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蹴鞠是宋代一项非常流行的休闲娱乐活动,女子或“内搭抹胸,外穿裙子”,或“外着旋裙,内着裤”,广泛参与这项活动。这反映了宋代( )
A.纺织产品种类丰富
B.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C.社会环境相对宽松
D.门第观念日益淡化
2、1953年10月10日,全国粮食会议在北京紧急召开,决定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从1954年9月起,我国城乡开始实行棉布、食用油凭票定量供应的办法,城镇和乡村老百姓使用布票、油票。统购统销政策的实行旨在( )
A.奠定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
C.利用米棉之战掌握市场主动
D.推动土地改革的展开
3、1894—1914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有所增加,各行业所占比例如下图所示。据图可知,当时( )
外国在华企业投资总额中各行业所占比例
A.国际资本垄断日益趋于和缓
B.中国的对外贸易已由逆差转向了顺差
C.运输业成为列强扩大权益的重要途径
D.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
4、(元)文宗(1304年—1332年)建奎章阁,“命儒臣进经史之书,考帝王之治”。为此搜罗才俊,其中既有汉族学者虞集、宋本等,也有蒙古族燕铁木儿、朵儿直班等,还有色目学者忽都鲁儿迷失、赵世延等。这表明奎章阁的修建( )
A.促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
B.推动了元朝教育的发展
C.强化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D.化解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5、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积极鼓励非阿拉伯各族人民改宗伊斯兰教,并许诺与阿拉伯穆斯林享受同等待遇,另外还规定阿拉伯语为法定的官方语言。这些政策旨在( )
A.促进帝国内的民族融合
B.扩大帝国的统治范围
C.提高帝国统治的合法性
D.巩固帝国的统治秩序
6、沙龙在17世纪传入法国时由贵妇组织,主要讨论古典文学和贵族法语;18世纪中后期,沙龙发展为公共舆论、信息交流、思想交锋的中心。这一变化( )
A.说明法国女性社会地位提升
B.表明法国社会思想言论自由
C.促使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勃兴
D.推动了法国启蒙思想的传播
7、1215年,英国国王约翰被迫签署了《大宪章》,其主要精神是维护封君封臣制度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会、封建贵族的特权。因为大封建主在同国王进行斗争时必须依靠骑士和市民,所以《大宪章》对他们的利益也有所照顾。由此可见,《大宪章》的签署( )
A.体现了英国民主政治的开始
B.推动了封君封臣制度稳定发展
C.阻止了英国专制王权的建立
D.反映了政治运行兼顾多方利益
8、下面是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和对外美元债务的部分信息(单位:亿美元)。根据表格可知( )
年份 | 世界官方黄金持有量 | 美国官方黄金持有量 | 美国尚未偿付的外国银行债务 |
1951 | 335 | 229 | 89 |
1968 | 387 | 109 | 385 |
A.美国经济因“滞胀”而疲软
B.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危机
C.国家宏观调控陷入失灵状态
D.国际金本位体制走向瓦解
9、下图是新中国出版的宣传画。这幅宣传画主要反映了赤脚医生( )
A.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B.弥补我国医疗能力不足
C.建立了医疗卫生体系
D.解决了农村的医疗难题
10、在河姆渡遗址中挖掘出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骨耜等物品,这反映了当时( )
A.人工取火技术成熟
B.原始农业已经产生
C.彩陶制作工艺高超
D.私有财产逐渐增加
11、中华文化中“中”的观念由来已久。史学家唐兰认为“中”最初为氏族时代议事场所居中之徽帜,群众望之而趋附,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因更引申为一切之中”。商周以降,“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择国之中立宫,择宫之中立庙”成为重要的政治思想。这反映出( )
A.早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特点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C.古代建都以地理中心为主
D.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特征
12、1958—1962年5年间工业增加值年均仅2.7%,1963—1965年间达到21.4%。1963—1965年的工业增长主要得益于(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国民经济的调整
D.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
13、“……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为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生产的发展付出代价;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使俄罗斯经济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普京认为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A.百姓的购买力低下
B.科学技术发展滞后
C.实行平均主义分配
D.苏联体制的后遗症
14、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
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
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15、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共有649名代表参加,其中代表农民群体的左派社会革命党人有193名。大会通过《土地法令》,内含一份由社会革命党人拟定的《农民的土地问题委托书》,将布尔什维克的“土地国有化”改为“土地社会化”。这一做法意在( )
A.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B.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16、河南新郑和密县两地的墓葬考古发现:大多数随葬石磨盘、石磨棒类工具的单人墓中,不见石铲、石镰、石斧类工具,反之亦然;在随葬这两类石器的一例合葬墓中,从陈放位置来看,两类工具也是“分属两个个体”。这说明当时( )
A.出现了劳动分工
B.产生了贫富分化
C.确立了私有制度
D.形成了阶级对立
17、据统计,目前世界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控制着资本主义世界技术的90%与技术贸易的70%,国际技术贸易的大部分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这主要反映出( )
A.跨国公司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
B.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得到提升
C.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进程
D.经济发展依赖于资本的集中
18、泰康人寿保险公司创始人陈东升在回忆自己当年辞职创业的经历时说:“如果我80年代中期下海,别人肯定说我犯了错误;如果我1989年下海,别人肯定说我是混得不如意;但我1992年下海,别人的评价多是正面的。”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所有制结构不断发展完善
B.对外开放开始进入新阶段
C.人们思想观念的逐步解放
D.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
19、贾湖遗址位于河南省,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重要遗址,距今约9000至7500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炭化稻米、石磨棒、石磨盘,说明贾湖人在当时已经掌握了先进的稻作技术。这些可以佐证当时( )
A.农耕生产中已经出现精耕细作
B.原始农耕改善了古人饮食条件
C.黄河流域文明程度已遥遥领先
D.阶级阶层分化现象已比较明显
20、下面为“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据此可知( )
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极端贫困人口的定义为每人收入少于1.9美元/天。
①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持续下降 ②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减贫贡献巨大
③经济全球化缩小了贫富差距 ④各国人民应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向国民党表态愿意将“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政称国民革命军”,“特区实行彻底的民主制度”。这一表态的背景是( )
A.国共第一次合作实现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D.国共两党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
22、1547年,伊凡四世即位后,不仅大量吸收新贵族进入沙皇控制下的大贵族杜马群体,还通过个人领地制将贵族对土地的占有同贵族无条件地为君主服役紧密联系起来,使土地的占有具有明确的受禄性质。伊凡四世此举( )
A.强化了中央的行政权力
B.摆脱了对旧贵族的依赖
C.为帝国扩张创造了条件
D.提升了新贵族经济地位
23、辛弃疾认为, “夫会子之所以轻者,良以印造之数多而行使之地不广”;宋孝宗在总结会子发行的经验时也说: “大凡行用会子,少则重,多则轻。”这说明当时( )
A.已经关注通货膨胀问题
B.认为应该增加纸币发行
C.更看重金属货币的流通
D.主张政府推广使用纸币
24、1857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命令,利用私人资本在俄国兴修铁路,倾向使用外资。这个命令也成为俄国铁路企业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做法( )
A.推动了俄国本土工业的发展
B.减少了国内铁路企业的亏损
C.借鉴了西欧铁路建设的经验
D.适应了废除农奴制后的需要
25、___________年4月,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割___________、台湾全岛及其所有附属各岛屿、___________给日本。开放沙市、___________、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___________的途径,阻碍了中国___________的发展。
26、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27、背景
(1)历史传统:英国有着悠久的___________发展史,在政治上表现出延续性的鲜明特点。
(2)革命结束:1688年的“___________”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3)签署文献: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___________》,经英王签署正式成为《权利法案》。
28、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29、厘清史事,推理分析,形成合理结论,是高中学生必备历史能力。下表史事和结论关联正确的是
30、唐代文成公主远嫁他乡,留下了一段民族友谊的佳话。从下图选项中,我们可知文成公主远嫁之地是是
31、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32、内容
(1)规定议会___________
①议会必须定期召开,___________权属于议会。
②下院议员___________产生,在议会内享有演说、辩论或讨论国家大事的自由。
(2)限制___________权力
①司法权:凡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不得___________或停止法律的实施。
②财政权:国王不得找任何借口___________。
③军事权: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___________。
33、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4、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35、人类历史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向前发展的,危机处理能力既考验人类的智慧,更促进了人类大踏步前进。请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世界贸易额缩减近2/3,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缩减了36%,大量的谷物烂在地里,大批的牲畜被活埋或杀死,牛奶和咖啡被倒进河流或大海。
——摘自韩德强《世界经济危机史简述》
材料二1990年7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邀请一批经济学家座谈经济形势与对策……持“计划取向”观点的人……认为,1988年的通货膨胀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都是由于采取“市场改革取向”错误路线的结果。
1992年初春,88岁高龄的邓小平从1月17日离开北京……这次邓小平的“南巡”谈话,……完全是客观形势使然。
——选编自林蕴晖《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之行与苏东剧变》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29一1933年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为避免发生像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那样大的经济波动,发达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者为什么认为这次“南巡”是“客观形势使然”?结合所学,指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36、改革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伯里克利在某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此话的认识。
(2)日本人善于学习和模仿,7 世纪中叶,日本为挽救危机,进行了大化改新。请写出这场改革的特点,并写出这场改革对日本社会演进的影响是什么?
(3)14—16 世纪资产阶级在思想方面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它对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7、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38、读图旨要隋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掘的局面。唐继往开来,开放进取,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同时,造就了博大恢弘的盛世王朝。
问题导引观察《唐前期疆域图(669年)》,说说唐朝在669年时的疆域与汉、隋两朝相比,有哪些拓展?
39、南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后南宋向金称臣并向金上交岁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