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描写谁的诗句?( )
A.刘备
B.关云长
C.诸葛亮
D.张飞
2、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定语后置句式的一句是( )
A.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C.项王自度不得脱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正是在老诗人泰戈尔因为得不到理解而自怨自艾的时候,是清华的师生以真诚的心理解了老诗人灵魂深处的这种温暖的博大。
②林超贤拍片一向亲力亲为,这次拍《红海行动》也不例外;剧组选择去了摩洛哥,因这里与“也门撤侨”的地形、地貌最像。
③短短几天的停留,我对海南的印象虽是浅尝辄止,但我却坚定一个信念,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的祖国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④霍金研究的物理理论,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懂得,却受到全世界人的瞩目和追捧;他写《时间简史》时运斤如风,因此影响深远。
⑤历朝历代,人们在想象空间里会对侠义精神着迷,但退回现实生活,他们又会非常自觉地防止侠义精神在初级社群里潜滋暗长。
⑥《红楼梦》开篇就说作者“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曹雪芹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读《红楼梦》,可是大家都没记住——不要胶柱鼓瑟。
A. ①②⑤ B. ③⑤⑥ C. ①③④ D. ②④⑥
4、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我非常渴望投身到这项惠及众多山区孩子的活动中,为山区孩子也能搭上信息时代的列车贡献自己的宝贵力量。
B.九年级家长会上,家长代表王丽女士的讲话抛砖引玉,希望各位家长就“如何做好家校配合”这一专题踊跃发言。
C.班主任王老师因病请假半年,教物理的陈老师说:“一个班不能没有班主任,我愿意屈就班主任一职。”
D.王晓川同学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李奶奶,说道:“奶奶,您老身子真硬朗,今年高寿?”
5、下列句子中“收拾”一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妈妈说:“等一会家里要来客人,我要把屋里收拾一下。”
②小明的妈妈说:“你要是不听话,看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③在这次战役中,我军英勇顽强,把据点里的敌人全部收拾了。
④他在收拾书包的时候才发现,包里居然藏着自己丢失的钢笔。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轮椅
史铁生
(1)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让人没想到1980年秋天,“肾衰”初发,我问过柏大夫:“敝人刑期尚余几何?”她说:“阁下争取再活十年。”都是玩笑的口吻,但都明白这不是玩笑一一问答就此打住,急忙转移了话题,便是证明。十年,如今已然大大超额了。
(2)两腿初废时,我曾暗下决心:这辈子就在屋里看书,哪儿也不去了。可等到有一天,家人劝说着把我抬进院子,一见那青天朗照、杨柳和风,决心即刻动摇。又有同学和朋友们常来看我,带来大世界里的种种消息,心就越发活了,设想着在那久别的世界里摇着轮椅走一走,也算不得什么丑事。于是有了平生的第一辆轮椅,那是邻居朱二哥设计的。父亲捧了图纸,满城里跑着找人制作。用材是两个自行车轮、两个万向轮并数根废弃的铁窗框。母亲为它缝制了坐垫和靠背,后又求人在其两侧装上支架,撑起一面木板,书桌、饭桌乃至吧台就都齐备了。
(3)那一辆自制的轮椅,寄托了二老多少心愿!
(4)下一辆是丑小鸭杂志社送的,一辆正规并且做工精美的轮椅,全身的不锈钢,可折叠,可拆卸,这辆轮椅,开启了我走南闯北的历史。先足北京作协的一群哥们儿送我回了趟陕北,见了久别的“清平湾”;后又有洪峰接我去长春领了个奖;马原总想把我弄到西藏去看看,最终请我去了趟沈阳;王安忆和姚育明推着我逛淮海路;少功、建功还有何立伟等等一大群人,更是把我抬上了南海舰队的鱼雷快艇;又跟着郑义兄走了一回五台山;1996年迈平请我去斯德哥尔摩开会。飞机缓缓降落时,我心里油然地冒出句挺有学问的话:这世界上果真是有外国呀!立哲又带我走了差不多半个美国,那时双肾已然怠工。我一路挣扎着看:大沙漠、大峡谷、大瀑布、大赌城……立哲是学医的,笑嘻嘻地闻一闻我的尿说: “不要紧,味儿挺大,还能排毒。“其实他心里都明白。他的哲学一向是: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
(5)如今我已年近花甲,手摇车是早就摇不动了,“透析”之后连一般的轮椅也用着吃力。上帝见我需要,就又把一种电动轮椅放到我眼前,临时寄存在王府井的医疗用品商店。妻子逛街时看见了,标价三万五。她找到代理商,砍价,不知跑了多少趟。两万九?两万七?两万六,不能再低啦小姐。好吧好吧,希米小姐偷着笑:“你就是一分不降我也是要买的!”这东西给了我真正的自由:居家可以乱窜,出门可以独自疯跑。不过时隔三十几年我居然上了山一一昆明湖畔的万寿山。
(6)谁能想到我又上了山呢!
(7)谁能相信,是我自己爬上了山的呢!
(8)坐在山上,看山下的路,看那浩瀚并喧嚣着的城市,想起凡·高给提奥的信中有这样的话:“实际上我们穿趟大地,我们只是经历生活”,“我们从遥远的地方来,到遥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拜者和陌生人。
(9)坐在山上,看远处天边的风起云涌,心里有了一句诗:嗨,希米,希米/我怕我是走错了地方呢/谁想却碰见了你一一若把凡·高的那些话加在后面,差不多就是一首完整的诗了。
(10)坐在山上,眺望地坛的方向,想那园子里“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想我曾经的那些想:“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11)有个回答突然跳来眼前:扶轮问路。但这不仅仅是说,有个叫史铁生的家伙,扶着轮椅,在这颗星球上询问过究竟。也不只是说,史铁生一一这一处陌生的地方,如今我已经弄懂了多少。更是说,譬如“经轮常转”,那“轮”与“转”明明是指示着一条无限的路途一一无限的悲怆与“有情”,无限的蛮荒与惊醒……以及靠着无限的思问与祈告,去应和那存在之轮的无限之转!尼采说“要爱命运”。爱命运才是至爱的境界。 “爱命运’’既是爱上帝一一上帝创造了无限种命运,要是你碰上的这一种不可心,你就恨他吗?“爱命运”也是爱众生一一假设那一种不可心的命运轮到别人身上,你就会松一口气怎的?而凡·高所说的“经历生活”,分明是在暗示:此一处陌生的地方,不过是心魂之旅中的一处景观、一次际遇,未来的路途一样还是无限之问。
(有删节)
【1】简述开篇实录“我”与医生对话的作用。
【2】作者罗列不同朋友带我去不同地方的意图是什么?
【3】第(8)节中“朝拜者和陌生人”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
【4】对本文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坐轮椅竟已坐到了第三十三个年头,用过的轮椅也近两位数了,这实在让人没想到”言简意赅,统领全文。
B.第(2)段中“晴天朗照、杨柳和风”既描绘了眼前所见之景,也点明了作者对自然心生神往的缘由。
C.第(4)段中立哲的话“命,干吗用的?单是为了活着?”是面对“我”肾衰的安慰之语,也是他带我畅游美国的原因所在。
D.第(5)段中,作者调侃“上帝见我需要”把电动轮椅“时寄存在王府井”的轻松幽默与希米购买轮椅的辛苦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天有情人更有情。
E.作者引用凡高的话中的“经历生活”与后文中的“扶轮问路”的内涵是重合的。
F.第(10)段中“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就是《合欢树》中母亲鼓励“我”写作,希望“我”找到精神寄托的那条路。
【5】就本文的某一语言特色作简要赏析。
【6】综观全文,“我的轮椅”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意蕴?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3)取之无禁,用之不竭,_____________,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赤壁赋》)
(4)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李清照《醉花阴》)
(5)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诗经•氓》)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斥鴳认为自己腾跃而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自己飞翔的极致,这就与大鹏的扶摇而上九万里形成了鲜明对比。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燕昭王筑黄金台的典故,表达了将土们感激皇恩、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
(3)苏轼在《赤壁赋》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反腐倡廉的今天,可以用来表明那些清廉不贪的官员的内心思想。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一诗经过大段的反复回旋,最后境界顿开,用“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自信。
(2)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东下时的军容之盛。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以借助车马、舟楫可“致千里”“绝江河”为喻,来说明“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皇帝派驻蜀地的将领一定要是亲信,否则就会变成叛乱者。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海上的昼夜变化和自然的冬春交替,蕴含着生活哲理。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而《劝学》中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2)曹操《短歌行》中,化用《诗经》中的句子表达对人才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拂晓行船所见,生动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12、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释】倩:请,央求。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出作者在伤老悲秋的凄凉中,借与友人游乐而力图自我宽慰的心境。
B. 颔联写作者笑请友人代为“正冠”,却难掩因年老体衰而产生的羞愤心情。
C. 颈联写出了水流奔泻、两峰并峙的宏大气势,意境开阔,又给人以萧瑟之感。
D. 这首诗情感跌宕起伏,诗人满腹的忧情却以壮语写出,凄楚悲凉又慷慨旷放。
【2】本诗颔联是“流水对”,即上下句结构相同,意义相承,顺序不能颠倒。下列各联的对仗方式与此不同的一项是
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C.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3】本诗尾联有另一个版本:“明年此会知谁在?再把茱萸仔细看。”请结合本诗内容,比较这两个尾联表达感情的不同之处。
13、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胡子厚与予论诗曰:“人有恒言曰唐以诗取士故诗盛今代以经义选举故诗衰。”此论非也。诗之盛衰系于人之才与学,不因上之所取也,汉以射策取士,而苏李之诗,班马之赋出焉,此岂系于上乎?屈原之《骚》,争光日月,楚岂以骚取人耶?况唐人所取五言八韵之律,今所传省题诗,多不工。今传世者,非省题诗也
(选自杨慎《升庵诗话》,有删改)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4处)
【2】“诗话”指___________。写出古代两部诗话名《______》《_____》。(除《升庵诗话》)
【3】根据文意推断,“省题诗”指什么?
14、当今社会有一种现象,人们往往习惯首先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他人,而不是首先思考需不需要怀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自选角度;(2)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