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 精髓(suǐ) 无垠(yín) 荟萃(cuì) 吞言咽理(yè)
B. 梵文(fán) 羡妒(xiàn) 单薄(báo) 轻鸢剪掠(yuān)
C. 犬吠(fèi) 叫嚣(xiāo) 逍遥(yáo) 一蹴而就(cù)
D. 颦蹙(pín) 洋溢(yì) 归宿(sù) 数见不鲜(shù)
2、清朝的科举考试举行在即,作为一名书铺老板,你看准了这个商业黄金期,打算出售一批备考资料。以下哪些备考资料一定会被选中?( )
A.《四书章句集注》
B.《孟子》
C.《大学》
D.《传习录》
E.《中庸》
3、把后面的句子填到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绝境是强者的进身之阶,弱者的无底之渊。什么事情,都是成也在人、败也在人。________可是在绝境中,成功者比失败者多坚持了一分钟,多走了一步路,________。
①成功者不一定处处都比失败者强。 ②失败者天生就一定比成功者差吗?③多思考了一个问题。 ④多思考了一些问题。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名句,最合适的一项是( )。
太太要他当心那些泛泛之交,以及他根据“世间无恶人”理论而交上的朋友。他的麻烦就出在这儿;他无法看出别人的错处。他太太对他说:“当心那些朋友。太快建立的友情不会长久的。”东坡承认,她的话总是应验,我想她这方面的智慧是来自中国“ __________ ”的古训——没有令人兴奋的味道,却永远不会生厌。
A.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B.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C.知人知面不知心 D.君子之交淡如水
5、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错误的是( )芣苢 /《诗经·周南》
A.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
B.《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C.《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颂》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和《鲁颂》。
D.《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画春
刘凤荪
我从画室出来,上电梯,看到清洁工张云春。我说,我在那楼时你在那楼,我在这楼时你又在这楼,我思想艳阳的时候,你就擦出一个春天。
他笑了,他笑起来真好看。
矮个子,瘦瘦的,圆圆的脸,皮肤黝黑,满脸弧形的皱纹,细小的牙,每次的笑容都会存留很久。
他和他的妻子都属于就地过年的,年三十也在工作,一天都没有休息。
他老婆叫秦克萍。他们穿浅绿色的工作服,长年如是,那是早春的颜色。这让我们在冬天的时候想到春天的脚步,在春天的时候又想到春意勃发。
每次从电梯里出入,湿润、芬芳的气氛让我忍不住一而再地缩鼻子;有家乡味弥漫,思维飘摇起来,想起故乡的老樟树,红石桥,披蓑衣的人赶着老牛悠悠走,艳艳的藤黄色从远处铺陈过来,有斑鸠在寂寂地歌唱。该是刚下过一场好雨,把大地都洗得干净了,水流到溪里去,溪水并没有变脏,依旧吐着处子的矜持,水里有逗水的鱼,激灵激灵地拍着身子。柚子树在桥那边的人家院子里开花,香味漫过来。眨眼间,眼眶里已蕴满欢喜的眼泪。
其实电梯里什么也没有,四面都是镜子,视觉错误让狭小的空间空旷起来,玻璃面上非常干净。就是这洁净的空旷和柚子花型的芬芳还有清洁工淡淡的汗味,让我想起艳阳里的故乡。
很长的时间里,我并不知他们的姓名,只知道他们是物业聘用的清洁工。有了寒暄,我知道他们是重庆人,有两个孩子,都读了大学,各在不同的城市打工,都不在这里。寒暄时,我一般都操起并不熟练的重庆话,他们的笑容会益发烂漫,也就用家乡话和我唠。片刻里,我们成了老乡。
今年,珠江边风铃木花开得迟,有几次我去珠江边打探,都很落寞。那花不如旧年抢春,就少了许多奔放的韵律。回到小区看到张云春,弧形的皱纹四处漫开,他依旧灿烂地笑。
他这一笑,让我忽略了风铃木的迟延,看到了春天的奔放。
他知道我是画画的。画家好,他说,没有屋,就画屋;没有花,就画花。
他说得太好了,我就画了一路风铃木的芬芳。
没有桥,就画桥。
没有樟,就画樟。
没有蓑衣、牛轭、斑鸠唱,就点染赭石、花青和藤黄。
这不,画家明明就是他们,他们用的是擦布,用的是热忱,用的是对这座城市的爱。
有一次风暴袭过,小区里到处是白色的泡沫垃圾。那时我正在跑步,看到一个绿衣人奔跑。旋即又出现一个绿衣人。他们就是张云春和秦克萍。很明显,他们在为修复小区环境忙碌。没空和业主寒暄,但他们的眉宇间没上锁,淡淡的笑意依旧往外溢。
我想起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名医生对病人说的话:你不要担心,把你的担心都给我。
风暴过后很安静,我在画室里看到珠江上的凫洲桥,车悠悠行,水缓缓流,天空蔚蓝如洗。
出画室下电梯到地上,看到如茵的草坪,看到铺翠的春羽,看到泼朱的秋枫,看到典雅的羊蹄甲,还看到笑眯了眼的使君子藤,一切都那么安好。泡沫呢,一星不存。
还看到张云春,他依旧笑,依旧说:画家好,没有屋就画屋,没南瓜就画南瓜。
老秦呢,也在忙吧?我问他。他笑着随手一指,我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没看到秦克萍,倒是看到另一个清洁工。那人也姓张,叫德伟。新冠肺炎在武汉喧嚣的时候,我认识了他。他那时负责清扫整个小区的落叶,拿2000元的月薪。他再三说自己很快乐,一有闲暇就吹笛。站在垃圾车旁,他吹《天边》,我就看到一只鸿雁飞呀飞,他吹《白毛女》,我就看到杨白劳给喜儿扎红艳艳的头绳……
有很长时间没看到张德伟了,倒是经常看到老高。就因为在电梯上对他微笑过,他就把我当作他的亲人,曾送我他捉的鲫鱼,后来他老婆突然得心梗走了,他去了故乡。一年后他又回来,带来好些他种的南瓜。他不知道我姓名,也不知道我住哪楼哪幢,就久久地候在路边,终于看到我练剑走过,满脸欢欣地献上他种的南瓜。
老高不会笑,但种的南瓜实在甜。小瓜种,肉质实在,放个三几月的不烂。
他看到我画的黄花风铃木,难得地露出了笑脸。他说:画家好,缺什么就画什么。
秦克萍也说过的,她说,嘉陵江好长,船儿排队抢春。远离故乡,看不见,比不了,能画一个多好。
温馨的赞语,胜过微信上一百个点赞。缺什么就画什么,多么现实的神话,多么富有神话味的现实!
静下心来想想,这些“绿衣人”才是真的画家。一双粗糙的巧手,一张浸透了他们青春的擦布,春天不在的时候,他们为我们画春,春天来的时候,为我们引领芬芳。当我们思乡的时候,他们为我们画故里,画桥、画水、画鲫鱼、画绿柚。还有杜鹃花红,还有南瓜花黄。
(略有删节)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关注现实而用笔巧妙,“和他的妻子都属于就地过年的”“新冠肺炎在武汉喧嚣的时候”“今年,珠江边风铃木花开得迟”等句就极俭省而自然地点明了时间和空间背景。
B.本文善从细处落笔表现人物,如“弧形的皱纹四处漫开,他依旧灿烂地笑”通过细微神态描写凸显出张云春的心情,“就久久地候在路边”通过行为细节凸显出了老高的为人。
C.本文取材自由但安排精心,重点叙写小区的一对清洁工夫妇张云春和秦克萍,又自然带出另两个清洁工张德伟和老高,表现了这一小人物群体的美好品质,拓展了作品的意义。
D.本文语言富有文采,如“你就擦出一个春天”文句富有意蕴,“他们的眉宇间没上锁”一句妙用修辞,“车悠悠行,水缓缓流,天空蔚蓝如洗”一句语言典雅华丽而句式灵活。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本文题目“画春”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7、补充下列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________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2)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泊秦淮(杜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浣溪沙(晏殊)
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6)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苏轼)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齐谐》的句子,表现大鹏一飞冲天的磅礴气势。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悲苦之情。
(3)白居易《观刈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出妇女、儿童积极支援农忙劳动的场景。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爱好追求,诗人自己唯独喜欢修身养性。
(2)韩愈《师说》中所说的“师”有其独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指出自己所说的“师”不是指教小孩学习
(3)《逍遥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了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4)荀子《劝学》写到,与蚯蚓相比,螃蟹虽然具有天生的优势,但因为浮躁,结果“_________________”。
(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仍然记得四十三年前扬州一带的战乱场景,却不忍回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
(6)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中选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无不跨越千年的风尘,铭刻在无数国人的心头。
(2)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表现,如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又如面对锦衣玉食的“同舍生”,宋濂“_________,_________”(《送东阳马生序》)。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山寺鸣钟昼已昏,_______________。
(2)路漫漫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二首》)
(5)莫等闲,____________ 。(岳飞《满江红》)
(6)情人怨遥夜,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
程垓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愁多怨极,等闲孤负①,一年芳意。柳困桃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算好春长在,好花长见,原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②旧事,恨星星③、不堪重记。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注释:①孤负:徒然错过。同“事负”。 ②池南:池阳之南,指蜀地,即作者故园。③星星:比喻间杂的白发。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以“夜来风雨匆匆”起句,接下便言“故园定是花无几”,实则以“伤春”起兴。
B.上片结尾处的“好春”、“好花”并非眼前实景,而是诗人静心思考时的一个虚设。
C.结尾处的“云”、“月”与下片第二句的“星星”相照应,来表达诗人对往事的回忆。
D.这首词笔触委婉哀怨,曲折反复地抒写了诗人的感伤忧愁,读后有妻婉绵丽之感。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加以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许楫,字公度,太原忻州人。幼从元裕学,年十五,以儒生中词赋选,河东宣抚司又举楫贤良方正孝廉。楫至京师,平章王文统命为中书省掾,以不任簿书辞,改知印。丞相安童、左丞许衡深器重之。一日,从省臣立殿下,世祖见其美髯魁伟,问曰:“汝秀才耶?”楫顿首曰:“臣学秀才耳,未敢自谓秀才也。”帝善其对,授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兼承发司事。未几,立大司农司,以楫为劝农副使。时商挺为安西王相,遇于途,楫因言:“京兆之西,荒野数千顷,宋、金皆尝置屯,如募民立屯田,岁可得谷,给王府之需。”挺以其言入奏,从之。三年,屯成,果获其利。寻佩金符,为陕西道劝农使。
至元十三年,宋平,帝命平章廉希宪行中书于荆南府,以楫为左右司员外郎。荆南父老舆金帛求见,楫曰:“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明年,擢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武冈富民有殴死出征军人者,阴以家财之半诱其佃者,代已款伏。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改江西道提刑按察副使,行省命招讨郭昂讨叛贼董旗,兵士俘掠甚众,楫询究得良民六百口,遣还乡里。
二十三年,授中议大夫、徽州总管。桑哥立尚书,会计天下钱粮,参知政事忻都、户部尚书王巨济,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楫考满去。徽之绩溪、歙县民柯三八、汪千十等,因岁饥阻险为寇。行省右丞教化以兵捕之,相拒七月,乃使人谕之。三八等曰:“但得许总管来,我等皆降矣。”行省为驿召楫至,命往招之。楫单骑趋贼垒,众见楫来,皆拜曰:“我公既来,请署榜以付我。”楫白教化,请退军一舍,听其来降。不听。会以参政高兴代教化,楫复以前言告之,兴从其计,贼果降。
二十四年,授太中大夫、东平总管,谢事二年卒,寿七十。
(节选自《元史•许楫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B.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C.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D.倚势刻剥/遣吏征徽州民钞/多输二千锭/巨济怒其少欲/更益千锭/楫诣巨济曰/公欲百姓死耶/生耶/如欲其死/虽万锭可征也/巨济怒解/徽州赖以免/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的察举制科目,指“孝顺亲长、廉能正直”。明清时是对举人的雅称。
B.顿首,指头叩地而拜,是地位相等或平辈之间的致敬礼节。而空首则是最为隆重的礼节。
C.岁饥,指年成不好,灾荒之年之意。五谷没有收成叫“饥”,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叫“馑”。
D.七十,为古稀之年,古代也有杖国之年、致仕之年、致政之年的说法,致仕亦是退休之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许楫才德兼备,颇受赏识。他有才有德,丞相和左丞对他非常器重。世祖认为他应答得谦恭智慧,任命他担任中书省架阁库管勾,并兼承发司事。
B.许楫善于进言,重视农耕。劝谏商挺募民屯田,后被朝廷采纳。三年后,屯垦完成,果然获利。不久,许楫被授予金符,被任命为陕西道劝农使。
C.许楫查案细致,秉持公正。任岭北湖南提刑按察副使期间,行省下令讨伐叛贼,俘获贼兵,经许楫查问后,使六百多良民免遭冤枉,遣返回家。
D.许楫威望颇高,智谋招降。徽州因饥荒盗寇横行,许楫只身骑马前往贼寇处谈判,并请退兵三十里,让他们自己来降,最终以妙计使寇众投降。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汝等已为大元民矣,今置吏以抚字汝辈,奚用金帛以求见!
(2)楫审得其情,释佃者,系富民,人服其明。
【5】许楫为劝农副使时,劝说安西王相商挺募民屯田的理由是什么?
14、微写作。
北京既有故宫、长城这样承载悠久人文历史的古迹,也有首钢园、798街区这样记录建设发展历程的旧址,还有奥运场馆、大兴机场这样反映当代繁荣的新地标……学校组织开展“走近北京文化建筑”实践活动,倡导大家了解北京文化、参与北京文化建设。
请你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按要求作答。字数不超过150字。
(1)学校要结合此次活动举办主题摄影展,请你设计布展栏目,并说明理由。要求:设计至少两个栏目,说明清晰,理由充分。
(2)在“文化旧址保护与建设”意见征询会上,有同学说:“有些街区太商业化了,千篇一律,不如不开发。”对此,请发表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3)校报征集实践活动稿件,请以“见证”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要求: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