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两平行长直导线A、B垂直纸面放置,两导线中通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P、Q两点将两导线连线三等分,已知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若将B导线中的电流反向,则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B两导线中电流反向时,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B.A、B两导线中电流同向时,P、Q两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C.若将B导线中的电流减为零,P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D.若将B导线中的电流减为零,Q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2、某同学利用无人机玩“投弹”游戏,无人机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某时刻释放了一个小球。若将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视为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速度大小不变
B.小球的速度方向不变
C.小球的加速度不变
D.小球所受合力增大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阻为R、长为L的导体棒,通过两根长均为l、质量不计的导电细杆连在等高的两固定点上,固定点间距也为L。细杆通过开关S可与直流电源或理想二极管串接。在导体棒所在空间存在磁感应强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不计空气阻力和其它电阻。开关S接1,当导体棒静止时,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固定点
;然后开关S接2,棒从右侧开始运动完成一次振动的过程中( )
A.电源电动势
B.棒消耗的焦耳热
C.从左向右运动时,最大摆角小于
D.棒两次过最低点时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
4、库仑定律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5、某地有一风力发电机,它的叶片转动时可形成半径为20m的圆面。某时间内该地区的风向恰好跟叶片转动的圆面垂直,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kg/m3,假如这个风力发电机能将此圆内空气动能的10%转化为电能,若该风力发电机的发电功率约为1.63×104W,则该地区的风速约为( )
A.10m/s
B.8m/s
C.6m/s
D.4m/s
6、如图所示,面积均为的单匝线圈绕轴在磁感应强度为
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
匀速转动,从图中所示位置开始计时,下图中能产生正弦交变电动势
的是( )
A.
B.
C.
D.
7、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实验,正确连接电路后,调节滑动变阻器R的阻值,得到多组电压表、电流表示数U、I,如下表所示。
电流I/A | 0.10 | 0.20 | 0.30 | 0.40 | 0.50 |
电压U/V | 1.30 | 1.10 | 0.91 | 0.70 | 0.50 |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小题。
【1】实验时,按照上图所示电路图连接实物,下列实物连接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该电池的电动势约为( )
A.0.30V
B.0.50V
C.1.30V
D.1.50V
【3】该电池的内阻约为( )
A.2.00Ω
B.3.00Ω
C.4.00Ω
D.5.00Ω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c、d两端接入稳定的交流电压,b是原线的中心抽头,S为单刀双掷开关,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处于变阻器正中间,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将S从a拨接到b,电流表的示数将减半
B.只将S从a拨接到b,电压表的示数将减半
C.只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从中点移到最上端,电流表的示数将减半
D.只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从中点移到最上端,c、d两端输入的功率将为原来的
9、如图所示,图甲和图乙分别表示正弦脉冲波和方波的交变电流与时间的变化关系,若使这两种电流分别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则经过的时间,两电阻消耗的电功之比
为( )
A.
B.
C.
D.
10、汽车在水平地面转弯时,坐在车里的小云发现车内挂饰偏离了竖直方向,如图所示。设转弯时汽车所受的合外力为F,关于本次转弯,下列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把两个线圈绕在同一个矩形软铁芯上,线圈通过导线、开关与电池连接,线圈
用导线连通,导线下面平行放置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小磁针,且导线沿南北方向放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闭合的瞬间,小磁针不会转动
B.开关闭合,待电路稳定后,小磁针会转动
C.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的瞬间,小磁针不会转动
D.电路稳定后,断开开关的瞬间,小磁针会转动
12、如图所示,E、F分别表示蓄电池两极,P、Q分别表示螺线管两端.当闭合开关时,发现小磁针N极偏向螺线管Q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E为蓄电池正极
B.螺线管P端为S极
C.流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向上
D.管内磁场方向由P指向Q
13、如图所示,在两根和水平方向成α角的光滑平行的金属轨道上,上端接有可变电阻R,下端足够长,空间有垂直于轨道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一根质量为m的金属杆从轨道上由静止滑下,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金属杆的速度会趋近于一个最大速度vm,则( )
A.如果B增大,vm将变大
B.如果m变小,vm将变大
C.如果R变小,vm将变大
D.如果α变大,vm将变大
14、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50J,则(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可能不变
B.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小50J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50J
D.物体的重力一定做功50J
15、对于功和能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就是能,能就是功
B.功可以变为能,能可以变为功
C.做功过程就是物体能量的转化过程
D.功是物体能量的量度
16、2022年11月8日,C919亮相第14届中国航展,已知该飞机的质量为m,在跑道上从静止开始滑跑、加速过程中,所受阻力Fm恒定,前进距离L,达到速度v。飞机加速过程中,平均牵引力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17、如图所示,空间存在一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两个带电小球P、Q 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竖直,则 ( )
A.P、Q均带正电
B.P、Q均带负电
C.P带正电、Q带负电
D.P带负电、Q带正电
18、如图所示,皮带传送装置顺时针以某一速率匀速转动,若将某物体P无速度地放到皮带传送装置的底端后,物体经过一段时间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然后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到了顶端,则物体P由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对物体P一直做正功
B.合外力对物体P一直做正功
C.支持力对物体P做功的平均功率不为0
D.摩擦力对物体P做功的平均功率等于重力对物体P做功的平均功率
19、如图所示,虚线上方存在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在直角三角形
中,
,
。两个带电荷量数值相等的粒子a、b分别从
、
两点以垂直于
的方向同时射入磁场,恰好在
点相遇。不计粒子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带负电,b带正电
B.a、b两粒子的周期之比为
C.a、b两粒子的速度之比为
D.a、b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
20、如图,某教室墙上有一朝南的钢窗,将钢窗右侧向外打开,以推窗人的视角来看,窗框中产生( )
A.顺时针电流,且有收缩趋势
B.顺时针电流,且有扩张趋势
C.逆时针电流,且有收缩趋势
D.逆时针电流,且有扩张趋势
21、如图所示中,R1、R2为定值电阻,R3为滑动变阻器。电源的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当R3的滑片向a端移动时,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U变大,I变大
B.U变大,I变小
C.U变小,I变小
D.U变小,I变大
22、如图甲所示,在和
的a、b两处分别固定着电量不等的点电荷,其中a处点电荷的电量为
,c、d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与
。图乙是a、b连线上各点的电势
与位置x之间的关系图象(取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图中
处为图线的最低点。则( )
A.b处电荷的电荷量为
B.b处电荷的电荷量为
C.c、O两点的电势差等于O、d两点的电势差
D.c、d两点的电场强度相等
23、如图甲,先将开关S掷向1,给平行板电容器C充电,稳定后把S掷向 2,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电流传感器将电流信息导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将电容器C两板间的距离增大少许,其他条件不变,重新进行上述实验,得到的I-t图象可能是
A.
B.
C.
D.
24、在足球比赛中,关于运动员与足球之间的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先给足球作用力,足球后给运动员作用力
B.运动员给足球的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力大小相等
C.运动员给足球的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D.运动员给足球的力与足球给运动员的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5、下表列出了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一些数据:直径d、与太阳间平均距离r及绕日转动的周期T。计算各行星离太阳平均距离r与行星直径d之比,平均距离r的三次方与周期T的二次方之比,并回答下列问题。
| 水星 | 金星 | 地球 | 火星 | 木星 | 土星 | 天王星 | 海王星 |
直径 | 5 | 12 | 12.75 | 7 | 140 | 120 | 52 | 50 |
与太阳间平均距离 | 60 | 108 | 150 | 230 | 780 | 1400 | 2900 | 4500 |
绕日周期T(年)约 | 0.25 | 0.6 | 1 | 1.9 | 12 | 29 | 84 | 165 |
| 12 | 9 | 118 | 32.9 | 5.57 | 11.7 | 55.8 | 90 |
|
|
|
|
|
|
|
|
|
(1)行星绕太阳旋转周期T与它们离太阳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____)
(2)各行星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_____星,为____________。由于
很大,你能将行星的绕日运动视为怎样的一个运动模型?(____)
(3)如图所示,将各行星之值用直方图表示出来。分析直方图,你能发现什么结论?(____)
26、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将变阻器(0~100)滑片从左端滑向右端的过程中,电压表V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电流表A的示数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27、将加热后的玻璃杯反扣在冷水中,会出现“杯子吸水”现象(如图所示),在液面缓慢上升的过程中,杯中封闭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______(填“不变”、“增大”或“减小”),外界对封闭气体做______(填“正功”、“负功”)。
28、原子弹爆炸是________(选填“可控”或“不可控”)的链式反应.为了保证原子弹在适当的时候爆炸,需要把铀块分开为两块,每一块的体积都________临界体积,但加起来却________临界体积.(后两空均选填“大于”或“小于”)
29、某小船以一定的速度(指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垂直河岸渡河,当水流速度突然增大时,小船仍然保持原来的速度渡河,那么小船渡河时间将______________(填“延长”、“缩短”或“不变”)。
30、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用图上的直线ABC来表示,TA___TB,(填>,<或=),A到C过程___(吸,放)热。
3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Δx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nm,双缝到屏幕的距离为1.00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m。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一项方法是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增大双缝间距
B.增大双缝到屏幕的距离
C.将光源向原离双缝的位置移动
D.将光源向靠近双缝的位置移动
32、某机械横波在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坐标x=0.32 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4 s重复出现该波形,求波速?
(2)若P点经0.4 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3)若P点经0.4 s位于平衡位置,求波速?
33、如图所示,在远离任何天体的太空中,甲、乙两名宇航员正在离宇宙飞船一定距离的地方执行任务。某时刻甲、乙都以v0=1m/s的速率相向运动。甲和他的装备总质量为M1=100kg,乙和他的装备总质量为M2=150kg,为避免相撞,乙从自己的装备中取出一质量为m=50kg的物体A推向甲,甲迅速接住A后不再松开,此后甲、乙两宇航员以相同速度“飘”向宇宙飞船。(速度均指相对宇宙飞船的速度,且两宇航员和宇宙飞船三者始终在一条直线上)
(1)求甲、乙宇航员最后共同的速度是多大;
(2)求乙宇航员以多大速度将物体A推出(相对宇宙飞船的速度);
(3)设甲与A作用时间为t=0.5s,求甲与A的平均作用力F的大小。
34、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仪装置如图2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每次发射时间约为10-6 s,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荧光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距雷达的距离,根据自动打下的纸带如图2所示,求出该汽车的车速,请根据给出的t1、t、t2、c求出汽车车速的表达式.
35、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测定太空中物体的质量,实验方法如下,宇宙飞船m1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行的火箭组m2(后者的发动机已熄火)。接触以后,开动飞船的推进器,使飞船和火箭组共同加速,如图所示,若能知道飞船质量m1、推进器的平均推力F,以及在推进器开动时间t内的飞船和火箭组的速度变化△v,则可求得火箭的质量m2。
现在在地面上模拟该实验过程。在摩擦可忽略的水平面上,用一水平恒力推一质量为2. 0kg的A物体,A物体在3s内速度增大了1. 5m/s。把一质量未知的B物体放到A上,用相同的恒力推A,A、B共同加速,在3s内速度增大了1m/s。求:
(1)水平恒力的大小;
(2)物体B的质量。
36、如图所示,倾角为α=37°的绝缘斜面体固定在水平面上,顶端放有一“U”形导体框HEFG,导体框质量为M=2kg,电阻忽略不计且足够长,导体框EF边长度为L=0.2m,与斜面底边平行,导体框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75。质量为m=1kg、电阻为R=2Ω的光滑金属棒CD的两端置于导体框上,构成矩形回路。整个装置处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10T、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的匀强磁场中。t=0时刻金属棒CD与EF边间距为x0=1m,且金属棒与导体框均以初速度v0=2m/s沿斜面向下运动。t=2s以后金属棒的运动可视为匀速运动,导体框仍沿斜面向下运动,金属棒与导体框始终接触良好且平行EF边,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在0<t<2s时间内,任意时刻金属棒与导体框的加速度大小之比;
(2)t=2s时金属棒和导体框的速度;
(3)t=2s时金属棒CD与EF边的距离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