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酒泉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yàng      

    荡(   )  (   )树 (   )清

    é zhà fén

    飞( )  初来(   )到  ( )烧 

     

  • 2、正确拼读,规范书写。

    jué diàn xiào zhān   yē dào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 3、看拼音,写汉字。

    máo dùn   ruì lì jiān gù   yǎ  kǒu wú yán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______找到了小狐仙,可能______没有多大用处。

    2.______告诉他小狐仙在哪里,以后他______再也不捣蛋了。

    3.______他真担心哪头牛会挣断缰绳,______他觉得还是趁早溜掉为妙。

  • 5、诗言志:《石灰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于谦的人生志向。像这样表达人生志向的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词抒情:李清照《如梦令》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她流连自然的情怀。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读古诗,完成练习。

    己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生气:____________________

    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希望上天能重用有用的人。

    B. 诗人希望统治者能打破常规,重用人才。

    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诵读古诗,理解诗意,回答问题。

    ____________,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2】诗句 “___________”写出了竹子的特点。

    【3】这首诗作者用_______(用四字词语)写法,借竹子坚韧的傲气,表达诗人自己________

  • 8、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朝人。

    【2】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写给水部员外张籍的,他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B.这是一首律诗,它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C.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D.这首诗的后两句写诗人对早春的喜爱和赞美。

    【3】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是否恰当,恰当的打“√”,不恰当的打“×”。

    (1)“润如酥”写出小雨细腻的特点,雨飘洒在皇城的街道上,又滋润着春草,仿佛悄悄地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

    (2)“最是一年春好处”是说早春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一年之计在于春,应该抓住早春时节早作打算。( )

    (3)前两句写早春景色,以“小雨”“草色”为描写对象,小雨滋润小草,而小草使小雨更亮、更湿润,两者相得益彰。( )

    (4)“绝胜烟柳满皇都”是作者想象之景,他憧憬着那满城杨柳郁郁葱葱的暮春。( )

    【4】“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草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吹箫的渔夫(节选)

    有一个会吹箫的渔夫,带着他心爱的箫和渔网来到了海边。他先站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吹起箫来,心想鱼听到这美妙音乐就会自己跳到他的前面来的。他聚精会神地吹了好久,毫无结果。他只好将箫放下,拿起网来,向水里撒去,结果捕到了许多的鱼。渔夫又将网中的鱼一条条地扔到岸上,并对乱蹦乱跳的鱼说:“我吹箫时,你们不跳舞,现在我不吹了,你们倒跳了起来。”

    【1】划线句中的“你们”指(______),变成转述句“你们”可以改成(_____)。

  • 10、《背影》节选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在走到铁道边,尚不太难,慢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了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蹒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颓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父亲买橘子最难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具体的描写是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了父亲的两次背影,两次落泪。第一次看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背影,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第二次是看到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背影,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泪。

    4父亲艰难地买回橘子上车后,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从这里你读懂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课内阅读。

    匆匆(节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聪明——( )空虚——( )

    【2】对画“_____”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时间多的是,像江洋大海。

    B.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无声无息,消逝得那么快,表现出作者十分无奈的愁绪。

    【3】“我不禁头涔涔而汨潸潸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说出自己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盲童的

    在少年儿童画展色彩缤纷的画幅中,我看到了一幅没有色彩、线条也极简单的画。那是一幅盲童的画。

      雪白的纸上,用圆珠笔画着一个太阳,照耀着一座小屋,小屋前一条小溪,还有一棵树。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一个和平幸福的人家。

      从这里走过的人,都会细心地看着这张没有色彩的极简单的画,看得这么久。他们不单是看这张画,透过这张画,他们好像触到了这个盲童的心灵。

    设想一下盲童拿起笔的情形吧:她画一个太阳,那美丽的太阳准是   ,放射出温暖的光芒,照在每个人身上;她画一棵树,准是 ,上面栖留着无数的鸟,唱出悦耳的歌,她好像也听到了它们的合唱;她画一条小溪,准是   ,她曾在溪里洗过手,多么清凉;她画一座小屋,屋里准是 。这是多么美好的情景啊。

      可是,她心灵上的色彩,她感觉到的声音,怎么画得出来呢!她是个盲童啊,她只能画这样一幅简单的画,这么疏疏落落的几笔。一个失去视力的孩子,用她那美丽的想象,组成这样一幅和谐的画面,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就从这没有色彩的画幅上,人们看到了她心灵上的色彩;从这线条简单的构图中,人们听到了她感觉到的声音。谁走过这张画前,都会觉得这幅画蕴藏着美好的内容:一个热爱生活的盲童在向你招手;一棵美丽的生命之树在祖国温馨的阳光下生长;一颗坚强的、充满希望的心在对你微笑。

    1 出作者想象盲童画画情形的一段话。1分)

    2)发挥想象,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或句子。(2分)

    3根据第二自然段的描写画一幅画。2分)

    满分5 manfen5.com

    4给短文选择正确的中心思想。在( )里打“√”2分)

    A、盲童的画笔简单,但画出来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 )

    B、歌颂了盲童热爱生活并具有一颗坚强的心、充满希望的心。 ( )

    C、说明盲童的画虽然简单,但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 )

    5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这位盲童说什么?3分)

     

       

     

  • 13、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一双手

    那一天,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得逞。那只大手似一条厚棉被,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我低下头去察看,翻过来看手心,调过去看手背,整个手呈木色,手的纹路又深又粗,染着黑土色。掌面像鼓皮一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特别粗大。一根手指似三节老甘蔗。左手大拇指没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有四条裂纹,开成上下两个“人”字形,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染成了泥色。

    “指关节缠线做什么?”我问。“治手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石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根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我问。“1000多棵。”一天栽1000多棵!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这双手幸亏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是磨光、磨透了。

    林业局工会的负责人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1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1300多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我隐约悟到:美,是以丑为代价的。

    【1】文章第1、2自然段中的“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那只大手似一条厚棉被,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概括地交代了林业工人张迎善的手_____的特点。

    【2】为突出张迎善手的特点,作者对他的手的_______________、等进行了具体描写。

    【3】作者详写了张迎善的一双手,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写张迎善的一双手是为了写出。写“林业局工会的负责人向我介绍”这双手,则是为了写出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内容,说说最后一段中“美”和“丑”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说明文阅读。

    一棵树的价值

    一棵树的价值是多少?如果有人说值20万美元,你准会连连摇头,这不是吹牛吗?有位外国的环保专家曾经给一棵树的价值算了一笔经济账,这位专家认为一棵树作为木材来看待,其价值是有限的;如果从综合价值来计算就大相径庭了。以一棵生长50年的树为例,可以生产出价值31250美元的氧气和价值2500美元的蛋白质,同时能防止大气污染(价值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再循环(价值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价值31250美元),还可以为各类动物提供栖息环境(价值31250美元),汇总起来竟有20万美元。

    也许你还有些怀疑,那么,请你不妨看看文学大师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吧。作者描写的是广州城外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榕树,它已繁衍成占地16亩的小“森林”,成为“鸟的天堂”,附近水域成了鱼的乐园。一棵树的价值,由此可见一斑。

    树是绿色的生命。树不仅能吸收人们吐出的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而且有杀菌、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效用。因此,世界各大城市都十分重视种树绿化。

    德国国土的三分之一是耕地,三分之一是住宅、工厂、建筑物,余下的三分之一是森林。在那里,要移动或挖去一棵市区的树,须经市政府批准。此外,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森林城”之称,波兰首都华沙有“花园城”之誉。

    但是,我国的森林总面积为23.84亿亩,只占世界的4.6%,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排世界第120位。

    1短文开头的问句,可以看作是(  )

    A.反问句 B.疑问句 C.比喻句 D.设问句

    2从“这不是吹牛吗?”我们可以读出一棵树的价值(  )

    A.一般 B.很高 C.很低 D.不高不低

    3短文中指出,移动或挖去市区一棵树需市政府批准的国家是(  )

    A.波兰 B.奥地利 C.德国 D.维也纳

    4短文主要采用的表达方法是(  )

    A.举例和数据 B.举例和夸张 C.数据和比喻 D.数据和想象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的春节真是十分热闹非凡呀!(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当年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切。(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

    (3)汤姆说,他认为他不会在意的。(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照给出的句式,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为疫情中的逆行者点赞。

    疫情中的逆行者,像虎一样勇猛和无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公园对外开放,谁都可以进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违法乱纪的现象我们一定要严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我被深深地打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照样子写句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如_____,被____________

    (2)请根据“我走出校门”这一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

    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

    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

  • 18、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缩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为反问句。

    (1)老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画也跟作诗一样,最要紧的是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奥运圣火唤起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神往。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捐躯的英雄。(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做作业时要认真,尽量避免不出现差错。(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老师对我们说 你们要好好学习,争取考入大学,我也就欣慰了!”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的敬业精神感动了我。

    改为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能否能依照例句,发挥想象,在下列横线上把句子补充完整(不能重复)。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__________,就 __________

    如果你是__________ ,就 __________

    (6)你积累谚语了吗?写下来三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写作练习。

    你身边有没有给过你帮助的人呢?请你仔细地想一想,把他写下来。

    要求:(1)题目自拟

    (2)语言流畅

    (3)字数不少于3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