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 )
A.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B.大行不顾细谨
C.顾不如蜀鄙之僧 D.三顾频烦天下计
2、下列各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其曲中规
A.其可怪也欤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其实百倍
D.其皆出于此乎
3、下列对文化常识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华夏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流域一带,居四夷之中,故后世称其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B.“顿首”是古时的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C.“博士”在古代为学位名称,现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职官,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职官。
D.“庠”是周代学校的名称。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也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他为了_________权位,在花园里把他毒死。他的名字叫贡扎古。
②殿下,我曾经蒙您好心__________
③命运的虐待和恩宠,你都是受之_________,能够把感情和理智处理得那么适当。
A.夺取 错爱 坦然 B.夺取 厚爱 泰然
C.觊觎 厚爱 泰然 D.觊觎 错爱 坦然
5、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要做活在犹疑里的观望者——他们羡慕有更好的生活,渴望有最好的未来,却按兵不动,固步自封 ,在患得患失中错过了太阳又错过群星。
②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间,国际足联主席一职变得炙手可热。
③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与日俱增 ,留学振兴祖国的理想主义色彩也逐渐消减,逐步演变成谋求个人发展的“捷径”。
④一个城市,无论高楼大厦多么鳞次栉比 ,马路车道多么宽阔平坦,如果走了半天却找不到一个便利店买瓶水,找不到一家餐馆各吃顿饭,那么这个城市就会成为鬼城、睡城。
⑤针对当前学生成绩良莠不齐的现状,学校决定实行走班制度,以保证每个孩子可以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下学习。
⑥浙江出台专项意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村庄的特点、类型,在充分展现村庄个性的同时,采取不同的保护利用方式,让每个古村都各具特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③⑤ D. ③⑤⑥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傻子
阿城
在北京,没事了,在路上看傻子。见多了,心里就给他们分等儿。第一等是衣服不脏,那皮肤鲜嫩得赛桃。第二等是有四季衣服,但脏是第一等的。第三等是不太脏,有四季衣服,但是旧。第四等是衣服皮肉与常人一样,只剩下一个傻。
第五次搬家,却还没有发现一个傻子。于是上班就和对面的老李说起来。老李听了,笑一笑,用手抚一抚稀了的头发,说:“你太认真。各家有各家的事儿,哪儿有什么道德不道德的?”我知道老李有一个极漂亮的女儿小雯儿,常来单位走动,于是不再说什么。
一天,临到下班,老李慢慢地对我说:“怎么样?上我那儿喝点儿去?”以前和他喝酒时,我先评他那次写的匾额,他就注意听。听完了,用手抚一抚顶,笑一笑,细细地呷一口酒,说:“是啊。其实这个字,就像人。不是说字如其人的那个像,而是体面。人都要体面,字就是人的一面旗。这旗要漂亮、体面。骨力?写出骨力自然高。可一个匾,三教九流,人来人往,谁看骨力呢?其实就是看个顺眼。要是人,骨架好,可穿个鸡腿裤,刀螂似的在街上走,变成字,能上匾吗?写字就是写衣。”我觉得有点酒上头,弄不清楚老李的道理,也不和他争辩。
下班了,就骑车随他一起走。老李的北屋是这个院子里最体面的房。虽然院子里高高低低盖了一些砖棚,北屋还是维持着昔日四合院儿上房的体面,干干净净,没有丝毫的累赘。屋里更是素雅。墙有些黄,但绝没有灰尘。大方砖漫地,暗暗地衬着屋里的沉静。一张大漆有些残的条案上有两个胆瓶,彩绘着群仙祝寿、麒麟送子,清末的格式。胆瓶里插着一个奇大的鸡毛掸子,油亮蓬松,还插着几个字轴。条案中央一架玻璃罩的座钟,罗马数字标一圈儿钟点。座钟旁边大概是一台小电视机,套着古铜色的灯芯绒罩。条案两边有一大一小的两个沙发。大沙发上悬一轴字,字漂亮潇洒。
老李和爱人一句一句地商量着,我才得知:原来今天相姑爷。不多时,小雯儿来了,后面跟着一个小伙子。小雯儿介绍说:“这是严行,我们那儿的同事。”我们三个人一齐笑出声来点头。
大家摆好桌子,老李拉我在他旁边儿坐下。小雯儿和严行坐在一起,忙着就给严行夹菜。老李说:“小严,来,喝一点儿。”严行很客气地静静看老李给我和他斟上酒。老李自己也斟了,把杯端起来。
就在这时,里屋的门响了一下,我分明看到老李的爱人哆嗦了一下,眼睛凄凄地看着老李。老李的细眼里闪过一道光,额角儿腾腾地跳了两下。我回过身儿去,只见门帘掀开一些,一张脸向灯下的人们望着。不用再多看,我明白了,这是一个傻子。
我听见旁边儿老李低而快地说:“怎么不插门?”我回过身来,见老李的爱人慌乱地看着大家。老李顿了一下酒杯,她才醒悟过来,站起身走过去。小雯儿的脸在灯下白得不成样子,愣着眼儿看着严行。小雯儿忽然涌出泪水,很快地站起来,也进到里屋。老李笑得很勉强,说:“喝,喝!”严行没有动。我端起酒杯,觉得杯里是水,吸了一口,辣极了。
猛听得里屋老李的爱人大声地说:“小雯儿!这是你兄弟!”
老李控制着声儿说:“小雯儿呀!”小雯儿眼睛红红地出来,慢慢坐下。严行看着她,问:“怎么了?”小雯儿说:“都是他!”严行说:“怎么都是他?”小雯儿不说话。
老李的爱人有点儿不自在,举着筷子,不知再给严行夹什么好。老李不看别人,只与我讲字经。我觉得这话题太冷落别人,又不能不应付着,忽然开个玩笑说:“老李,你字写到这份儿上,来个晚年变法,怎么样?”老李停住正在自斟的瓶子,笑出声儿来:“好哇!我正琢磨着呢,只怕——”
严行忽然说:“我赶明儿跟您学字吧。”老李两口子一下子高兴起来。老李给严行斟上酒,额头又渗出光来,把筷子做笔竖捏着,在空中虚绕绕,说:“这写字,第一要骨力。人看字,看什么呢?就是看个骨力。你要学字,学颜体。颜体不易取巧,非要心宽心正,不能写好。先找多宝塔、东方画赞临着。写好了,再看看鲁公的麻姑、告身,得了气体,再看与夫人帖、鹿脯、争座位、放生池,漂亮,正,不俗不媚。再看裴将军,绝!字如其——”老李忽然发觉我在笑,就用酒杯遮脸,对我说:“不对?”我连忙点头。
老李的爱人又端来一盆汤,热气升起来,裹了灯泡,一个屋子显得暖洋洋的,大家说说笑笑。
吃罢了饭,又喝了茶,看看晚了,我站起来告辞,严行也说回去了。刚要走,严行忽然站住,说:“小雯儿,不送送我吗?”小雯儿一下儿跳下台阶儿,可着嗓子叫了一声儿:“哎——”老李呵呵笑着,用手抚一抚顶,和爱人在门口站了许久。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在北京,没事了,在路上看傻子,并对傻子进行辨别与分析,说明“我”的无聊与空虚。
B.“要有体面”是老李、“我”追求的优秀品质,小说中的“体面”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字体效果、穿衣打扮、为人处世。
C.当傻子一事露馅时,只听见老李的爱人大声地说:“小雯儿!这是你兄弟!”暗示小雯儿可能对其兄弟动粗,表明小雯儿对他的愤怒与抱怨。
D.《傻子》这篇小说语言雅俗相间。雅主要体现在文言书面语和单音节词的使用;在营造“俗”的方面主要通过运用大量口语和白描手法,表现小说语言的原始感染力。
【2】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三次抚顶对人物刻画的作用。
【3】小说多次叙述老李讲字经的事,请探究作者在其中所寄寓的情感态度。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说怿女美。(《诗经·邶风·静女》)
(2)履至尊而制六合,____________________,威振四海。(贾谊《过秦论》)
(3)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____________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5)____________________,自以为得其实。(苏轼《石钟山记》)
(6)江晚正愁余,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菩萨蛮》)
8、调整语序,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①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③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⑥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⑦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 ⑤⑦①②④③⑥
B. ⑤②⑦③①④⑥
C. ①④⑤②③⑦⑥
D. ①②⑦③⑤⑥④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对太守宴会描绘得让人眼馋,不仅有“_______”捕到的肥鱼,还有用泉水酿的酒和摆在面前的各种“________”。
(2)《诗经·氓》中,女子把婚期延迟到秋天,是因为对方“________”。回顾婚姻生活,自评没有差错,可是对方“_____”,行为没有准则,三心二意。
(3)我国古典诗词中常用“落日”来表情达意,如王维《使至塞上》中“ __________”和范仲淹《渔家傲》中“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李白《行路难》中体现诗人积极进取精神,抒发其远大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结尾写朋友听了作者一番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同时照应开头,极写忘怀得失,超然物外的境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2)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3)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____________,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5)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____________”是秦灭亡的原因,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____________”是六国灭亡的原因。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龙吟·牡丹
王沂孙①
晓寒慵揭珠帘,牡丹院落花开未。玉栏干畔,柳丝一把,和风半倚。国色微酣,天香乍染,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罢,谪仙赋后,繁华梦、如流水②。
池馆家家芳事。记当时、买栽无地。争如一朵,幽人独对,水边竹际。把酒花前,剩拚醉了,醒来还醉。怕洛中、春色匆匆,又入杜鹃声里。
【注】①王沂孙:南宋末期词人,亲历了宋朝由危而亡的过程。②“自真妃”句:“真妃”即杨玉环。《杨太真外传》载,开元中,唐玄宗与贵妃乘月夜在兴庆池沉香亭前赏牡丹,命李白进新词以助兴。玄宗由于耽于享乐,荒于国政,终导致安史之乱,杨贵妃被赐死马嵬。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中“玉栏干”“柳丝”等描写交代了牡丹生长的环境,从侧面烘托牡丹形象。
B.词中从视觉、嗅觉角度写牡丹,又以“微”“乍”等词,恰到好处地表现了牡丹之美。
C.下片独赏牡丹,与牡丹种植、观赏盛况对照,表现了词人落寞无助的心情。
D.这首词文辞妍丽,托物寓意,借牡丹寄托心事,含蓄纡曲,形成婉约悱恻的氛围。
【2】这首词“叹亡国之恨,发遗世悲慨”,请从词中找出两处简要分析。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今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教火迟,免,后拜汝南大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除子德为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贵。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著,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迢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薨,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
(节选自《后汉书·中屠刚鲍永郅恽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B. 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C. 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D. 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身上。
B. 肃宗,为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只褒不贬;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君王都有庙号。
C. 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是弹劾进谏之意,表明刺史要对郡县履行监察之职。
D. 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鲍昱善理狱讼,依法公平处理案件。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他如何消灾,他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释放了无辜被囚禁的人。
B. 鲍昱的后代,都受人爱戴。郡里人称鲍德为神父。鲍德患病多年,鲍昂在身边服侍,日夜不解衣带;后居丧,守孝三年;三年服满,便隐居墓旁,不过问时政。
C. 鲍昱不忘百姓利益。任汝南太守时,他修建水利工程,使水量充足,更多农田得到灌溉,人民生活富足。
D. 鲍显谨守职责,不矜名节。他在做司隶校尉时,光武帝下诏让他在招降胡人的露布上注明自己的姓氏,鲍显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旧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2)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人们不去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也许类似的事情曾经发生在你的身上或身边,也许你对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