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熄灭酒精灯
B.倾倒液体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2、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PM2.5主要来源于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提倡不吸烟或少吸烟,因为烟草烟雾是室内空气PM2.5主要来源之一
B.举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C.禁止家庭使用私家车,以减少PM2.5的排放
D.建议市民灰霾天尽量不要出门早锻炼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煤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D.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涂上稀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S硫元素
B.FeO氧化铁
C.镁离子
D.两个氢原子
5、CaO中钙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6、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
7、乙醇()俗称酒精,可以做酒精灯、内燃机等的燃料。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由9个原子组成
B.乙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g
C.乙醇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3:8
D.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22.2%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操作的是
A.向两份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不断加入镁粉和锌粉
B.向一定量的氯化锌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
C.等质量的镁、铁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
D.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9、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介绍,中国空间站“天宫”预计在2022年全面建成,计划为其供能的有砷化镓电池。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x的值为3
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该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69.72g
10、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取用固体粉末
B.熄灭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倾倒液体
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过滤
12、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共同追求。下列行动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B.严禁对滇池水生鱼类进行过度捕捞
C.城市进行扬尘污染综合治理
D.工业污水随意排放
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在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丝,溶液会慢慢变为蓝色
C.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温度升高
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14、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天工开物》记载的下列工艺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棉纱织布
B.伐木造船
C.烧制陶瓷
D.甘蔗榨汁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氧气用作助燃剂
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16、下列曲线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
A.向装有二氧化锰的锥形瓶中加入双氧水制取氧气 | B.电解水实验中,产生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 C.等质量金属镁和氧气充分反应 | D.加热分解一定质量高锰酸钾 |
A.A
B.B
C.C
D.D
17、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天然气燃烧
C.液态空气分离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某物质燃烧后生成CO2和H2O——该物质一定含C、H、O元素
B.某物质能发生分解反应——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某气体能使燃烧的小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CO2
D.厨房内天然气泄漏时——一定要立刻打开排气扇
19、通过煮沸可将某类硬水软化,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Ca(HCO3)2CaCO3↓+ H2O + CO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物均是氧化物
B.Ca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价+4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生成H2O和CO2的质量比为18∶44
20、中美科学家携手发现了全硼富勒烯B40团簇(结构如图所示),它在超导、绿色催化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40属于
A.单质
B.化合物
C.氧化物
D.混合物
2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熄灭酒精灯一一用嘴吹灭
B.加油站、面粉厂一一杜绝一切火源
C.燃气泄漏一一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火灾中逃生一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22、将白糖、面粉、味精、食盐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糖
B.面粉
C.味精
D.食盐
23、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实验测得反应前后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反应前质量(g) | 23 | 60 | 5 | 0 |
反应后质量(g) | 23 | 20 | x | 25 |
A.x= 20
B.该反应中甲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密闭容器中还有三种物质
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40:15
24、中国是把香椿当做蔬菜的唯一国家,香椿中含有的皂甙,具有抗菌、防癌的作用,皂甙的化学式为C27H42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皂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0g
B.皂甙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皂甙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1
D.皂甙由27个碳原子、42个氢原子、1个臭氧分子构成
25、焦作熟地黄的制作有以下工序,其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洗净生地黄
B.蒸至内外黑润
C.晒至八成干
D.切片干燥
26、下列位置或场所的标识,错误的是
A.存放白磷的试剂柜 | B.运输酒精的槽罐车 | C.面粉加工厂 | D.居民住宅区 |
A.A
B.B
C.C
D.D
27、(3分)下图表示某物质在水(a)和酒精(b)中的溶解度曲线。
(1)40℃时,该物质在酒精中的溶解度为 。
(2)影响该物质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 。
(3)40℃时,其饱和水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40%(填“>”、“=”或“<”)。
28、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标明⑴⑵反应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⑴铁丝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高锰酸钾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天然气(CH4)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现有氧气、氮气、氦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食盐等八种物质,
请按要求用化学式填写:
①约占空气总体积的是_____;
②最常用的溶剂是_____;
③日常生活中用作调味料是_____;
④导致酸雨的气体是_____;
⑤可充入霓虹灯的气体是_____.
30、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每空1分共7分)
(1)检验二氧化碳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 ;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
(5)碳酸受热 。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
31、化合物H2nRO2n+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求R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和R的化合价_______。
32、抗疫“利器”,狙击新冠。
(1)“火围山”方舱医院仅用 3 天时间就投入使用,彰显泉州速度。施工时铺设的 HDPE防渗膜是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塑料。HDPE 防渗膜属于 (填标号)。
A.金属材料
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
D.无机非金属材料
(2)多功能抑尘车装载次氯酸钠(NaClO)溶液向空中喷洒进行杀菌消毒。
①多功能抑尘车使用的燃料为柴油,柴油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产物。则柴油是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多功能抑尘车蓄电池放电时主要的能量转化形式是________。
③次氯酸钠在空气中与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次氯酸(HClO),次氯酸具有消毒作用。次氯酸钠在空气中转化为次氯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
33、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以上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3)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34、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氦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
(2)m个氯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化学式为_____。
35、七氟烷是一种用于全身麻醉的药品。它是无色澄清的液体,易挥发,不易燃。七氟烷的化学式为C4H3F7O,其分子结构类似小飞机,如图所示。
七氟烷维持麻醉时通常与氧气或氧气、氧化亚氮混合,回答下列问题。
(1)七氟烷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两条)。
(2)每个七氟烷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七氟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3)氧化亚氮的化学式为N2O,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
36、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属于_____种元素的粒子.
(2)A、B、C、D四种粒子中,不具备稳定结构的是_____(填序号),它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成为离子.
(3)D中x=_____.
(4)A与C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
(5)B单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7、氧气是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原料,某小组以“制取简易制氧机”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工业上通过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下列物质均可获得氧气,从反应条件分析其操作最简单的是(填字母序号)。
A.高锰酸钾
B.氯酸钾
C.过氧化氢
D.氧化汞
任务二:获得稳定的氧气来源
(3)若直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图所示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填字母序号)。
A.
B.
C.
D.
任务三:制作简易制氧机
如图是小组最终制成的简易制氧机成品,小组使用实验室常见制氧药剂,将一种白色粉末和黑色粉末的混合物装填在制氧机中。
回答下列问题。
(4)写出该制氧机发生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
(5)撞击火帽的作用的是_______。
任务四:研究过氧化氢分解的条件
(6)已知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二氧化锰或红砖粉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二氧化锰或红砖粉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是否改变。设计实验比较相同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的二氧化锰、红砖粉对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催化效果。写出你的设计方案_______。
3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上述的 A~C 三个实验装置,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是______。
(2)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
(3)小组同学受到A 装置的启发,将 B 装置改为 D 装置。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 D 置于天平上称量,所得数据比反应前的小。若整个操作过程无差错,则造成上述实验误差的原因是______。
(4)小组同学经讨论后进一步改进 B 装置如图 E 所示,实验后天平指针没有发生变化。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因。
39、请用微粒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1)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香味。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在一起,总体积小于100mL。
40、写出镁带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及其现象
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