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往的事情罢了。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个案子十分棘手,不仅案情扑朔迷离,侦探不易,而且关注度高。
B.春节联欢晚会上,潘长江的小品真逗,连一向严肃的爸爸看了也忍俊不禁。
C.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D.他乐于助人的事迹如此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秩序(zhì) 胸脯(fǔ) 晌午(shǎng) 九曲连环(qū)
B.修葺(qì) 门框(kuàng) 呜咽(yàn) 鲜为人知(xiǎn)
C.粗拙(zhuō) 哀悼(dào) 憎恶(zēng) 诲人不倦(huì)
D.亘古(gèng) 门槛(kǎn) 污秽(huì) 锲而不舍(qiè)
4、选出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语( )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许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他们中有 的政治家,有 的军事家,有 的科学家,还有为人类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
A.决胜千里 叱咤风云 博学睿智 B.叱咤风云 决胜千里 博学睿智
C.博学睿智 决胜千里 叱咤风云 D.决胜千里 博学睿智 叱咤风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一句是
A.“足球进校园”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了,我市中小学已经建立校园足球队78个。
B.雨后的天空闪耀着美丽的彩虹和清新的空气。
C.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D.伸向唐王湖中的木栈道满足了游人夏天与荷花亲密接触。
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康肃公善射(擅长射箭)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
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担子) 以我酌油知之(凭、靠)
C.尔安敢轻吾射(轻视我的射箭) 徐以杓酌油沥之(姓徐的人)
D.康肃笑而遣之(让他走) 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7、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C.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8、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文徵明习字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书遂大进 ____________
(2)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_
【2】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
【3】你读了这篇文章得到了什么启示?
9、根据前后句进行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不可不学!(司马光《孙权劝学》)
(2)卿今者才略,_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孙权劝学》)
(3)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__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司马光《孙权劝学》)
(4)东市买骏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5)且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6)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8)______________,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9)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兔傍地走,______________?(《木兰诗》)
(11)陈康肃公善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2)尝射于家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3)乃取一葫芦置于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欧阳修《卖油翁》)
(14)我亦无他,______________。(欧阳修《卖油翁》)
(15)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16)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7)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18)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19)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0)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2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3)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2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寻十余里无迹。(纪昀《河中石兽》)
(28)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2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10、阅读《紫藤萝瀑布》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察言观色,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②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③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④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好在哪里?
【2】文中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有什么作用?
【3】请找出文中的主旨句,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4】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写一段你对生命的感悟,100字左右。
11、在冬夜里歌唱的鱼
查一路
①天空是一片灰蒙蒙的苍茫,鸟儿离开了岑寂的北方。火烧云沉到山那一边。山岗上,风一阵冷过一阵,蒿草在风中萧瑟。目光越过一道道山梁,一个人的影子就会在昏暗中挟裹着晚风,逐渐清晰。我和妹妹就在这样的黄昏,在这样的山梁上等待父亲,还有父亲手中的鱼。
②父亲手中提着一尾胖头鱼,这种鱼头重尾轻,是乡村廉价的鱼,很适合我父亲的购买能力。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家六口,只能偶尔买这种鱼。他很少笑,只在递给我们拴鱼的草索时“嘿嘿”几声。在夜色中,牙齿很白,这是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③我飞跑着,把鱼交给母亲。妹妹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追赶。母亲接过鱼,刮鳞、剔腮、破肚,把整条的鱼分成小块,娴熟而又忙乱。当菜籽油的香味混合着松枝腾起的浓烟弥敞开来的时候,厨房成了温暖的心脏,召集一家人围拢到一起,催促着母亲往炉膛添柴。火舌从灶口舔出来,母亲的影子贴上后墙,忽大忽小,斑驳摇曳。罡风缠绕窗棂发出呜咽,屋里的温度升起来,热量向着寒冷四散突围。
④锅中的水,沸腾起来了。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这是世间最美的音乐,传递口福的信息。大姐在这时也不忘记做弟妹们的表率,装模作样地伏在灶台做作业;二姐用桃木梳梳她又黑又粗的长辫,眼睛随着腾起的蒸汽升高;妹妹和我,绕着灶台打架,虚张声势,有别于平日里泄愤的争斗,而是在幸福的预感中,矫揉造作,故作娇嗔。父亲黝黑、冷峻的脸上露出慈爱和笑容,虽然沉默独坐,而他内心必然掠过一阵阵瞬间的喜悦,眼前的景象是他的成就。
⑤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母亲撮起嘴,吹锅盖上的蒸汽。揭开锅盖,如同揭开一个谜底。鱼怎么样了?母亲撒下大把翠绿的葱丝,鲜红的辣椒。锅盖合上时,她用毛巾环绕住锅与盖的缝隙,让蒸汽闷在锅里,但仍挡不住渗出异香。
⑥鱼熟了,母亲只吃鱼汤泡饭。她拨开我们几个孩子贪婪的交叉着的筷子,挑出一块大而少刺的鱼肉,放在一只小碗中。在我们茫然的眼神里走出异香氤氲的房间。
⑦寒冷跟随着温暖的小碗,跟随着母亲推开那间草屋的门。温暖的鱼让瞎老爷爷的冰冷的小屋同样获得了温度。老人边吃边有泪水涌出,不知道是不是太辣的缘故?
⑧同样是一个冬天的夜晚,这位孤寡老人孤单地走了。临终前,他告诉在场的人,他庆幸的时刻是那个冬夜,因为他吃到了我母亲送给他的鱼。他用手摸着胸口,说:“这里,很暖!”
⑨另一个冬天。黄昏,我们不再去那个山岗张望。我父亲在这年的秋天去世了。妹妹的黄发已经扎成了小辫,我们渐渐长大成人。但我们常常想念那样的冬夜,温暖只会在寒冷中感知,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
⑩严寒来袭时,需要取暖,并且不让一个人孤单。
(原文有改动)
【1】结合全文说说“鱼”在文中的作用。
【2】第④段结尾句“眼前的景象就是他的成就”一句中“成就”的含义是什么?
【3】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咕噜咕噜,鱼开始在水中歌唱,由一个声部转入另一个声部”的表达效果。
【4】文中的“父亲”是怎样一个人?(答出两点即可)
【5】“冬夜是我人生最初的一门课程”,这门“课程”教会了作者什么?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
12、【写作练】【写法借鉴】文章的前半部分着重写了对阿长的“憎恶”与讨厌,后半部分着重写对长妈妈的佩服和敬意,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富有层次、跌宕起伏,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同时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鲜明突出。
【片段仿写】请你也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