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马鞍山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带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赐姓:指古代天子据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绩而赐予姓氏,多指以国姓赐给功臣,以示褒宠。

    B.丁忧: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道德礼仪制度,指遭逢父母的丧事,也称“丁艰”。凡子遭父丧或承重孙遭祖父丧,称丁外艰;凡子进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C.征辟:皇帝不经举荐,直接征召民间有名望的人才入朝为官称为征;高级官员直接召集有才能的人充任幕僚称为辟。其与“察茂才”“举孝廉”―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为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2、下列对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贪婪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反成为他人的笑柄。

    B.有些东西不是越多越好,太多也会让人无所适从。

    C.多而滥不如少而精,一块名表胜过一筐的仿冒品。

    D.拜金和炫富是一种时代病,也是精神缺钙的表现。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文化名城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传统意义上文物、遗址等方面的展示与开放,而是整个城市各种文化元素共同作用营造出的文化氛围。

    B. 对于对手球队的这次堪称教科书般的战术配合,主教练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队员做了精彩的示范和准确的阐释,大家从中获益匪浅。

    C. 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出“地球一小时”活动倡议的目的是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改变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以此来表明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D.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认为,女性将是机器人取代人趋势中的最大输家,因为她们的工作岗位主要集中在低增长或下滑行业,如销售、管理、餐饮服务。

  •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养(jǐ) 帚(sào)   宝(zàng) 心(ě)

    B. 院(cháng)  铜(xiù)   理(chǔ) 床(chòng)

    C. 色(jué)   碾(fáng) 给(gōng) 当(gōu)

    D. 道(hàng) 叫(háo)   茶(jī) 斗(jué)

  • 5、“望梅止渴”典故与下列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诸葛亮 B.曹操 C.司马懿 D.周瑜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三边

    贾平凹

    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旅途是辛苦的,过了金锁关,山便显得愈小,羊便见得更多,风头一日比似一日强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亲情绪全然涌上心头了。当黄昏里,一个人独独地走在沟壑梁上,东来西往的风扯锯般地吹,当月在中天,只身卧在小店的床上,听柴扉外蛐蛐忽鸣忽噤,便要翻那本塞外古诗,以为知音,是体会得最深最深的了。但我仍继续北上;三边,这是个多么逗人神思的神秘的地方啊。

    穿过延安,进入榆林地区,车子在沟底里钻,七拐八拐的,光看见那黄天冷漠,黄山发呆。到了县城,天已擦黑,城外三里便进了绿的世界,要不是赶驴人提醒,谁能想到这不是树林子而是一座县城呢?于是得知,在这三边,有一丛树,便有一户人家,有一座树林,就该是镇子或是县城了;原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这便是三边的特点了。

    待了几日,新结识了几位伙伴,他们主动提出做我的向导,要往北边的沙漠里去走走。一定要去看看,那又是另一个世界呢。兴趣撩拨,就三人越过了长城,徒步往北行。沙地上,行走委实艰难,浑身汗水淋淋。沙丘起起伏伏,望之如海中浪涛。沙丘过去,又是成片的盐碱地,树木是不长的,只可怜巴巴生些盐蒿。一把蒿守着一抔土,渐渐便成了一个小包。再往后却又是沙丘,但已经植了树:沙柳、红柳、小叶杨、沙枣。沙盖了盐碱,树又守住了流沙。

    三天过后,我们走到一个镇落里,这个镇落显得很大,有回民,有汉民,分两片屋舍:一处汉民,建筑分散中但有联络;一处回民,建筑对仗里却见变化。伙伴讲,再往北去不远,还有蒙民哩。夜宿镇里,当地老人给我一个手抄本,有这么一段:

    三边地区蒙民,昼意干粮,晚就道旁,有水草处卸鞍驮,撑帐支锅,取野薪自炊,其牛纵食原野,人披裘轮卧起,以犬护之,不花一钱。汉民亦有效之。

    读此书,方知三边地域民族竟是这么亲善!更不曾想,这个镇子在两日之后,便是汉、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会。

    交易会,其场面可谓热闹,有北京王府井的拥挤,却比王府井更气势;有上海南京路的嘈杂,却比南京路更疯野。那一排一摆小吃,荞面拉条、豆面揪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酸、辣、煎,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车,二尺长的白菜、淡黄的萝卜、乌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葱,六色尽有;那农具市上的铜的挂铃、铁的镢、钢的锨,叮、咣、铿、锵,七音齐响。还有那骡马市上,千头万头高脚牲口,黄乎乎、黑压压偌大一片,蒙民在这里最为荣耀,骡马全头戴红缨,脖系铃铛,背披红毡,人声喧嚣,骡马鸣叫,气浪浮动得几里外便可听见。在羊肉市上,近乎一里长的木架上,羊肉整条挂着。更有买卖活羊的,卖主用两只腿夹住羊头,大声与买主议价。汉、回、蒙民似乎都极富有,买肉就买整条,买果就买整筐。末了就涌进那菜馆酒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直要闹到月上中天方散。在酒馆里,几句攀谈,我们便成了极熟的人,兴致高涨,开怀大饮。

    半个月匆匆过去了,临走前两天,正好是阴历八月十五,夜里在长城根下一个村子吃了月饼、香梨,喝了花茶、葡萄酒,看了一阵房东大娘的剪窗花,兴致还未尽,便同房东小儿登长城望高。月光下,沙海泛亮,草原迷离,高高低低的长城,从脚下一头伸向天的东头,一头伸向天的西头,这伟大的建筑,从远古时候,一坐落在这里,沙再没有埋住,风再没有刮走,它给了沙漠之骨,沙漠也给了它的雄壮。如今烽火台没有了狼烟传递,但每一座台下,都住了人家,牛羊互往,亲戚走动。生着,在这大漠上添着活气;死了,隆起沙堆,又生起一堆绿色。一道长城,是连接千家万户的一条线,流动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和人与人的情感。玩到天明,晨曦里看见天地相接的地方,柳树林子长得好茂,那树都是桩干粗壮,一人多高,就截了顶,聚出密密的嫩枝,枝形呈圆,叶子全红了,像无数偌大的灯笼高高举着,似乎这天之光明,完全是这些灯笼照耀的。树林子前面,端端一柱白烟长上来了,走近去,是放蜂人燃的。这里还能放蜂,犹如春天里的一个童话!相坐攀谈,放蜂人来自江南,年年都来,来数月方去。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其实那是错了。你瞧,绿的沙柳、红的盐蒿、粉的牛儿草、白的盐、黄的沙,这三边的土地是最有五颜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尝尝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没有它香醇,槐花蜜没有它味长。

    告辞了放蜂人,突然之间,几天来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时觉得有角度来做我的文章了。往回边走边构思,眼光偏又盯住了一片一片不知名的荆棘,开着丸子一般大的白绒花团,顺枝而上的,如挂纸钱串,就地而生的,又如围起的花环。哦,我明白了,这类花的开放是对三边荒凉的送葬吗?是对三边的富有和美丽的礼赞吗?天黑回到村子,房东已为我准备好了送别酒菜,菜饱酒足,席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清韵又勾起了我思亲的幽情,仰望天上明月,不知今夜亲人们如何思念着我,可他们哪会知道今夕我在这里是多么欢乐啊!一时情起,书下一信,告诉说:明日我又要继续往北而去,只盼望什么时候了,我要和我的亲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块再走走三边,那该又是何等美事呢。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来概括“三边的特点”,承接初见县城时的感受,凸显了三边地区人民的生存境况。

    B.新结识的当地人“主动提出”做向导,酒馆里几句攀谈“便成了极熟的人”,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三边地区的淳朴民风。

    C.引用手抄本的记载,将今日的汉、回、蒙的交易会与蒙民千年习俗关联起来,写的是三边地区民族团结的历史传承。

    D.写柳树林“叶子全红了,像无数偌大的灯笼高高举着”,与“端端一柱白烟”相映衬,表现三边地区的苍凉风景。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三千里路”开篇,以“继续往北而去”作结,以“我”的思亲与孤独贯穿全文,呼应了标题“走三边”。

    B.文章先写沙地中行走的艰苦与自然环境的恶劣,再写沙漠深处镇落民居的错落有致,先抑后扬,形成鲜明的反差。

    C.文章写长城,将其放在深邃的历史背景下和平凡的世俗生活中,进而引发对文明赓续的思考,有深刻的哲理性。

    D.文章语言质朴刚健,具有显著的地域色彩,与文中所写的西部自然人文相得益彰,是这篇游记散文的典型特征。

    【3】本文写交易会时大量堆叠同类词语,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4】为什么“我”告别放蜂人之后觉得“有角度来做文章了”?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横线部分。

    (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______”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赤壁赋》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描写了琵琶女弹琴的优美动作,先是“_______”,似述说自己平生的不幸遭遇;后是“_______”,弹出了当时著名的《霓裳羽衣曲》。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书信不能传达,暗含相思之苦。

    (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进而说明“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观点。

    (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空”字营造意境氛围,或写空寂的环境,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英雄的失意,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____________________,其皆出于此乎?(韩愈《师说》)

    (2)一肌一容,尽态极妍,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官赋》)

    (3)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⑷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 10、将下列句子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中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无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两句写合乎规范的车轮即使在高温环境中也不能改变它的弯曲。

    (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两句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渲染了战场苍凉悲壮的气氛。

    (3)屈原在《离骚》中形象地揭露当时嫉贤妒能的社会风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注],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注)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

    1本词刻画了孙权怎样的形象?

    2整首词采用了借古喻今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修古,字述之,建州建安人。进士起家,累迁秘书丞、同判饶州。宋绶荐其材,召还,以太常博士为监察御史。上四事,曰行法令、审故事、惜材力、辨忠邪,辞甚切至。又奏:“唐贞观中,尝下诏令致仕官班①本品见任上,欲其知耻而勇退也。比有年余八十,尚任班行②,心力既衰,官事何补。请下有司,敕文武官年及七十,上书自言,特与迁官致仕,仍从贞观旧制,即宿德勋贤,自如故事。”因着为令。

    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修古奏:“前史称,御史台尊则天子尊。故事,三院同行与知杂事同,今黄门侮慢若此,请付所司劾治。”帝闻,立命笞之。晏殊以笏击人折齿。修古奏:“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古者,三公不按吏,先朝陈恕于中书榜人,实时罢黜。请正典刑,以允公议。”禁中以翡翠羽为服玩,诏市于南越。修古以谓重伤物命,且真宗时尝禁采狨毛,故事未远。命罢之。时颇崇建塔庙,议营金阁,费不可胜计,修古极陈其不可。

    久之,出知歙州,徙南剑州,复为开封府判官。历殿中侍御史,擢尚书刑部员外郎、知杂司事、权同判吏部流内铨。未逾月,会太后兄子刘从德死,录其姻戚至于厮役几八十人,龙图阁直学士马季良、集贤校理钱暖皆缘遗奏超授官秩,修古与杨偕、郭劝、段少连交章论列。太后怒,下其章中书。大臣请黜修古知衢州,余以次贬。太后以为责轻,命皆削一官,以修古为工部员外郎、同判杭州,未行,改知兴化军。会赦复官,卒。

    修古立朝,慷慨有风节。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既没,人多惜之。家贫,不能归葬,宾佐赙钱五十万。季女泣白其母曰:“奈何以是累吾先人也。”卒拒不纳。太后崩,帝思修古忠,特赠右谏议大夫,赐其家钱二十万。

    (选自《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传第五十六》,有删节)

    【注】①班:朝官上朝。②班行:上朝的位次。③三院: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B.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C.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D.修古尝偕三院/御史十二人晨朝/将至朝堂/黄门二人行马不避/呵者止之/反为所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礼部会试者称为进士,根据排名,分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B.御史在秦以前仅为负责记录之史官,自秦汉至清,则专司监察,监督巡查中央及地方官吏。

    C.汉有黄门令、小黄门、中黄门等官职,侍奉皇帝及其家族,皆以宦官充任,故后世亦称宦官为黄门。

    D.“出”,即京官到地方任职,也称“外放”“放外任”,与地方官进朝廷任职的“入”相对。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修古恪尽职守,尽职尽责。他身为监察御史,监察百官,整肃朝仪,不管是太监侮慢还是宰相失体,他都及时参奏,仗义执言,要求严惩以正典刑。

    B.曹修古关心朝政,积极进言。当他看到有的官员八十多岁心力俱衰却依然在职,于是建议文武官员七十岁应主动退休,概无例外,朝廷据此定为法令。

    C.曹修古不惧权贵,遇事敢言。太后侄儿刘从德死后,朝廷越级任用了一大批刘家亲戚乃至厮役,他极力反对,因此惹怒太后,被削官一级,外放地方。

    D.曹修古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在他死后,连扶灵柩回故乡安葬的费用都没有,还是他生前的部属和幕僚筹集五十万钱来资助他的家人,才办理了后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殊身任辅弼,百僚所法,而忿躁亡大臣体。

    (2)当太后临朝,权幸用事,人人顾望畏忌,而修古遇事辄言,无所回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①美国近期对华为进行了一系列的的封锁制裁,尤其是美商务部的一纸通告更是对华为基础架构中的关键核心-芯片来了一次釜底抽薪般的打击。华为心声社区只刊发了一篇《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的文章作为回应,文中写道:“回头看,崎岖坎坷;向前看,永不言弃。”

    ②近日,吉林省吉林市受疫情影响,初三和高三改回线上教学,学生们在教室集体大声喊着口号:“有担当、不埋怨,成功路上永向前,战胜病魔斗新冠,我命由我不由天。”随后含泪搬离学校。

    ③“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把我画在那月亮的下面歌唱为冷清的房子画上一扇大窗再画上一张床……画上有能用手触到的彩虹画中有我决定不灭的星……我没有擦去争吵的橡皮只有一只画着孤独的笔那夜空的月也不再亮只有个忧郁的孩子在唱为寂寞的夜空画上一个月亮”,在《中国好歌曲》节目中,歌手赵雷的这首歌曲《画》被刘欢称作“神来之笔”。

    作为一个经历着疫情即将高考的学生,这三则材料触发你的哪些联想,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知或感悟。

    要求:综合材料,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