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学界全体宣言》中说: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由此判断五四运动( )
A.是一场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
B.取得了初步胜利
C.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2、“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遵循了客观规律 B. 解放了思想
C. 违背了客观规律 D.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3、新航路开辟后,意大利城邦失去了它们对东方贸易的垄断,欧洲的重心转移到伊比利亚半岛上。之后,西欧的英、法、荷三国开始活跃,它们主导了大西洋的经济活动,其中一部分国家的影响力延续至今。这段材料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B.促进了大西洋沿岸国家的发展
C.使世界政治的中心发生了转移
D.使西欧国家拥有新的殖民航线
4、1950 年,打着联合国的旗号人侵朝鲜的是( )
A. 联合国
B. 美国
C. 日本
D. 英国
5、中国近代史上“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黄埔条约》 C.《南京条约》 D.《北京条约》
6、有学者在评价洋务运动时指出,福州船政局各种费用支出中局内人员的“薪水工食”竟占了全部经费的80%,而轮船招商局自1873年至1893年所获的600多万两白银也大部分归入李鸿章的“私囊”。其意在说明( )
A.洋务运动是中国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B.洋务运动的经营模式存在弊端
C.洋务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洋务运动能够抵制外资的入侵
7、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又进一步发展;一战后,纱厂屡遭挫折,最后被吞并。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 )
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
B.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
D.张謇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
8、“九二共识”指的是两岸就达成共识。
A. 开展经贸文化交流
B. 双方领导人互访
C.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不以政治分歧影响经贸合作
9、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对鸦片战争的学习,应吸取的主要教训是( )
A.鸦片必须严禁
B.外交需要谋略
C.落后就要挨打
D.作战必须勇敢
10、1981年,一位在南方打工的安徽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过去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新中国主动建立的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那么为个小伙子去的城市是( )
A.厦门 B.广州
C.上海 D.深圳
11、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照此观点,下列属于研究武昌起义的原始史料是( )
A.蒋翊武的《文学社举义之计划》
B.历史专著中的有关叙述
C.1912年新闻纪录片《武昌首义》
D.今武汉湖北军政府旧址
12、在电脑搜索引擎中输入“上海”“嘉兴”“毛泽东”“董必武”“党纲”等词汇,可以搜索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中华民国的建立
C.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D.五四运动的爆发
13、下图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漫画,题目叫“屠杀中国龙”。这幅漫画的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4、“不久,昆曲的轻歌曼舞的绮梦,给红巾长毛的‘叛贼’捣乱了,给他们的喧天动地的鼙鼓震破了。是的!乾嘉之世和同光之世之间,夹着这么一段‘可怕可恨’的回忆。”材料中“‘可怕可恨’的回忆”是指( )
A.荷兰殖民者入侵
B.太平天国运动
C.英法联军侵华
D.义和团运动
15、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时,人民解放军驻港、驻澳部队举行了盛大的进驻仪式。他们的进驻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
A.对港、澳行使主权
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
D.对港、澳特别保护
16、“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被取消,重新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战略主张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这叙述的是(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17、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被誉为状元实业家,他是( )
A.张謇
B.陈天华
C.邹容
D.章炳麟
18、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我国
A.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B.实行改革开放走向富裕繁荣
C.人民政治权利和地位的提高
D.政治制度建设在创新中发展
19、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一五计划”超额完成③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④土地改革开始
A.③①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①③②
D.④③②①
20、第一届全国人大选举的国家主席是( )
A.毛泽东
B.朱德
C.刘少奇
D.宋庆龄
21、根据描述,写出相关历史人物。
他在与英国人的“较量”中。既表现出抵御外侮的民族气节,又表现出接纳新知的开明视野,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持编译了有(四洲志》。他是_________
(2)他是伟大的维新战士,放弃逃亡.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他临刑前的豪言壮语。他是_________
(3)他领导了新文化运动,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第一个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他是________
(4)他被誉为“北伐名将”。他率领的独立团是北伐的先头部队,战绩辉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光荣称号。他是________
22、1950年6月,我国颁布了《 》,这是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
23、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
24、每个前进的时代都有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 ______ 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______ 为了摸清灾情,改变兰考面貌,以身作则,为抗灾防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被人民称颂为“党的好干部”。
25、________年是中华民国元年,孙中山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按照民国纪年的方法计算,1925年应该是民国________年。
26、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______。
27、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28、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9、____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的刺激太大了,洋务运动时期人们曾寄予很大期望的新式海陆军,在战争中竟那样快地覆没了。《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康有为等人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史称“____”。
30、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点是____________我国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____________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31、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抵抗侵略,探索救国救民的奋斗史。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农民阶层和地主阶级也奋起反抗。请各举一例抗争的史实
(3)当祖国面临列强的侵略时,中国人都行动了起来,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2、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新的管理制度是什么?目前,全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哪一个?
33、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材料二: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1)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从此,中国进入了哪一历史时期?
(2)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3)材料二的“旗帜”是指什么?
(4)有人认为上述政策的实行便利了外国企业抢占中国市场,使外国列强在战场上没有得到的东西几乎都得到了,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弊大于利。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说明理由。
(5)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
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
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
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