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小麦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类囊体上产生的ATP可用于暗反应
B.夏季晴天光照最强时,小麦光合速率最高
C.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
D.净光合速率为长期零时会导致幼苗停止生长
2、下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
A.淀粉溶液量
B.pH
C.温度
D.唾液量
3、当你连续吃咸菜时,你的口腔黏膜会有干涩的感觉。其原因是( )
A.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B.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C.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D.口腔黏膜细胞质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
4、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正确的是( )
A.用于鉴定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后要节约使用,以备下次再用
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
C.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 A 液和 B 液与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的浓度相同
D.在鉴定脂肪的实验中,苏丹Ⅳ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苏丹Ⅲ将脂肪染成红色
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衰老总是与个体衰老同步进行
B.细胞分化使细胞数目增加
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D.癌细胞不能够无限增殖
6、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重要作用的是( )
A.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和受精作用
D.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7、如图表示“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本实验的因变量是单位时间内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的量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用量
C.1号与3号、2号与4号可分别构成对照实验
D.分析1号、2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知,加热能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相同的蛋白质,其功能一定相同
B.蛋白质与物质代谢、信息传递及稳态的维持均有关系
C.蛋白质发挥作用的场所可以是细胞内,也可以是细胞外
D.蛋白质变性后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9、“NDM-1” 是科学家发现的一种新的超级细菌,该细菌具有极强的抵抗抗生素的能力。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细胞膜、细胞质
B.“IDW-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C.“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一样都有染色体
D.“NDN-1 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0、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菠菜根尖细胞的增殖需要中心体的参与
B.没有光合色素的细胞不可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溶酶体内合成的水解酶可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11、四川水果资源丰富,其中苍溪雪梨甘甜可口,深受人们喜爱。苍溪雪梨果肉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水
B.蔗糖
C.脂质
D.蛋白质
12、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取材时可以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约为0.16mol/L
C.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
D.甲、乙两组实验均属于自身前后对照实验
1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红细胞会吸水直至涨破,但有时涨破后仍保持基本的形状和大小,这种结构称为红细胞影,其部分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蛋白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是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结构
B.红细胞影的形成与E、F有关,它们可能组成细胞骨架,成分为蛋白质纤维
C.G主要功能是利用红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ATP供能,通过主动运输方式排出Na+吸收K+,从而维持膜内外离子的浓度梯度
D.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与原核细胞一样,均没有具膜细胞器
14、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
A.O2的产生停止
B.CO2的固定加快
C.ATP/ADP比值下降
D.C3含量升高
15、在顺浓度梯度的情况下,葡萄糖分子可以进入细胞;如果细胞需要,它们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只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
B.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C.葡萄糖只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D.被动运输能顺浓度梯度和逆浓度梯度进行
16、“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这是清朝诗人刘开描写亳州芍药花的诗句。下列有关芍药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们的功能不同
B.它们都含有DNA
C.它们都含有多种酶,是代谢的重要场所
D.它们中都含有大量的自由水
17、用某种植物细胞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以②和③构成的原生质层起到半透膜的作用
B.若该细胞为黑藻叶肉细胞,则质壁分离过程中④的颜色越来越深
C.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内表皮细胞置于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中,细胞的吸水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
D.若该实验为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则一段时间后,图中细胞溶胶的体积会逐渐增大
18、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红蛋白由大量元素组成,参与氧气的运输
B.构成核糖体的物质,彻底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烟草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元素不同
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属于脂质
19、下列关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甘蔗、西瓜等组织样液作为鉴定植物组织内还原糖的实验材料
B.脂肪鉴定中观察花生子叶切片细胞间也可能出现橘黄色小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入 NaOH 溶液提供碱性环境,振荡后再加入等量的 CuSO4溶液
D.上述三个实验中所有剩余试剂都可以装入棕色瓶内,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20、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脂溶性物质较容易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借助转运蛋白,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
C.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
D.大肠杆菌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借助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
21、关于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基本单位,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析出蛋白质,原因是蛋白质变性了
D.蛋白质参与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各种结构,执行多种多样的功能
22、渗透压降低对菠菜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影响如图所示,图甲是不同山梨醇浓度对叶绿体完整率和放氧率的影响,图乙是两种浓度的山梨醇对完整叶绿体 ATP 含量和放氧量的影响。CO2以HCO3-形式提供,山梨醇为渗透压调节剂,0.33 mol·L-1时叶绿体处于等渗状态。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等渗相比,低渗对完整叶绿体 ATP合成影响不大,光合速率大小相似
B.渗透压不同、叶绿体完整率相似的条件下,放氧率差异较大
C.低渗条件下,即使叶绿体不破裂,卡尔文循环效率也下降
D.破碎叶绿体占全部叶绿体比例越大,放氧率越低
23、将人体红细胞分别放在蒸馏水、0.9%生理盐水、浓盐水、0.01%葡萄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对红细胞形态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B.0.9%生理盐水中的红细胞无变化
C.浓盐水中的红细胞皱缩
D.0.01%葡萄糖溶液中的红细胞涨破
24、首先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木栓组织中的“小室”,并将其命名为“细胞”的科学家是
A.施莱登
B.摩尔根
C.达尔文
D.罗伯特·虎克
25、如图 1 和图 2 分别表示某一生物体内细胞有丝分裂图像与图解,其中字母表 示时间点,O→F 段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 1 所示的细胞变化发生在图 2 中的_____(填字母)时期。
(2)O→B 时段为细胞周期的_____期,此时细胞内发生的活动主要是_____和______,其中后者 的发生与核糖体有直接关系。
(3)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需要用到的碱性染料是_____,持续观察图 1 所示的细胞_____(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下一个时期。
(4)图 2 中 B→C 时段细胞核 DNA、染色体与染色单体比例为_____,这种比例将持续到图 2 的_____点才可能开始变化。若人的某分裂的细胞处于图 2 中的 DE 时期,则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5)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位于图 2 中的具体时段是__________段。
26、病毒侵入机体时,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病毒。下图是免疫系统作用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过程简图,其中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数字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细胞B在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表示_______________。发生上图所示免疫过程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填“细胞内液”或“细胞外液”)。患者体内病毒从检测阳性转为阴性时,发挥重要作用的细胞除上图所示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半年内一般不会再次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发病,这与_____(填图中字母)密切相关。
27、根据某家庭遗传病的系谱回答(其等位基因用A、a表示)
(1)该病属于_____________染色体_____________性遗传病。
(2)Ⅰ1、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Ⅱ5与Ⅱ6(携带者)婚配,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_____________。
28、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色、丙等表示甘氨酸、色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图1的②和③中含有脱氧核糖的的是_______________(用“②、③”表示),如果②发生基因突变,生物的性状__________(用“一定、不一定”表示)改变 。
(2)图2中色氨酸的密码子是__________,若图中多肽a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①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个碱基对。
29、如图为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基因用B、b表示),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是由________性基因控制并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
(2)Ⅱ3和Ⅰ2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Ⅲ3的遗传因子组成为________,Ⅲ2是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一对夫妻的遗传因子组成与图中Ⅲ2和Ⅲ3相同,则后代是白化病的可能性为___________,后代是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____。
30、(四)某学校生物活动小组发现一种野生植物,这种植物有的开红花,有的开白花,茎秆有绿色的,也有紫色的。此小组针对该植物的花色(设由R、r基因控制)和茎色(设由Y、y基因控制)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实验组别 | 杂交组合类型 |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 |||
红花紫茎 | 红花绿茎 | 白花紫茎 | 白花绿茎 | ||
一 | 白花紫茎×红花紫茎 | 416 | 138 | 410 | 137 |
二 | 白花紫茎×白花绿茎 | 142 | 134 | 421 | 418 |
【1】实验一中,亲本均为紫茎,后代出现了紫茎和绿茎两种性状,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A.性状分离 B.性状分开 C.相对性状 D.性状分化
【2】下列关于显隐性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紫茎为显性 B.紫茎为隐性 C.白花为隐性 D.无法判断显隐性
【3】由实验二可知,子代中白花与红花的比例接近于( )
A.1:1 B.3:1 C.1:0 D.1:2
【4】实验一中,亲本白花紫茎植株的基因型是( )
A.RRYy B.RRYY C.RrYY D.RrYy
【5】实验一中,子代中红花绿茎的基因型有( )种.
A.4 B.2 C.3 D.1
【6】实验二中,亲本白花绿茎植株产生了( )种类型的配子
A.4 B.3 C.2 D.1
【7】实验二中,子代表现型为白花绿茎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
A.1/4 B.1/3 C.1/2 D.2/3
31、下图为甲病(A 或 a)和乙病(B 或 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 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 答下列问题:
(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 ____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的 ______(填“显”或“隐”)性遗传病。
(2)Ⅰ1 和Ⅰ2 生出的孩子既有正常又有患者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__。
(3)Ⅱ4 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Ⅰ1 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有 _____________。
(4)Ⅱ3 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乙病的男孩概率是__________。
32、关于孟德尔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F2中“9:3:3 :1”中“3”对应的性状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将亲本改为纯种黄色皱粒×纯种绿色圆粒,F2 重组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是__________
(3)数量比例为1:2的黄色皱粒(YYrr)和黄色皱粒(Yyrr)的一个豌豆群体,在自然状态下,随机交配得到绿色皱粒(yyrr)比例为:__________
(4)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出现4种类型,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亲本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F1中纯合子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③F1中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如果用F1中的一株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的性状类型有_______ 种,数量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