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带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两项是( )。
A. 倭(wō)寇 机械(jiè) 妖娆(ráo) 凹(tū)凸
B. 收敛(liǎn) 尴尬(ɡà) 镌(juān)刻 携(xié)手
C. 搪塞(sài) 踉(niàng)跄 剽悍(hàn) 弓弩(nú)
D. 噩(è)耗 焚(fén)烧 憧(chōng)憬 气氛(fēn)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夸张
C.拟人
D.对比
3、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供职 提供 B.倒茶 倒霉
C.西藏 埋藏 D.禁不住 情不自禁
4、在古诗中回味明理
①美丽的景色:“人闲挂花落,______”是幽静的山间春夜;“ ______,子规声里雨如烟”是初夏时节的江南乡村。
②多彩的童年:“稚子金盆脱晓冰,______”,玩冰的孩童是那么天真顽皮;“______,短笛无腔信口吹”,放牛的孩童是那么悠闲自在;“______,______”,种瓜的孩童是那么勤劳可爱。
③“______,不可同世面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相互矛盾。
④“多行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不能做坏事。
⑤看到别人遭遇不幸而心生同情是一种美德正如《孟子》中所说“______,______”
5、把下列有关“月亮”的诗句补充完整。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
(2)海上生明月,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
6、轻松填空。
(1)《论语》是记录( )和他( )言行的一部书,共( )篇,是儒家经典之一。
(2)孔子,名( ),字( ),( )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 )家、( )家。
7、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同( )于( ) 绞( )脑( ) 翠色( )( )
势不( )( ) 安居( )( ) 深( )厚( )
面不( )( ) ( )( )一体 随心所( ) 一( )千里
8、看拼音,写词语。
mó cā bǎn dèng duàn liàn jié quán gù yò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ē wàn shuāi jiāo xián jiē yāo he xiōng tá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外阅读。
三亚落日(节选)
三亚在海南岛的最南端,被蓝透了的海水围着,洋溢着浓浓的热带风情。蓝蓝的天与蓝蓝的海融成一体,低翔的白鸥掠过蓝蓝的海面,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挺拔俊秀的椰子树,不时在海风中摇曳着碧玉般的树冠。海滩上玉屑银末般的细沙,金灿灿亮闪闪的,软软地暖暖地搔着人们的脚板,谁都想捏一捏,团一团,将它揉成韧韧的面。
活跃了一天的太阳,依旧像一个快乐的孩童。它歪着红扑扑的脸蛋儿,毫无倦态,潇潇洒洒地从身上抖落下赤朱丹彤,在大海上溅出无数夺目的亮点。于是,天和海都被它的笑颜感染了,金红一色,热烈一片。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用“ ”画出第1自然段的中心句,并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一意思的,在相关选项后面画“√”。
A.蓝天( ) B.大海( )
C.白鸥( ) D.椰子树( )
E.海滩 ( ) F.游人( )
【2】阅读短文第3自然段,把夕阳滑落的过程写下来。
___—— ____—— _____
【3】赏析词句,完成练习。
(1)第1自然段中“蓝透了”“碧玉般”“玉屑银末般”“金灿灿”写出了__和___美;“低翔”“掠过”体现了景物的___ 美。
(2)画“ ”的句子把___比作___,写出了___,表达了作者____之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草船借箭(节选)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天还没亮,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1】《草船借箭》是按照____________顺序写的,选段的故事情节可以这样概括:船靠近曹军水寨→_________→擂鼓呐喊→曹军放箭→__________。
【2】“箭好像下雨一样”是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___________。
【3】面对鲁肃的疑问,诸葛亮断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战的根本原因是( )
A.雾大,曹操不敢派兵出战。
B.诸葛亮带的士兵多。
C.诸葛亮了解曹操生性多疑的性格。
D.曹军的水军战斗力弱。
【4】诸葛亮为什么下令让船队“一字摆开”,还让军士们“擂鼓”“呐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①我国明朝的李时珍(1518-1593),是世界上伟大的药学家。他的名著《本草纲目》,记载药物1 892种,附方11 096则,先后被译成英、法、俄、德、日、拉丁等10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李时珍的学术见解是高超的,他的分类方法很符合现代的科学原则。该书于1596年问世,比瑞典植物学家林奈的《自然系统》要早一个多世纪。
②李时珍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固然由于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的成果,“搜罗百氏”,旁征博引,参考八百余家;更主要的,还在于他忠心为百姓服务的精神。他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百姓有利,因而用了近30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在写作过程中,他不辞辛苦,深入实际,“访采四方”,先后到河南、江西、江苏、安徽等地,收集标本与药材。他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例如,为了证实前人所说“穿山甲诱蚁而食”,便亲自动手,解剖穿山甲,结论是:“腹内脏腑俱全,而胃独大,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胃,约蚁升许也。”
③李时珍写《蕲蛇传》,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他父亲李言闻,研究了蕲州的特产艾叶,写成了《蕲艾传》,他读后很受启发,便决心写一本《蕲蛇传》,开始他只是从蛇贩子那里观察白花蛇,有人告诉他,这不是真正的蕲州蛇,真蕲蛇“其走如飞,牙利而毒”,人被咬后迅速致死,是当时皇帝指定进贡的制药珍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时珍不顾危险,几次爬上龙峰山去观察蕲蛇,目睹了它吃石南藤及被捕的情形,了解了它形体与习性上的特点,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李时珍很重视这种研究方法,认为这样可以“一一采视,颇得其真”。
【1】第①段中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1)这部巨著不仅对医药,而且对生物、矿物和化学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_____________
(2)李时珍不顾危险,……终于写出了很有特色的《蕲蛇传》。
_____________
【3】解释第③段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含意,并说说它体现了李时珍的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
【4】文中②③两段中的划线句均引用了李时珍《本草纲目》中的经典语句,请你分析引用这些句子的作用。
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7月27日凌晨两点,九江赛城湖的大堤(dī tí)塌陷了。四百多名官兵闻(迅 讯)赶到。支队
长一声令下:“上!”顿时,一条长龙在崩塌的堤坝下出现了。官兵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来回穿梭。有的为了行走快捷,索性赤脚奔跑起来。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大堤,保住大堤!”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雨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他们一个个(愤 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经过几个小时的鏖战,大堤保住了,官兵们浑身上下却是伤痕累(lěi lèi)累。“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是人民子弟兵在这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中的真实写照。
【1】在文中括号里,用“√”标出正确的读音或字词。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刻( ) 强烈( ) 激战( ) 干脆( )
【3】“风声雨声涛声,声声震耳;雨水汗水血水,水水相融。”这句话是由顾宪成的“ , ; , 。改编的”
【4】用“ ”画出最能体现战士们大无畏的乐观主义精神的句子。
【5】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写一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它头上有一顶粉红的纱罩,腰干健美,亭亭玉立,非常引人注目。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泽,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台灯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也比不上它,就高傲地向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自己:“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可你呢?土里土气,扔在桌子上也占地方,简直是废物,有什么用?”
蜡烛看了一眼趾高气扬的台灯,诚恳地说:“朋友,我承认你很漂亮,也很有用,可你应该想一想,你也有短处,怎么能这样骄傲呢?”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有什么好想的,我本来就比你强嘛!”
一天晚上,台灯又要炫耀自己,忽然它闪了几下,就再也不发光了。刹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明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主人把放在墙角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卖弄自己,还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光亮,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才悄悄地离开人世间。
看到这情景,台灯很受感动,心想:“我要学习蜡烛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炫耀,不骄傲,不计较个人得失,踏踏实实为人类作出贡献。”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炫耀——(_______) 贡献——(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骄傲——(_______) 黑暗——(_______)
【3】用“ ”画出能表示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
【4】用波浪线画出表现蜡烛非常谦虚的语句。
【5】结合文章给下面一句话选择正确的句意。(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这句话是说春蚕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炬烧完了泪才流干。
B.这句话是说为人类做贡献要全心全意,完全彻底,毫无保留。
C.这句话是说为人要像春蚕那样,到死时已将所有的东西奉献出来,像蜡炬那样燃烧完自己时才不流泪了,才感到欣慰。
【6】读了这篇读文,你有什么感受?请你围绕一点写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文中找出三个反映台灯很骄傲的词语,再找出三个蜡烛很谦虚的词语.
台灯:
蜡烛:
14、课外阅读
___________
①2020年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向我们发起了闪电战!面对严峻的疫情,医务人员直面危险,成了逆向而行的英雄。他们夜以继日,不眠不休,他们拼尽全力,与病毒较量,为生命站岗。在许许多多的医护人员中,有这样一位医生备受关注。他,就是身患渐冻症(一种罕见的进行性发展疾病,病人如同被渐渐“冻”住,直至身体僵硬、失去生命,目前无法医治)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
②在金银潭医院里,大家时时看到张定宇跛行的身影,常常听到他的大嗓门。只是,他的嗓门越来越大,脚步却越来越迟缓。上楼时,他必须用双手紧握栏杆,用力地拉,才能移动自己的身体。有一次,走着走着,他居然趴倒在地,好久站不起来。面对众人的疑问,他不得不坦白:“我有渐冻症,两年前就犯病了,或许还有六七年的寿命。在这最后的日子里,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抢回更多患者;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和大家一起,跑出病毒的魔掌。现在,形势万分危急。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保卫武汉!”
③他的妻子在武汉另一家医院上班,不慎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住进了隔离病房,他也无暇顾及。大年三十晚上,紧张工作了一整天的他,终于有空坐下来休息片刻,准备跟病房里的妻子视频,说几句安慰话。刚刚酝酿好情绪,电话响了。上级通知他,驰援武汉的医疗队即将到达,需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好!好!马上布置,马上迎接!”他放下电话,迅速召集人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
④那段时间,他的每一天都是这样的节奏。无论多么困难,多么危险,他始终挺立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与病毒抢夺病人的生命。
⑤“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医务工作者的誓言,是逆行者们最美的语言!张定宇只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他,他们,是2020年最美的风景!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突然发生意料不到的事情。 ( )
②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 )
③不睡觉不休息,不停地做某事。形容十分辛劳。( )
【2】通读全文,给短文拟一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文首横线处。
【3】在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中,“他”指的是__________。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他们”
指的是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说“他,他们,是2020年最美的风景!”联系全文,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张定宇院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
走进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一】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而2016年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认为,全国不满16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
【材料二】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材料三】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
【1】从材料一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指的“隔代教育”问题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无人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
(2)留守儿童和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 )
(3)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学习问题。( )
(4)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 )
【4】针对材料二的调查结果,请给学校的留守儿童工作提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拟定两条“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标语。
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内阅读
跳水(节选)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1】在文中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 ”画出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3】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孩子面临的危险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船长为什么要他的孩子往海里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理解。
无人机,有前途
①在旅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或是重大新闻现场,我们经常能看到无人机在空中忙碌地穿梭。那么到底什么是无人机呢?
②“无人机” 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程序控制装置操纵,或有车载计算机完全和间歇地自主操作的不载人飞机。我们熟悉的无人机,通常指的是携带载荷飞行的无人机机身。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有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③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旋翼的直升机。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抗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区域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直升机飞行高度低、速度慢,比较适合短距离飞行、局部高清摄影等,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④无人机具有成本低、零伤亡、生存能力强、机动性能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l”(枯燥)“Dirt”(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宠爱有加。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 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目前,我国约有150家无人机生产企业,产品达1000多种。基于预测的国际数据以及对我国市场的乐观预判,到2020年,美国小型无人机总销量将从2016年的250万架飙升到700万架,其中消费级无人机有430万架,另有270万架用于商业目的。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其中军用无人机市场约占7%,民用无人机市场约占93%。
⑥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2月17日,有删改)
【1】短文介绍了无人机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不足。
【2】第⑤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具体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
【3】“2025年,我国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达到750亿元。”这句中的“将”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惠山区政府需要对全区的绿化面积作一个大概了解,想选择最适合的无人机进行拍摄。请你根据短文内容推荐一种类型的无人机,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完成练习。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已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们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而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阅读全文,简要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中能体现“深阅读”特点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卡尔在翻阅网页时,阅读两三页后注意力开始漂移,需要很大的努力才能把大脑拽回去。
B.人们阅读微博时,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缺乏内在的逻辑框架,跳跃性阅读就不可避免。
C.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与社交网络中的人交往,而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日益下降。
D.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狂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有着密切关系。
19、课外阅读。
但愿有个梦
在我一生中,大概那一年是最值得怀念的了。
当院子里的柳树刚刚吐出新芽的时候,那间不大的院子里便传出了欢乐的笑声。
“姥姥,等我长大了,好高好高,就到村旁的树上,摘一朵白云,给你做衣裳!”“傻孩子,那白云咋能做衣服呢?”于是,欢乐的笑容,同时呈现在一老一少的脸上。春天,我最爱云,它像姥姥那银白色的头发在风中飘动;又像一团团棉花,要是铺在姥姥的床上,一定特别舒服……
春天,是白云的季节。或许因为姥姥,我对白云有那样的感情;而因为白云,我对村头的小山、溪流有那样深刻的印象。
当炎热伴着烦人的蝉鸣声降临的时候,在葡萄架下和姥姥一起编席子的我,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感到时光的美好。姥姥灵巧的手指,把一缕缕稻草捆在席中,似乎也把我对她和她对我的爱一丝丝地卷了进去。于是,这草席也就变得非同寻常了。
夏夜,枕着木凳,睡着草席,望着月亮,听姥姥唱起那古老的歌谣。我闭上眼睛,似乎觉得月亮、星星、小草、树木都和我一起睡着了。
我最盼望的季节——秋天,终于来了。桑椹还青着的时候,我就站在高高的桑树下,舔着嘴唇发愣了。这时,面对着高高大大的树木,我忽然感到自己的渺小。等到桑椹像一串串宝石一样挂满全树的时候,瘦小的姥姥便拿着长长的竹竿到我身边,用枯干的手举着竹竿在树上轻轻敲打着,_______________,被我捡进绿色的小碗。
当许多邻居的小孩馋得流口水的时候,姥姥便把他们叫来,挑最大最饱满的给他们吃。以后,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可谁能料到,这最美好的秋天后面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天。
那是一个白雪纷飞的日子,姥姥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躺在一个黑色的棺材里,我总觉得她那身黑棉衣里,应该絮上我摘的白云……
天是白的,地是白的,树是白的,房子是白的,天地之间,似乎只有我面前这一片黑色。那黑色,直铺到我心里去……
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那双灵巧的、编过草席和打过桑椹的枯干的手,这时凉凉的,没有一丝血色。我把它放在我的心上,希望那双手再重新温暖起来。
我被人拉开了。这时,两行热泪滑过我的脸,落在雪地上,砸出两个浅浅的小坑,我只看见,一团黑色,从我眼前缓缓地降下去了。
眨眼,两年过去了。再去姥姥家,小山变成了盆地,桑树也连根拔掉了。秋天,我爱靠在土墙旁,望着蓝蓝的天,舔着嘴唇,像幼时那样等待着,等待着那个瘦小的身影,从那扇小门走出来……
那段美好的时光,现在只能称做“回忆”了。我仍然期待着有一天,我能在梦中和姥姥一起重新享受过去的欢乐。
【1】题目“但愿有个梦”,对全文所起的作用是( )。
A.概括全文记叙的中心事件
B.引起对全文内容的回忆
C.含蓄地点明全文的主旨
D.表明全文记叙的线索
【2】根据本文的行文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姥姥之间的几件难忘的往事。
春天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_
【3】为文中空白处选择最有表现力的句子,将它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
A.桑椹就一个个掉下来
B.桑椹就一个个跳下来
C.桑椹就一个个落下来
D.桑椹就一个个飘下来
【4】作者为什么能够做到“我吃东西的时候,总记得给别人留一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愣愣的,不说话,也没有流泪,只是机械地蹲下来,握紧她的手”一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本文的中心意思概括准确的一项是( )。
A.回忆姥姥一生的经历,赞美姥姥的勤劳、朴素、大方。
B.回忆“我”小时候和姥姥在一起的几件事,表达了“我”希望再回到童年的想法。
C.回忆“我”的童年时光,表现了“我”的天真无邪。
D.回忆“我”与姥姥在一起生活的日子,表达了“我”对姥姥的深切怀念。
20、句子花园
1.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十分艰苦。(改为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波把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的消息传遍了世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袁隆平成功培育了杂交水稻。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星期天,我写完了作业,就在屋里看《西游记》。正当我看得有声有色的时候,爸爸走了进来,问:“作业检察了吗?”我漫不经心地郑重地回答:“保证没错。”爸爸庄严地说:“再看一遍!别那么自信,作业不能有一点马虎。”(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变换。(12分)
(1)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
改成陈述句:
(2)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缩成最简的句子:
(3)山洪咆哮着,从山谷狂奔而来,势不可挡。
改成比喻句:
22、按要求写句子。
1、难道我能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了困难出来啦?”
(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风的时候,湖面非常平静。(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晏子的巧妙回击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年轻的女教师一本正经板起面孔讲人的起源。(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选择一个人写下来,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具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