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充词语。
(_______)居乐业 自吹自(_______) 丢(_______)弃甲
(_______)山峻岭 飞沙(_______)石 惊涛(_______)浪
2、查字典填空:
1.“闲”字是 结构,音序是 ,音节是 ,部首是 ,除部首外
画,在诗中的字义是 。
2.“乾坤”的“乾”应读 ,是 结构,部首是 ,最后一笔的笔画名称是 ,“乾坤”在诗中的意思是 。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规矩——______ 展览——______ 休息——______
姿态——______ 沸腾——______ 吞噬——______
4、按要求完成填空练习。
(1)成语接龙。
学富五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搭配。
①选择“面容、神色、脸色、神采”填空。
________慌张 ________苍白 ________飞扬 ________憔悴
②用“富”组词填空。
________的宫殿 ________的国家 ________的知识 长得________
(3)参照划线词语的形式,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四字词语。
花从春走过,留下缕缕清香;叶从夏走过,留下________;风从秋走过,留下________从冬走过,留下________……啊,朋友,我们从人生的四季走过,将给人生留下些什么呢?
5、照样子写几个词,意思与下面的词相近或相同。
例:看——瞧、瞅、瞥、盯、注视
走——(____)(____)(____)(____)
笑——(____)(____)(____)(____)
叫——(____)(____)(____)(____)
想——(____)(____)(____)(____)
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本诗中妆的意思是_________,丝绦是指________
【2】本诗中运用了的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
【3】诗人把_________比作一把剪刀,形象,富有美感。又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7、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溪头卧剥莲蓬”中“卧”一向有一字千金之誉(一字用得恰到好处,给全句或全词 增辉)。你同意此说吗?为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王之涣《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前两句把壮阔雄浑的万里河山,形象地概括在短短的十个字中,有咫尺万里之势。请你具体说说后两句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挪树
①院子里那株腊梅奄奄一息了。
②它长得不是地方,旁边是一个垃圾桶,垃圾车常年地擦它、蹭它、碾它,原来风姿飘逸的它,便渐渐枝折叶落,瘦弱得仅剩可怜巴巴几条筋,眼见得便要“零落成泥碾作尘”了……
③老花匠来了。我劝老花匠挪一挪衰弱的“千金”。院子向阳一侧长着一排腊梅,其中刚好空缺一个位置。
④“人挪活,树挪死。”有人说。
⑤“腊梅会挪死吗?”我怕。
⑥老花匠提着锄头、铲子来了。
⑦他铲开了!刨开了!
⑧瘦小的腊梅,却有并不瘦小的根须,它是一株己经成熟的腊梅啊!它的根须长长的在
地下漫延。老花匠用铲子把四周的根须全产断了!他又轮起锄头,朝几根甘蔗粗细的主根砍去。锄落之处,铮铮有声。发声之处,竟露出白生生的断裂开的主根,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⑨我的心一阵悸动:“它会死吗?”
⑩“死不了!”老花匠漫不经心地回答。
“可不能把它的主根砍断!”
“不砍断怎么挪呀!”
老花匠依然是那种职业性的残酷。
不能不承认,为挪这株腊梅,老花匠挖的洞又深又大。然而这株腊梅的根更深更大。
要挪动它,非砍断一些根根蔓蔓不可,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谁让这株腊梅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那么长的时日呢?
“嚓!嚓!嚓!”一铲,一铲,一铲……
“喀!喀!喀!”一锄,一锄,一锄……
腊梅的根须与这块热土的联系一一割断了。
“嘎吱”一声,老花匠一脚蹬过去,最后的最粗的主根断开了。
我仿佛听到了腊梅的呻吟。
腊梅在阵痛中出土了!独立了!
老花匠像拎着一头刚被宰割的小猪,抓着枝条拖着它走到那个已挖好了坑的空缺的位置上。
腊梅的根须仍带着一团老土。
那老土依然沉重。
独立了的腊梅带着一团老土的根埋了下去。
腊梅瘦骨嶙峋地立着。
它会死吗?
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翌日,那株腊梅仅剩的几片叶子仍在枝丫上,仍是绿的。
又过了几天。
叶子还是绿的。又长出了几片新叶。又抽出了几条新枝……
腊梅新生了!
尽管它比那一排丰满秀美的腊梅显得矮小,但它总算逃脱了垃圾车的劫难。
人挪活!树也挪活!
会有的,会有的,在万花纷谢的冬天,在它的干枝上,一定依然会有腊梅花的黄色的芬芳。这里的风物一定会:“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1】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_________一息 风姿飘_________ _________有声
______不经心 丰_______秀美 万花_______谢
【2】文中第⑧段有四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_ D._________
【3】文中出的一句俗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零落成泥碾作尘”出自古诗《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
【5】没有字典和词典可查,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像断裂的骨骼,白得骇人。 (___________________)
②哪怕伤筋动骨,也是出于无奈。 (___________________)
③晚上,雷电大作,大雨下了个透。 (___________________)
④这里的风物一定会…… (___________________)
【6】“我劝老花匠挪一挪那株衰弱的千金。”句中的“千金”在文中指_________。
【7】按要求概括。
(1)第④段到第段,这一段主要写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本文作者在文中赞美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朗读第 “腊梅新生了”一句,应重读的词语是___________,应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淌在诗词里的美(节选)
唐诗宋词蹚过历史的长河,在悠久里发酵,透出的是股股醇香。诗歌美在音律,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在古人浓淡交杂的墨色里,组成一曲曲完美的魂殇。
花是迁客骚人偏爱的主题。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花开富贵,有人赞叹,也有人贬低。但那“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惊心动魄却是从远古走来的。不管评价如何,牡丹依旧肆情盛开。开在诗人笔尖的还有坚贞的梅花,梅枝九曲十八弯,遂又有幽梅一说。“风进幽香出,禽窘素艳来。”吸引家禽的是那道劲枝干里透出的美,切莫细嗅,那美会醉人。若要细数那诗词里的花魂,该是三天三夜也难尽一二。
在诗歌里的山水是美的。潭面无风是镜,也是静。任一轮清月在水里映出倩影,缓缓地躺在河床之上。月亮该是累了吧,既要与李白饮酒,又要照亮归人的前程。“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爹。”一青一瞬,尽现了山水本色。我曾感叹山水之美被尽数埋在诗里了。曾鲜活在诗人记忆里的山水之美,现世难寻。但若煮一杯清酒,捧着诗集,任嘴唇感受酒洌,任思想品味诗词里的古朴气息,在这灯红酒绿之中仍是能寻得一片思想的净土。
我愿用我半世的浮华,换取这一页诗章。
细听风盘旋在时空的入口,提笔写下诗人的细语呢喃,那是倾诉,诉说着一曲一曲的美。
自从我提起了笔。我就明白了我所肩负的使命,我会写出那些淌在诗词里的美,不让她在时间里消散,纵使笔断,纸绝为……
【1】(品词析句)联系上下文。“迁客骚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积月累)根据要求写诗句。
(1)读文中画“——”的句子,我想到了刘禹锡《望洞庭》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飞花令。在下列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花”。
①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 )相映红。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 )出墙来。
③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 )扑鼻香。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 )别样红。
【3】(解读信息)对画“﹏﹏”的句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诗词对山水的描写非常富于象,让人感受到鲜活、灵性的美。
B.写山水的诗词太多了,多得都可以把真实的山水埋起来了。
C.如今环境大不如从前,诗词中描写的那些山水之美已很难寻觅了。
【4】(整体感知)说说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完成课内阅读。
一夜的工作(节选)
这一天,总理办公室通知我去中南海政务院。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1】“如此而已”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2】“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的总理。
【3】“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明文件多,而且要一夜时间批阅完,这么多的文件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让我们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___的总理。
12、在阅读中学习方法
孩子最好的朋友
阿西莫夫
安德森先生说:“亲爱的,吉米在哪里?”
“在外面的环形山上,”安德森太太回答道,“他没事的。罗拔特和他在一起——它到了吗?”
“到了。正在火箭站通过那些烦人的检查呢。事实上,我自己都等不及想看见它了。从十五年前离开地球后,如果不算电影或者电视上看到的话,我还再也没有见到过一个呢。”
“吉米才根本没有见过呢。”安德森太太仿佛有些遗憾似的。
“因为他是月生人,又不能去地球看看。因此我才带了一个过来啊。我想这可能是月球上的第一个。”
“它可够贵的。”安德森太太话虽如此,脸上却带着微笑。
“维修罗拔特可也并不便宜啊。”
正如他妈妈说的,吉米正在外面的环形山上。从地球上的观点看,他有些纤弱,但对一个十岁的孩子来说,不如说他长得很高。他有着长而灵活的胳膊和双腿。穿上太空服,他显得厚重而矮胖起来,但他仍然能比任何一个地生人更好地适应月球引力。当吉米伸开腿以袋鼠那种跳跃方式前进的时候,他爸爸也跟不上他。环形山外面的斜坡向南面倾斜着,而低悬在南面天空的地球(从月球城看去,它总是在那个位置)已经几乎变成了完整的圆形,因此映得整个环形山的坡面上一片光明。
斜坡非常平缓,即使加上太空服的重量也不能阻止吉米向前急冲一跃,仿佛月球引力不存在一样飘浮在空中。“快过来,罗拔特!”他喊道。
罗拔特从无线电里听到了他的喊声,尖啸着随后跳了过来。
像吉米那样的行家也跑不过罗拔特,这家伙又不需要太空服,又长着四条腿,还一身钢筋铁骨。罗拔特跃过吉米的头顶,翻了个筋斗,正好落在他的脚边。
“别玩了,罗拔特,”吉米说,“跟在我边上。”
罗拔特再次发出尖啸声,这种特殊的尖啸声表示“是”!
“我才不信你呢,你这个骗子!”吉米喊着,然后他最后一跳,划出一道越过环形山顶的曲线落在里面的山坡上。
地球沉在了环形山顶的外面,他周围立刻被浓重的黑暗所包围。温暖而友好的黑暗抹去了地面和天空的差别,除了闪烁的星光。
事实上,吉米本不该一个人在环形山黑暗的内部玩。大人们说那里是危险的,但那只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去过那里。地面很平坦,踩上去嘎吱作响,而吉米知道仅有的几块岩石每一块准确的位置。
另外,当罗拔特在他身边蹦来蹦去,又是尖叫又是闪光的时候,他在黑暗中跑一跑又可能有什么危险呢?就算没有闪光,罗拔特通过雷达也能知道自己在哪里,吉米又在哪里。当罗拔特在身边的时候,吉米又怎么可能走错路呢?当他太靠近一块岩石的时候,罗拔特会轻轻地碰他的腿;当吉米藏到岩石后面的时候,罗拔特一面转着圈子,一面惊恐地低声叫着,而实际上罗拔特总是清楚地知道他在哪里。有一次他一直躺着而且假装受了伤,罗拔特就发出了无线电警报,月球城中的人们就飞快地赶来了。事后他爸爸揭穿了他这个小把戏,他就再也没试过了。
正在吉米想着这些事情的时候,从他的个人波段传来他爸爸的声音:“吉米,回来,我有些事要告诉你。”
吉米回来后,脱下了太空服,洗了个澡。所有人从外面进来都要洗个澡的。甚至罗拔特也要冲个淋浴,但它很喜欢。它四脚着地站在那里,小小的一尺长的身子轻微振动着发着微光,它小小的脑袋上没有嘴巴,只有两个大大的玻璃眼睛,还有一个小小的突起——那里是它的大脑。它不停地尖叫着,直到安德森先生说:“安静点,罗拔特。”
安德森先生微笑着:“吉米,我们给你带了一份礼物。它现在在火箭站呢,待明天所有的检查都完成了之后我们就可以见到它了。我想我现在应该告诉你。”
“地球上的吗?爸爸。”
“孩子,是地球上的一只狗。一只真正的狗。一只小苏格兰狗。月球上的第一只狗。你再也不需要罗拔特了。你知道,我们不能把它留下来,别的孩子会带走罗拔特的。”安德森先生看起来想等吉米说什么,但又接了下去,“吉米,你知道什么是一只狗吗?它是活生生的。而罗拔特只是个机械的仿制品,一只机器狗,它也因此得名。”
吉米皱起了眉头:“罗拔特不是个仿制品,它是我的狗。”
“不是真正的狗,吉米。罗拔特只是一堆钢铁和线圈加上一个简单的正电子脑而已。它不是活的。”“它能做我让它做的每一件事,爸爸。它能理解我,它肯定是活的。”
“不,儿子。罗拔特只是一个机器。是编好的程序让它做的。而一只狗是活生生的。当你有了一只狗之后你再也不会要罗拔特了。”“狗需要太空服,不是吗?”
“是的,当然。但这是值得的,它会用得到的。而当它在市里的时候就不需要了。当它来了你就会看到不同了。”
吉米看着罗拔特,它又叫了起来,很低很慢的声音,仿佛惊惶不安的样子。吉米伸出了胳膊,罗拔特一跳跃进他的臂弯。吉米说:“罗拔特和那只狗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这很难解释,”安德森先生说,“但很容易看出来。狗会真正地喜爱你。而罗拔特是被调制成装作它喜欢你的样子。”
“但是,爸爸,我们并不知道狗的内心是怎样的,或它是怎么感受的。也许它也是装出来的。”
安德森先生皱起了眉头:“吉米,当你体会到活生生的东西的爱的时候,你会知道其中的差别的。”
吉米紧紧地抱住罗拔特,他也皱起了眉头。他那不顾一切的表情显示出他不会改变他的想法。他说:“但它们所装出来的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想过我的感受吗?我喜欢罗拔特,这才是真的。”
而那只在它一生中从来没有被这么紧地抱着的小机器狗,急促而尖锐地叫了起来——欢喜地叫了起来。(有删改)
【1】吉米是________人,罗拔特是一只________。吉米的爸爸从地球上给吉米带回了一份礼物,这份礼物是________________。
【2】对于吉米的爸爸妈妈来说,月球上的机器狗罗拔特__________的;但对于出生在月球上的吉米来说,__________是他最好的朋友。
【3】这篇科幻小说看似不合情理:吉米怎么会喜欢一只机器狗?但作者却能自圆其说,使这一切变得合理。下面理由不正确的是( )
A.吉米在月球上没见过真正的狗,他认为罗拔特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B.罗拔特与吉米形影不离,还能保护吉米。
C.吉米不喜欢穿太空服的小苏格兰狗。
13、阅读检测台
地震中伟大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在被救援人员发现的时候,她的生命已经被垮塌(tā tān) 的房子带走了。透过废墟,救援人员看到她死亡的奇怪姿势:双膝(xī qī)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得变了形。然后人们发现这位母亲身下还有一个活着的孩子。
经过一番努力,救援人员从她身下抱出了被包在小被子里的孩子。因为母亲身体的庇护,孩子毫发无伤,还在安静地睡着,神情恬静。随行的医生在给他做例行检查的时候,发现了一部塞在小被子里的手机,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那一天是2008 年5 月12 日,当母亲忍着(巨 剧)痛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距母亲节过去才一天。其实言语没有办法来形容灾难中母亲的伟大,我们也相信当这个孩子长大之后知道母亲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时候,会更加珍爱自己的生命,因为母亲的爱会永远陪伴他的一生。
【1】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拼音和汉字。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毫发无伤 ——(_________)
恬静 ——(_______)
【3】画线的句子中,“第二次生命”指的是什么?与之相对应,思考一下,“第一次生命”是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波浪线画出文中描写母亲死亡姿势的句子,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当这个孩子长大后知道了母亲的事迹,看到了母亲留下的手机短信,会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呢?请你替他拟写一条回复母亲的手机短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丰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
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
“前面有人冻死了。”警卫员跑回来告诉他。
将军愣了一下,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将军的脸色顿时严峻起来,嘴角边的肌肉抽动着。忽然,他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把军需处长给我叫来!为什么不给他发棉衣?”
呼啸的狂风淹没了将军的话音。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听见没有,警卫员?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抖动着。
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
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右手,举到齐眉处,向那位跟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
将军什么话也没说,大步走进漫天的风雪中。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
恶劣的___ 严峻的___ 晶莹的___ 破旧的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艰苦——___ 好像——___ 带领——___ 严格——___
【3】“丰碑”原指什么?文中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将军后来眼睛湿润了,并向那位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庄严的军礼?
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①种树人语重心长地说:“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一旦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得更多。”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看,所有人都喜欢看这部动画片,不是吗?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照样子,发挥想象把句子补充完整。
例: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1)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___________。
(2)教室里真安静啊,静得________。
(3)他的生活过得很不好,________。
(4)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_________。
(5)我很饿,饿得___________。
17、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体会哪种句子语气更强。
大王不能说齐国没有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到老师带病工作,我很受感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改为不带问号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啊,还有什么节目比得上这种顽强而鲜明的高歌曼舞!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碑林中的书法美不胜收,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要运用和理解学过的成语。
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前训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把下列句子写得更生动、形象。
我的脸红了。我觉得很惭愧。
雨下得很大,她打着伞在路上艰难地走着。
______
(2)将下列文段补充完整。
那年我______岁。有一天,老师对我说:“我们学校要举行_______,你可以____。”我听了以后,心想______,我一定要________,不能_____,于是我_______。
20、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
(1)母亲把我拉进她的怀里。(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是我能把握住得分的好机会,这次篮球比赛我们就不会输了。(用加点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迅速暗下去。(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快乐习作抒真情
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病毒席卷神州大地,同学们经历了人生中最漫长的一个寒假。在居家学习期间,我们的老师摇身变成了主播,通过网络给同学们上课。请你给最喜欢的一位主播老师写封信,回忆上网课期间难忘的时光和事情,写写你的收获,表达你对他(她)的感恩之情。
要求:1.注意书信的正确格式。
2.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