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黑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天晚上月朗风清,四下一片寂静。难得相聚在一起,大家坐在小院里喝着茶,天南海北,谈笑自若,每个人都有了不知今夕何夕的感受。

    B.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针对大操大办、闪婚闪离等与民族传统美德南辕北辙的现象,将结婚登记颁证和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纳入其中。

    C. 忧心忡忡地说,日本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国家资源匮乏,因而具有非常强的忧患意识,而我国的不少孩子连基本的国防意识都没有。

    D. 沧海横流、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子商务时代,传统企业只有甩掉各种包袱,与时俱进,才可能获得持续发展,重现往昔风采。

     

  •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①永不朽(流传) ②询(低下头) ③死(将近) ④涎(向下流或滴) ⑤然开朗(开阔) ⑥达(豁亮) ⑦免(免去) ⑧杂(繁杂) ⑨平(野草丛生的地方) ⑩荒(野草丛生)

    A. ②④⑥⑦ B. ①③⑤⑨

    C. ③⑥⑧⑩ D. ②④⑤⑩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古典诗歌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歌、行、吟、引”分别是古体诗的一种体裁。近体诗主要有律诗和绝句两种。格律诗要求二、四、六、八句押韵,只押平声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B.诗的风格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派别,前者的代表人物如杜甫、白居易、陆游等,后者代表人物如屈原、李白等。词则有豪放、婉约之别,前者代表人物有苏东坡、辛弃疾、柳永、姜夔等,后者代表人物有李清照、秦观、李煜等。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豪放词派。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被贬儋州时所作。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琵琶行》是一首为歌女所写的抒情诗。

  • 4、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_____”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_____”,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_____”,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_____”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A. ②④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①③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琅琊榜》自播出以后,由胡歌饰演的梅长苏瞬间成了年轻人的偶像。

    B. 班婕妤在成帝死后又去为成帝守陵,孤独终老。她没有飞燕起舞绕御帘的轻盈,亦没有合德入浴的妖娆妩媚,有的是一个女人至善至美的纯心。

    C. 悠久灿烂的中原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游牧文化、齐鲁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D.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断,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生动地概括了眼前利益与长久利益的内在联系。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纸上思量

    ①把一张六尺宣纸徐徐展开,铺在宽大的案上,两边用厚重的镇纸压住,纸面一下子平整起来。我的心情也随之渐渐平静,眼前宛若出现一片素淡的旷野,一片晴朗的天幕,一片水波不兴的宽阔河面。

    ②真的要下笔,我反而谨慎了。对如此精良的雪一般的宣纸,我一直心存郑重。有好几次,柔软的羊毫在砚边染了润泽的墨汁,提了起来,踌蹰再三,还是把笔搁下了,那个时刻似乎还未到来。

    ③通常我不是这样。平时用廉价的宣纸练字,废纸千万,每一张都在线条的纵横交错中墨气淋漓,写到密不容针方才放弃。无数的廉价宣纸训练出了一个人的胆量,还有手上准确精到的技巧。那些附庸风雅的人,他们对于宣纸轻慢、漠视的眼神,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上乘的宣纸,遭逢了没有技巧储备,没有性情濡养的拙劣书手。他们不管不顾,一笔下去,肯定不行,揉搓丢弃;再来一张,还是不行。结局是可望而知的。这种人永远都无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书法家,他们不惜纸,更不善用纸,只是以蹂躏糟蹋纸为快意。

    ④少年学书,成年以后把笔挥毫成为我的专业,更成为精神上的倚重。我经常把自己关在书房内,把玩古帖,独自书写。书法给子我的快乐就是这种独立性,可以避免受人牵绊,也不必迁就他人。享受孤独之趣,因此才得笔无凝滞、圆融无痕。琴师抚琴与书法家动笔极为相似。白居易在《夜琴》中说:“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正是在自弄自罢中,深入自己的精神世界,忘怀俗事,不知今夕何夕,今世何世。抚琴和挥毫都有一种萧疏感,它们甚至相辅相成。秋风黄叶,林壑清肃,这边琴师弹的是《渔樵问答》《平沙落雁》,清的琴声汩汩而出,冲和疏淡,那边的书家静听中凝神绝虑,墨香氤氲,填词抒怀,笔底清旷飘逸。秋色点染,琴音笔调都附着了疏远的韵味。琴声随风而逝,而形于纸上的晕化之痕,却可以留存下来,成为一次雅集的印迹。

    ⑤少年时我曾想改学绘画,色泽斑澜的画面,那么富贵、冶艳,整个世界就像浸在缤纷的春光里。人进中年,浮艳心思已渐消逝,对于色调的喜爱也重新规划分野。一个人不可能长期面对喧闹的视觉对象,就像我们不敢长久仰望炽热的骄阳。而皎洁的月光,它的澹泊之色,让人可以长久注目,感受到它的亲和与抚慰。相比于泥金、泥银,大红镶嵌龙凤纹路的宣纸,我更喜欢素洁如雪的玉版宣,它驱逐了富贵、妖娆的气息,显得孤寂、清寒。

    ⑥一个喜好在白宣上驰骋的人,他的目光是平静安详的。素净洁白的纸,冰冷细腻的砚,竹木与毛羽制成的笔,汲日月精华的松枝烧制成的墨,都是纯朴之物。书法家以此为己所用,天长日久。也如这些自然之物,质朴浑成。

    ⑦西晋时期人们争相传抄左思的《三都赋》,以至纸价上涨,留下了“洛阳纸贵”的佳话。那是一个欢欣鼓舞令人感动的场面,人人以笔墨相见,在宣纸上寄寓情怀。那是一个生活节奏徐缓的时代,是一个在纸面上刻画性灵的时代。宣纸使用率达到极致的时候,城市安静下来,人人行止优雅,他门在一点一划的讲究中,心性被磨洗得从容安闲。而在物品包装越来越华丽、文化作秀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古雅素净的宣纸日渐陌生,朴实无华的笔墨淡出人们的生活,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来逼近心灵的深处?

    ⑧爱纸惜纸,算起来也是我四十岁以后的事。“惜墨如金”也就是惜纸如金,每一次下笔都像是举办一个庄重的仪式。书写之前,研墨以使心静,焚香以使宣清,沐浴更衣以使神清气爽。此时,下笔的氛围形成。自然笔随心动。那些“书法表演”,是今人悲作。应景而表演,笔在手中,动作很大,口中有声,这是很不敬畏的。书法本是寂寞之道,运用在人声鼎沸的娱乐场景里,博人一粲,“表演者”毫无矜持,随便而轻率,内心不复清静。现如令,还有多少人在效古人之行,恪守笔墨之道呢?

    ⑨提按快慢,纵敛卷舒,纸上的动作都是一些怀旧的影子,我的内心还停留在对古雅的喜好上。我喜欢收藏各式各样淡雅的信笺。白色的笺上,浅浅地浮动着异兽、云水、钟鼎、瓦当的纹身路,逗引我书写。在各类书写中,写信札最没有负担,笔提起来,文思涌出,于是疾疾向前,文词错了,就圈起来,或者涂抹一下,只求一个随意。若把信写得笔笔不爽,在我看来已失天趣。今天,人们爱发电子邮件,用笔墨写信的人越来越少,许多精美的宣纸信笺,搁在柜台上无声无臭,渐渐蒙上了尘泥。

    ⑩又是一个夜晚来临,春日将过,初夏将至,空气中弥漫着滋润清新的气息。我照倒在案上铺开一张白宣,书房似乎一下子亮堂许多,四周岑寂了下去。我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心动时刻。

    (取材于朱以撒同名散文)

    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是一直耿耿于怀的 耿耿于怀:形容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B.它们甚至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补充,缺一不可。

    C.文化作秀现象层出不穷的现在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D.搁在柜台上无声无臭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气味,比喻默默无闻。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所写作者动笔前的想象,既折射出他的心境,又暗示了他追求的精神境界。

    B.作者认为笔墨纸自然纯朴,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书法家的心性气质。

    C.作者的内心停留在对古雅之物的怀旧上,所以对今人不恪守笔墨之道心怀不满。

    D.这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营造了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书法创作应有的庄重感。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着描写琴师抚琴?请简要分析。

    4作者的“纸上思量”包含着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思考和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用桑叶不同的色泽、状态来比喻女子不同时期的容颜,比喻女子正值芳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比喻女子青春不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他由月亮的阴晴圆缺而引发的哲思。

    (3)《论语·卫灵公》提到了一种不强人所难的可贵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4)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______________。(周邦彦《苏幕遮》)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在《虞美人》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景物与人事对比, 写出物是人非之感。

    (2)《出师表》中,诸葛亮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赤壁赋》中作者和友人游赤壁时举酒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强调要早存优患意识,不要等到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形,到那时国家已将灭亡。

    (2)杜甫在《登高》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道出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郁积诗人心中的无限悲凉难以排遣。

    (3)杜牧常用音乐来烘托气氛,表情达意,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六国的妃嫔媵嫱到秦国宫殿后的歌舞升平,在《泊秦淮》中则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官僚贵族正沉迷于声色歌舞的含蓄讽刺。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自己陋室不陋是因为自己结交的朋友都是有学问之人。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自己和“客”在江中和沙洲上捕鱼打柴时的生活场景。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杜子美书室

    赵抃

    直将骚雅镇浇淫,琼贝千章照古今。

    天地不能笼大句,鬼神无处避幽吟。

    几逃兵火羁危极,欲厚民生意思深。

    茅屋一间遗像在,有谁于世是知音?

    (注)①赵抃一生曾三次镇蜀,蜀地杜甫遗迹甚多,此诗所题的书室,当属成都草堂或蜀地某处。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诗人从正面入笔,直接把杜诗比同《离骚》《诗经》,是当今社会为人为文浇薄、淫巧风气的镇慑。

    B.颈联概括了杜甫在安史之乱中虽身陷乱世,却仍然抱着忧国忧民的情怀,用语朴实而用意很深。

    C.尾联写诗人瞻仰凭吊杜甫,体味杜诗的广博和深意后,为当今世上缺少把杜甫当知音的人深感悲哀。

    D.这首诗评价杜甫开篇占据高位,感情由高处倾下,格局非同一般,至结尾发出慨叹,更显深沉有力,恰到好处。

    【2】简要赏析颔联丰富的内涵。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骑尚之情。常从客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郎中,再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钢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默》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散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B.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C.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D.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衡字平子”,古人的名和字存在一定的意义联系,此处“衡”与“平子”意思相近。

    B.“三辅”,在汉朝,称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所管辖的长安附近的三个地区为三辅。

    C.“公府”是古代官署名,指普通官员的办公场所,文章中的“公府”也是对官署的统称。

    D.“拜”“迁”,前者指授予某种官职,后者指晋升或调动官职。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将军邓骘其才   奇:认为……出奇

    B.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闻:高雅听说

    C.衡常思身之事   图:图谋,谋划

    D.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虽为节选,但仍然颇为完整地介绍了张衡一生的主要经历、在科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以及文学成就、政治表现等,反映出他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质。

    B.张衡创造的候风地动仪是用精铜铸成的,直径有八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形状像个酒樽,外面用篆字和山龟鸟兽的图形装饰。

    C.顺帝曾经询问张衡天下百姓所痛恨的人,宦官们害怕他说自己的坏话,个个紧张,都给他递眼色,张衡便没对顺帝说实话。

    D.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法令制度,还有很多豪族大户,和他一道胡作非为。张衡一到任就威风凛凛,整顿法制,暗中探知奸党分子的姓名,把他们一下子全都抓了起来。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2)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有人说,人生的麻烦,大多是因为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