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朔州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一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填空题 (共5题,共 25分)
  • 1、看拼音,写词语。

    tāng chí( )     qīng fù( )     pái huái( )     

    yī wēi( )     xī shuài( )

  •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________

    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了。   ________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_____

  • 3、在下列各句中挑出反问句和设问句,并在句后括号内注明。

    1. 浪费也是犯罪吗?______________

    2. 浪费怎么不是犯罪?______________

    3. 勤学好问怎么会是错误的呢?______________

    4. 这一学期他为什么进步得这么快?全是勤奋努力嘛。______________

    5. 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所以一切全靠人们的辛勤劳动。______________

  • 4、写出近义词

    飘荡________  凉爽________  环绕________

    尽情________  奉献________

  • 5、读句子,写词语。

    为了bì miǎn__________人员伤亡,zhí xínɡ__________任务的jǐnɡ chá__________们决定前后夹击。经过一番波折,他们最终在piān pì_______的小巷里把cán bào__________fěi tú__________抓捕,成功地将人质jiě jiù__________下来。

二、古诗阅读 (共3题,共 15分)
  •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__

    3解释词语: 

    ①题:________

    ②缘:________

    ③不识:________

    4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 7、宁宁在朗通叶赛宁的《夜》时,遇到一些困难,请你帮她解决。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1请用“/”给下面的诗句标出两处停顿。

    幽 暗  的  松  林 失 去 喧   响。

     

    2朗通这一诗节,应采用的语调是( )

    A.舒缓 B.欢快 C.激昂 D.深沉

  • 8、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 30分)
  • 9、阅读

    [材料一]

    古人云:“开卷有益。”读书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迪我们的智慧,提高我们的素质。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展示我们的个性,提高我们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们要多读经典书籍。因为每一个民族与时代的精神都凝聚在其中,最美好的创造都汇聚在其中。阅读名篇名著,犹如聆听大师的教诲,教我们热爱生活与学习做人,教我们明辨是非并懂得友爱。一部名著,能够使我们的情感受到震撼,心灵得到净化,甚至在做人、学习、事业上影响我们一生。

    课外阅读不能只读一类书,要广泛地多读有益之书。首先不要只看和习作有关的书。当然看作文书短时间内有利于提高习作水平,但把课外阅读变成纯粹的“习作阅读”,这种做法是不能真正提高习作水平的。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好比蜜蜂采蜜,不能只采一朵花,必须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其次不要只选择卡通和动漫类书籍。这些书虽然情节有趣,但内容较浅,不利于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千万不能着迷。

    总之,同学们读课外书要有选择。要读好书,对于重要的文章和书籍,我们还要认真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课外阅读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材料二]

    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表

     

     

    人数

    百分比

    阅读内容

    卡通画

    112

    56%

    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阅读习惯

    每天读

    15

    7.5%

    经常读

    70

    35%

    有时读

    93

    46.5%

    不读

    22

    11%

    【1】材料一中提出,学生课外阅读选择内容时要注意:不要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提出要多读经典书籍,请简要说明理由。(写出三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的调查结果,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文学名著的最少。( )

    (2)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最喜欢读的课外书是卡通画。( )

    (3)红林小学大多数六年级学生都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 )

    (4)红林小学六年级学生读杂志的比读武侠小说的少。( )

    【4】读了以上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请你给同学们的课外阅读提出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和小鸟最相亲爱

    冰心

    小鸟是怎样的玲珑娇小呵!在北京城里,我只看见老鸦和麻雀,有时也看见啄木鸟。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因为青鸟的鸣声中,婉转地报着春的消息。

    知更鸟的红胸,在雪地上,草地上站着,都极其鲜明。小蜂雀更小到无可苗条,从花梢飞过的时候,竟要比花还小。我在山亭中有时抬头瞥见,只屏息静立,连眼珠都不敢动,我似乎恐怕将这弱不禁风的小仙子惊走了。

    此外还有许多毛羽鲜丽的小鸟,我因找不出它们的中国名字,只得阙疑(把疑难问题留着,不下判断)。早起朝日来出,已满山满谷的起了轻美的歌声。在朦胧的晓风之中,欹枕倾听,使人心魄俱静。春是鸟的世界,“以鸟鸣春”和“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这两句话,我如今彻底地领略过了!

    我们幕天席地的生涯之中,和小鸟最相亲爱。玫瑰和丁香丛中更有青鸟和知更雀的巢,那巢都是筑得极低,一伸手便可触到。我常常去探望小鸟的家庭,而我却从不做偷卵捉雏等等破坏它们家庭幸福的事;我想到我自己不过是暂时离家,我的母亲和父亲已这样的牵挂。假如我被人捉去,关在笼里,永远不得回来呢。我的父亲母亲岂不心碎?我爱自己,也爱雏鸟,我爱我的双亲,我也爱雏鸟的双亲!

    而且是怎样有趣的事,你看小鸟破壳出来,很黄的小口,毛羽也很稀疏,觉得很丑。它们又极其贪吃,终日张口在巢里啾啾地叫!累得它母亲飞去飞回的忙碌。渐渐地长大了,它母亲领它们飞到地上。它们的毛羽很蓬松,两只小腿蹒珊地走,看去比它们的母亲还肥大。它们很傻的样子,茫然的跟着母亲乱跳。母亲偶然啄得了一条小虫,它们便纷然的过去,啾啾地争着吃。早起母亲教给它们歌唱,母亲的声音极婉转,它们的声音,却很憨涩。这几天来,它们已完全的会飞了,会唱了,也知道自己觅食,不再累它们的母亲了。前天我去探望它们时,这些雏鸟已不在巢里,它们已筑起新的巢了,在离它们的父母的巢不远的枝上,它们常常来看它们的父母的。

    还有虫儿也是可爱的。藕合色的小蝴蝶,背着圆壳的蜗牛,嗡嗡的蜜蜂,甚至于水里每夜乱唱的青蛙,在花丛中闪烁的萤虫,都是极温柔极其孩子气的。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因为它们喜爱小孩子,大人们太忙,没有工夫和它们玩。

    【1】我们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欹枕倾听”中的“欹”字不认识,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查________部,这个字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①倾斜;歪;②相当于“啊”;③叹词,表示赞美。在本文,应选________种解释。

    【2】概括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所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是因为________

    【4】用“____”表现作者瞥见小蜂雀时神情的语句,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课文最后说“你若爱它,它也爱你们”,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腊八粥(节选)

    冰心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1】与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相比,冰心笔下的“腊八粥”要_______得多,其原料竟然有________种之多,实在令人惊叹。

    【2】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恰当的是(  )

    A.介绍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味道。

    B.介绍腊八粥风俗的由来。

    C.写母亲每年给“我们”煮腊八粥。

    【3】从文体上看,沈从文的《腊八粥》刻画了“八儿”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是一篇______(散文 小说);冰心的《腊八粥》则是一篇回忆母亲的__________(散文 诗歌)。

    【4】结合第一课和第二课,说说其他节日的一些风俗特点,简单地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2、信息类阅读。

    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节选)

    时隔908天,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归来。12月27日晚间,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从2017年7月2日长征五号遥二失利,到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遥三成功,这908个日夜里,科技工作者的坚守和追求,以及背后的科学精神,让人感动。

    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发射更重的航天器,或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为将来的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载人航天等提供了前提保障。消息发布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

    作为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经过10余年研制而成,先后于2016年11月3日和2017年7月2日实施了两次发射。其中首次发射取得圓满成功,第二次发射的遥二火箭因发动机故障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失利后,研制团队负重前行: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终于迎来长征五号的“重生”。

    “在908天里,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并走向成功,这条路非常艰难曲折。”曾任航天科技集田一院党委书记的梁小虹,尽管已从航天岗位上退休,但在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的那个晚上仍然夜不能寐。作为一名在航天系统工作了多年的老航天人,他理解这个队伍908天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这次发射,不仅关系着该型火箭,更关系着中国航天未来几乎所有的重大工程。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3所测量雷达总指挥孙建英在文昌现场见证了长征五号的“重生”。他告诉记者,当目睹“胖五”在人群的欢呼中顺利升空,一股暖流夺眶而出,思绪回到了两年多前那次失利,“没有一个型号不是克服了无数困难,最后才破茧而出的。我为本次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感到骄傲。”

    来自未来宇航科技研究院的雷磊,看到长征五号遙三火箭发射升空,感受到的是“非常的幸福、震撼和振奋,力量感爆棚”。他说,作为大推力火箭,“胖五”个头越大,责任越重。“对于长征五号的第三次飞行,我的感想可以用欣慰和期盼来概括。”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系列火箭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他还用了三个成语来形容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归来: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如愿以偿。

    国家航天局局长张克俭认为,908天的坚守,体现的是中国航天人科学、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用一种科学的、专业的精神态度对待问题,对待失利以后的归零”。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认为,此次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再一次验证了中国航天人的拼搏精神,是航天精神在新时代的一个杰出表现。

    这种面对失利的坚守和科学精神,这种拼搏的航天精神,值得更多人学习,将让更多人受益。“长征五号成功发射,更加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勤奋钻研,踏实工作,勇攀科学的高峰。”参与海南文昌发射场导流檜工程硏制工作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姜毅向记者表示。

    (选自《光明日报》2019-12-29陈海波  张蕾  韩显阳  汤先营  张亚雄  周世祥  卢重光,有删改)

    1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从中国(   )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

    A.酒泉 B.西昌 C.文昌 D.太原

    2对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原因说法有误的是(   )

    A.关键技术突破 B.大家亲切地称为“胖五”

    C.整个火箭系统重新归零 D.面对失利的坚守和科学精神

    3长征五号的“重生”指的是(   )

    A.死而复生 B.成功发射 C.重新成长 D.重新复活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长征五号第二次发射是在2017年7月2日。

    B.“908个日夜”说明了中国科学家科学、严谨、专业的工作作风。

    C.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意味着我国具备将航天器送向更远的深空的能力。

    D.梁小虹在长征五号第三次发射的那个晚上仍然夜不能寐的原因是他已经退休。

    5有的人觉得应将“失利后,研制团队负重前行:200多项关键技术突破,1.5万余秒关键技术试验,2万多次地面试验……”中一系列的数字改为“多次”,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文本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主要写了长征五号遥三成功发射的过程和反响,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记得七八岁时,我写了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的身上。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

    整个下午,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平平整整放在餐桌上。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简直急不可耐了。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快到八点钟时,父亲终于推门而入。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我紧张极了。

    这是什么他伸手拿起了我的诗。

    亲爱的,发生了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对不起,我自己会判断的。父亲开始读诗。

    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我看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

    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母亲嚷着,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么。

    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在床上失声痛哭起来。饭厅里,父母还在为那首诗争吵着。

    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因此我还一直在写作着。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 亲看了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未满12周岁。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因为我有个慈爱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我想这个糟糕透了。

    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颠覆。

    1从下列词语中选出能反映思想感情变化全过程的三个词,依次填在下面的括号中。

    得意  信任  醒悟  悔恨  失望

    思想感情变化过程是         

    2精彩极了”“糟糕透了是父母对的两种态度,这两种态度是:

    母亲对_____

    父亲对_____

    3为什么说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选取文中原句回答。

    _____

    4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____

  • 14、阅读理解

      范仲淹苦读

      我国自古有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宋代的范仲淹,就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他从小就立下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志向,并且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读书,没有抱负,(即使、虽然)能吃好穿好,我看(也、但是)没有多大的意思。”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范仲淹勤奋苦读,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艰辛。他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一人住进一间僧房里,昼夜攻读。累了,就用凉水冲洗头脸;睡觉时,往往连外衣都不脱,免得耽误读书的时间,家里粮食不够吃,范仲淹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凉了凝成块后,用刀切成四份,早晚各吃两份,就着盐浸的野菜充饥。

      有个大官的儿子见范仲淹生活如此艰苦还吟诵不绝,很不理解,(只、便)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说:“这是个有志气、有出息的孩子。你把咱们家的好饭菜送些给他吃吧!”

      大官的儿子照他父亲的吩咐做了。可是,过了两天,他发现送去的东西范仲淹一点也没有动。他很惊讶,便问道:“我父亲听说你很勤奋苦读,很是赞赏,让我送些东西给你吃。你一点也没有动,难道有什么得罪你的地方吗?”范仲淹(恳求、恳切)地说:“你们父子的深情厚意,我十分(激动、感激)只是我平时已经习惯吃粥了,并不觉得苦。现在如果突然享受这么好的饭菜,以后还能坚持得下去吗?”

      后来,范仲淹甚至连一天两顿粥也吃不上了。他仍然坚持苦读,五年没有睡过一个(安安稳稳、平平安安)的觉。

      由于范仲淹长期坚持刻苦学习 终于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政治家军事家 文学家。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实现了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1.给带点的字选择合适的意思,序号写在括号里

      A、勤奋苦读 ( ) ①跟"甜"相反 ②感觉难受 ③有耐心地,尽力地。

      B、吟诵不绝 ( ) ①穷,穷尽 ②断 ③极,极端的

      2.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

      3.给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没有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用"__________"画出第二段的中心句

      5“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写了范仲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后我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你积累了哪些有关勤奋学习的成语及名言警句,请写下来

      成语(两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言警句(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 (共6题,共 30分)
  • 15、按要求写句子。

    (1)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祈祷。依然没从洞里传来好消息。(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按要求完成句子。

    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的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老虎把铁棒似的虎尾倒竖起来一剪。这句话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

    仿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种食物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把下列句子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__________________

    (2)你要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这里的工作多么重要。我哪能离开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你们根据错误的信息得出的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更有趣的是他在破船里拾到许多钱,但钱在孤岛又有什么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1)黄道婆学会了一整套植棉方法和纺织技术。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2)我竟然发现了草丛中小虫子的快乐天地。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

    (3)家家户户在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

    (4)水镜先生派书童去诸葛亮住的隆中访问。

    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

  • 20、改成肯定句

    星期天,我们不得不去看排球赛。

    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共1题,共 5分)
  • 21、小练笔。

    祭扫烈士墓。站在烈士墓前,你想到些什么?请以下面这句话开头,写一段话。

    站在烈士墓前,我不禁浮想联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05
题数 21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填空题
二、古诗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四、句型转换
五、书面表达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