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微生物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酵母菌
B.新冠病毒
C.大肠杆菌
D.曲霉
2、甜白酒是人们很喜爱的食品。制作过程中,人们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霉菌
B.乳酸菌
C.曲霉
D.酵母菌
3、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叙述不符合该学说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生殖能力
B.生物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D.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一定是体型小的个体
4、《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发行的首版动画题材邮票。下列关于邮票中动物描述不合理的是( )
A.虾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B.金鱼和蝌蚪都是用鳃呼吸,生活在水中
C.乌龟和青蛙都可以水陆两栖,所以它们都是两栖动物
D.青蛙的抱对行为是为了提高蛙卵在水中的受精率
5、鱼的呼吸器官是( )
A.鳍
B.肺
C.鳃
D.口
6、下面对骨骼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骨骼肌受到刺激后都能收缩
B.在体内,骨骼肌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C.骨骼肌的两端分别固着在同一骨上
D.一块骨骼肌至少跨过一个关节
7、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必须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 )
A.呼吸运动
B.出汗排出
C.尿液排出
D.大便排出
8、动物经过学习才能形成的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下列动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黑猩猩取香蕉
B.熊捕鱼
C.枯叶蝶模仿枯叶
D.雌、雄蛙抱对
9、关于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病毒可以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
B.病毒对农作物等基本上没有害处
C.利用昆虫病毒研制出生物杀虫剂
D.某些病毒可被用来制取疫苗,预防疾病
10、请运用你的“火眼金睛”,指出下列哪一组是真正的鱼类( )
①娃娃鱼 ②鲍鱼 ③海马 ④章鱼 ⑤鳙鱼 ⑥鲨鱼 ⑦带鱼 ⑧鲸鱼
A.①②③④
B.①③⑦⑧
C.③⑤⑥⑦
D.②④⑥⑦
11、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B.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C.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
D.父母手指正常,所生儿子出现多指的现象
12、蜥蜴是常见的爬行动物,其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原因不包括( )
A.体表有角质鳞片,能减少水分的散失
B.有发达的肺,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C.卵大,卵外有卵壳,卵内养料丰富
D.四肢短小,能贴地面迅速爬行获取食物
13、“蜜蜂采蜜”和“大雁南飞”这两种动物行为分别属于( )
A.防御行为和取食行为
B.防御行为和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和节律行为
D.节律行为和繁殖行为
14、下列关于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细菌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B.真菌属于原核生物,所有的真菌都是多细胞的
C.真菌在潮湿、营养丰富及温度适宜的环境里生长得最好
D.病毒有细胞结构,能够独立生活
15、如图为观察发酵现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装置中添加的酵母属于真菌
B.气球的膨胀是因为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C.实验中使用沸水发酵速度更快
D.发酵一段时间后可在瓶口闻到一定的酒味
16、经过多年的保护,国家一级保护鸟类——褐马鸡从吕梁山扩散到太行山,足迹已遍布山西全省。褐马鸡的卵的结构中,具有保护作用并能减少水分丢失的是( )
A.卵壳
B.卵黄
C.气室
D.胚盘
17、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B.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DNA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D.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基因组成的
18、鱼翔浅底、孔雀开屏……这些动物的行为,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案。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蚯蚓走迷宫
B.小鸟喂鱼
C.大山雀偷喝牛奶
D.黑猩猩钓取白蚁
19、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如果被羊吃了,会在羊体内被更快地分解。此现象说明( )
A.羊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干草自然分解需要的时间更短
D.动物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20、蝗虫的身体分为( )
①头部 ②胸部 ③腹部 ④躯干部 ⑤尾部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21、植物的根具有向_______生长,向_______生长,和向_______生长这三大特性。
22、动物多样性的保护要在 、物种、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这些措施包括: 、易地保护以及法制教育和管理。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 。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属于保护大熊猫措施中的 ;成都青龙场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属于保护动 物措施中的 。
23、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具体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4、动物的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_________、________ .
25、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26、下表为某学生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的实验设计,请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瓶子编号 | 种子数量 | 种子所处环境(其他条件均适宜) |
1 | 2 | 少量水,25℃ |
2 | 2 | 无水,25℃ |
3 | 2 | 少量,—10℃ |
4 | 2 | 水将种子淹没,25℃ |
(1)本实验设计有个不科学的地方是 。
(2)用1号瓶与2号瓶进行对照,能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 。
(3)用1、3做对照实验,变量是 。
(4)测定种子发芽率,应该让种子处在与上表 号瓶相同的环境。
(5)如果严格按照上表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的情况下,种子最终都没有萌发,应从种子的 方面寻找原因。
27、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目镜10×,物镜40×;乙:目镜5×,物镜10×),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应选择镜头组合是(________)的显微镜。
28、用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进行_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__的小麦新品种。
29、图示关节结构图,填出各部分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30、腔肠动物身体呈_____对称;扁形动物身体呈_____对称,这两类动物都有口无_____.
31、将下列与左侧各项对应连线的右侧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32、动物和细菌、真菌一样,都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33、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的植物,营养丰富,是人们经常食用的蔬菜。某校学习小组在学校“开心农场”里种南瓜。
(1)种子萌发时,一般应提供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________。
(2)移栽南瓜幼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保护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一________。
(3)同学们发现,南瓜的花分为雌花和雄花(图1),只有在________(选填“甲”或“乙”)花上才能结出南瓜。人工授粉可以提高结果率,操作时要将花粉涂抹到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上。
(4)已知南瓜果皮的白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南瓜果皮颜色的遗传规律进行杂交实验,亲代与子代的性状表现如图2所示。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①南瓜果皮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__。
②乙组白色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____。
③若乙组白色子代与丁组白色子代杂交,则理论上后代出现的性状及所占比例分别是________。
34、让我们用随手可得的材料做一个实验。找两个馒头和两个干净的塑料袋,在蒸锅里多放一些水,蒸30分钟以上。尽快用你的手在其中一个馒头上按一下,然后认真洗一下手,在另一个馒头上按一下。然后将两个馒头分别用塑料袋封好,一起放在温暖湿润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两个馒头的变化。
(1)能不能只做第二个馒头实验?_____,在试验中,第一个馒头叫_____组,第二个馒头叫______组。
(2)为什么要在蒸锅中蒸30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手在馒头上按一下是在做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