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滁州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三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作品、文体、作者、作者国籍对应不正确的是

    A.《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学术论文   乔治萨顿   美国

    B.《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诗歌   普希金 俄国

    C.《落日》   散文   朱启平 中国

    D.《蝉》   说明文   法布尔 法国

  •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官(jǐn)   (jì)     关(sǎn)       不及防(zú)

    B.衰(bìn)   (zǎi)     音(hào)     上长城(sài)

    C.堂(cí)     让(chán)   森森(bǎi)     天物(tiǎn)

    D.除(fú)     率(pín)     间(zhóng) 泪满衣(jīn)

  • 3、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是( )

    A.两汉乐府诗是在继承发扬《楚辞》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产生的

    B.两汉乐府诗推动了由以抒情诗为主向以叙事诗为主的转变,实现了由四言诗向五言诗和杂言诗的过渡

    C.两汉乐府诗发展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D.在词、曲盛行的宋元时期,乐府被用来作为词或散曲的代称

    E.魏晋时期是乐府诗的源头

  • 4、下列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子,是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人。中国古代哲学家,法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B.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候的车轮一般由三十根辐条构成。

    C.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可以插轴,后借指车轮或车。

    D.夫子,古时对男子的尊称。原为孔子门徒对孔子的尊称,后来夫子成为人们对教师的尊称。

  • 5、下列句子中“收拾”一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①妈妈说:“等一会家里要来客人,我要把屋里收拾一下。”

    ②小明的妈妈说:“你要是不听话,看你爸爸回来收拾你!”

    ③在这次战役中,我军英勇顽强,把据点里的敌人全部收拾了。

    ④他在收拾书包的时候才发现,包里居然藏着自己丢失的钢笔。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苦香的苣荬菜

    王立纯

    吃早饭的时候,婆婆念叨,春天来了,苣荬菜该下来了。我听懂了婆婆的意思,她想吃苣荬菜了,也希望能到春天的大地里坐一坐,她毕竟是乡下的孩子。

    往年这个时候,都是成林用轿货车拉着婆婆,到城外大地里转上一圈。可今年不行了,工厂倒闭,成林下岗,轿货车被人开走顶账了,满足婆婆这个要求,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婆婆已经七十八了,又是青光眼,家里遇到这等糟心事,只能瞒着她。我一边给婆婆梳头,一边哄她说,成林拉着领导跑业务去了,我带你去挖苣荬菜,坐三轮去,那东西不怎么体面,可坐着稳当,很多人都喜欢坐它观光旅游呢。婆婆点着头说,坐三轮好,当年我嫁给你公公,就是坐三轮来的。

    太阳升高了,是个晴好天气。我叫来三轮车,把婆婆扶上去,又带了铲刀和筐,锁好家门就出发了。婆婆很高兴,她看不见,但感觉是完好的,一出城,手就在空中一抓一抓的,说这就是春风啊,一缕一缕的,就像是软缎子。她还说春天总是在城外,城里都是煤油和汽油味儿,春光还不等落脚,就被熏跑了。我呵呵地笑着,一面向她描绘路两旁的景致:嫩绿的小草,柔长的柳丝,飞来飞去的小鸟……婆婆笑了起来,模样就像是小孩子。好半天,她没听到骑车人的声息,就问,蹬车的师傅咋不说话?我告诉她,那是个聋哑人,她哦了一声并嘱咐我,多给两块钱,残疾人都不容易。

    春风里还带着料峭寒意,从脖子直凉到心里。婆婆的白发在风中飞扬,像一面洁净的旗帜。我怕她冷,给她披上了一件衣服。婆婆一偏脸,在衣服上嗅嗅,忽然发现了秘密,大声喊停车。

    这是谁的衣服?她问。

    是三轮师傅的。我解释说。

    婆婆半响没说话,两行泪水从昏昧的眼睛里流出来。

    儿子,你下岗了?

    成林从车上跨下来,他抱着母亲,泪流满面。

    我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流下泪来。

    婆婆抚摸着儿子的脸颊,为他擦着滚滚涌出的泪水。孩子,瞒我是瞒不住的,自己的儿子,只要叹一口气,咳嗽一声,当妈的就能听出来。这些日子,我就闻出你身上的味不对,过去是汽油味,现在是汗气味儿,只是我没有想到,你骑上三轮儿!

    成林说,骑三轮儿比开车好。汽车是公家的,三轮是自己的,以后妈愿意出来玩,我就用自己的车拉着你,自由自在,谁也管不着!

    婆婆笑了。然后,她很平静地说下岗的又不是你一个人,别人能活,咱们也能活。你爸爸老早就死了,我不是领着你们几个活过来了么?

    成林说,妈说的对,我和凤兰要好好挣几年钱,到时候买一辆自己的汽车!

    我和成林把婆婆安置在向阳的地头上,分头挖起苣荬菜来,大地里的苣荬菜很多,似乎别的生命还没萌动,它们就抢先发芽了。这是一种北方常见的野菜,叶片刚刚形成锥形,像一把还没完全打开的雨伞。这正是它的黄金价段,在城里,一斤能卖上十几块钱呢。我把一棵嫩嫩的苣荬菜放到婆婆手上。她的手颤抖着。摩挲那熟悉的轮廓和细部后,婆婆把苣荬菜放到嘴里,慢慢嚼起来。

    好吃么?我问。

    婆婆点点头说,开始苦微微的,越嚼越清香。七十多年,什么东西滋味都变了,就是它的滋味没变!

    我决定第二天开始,每天都来采苣荬菜卖,也好添补一下家里。婆婆非要跟我一起来。她说,让成林的三轮早上送来,晚上接回去,反正车是咱自己的。别的我不能干什么,可我能和凤兰做个伴。带来的干粮,我焐在怀里,保证啥时候吃都是热乎的!

    站在婆婆面前,我和成林都热泪盈眶。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我”与成林带婆婆到野外挖野菜为主线情节,文章行文清晰自然,内容集中紧凑,人物特点鲜明。

    B.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春天,“春风”“嫩绿的小草”“柔长的柳丝”等自然景物,充满生机,暗示着生活依然充满希望。

    C.小说中将婆婆的白发比作“一面洁净的旗帜”,新颖别致,具有象征意义而又引人联想,深刻传达婆婆的精神面貌对“我”的感召和影响。

    D.小说用“半响没说话”“很平静地说”等细节描写,表现出婆婆发现成林下岗后,从一开始的震惊难过到无奈接受的心理变化。

    2请简要概括凤兰这一人物形象。

    3请结合全文,探究题目“苦香的苣荬菜”的深刻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朋友远在天涯,我们吟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遥寄深情的祝愿;朋友长途来访,我们吟诵“_____________”,抒发内心的喜悦。(用《论语》中的句子作答)

    (2)《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比兴手法,借桑叶的变化来表现女主人公青春的逝去。

    (3)在《离骚》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向老师请教时恭敬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 两句集中表现了莲的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个小题)

    ⑴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论语·学而》)

    ⑵僮仆欢迎,____________。三径就荒,____________。(陶潜《归去来兮辞》)

    ⑶元嘉草草,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⑷但以刘日薄西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不虑夕。(李密《陈情表》)

    ⑸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奉之弥繁,____________。(苏洵《六国论》)

    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心非木石岂无感?______________。(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4)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____________,水随天去秋无际。(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君子心怀天下并非易事。它是《荀子·劝学》中的自我审视,力求“①________________”的君子修为;它是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举杯豪饮后,抒发的“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的老当益壮的豪气;它是韩愈在《师说》中奖掖后进,发出“④________________”的诚挚赞赏;它是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辞官而不推责,愿“⑤________________”的无怨奉献;它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生疾苦,希望“⑥________________”的济世情怀;它更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心系民生,发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深沉喟叹。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苏幕遮》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阙前四句写醒后所感所闻所见,抓住时间的特点,看似平常,实则颇具匠心,用笔一丝不苟。

    B. “叶上初阳”三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运用不同的镜头摄下了荷花丰富多彩的形象。

    C. 下片前四句是思归。换头两句故作跌宕,由虚转实,从面前的荷花想到遥远的故乡,引出深沉的乡愁。

    D. 这首词主要运用从生活中提练出的词语,准确而生动地表现出荷花的风姿,抒写自己的乡愁,有一种从容淡雅、自然清新的风韵。

    2“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历来为人所称道,试分析其好在哪里。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梓人传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门,愿佣隙宇而处焉。所职寻引、规矩、绳墨,家不居砻斫之器。问其能,曰:“吾善度材,视栋宇之制,高深圆方短长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舍我,众莫能就一宇。故食于官府,吾受禄三倍;作于私家,吾收其直太半焉。”他日,入其室,其床阙足而不能理,曰:“将求他工。”余甚笑之,谓其无能而贪禄嗜货者。

    其后京兆尹将饰官署,余往过焉。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圜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继而叹曰:彼将舍其手艺,专其心智,而能知体要者欤!吾闻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彼其劳心者欤!能者用而智者谋,彼其智者欤!是足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彼为天下者,本于人。其执役者为徒隶,为乡师、里胥;其上为下士;又其上为中士,为上士;又其上为大夫,为卿,为公。离而为六职,判而为百役。外薄四海,有方伯、连率。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又其下皆有啬夫、版尹以就役焉,犹众工之各有执伎以食力也。

    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择天下之士,使称其职;居天下之人,使安其业。视都知野,视野知国,视国知天下,其远迩细大,可手据其图而究焉,犹梓人画宫于堵而绩于成也。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犹梓人之善运众工而不伐艺也。夫然后相道得而万国理矣。

    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梓人,盖古之审曲面势者,今谓之“都料匠”云。余所遇者杨氏,潜其名。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节)

    [注]①寻引:此指量尺。寻,八尺。引,十丈。②居:积储。砻:磨光。斫:砍削。③宫:房屋。④乡师:古代的一乡之长。⑤里胥:古代的一里之长。⑥连率:古代十国为连,连设帅。⑦啬夫:汉代小的乡置啬夫一职。⑧版尹:古代掌户籍的官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B.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C.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D.彼佐天子相天下者/举而加焉/指而使焉/条其纲纪而盈缩焉/齐其法制而整顿焉/犹梓人之有规矩/绳墨以定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京兆尹,既可作为官职名,也可作为行政区划名。作为行政区划是指存在于两汉时期的与郡、国相似的行政区划,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作为官名是指管辖京兆尹的长官,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但是地位低于太守。本文中是官职名。

    B.大夫,古代官职名。周代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各等中又分上、中、下三级。后因以大夫为任官职者之称。唐、宋时期尚存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明、清时期废除。

    C.胥吏,“胥”指的是一种基层的办事人员,即政府将平民按户口加以控制,并从中选拔出“有才智者”加以管理。“吏”本是指替天子管理臣民、处理政务的人,即“官”。一般认为,汉代以后“吏”逐渐专指小吏和差役,即没有官位的官府工作人员。

    D.徒隶,在古代可以指服劳役的犯人,还可以专指狱卒,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正惕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梓人指木工,建筑工匠。本文开篇讲述了关于一个木匠“善度材”“善用众工”的故事。

    B.此文结构颇有规矩绳墨。前幅叙事,后幅议论,宕开复合,曲折尽意,既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又形成了对比的关系。

    C.柳宗元写作此文,实则借梓人之事来指斥时世、议论朝政,表现了他的高度自信心和政治责任感,又或是柳宗元以相才自许、自励也未不可。

    D.梓人的“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与宰相的“能者进而由之,使无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有异曲同工之妙。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委群材,会群工,或执斧斤,或执刀锯,皆环立向之。

    (2)不衒能,不矜名,不亲小劳,不侵众官,日与天下之英才,讨论其大经。

    5本文作者通过一个梓人的故事,阐明了当宰相治理国家的道理,结合你的理解谈谈“梓人”和当宰相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似之处。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29年5月4日,笔名为醉梦人的读者向上海《生活》周刊投稿,展望未来之中国,提出吾国何时可稻产自丰、谷产自足,不忧饥馑?吾国何时可自产水笔、灯罩、自行车等物什,供国人生存之需?吾国何时可产巨量之钢铁、枪炮、舰船,供给吾国之边防军?等十问。

    材料二:

    1935年在狱中饱经折磨的方志敏,于人生的最后时刻表达对祖国美好未来的憧憬: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说:他们信仰的理想正在实现,他们开创的事业正在继续,他们书写的历史必将由我们继续书写下去。

    如今,当年“醉梦人”的“十问”和方志敏的憧憬和遗愿已悉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展现在眼前。作为当代新青年,你对此肯定深有感触。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1)学校拟以“今日之中国,正如您所愿”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请你写一篇演讲稿,体现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请在“醉梦人”和方志敏等革命先辈中选一个作为叙说对象,写一篇文章参加某杂志社举办的“×××,我想对您说”专栏征文活动,表达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