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g) 旁逸斜出(yì) 杳无消息(yǎo) 芳草萋(qī)萋
B.要挟(xiá) 属引凄异(zhǔ) 烈士暮年(mù) 步履蹒跚(pán)
C.劳碌(lù) 互相轩邈(miǎo) 俯仰生姿(yǎng) 舳舻相接(zhóu)
D.岔道(chà) 生于忧患(huàn) 冠冕堂皇(guàn) 烽火狼烟(fēng)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燕》和《白杨礼赞》两篇散文都采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了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白杨树象征了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B. 《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全文按照赏花、思花、惜花的感情变化来结构全篇。
C. 《狼》专题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狼这一动物。蒲松龄笔下的狼狡猾贪婪,成语俗语中狼也一直是凶残狠恶的形象,所以我们对待狼应持有的态度是:赶尽杀绝、斩草除根。
D. 《宽容是一种爱》,选自肖复兴的散文集《梦之门》,本文从社会伦理学的角度出发,以抒情的文字,阐释了“宽容”的深层含义,并结合社会现实,肯定其意义与作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颔首低眉,敬重有加。
B.在公共场所吸烟、乱扔东西、说粗话等行为让人深恶痛疾。
C.美国采取贸易保护主义霸凌行径,其图谋锐不可当,直指中国。
D.这次考试实在太糟糕,试卷一发下来,他就郁郁寡欢,一句话也不说。
4、选出对《春望》理解有误的一项( )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A. 诗篇开头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描写了春望所见:山河依旧,可是国都已经论陷,城池也在战火中残破不堪了,乱草丛生,林木荒芜。
B.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可以这样理解:面对战乱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C.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家人的书信和万两黄金一起抵达。
D. “白头播更短,浑欲不胜”通过写头发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愁怨,更加体会到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真切形象。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第二句中的“惊”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三、四两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6、在“诗词擂台”环节,你抽到下面这组题,请用诗文原句填空。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浮云游子意,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________,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
(4)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5)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大道之行也,________。(《礼记·大道之行也》)
(7)《子衿》中女主人公“________,________”的内心独白,运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了时间上的强烈反差,缠绵悱恻,婉转动人。
(8)白居易在《卖炭翁》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真切感人。
7、名著阅读
① A 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② B 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
以上两段内容均选自________(国籍)的记者___________写的纪实作品《____________》,①段中A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②段中B处的人物是指____________。
8、灿烂的红柳花
①戈壁沙漠中的红柳开得最灿烂的夏日里,我们去新疆最边远的且末县。
②走到半路,轮胎被锐物扎破,我们只好换上唯一的备用胎。这时,距离我们抵达的目的地还有几百公里,如果路上再有点问题,就没有办法了。
③我们把车开到人居集中的路边,正要找个人打听修轮胎的地方,一位大约五十岁的汉子骑着摩托车驶过来。我们刚一张口,那个汉子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可以用摩托车驮着坏轮胎去修理,修好了就给你们送回来。”他的干脆利落,反而让我们起了疑心,万一是个骗局,轮胎可就有去无回了。我们迟疑地打量着他,只见这个汉子民工打扮,两道浓眉下一双眼睛清澈透亮。我虽然心里有些不踏实,但和司机交换了一下眼神,还是同意了那人的做法。
④我们在路边等了两个多小时,不见那人回来,心里有些发毛。忽然,摩托车的轰鸣声,打断了我们的猜测,那个汉子真的回来了。轮胎拴在摩托车后座上,那个汉子满头大汗,路上飞扬的尘土把他的脸弄得灰蒙蒙的,但那双眼睛依然清澈透亮。
⑤他下车后,有些气喘地说:“让你们久等了,修理铺的人吃饭去了,找了一阵子,这才修好。”说着他把修好的轮胎递给我们,又递给我们一只半新的充气筒。我们要给他修理费和充气筒的钱,他执意不要,若无其事地说:“修理铺是我亲戚开的,只是花了点工夫,材料不值钱。那只充气筒放在家里也没什么用,送给你们应急吧!”反复推让之后,他还是没有收下我们的钱。
⑥我们在向他表达谢意时,问了他的尊姓大名,他只说姓王,说完骑上摩托车调头就走了,消失在飞扬的尘土里。我忽然想到,在整个过程中,他并不问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何处去,一副见多识广的样子,好像我们曾经相识……
⑦真是“祸不单行”,返程的那天,在茫茫胡杨林里,汽车在一个急转弯处失去了控制,四轮朝天。我和另一位轻伤的同事拖出了另外两位伤势较重的,拦住一辆车,车上的人二话没说,就把重伤员送往油田医务所急救。但由于我们所处之地偏僻,手机没有信号,剩下我们两个人只得托过路人捎信求援。晌午的胡杨林异常闷热,地上的小虫子爬来爬去,蚊子似乎铆足了劲,成群结队地“问候”我们,风好像睡着了,一点动静都没有。偶尔路过的车辆,临近出事地点,放慢一点儿速度,又疾驰而去。
⑧太阳移到了西方。我们坐在地上,背靠着树干,呆呆地任凭塔里木的热浪蒸煮和蚊子亲吻。就在我们又累又饿昏昏欲睡的时候,一辆半旧的北京吉普鸣着喇叭,停在我们附近。一位扎着花头巾,上穿粉红色花格短袖上衣,下着花裙子的中年维吾尔族大嫂从车上下来,一名汉族司机帮她从车上拎下两包东西,向我们走来。
⑨那两包东西摊在一块树荫下的平地上,一盆拉条子面,一盆香味扑鼻的炒菜,一壶茯茶,几个盘子和茶碗,几双筷子。维吾尔族大嫂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一边招呼我们吃饭,一边回答我们的问题。原来,她是路边开饭馆的,听过路的人说这里出了车祸,就做了饭菜,拦了养路段的车,和司机一起给我们送来了吃的。吃完饭,那位大嫂嘱咐我们不要担心,她已经托人送信到县政府,会有人来救援我们的。
⑩说罢,她和司机上车,我们诚恳地躬身谢别。吉普车拐了个弯儿,消失在一大片开得正艳的红柳花丛后面。我们张望着那簇红柳,目光久久不愿移开。
⑪红柳在戈壁大漠无人栽培,独自生长的灿烂的红柳花自由绽放,丝毫没有取悦于人的意思,它的美是自然流淌的,让我总是想起那些在沙漠中帮助过我们的人……
【1】文章第③④两段加点处都写到汉子的眼睛,请结合语境,分别说说两处写眼睛的用意。
【2】文章第⑦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⑨段划线句一一列举大嫂带来的食物和餐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
9、题目一:
加入垃圾分类志愿者行列,你不仅宣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更保护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成为美的守护者;安静地阅读美文,你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做人的道理,而且让校园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成为美的创造者;参加秀民俗活动,你不仅领略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美,而且将这份美带给更多的人,成为美的传递者……
请以“美,有我一份”为题,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班级及师生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