毛主席把自己的儿子派到最艰苦的山区,上“劳动大学”去了。在那儿,他与农民同吃同睡同劳动。
身为领袖的毛泽东同志,对自己的子女严厉要求,使边区军民很受教育。由于党的领导同志都这样以身作则,所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
【1】从文中找出符合下列解释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____________)
(2)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____________)
【2】“约法三章”在文中具体指什么?请用“﹏﹏”画出相关词句。
【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①②都是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对比语句①,从语句②中可以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延安才得以蔚然成风”的原因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毛岸英不和大家一起吃大灶。
B.毛岸英到最艰苦的地区参加劳动。
C.毛泽东对自己的子女要求严格。
D.党的领导同志都以身作则。
14、课内阅读。
“贱卖海张五”(节选)
只见人家泥人张似乎没听见,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这左手便摆弄起这团泥巴来:几个手指飞快捏弄,比变戏法的手还灵巧。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把那些话在他手里的泥上全找回来了。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一撂,起身去柜台结账。
【1】找出表现泥人张手艺高超的一组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泥人张是如何回敬海张五的挑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把文中的“撂”字改为“放”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吴王与少年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递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撑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买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英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同:“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格,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趁着空虚进人。________
②形容突然醒悟。________
【2】为什么大臣们反对吴王攻打楚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说吴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蝉在树上________,却不知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螳螂只顾捕蝉,却不知道________;黄雀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________。
【5】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草莓
一个青年仿佛(fú fó)是天生的失败者,创业、觅职,都未如愿。一个个梦想,都只是七彩的肥皂泡,瞬间破灭。
[ ]那年春天他又一次求职失败,[ ]他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想结束生命。有人告诉他:在深山云深处,有一位高僧掌握人间成功的秘诀。
青年便去找那位高僧,他滔滔不绝地倾吐着自己的痛楚,高僧漫不经心地抬手说:“那边悬崖上有一丛草莓,如果你去采下来,我便告诉你该如何得到你的梦想。”
山并不高,却极其陡峭,悬崖冰冷伫立,青苔滑腻,看着那小红灯笼似的草莓,看去仿佛可望而不可及。
他不禁(jīn jìn)望而生畏,脱口而出:“我怎么爬得上去呢?”但高僧已闭目合十,不再理会。
他在悬崖下冥思苦想,始终想不出好办法,不由心烦意乱。想,或许高僧是骗人的吧,干脆算了,却又很想得到人间成功的秘诀。
他沉下心来,回去买来地图,对整座山认真研究,发现它的南面比较平坦,是最佳的途径。他回去报名参加了爬山学习班,购置了登山器械,他信心十足地开始攀爬……还不到三分之一,他不得不力竭而返。 抚着酸痛的四肢,他心灰意冷,却在蒙胧月色里,依稀看见远处的草莓。
他每天更积极地锻(炼 练)身体,加大运动量,又向名师请教自己错在何处,之后他开始第二次向顶峰攀登。
[ ]失败仍然不可避免,[ ]他心中再也没有沮丧和愁苦,因为这一次,他离山头已不过几步之遥。
终于在第三次成功了,他掌中满是娇嫩芳香的草莓,他急切地问:“大师,现在你可以告诉我成功的秘(诀 决)了吧?”
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微笑:“很甜呢!”然后反问:“你不是已经成功了吗?”他在瞬间恍然大悟……
【1】请用“﹨”划去括号中不正确的字与读音。
【2】请在“[ ]”里填上关联词语。
【3】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填空。
比喻句中把( )比作( )。
【4】省略号一般有三种用法,下面句子的省略号是什么用法,填序号。
A.列举内容的省略 B.话没有说完 C. 说话断断续续
高僧只将草莓纳入口中,微笑:“很甜呢!”然后反问:“你不是已经成功了吗?”他在瞬间恍然大悟……(__________)
【5】读完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每逢国庆节,伟的父亲总是穿上褪了色的旧军装把庭院打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然后默立,肃穆庄严。
一天,伟的父亲又要爬上木梯,亲手挂红旗。父亲有些气喘, 动作迟钝,臂膀抬不高手发抖。突然,伟看见父亲像根没立稳的木桩从梯子上横落下来。
伟的父亲住进了医院,打氧输液仍昏迷不醒,伟整日守在病床边。
清晨,伟打开父亲床头的窗户时听见一曲国歌奏响,原来是医院举行升旗仪式。清爽的空气携着激昂的乐曲从窗口涌进,狭窄的病房里就有庄严的回响震颤胸口,这时,伟看见一直昏迷的父亲正渐渐苏醒,先是双腿立正似的合拢,接着手慢慢向头部挪,样子像在敬礼, 最后双眼缓缓睁开。
国歌浑厚雄壮,国旗冉冉升起。
伟发现父亲的眼里有了硝烟,耳里有了冲锋号角,那是一场难忘的反击战:在暴风骤雨般的枪声中,伟的父亲终于高高挂起血染的五星红旗,庄严敬礼。
国歌戛然而止,伟的父亲望着窗外的国旗,面带笑容永远闭合了双眼。
此后,每年国庆节,伟像父亲一样把庭院扫干净,在门前挂一面鲜红的国旗。
【1】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短文前的横线上。
【2】每逢国庆假,伟的父亲是怎样升国旗的?请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
【3】从父亲的升旗仪式中,你体会到他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
【4】父亲去世后,伟为什么要每年在家门前升国旗?
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乐园(17分)
幸运的人
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儿子很懂事,从不(想 向 相)父母提要求。有天,儿子眉头紧锁。细心的父亲关切地问儿子,儿子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过了几天,儿子欣喜地跑回家:“爸爸,给我两元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奖品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儿子渴望的眼神,马上掏出了两元钱。一会儿,儿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父亲又一次沉默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下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不决,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走了。这次,儿子蹦蹦(bèn bèng)跳跳地回家了:“我中(zhōng zhòng)了自行车,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那辆自行车他一直(收藏 珍藏)着。
父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前:“你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怎样中的吗?”儿子困惑地看着父亲。“那辆自行车其实是爸爸买的。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买下了那辆自行车。因为我不想破坏你的感觉,让你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为此,我整整花了10年才把钱还清……”在儿子的泪眼中父亲的白发模糊了。
这个儿子就是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多湖辉。他的一个著名理论就是:让孩子觉得他是最幸运的人,那么他就一定能成为最成功的人!
(1)在文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读音和字词,画“√”。(2分)
(2)儿子第一次说的话里,有一个省略号。你想他会说什么呢?请补写出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要买自行车却为什么“吞吞吐吐”地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阅读全文思考:父亲的两次“沉默”,各是为什么而沉默?(4分)
第一次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儿子已拥有不薄的家产,为什么还留着那辆自行车?(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儿子是幸运的人,他幸运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是你,听到父亲的一番话,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一)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地一(眨、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麻麻、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开得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春光(竟、竞)会这样地饱满,这样地烂漫,它把一冬天(蕴藏、储藏)的精神、力量,都尽情地释放出来了!
1.从片断中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用横线划下来,使短文更通顺。
2.给短文的第二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短文中的 、 等词语写出了海棠花的多,文中把 比作 ,是为了表现 。
4.文章主要是写了儿童,而这两个自然段却集中笔墨写了海棠花,联系全文思考,作者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么?
20、按要求写句子。
1.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一种境界难道不耐人寻味吗?(改成陈述句)
2.我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不能不感到吃惊。(改成肯定句)
21、把下列反问句改成陈述句。
(1)齐威王对田忌说:“难道你还不服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的聪明和愚笨,难道是天生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1)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改为拟人句)
(2)这难道不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恩泽吗?(改为陈述句)
(3)苏武此行肩负着平息边关战火,维护国家稳定和安宁的重任。(缩句)
(4)这次考试没考好,所以我不能灰心。(修改病句)
23、写作。
题目:妈妈笑了
要求:选择一件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下来,特别要把妈妈为什么笑、笑了时的样子写具体,表现出妈妈当时的内心活动。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