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书名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除了精良的制作,关键还是胜在“新瓶装旧酒”。
B.修正案坚持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正确处理《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平衡关系,使刑事诉讼制度进一步法治化、民主化和科学化。
C.“高山探险”和“山地户外”等体育项目,已被列入《全民健身条例》,因此,把户外探险一律看作是个人不负责任的行为,实在有失公允。
D.我长久地凝视《清明上河图》,想象着宋朝时春天的汴京城,在疏林薄雾中,掩映着几家柳荫茅舍、木桥流水、老树和扁舟。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徜徉在古巷里,沐浴着秋天的夕阳余晖,抚摸着留有沧桑刻痕的土墙,不由心生感慨、浮想联翩。
B. 他写的这篇文章议论入木三分,结构别出心裁,文字如行云流水,已经可以和名家名篇望其项背。
C. 让人欲罢不能的剧情和津津乐道的人物,是考验探案剧的标准,满足这两点就可能获得观众追捧。
D. 我们要看到世界经济正在发生深层次重大变化,要因势利导,立足于行动,引领新一轮发展繁荣。
3、《黄飞鸿》中的歌曲《男儿当自强》改编自哪一首中国古曲?( )
A.十面埋伏
B.秦王破阵乐
C.将军令
D.霸王卸甲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小说是人生的“百科全书”,闲暇之时,常读小说,既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又可以培养我们的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B.一项创新的为民举措,不应仅满足于合法或只站在自身立场,而应当是通过技术创新,主动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固若金汤的“防火墙”。
C.小说《边城》中的人物,没有鲁迅笔下的中国人那些诸如愚昧、自私、冷漠等劣根性,而处处表现出正直朴素、富于关怀的人性美。
D.我国首次实现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播输送播放,这一最新科技成果靠的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取得的。
5、下列对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等事项。
D.受禅,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有时也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的帝位。
6、 传统的人口红利观从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角度来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以及论述未来人口变动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挑战。这些讨论对于理解国家发展和预判未来趋势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从人口结构转变来看,我国1960年已经出现了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逐步提高和社会抚养系数的下降,1980年以后从东部沿海地区开始的资本投资和工业化发展,才使得人口结构变动的“人口红利”推动经济增长成为现实可能。“人口红利”确实对经济增长、对投资率的提高有积极作用,但与其强调“人口红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如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制度变动,才是1980年代经济奇迹的真实力量。
人口结构性转变的“红利”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一种潜在性的影响,这样的“潜在性的红利”需要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通过制度改革,才能够转化成为现实的人口红利。
当前我们确实面临着国家人口结构变化带来“人口红利”减弱或者逐步消失的挑战。我们看到劳动适龄人口的比重从2011年开始已经下降,而劳动适龄人口总量从2012年也已经下降,老龄化的速度在加快,社会抚养系数也开始转头向上不断提高。人口红利减弱对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值得警惕的,但如果我们意识到人口结构性变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能也不必要对于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而惊慌失措。
实际上与其考虑如何避免“人口红利”的消失,还不如深入思考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和制度安排进行新的调整,从而应对人口变动和人口结构的转变,反而能够开辟出适应未来中长期人口变动的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弱带来发展的挑战,但也同时创造出一些新的发展机遇,或者可以说是创造出“新的人口红利”。“人力资本红利”就是一种新的人口红利。人口生育率下降推动教育水平的提高,而人口死亡率下降带来预期寿命的提高和健康预期寿命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健康寿命的延长,共同增加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高使得人力资本替代劳动力数量得以可能。只要人力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劳动力数量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人口结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人口红利消失”就可以转而被新生成的“人力资本红利”所替代,并创造出新的发展动力。这也就要求以劳动力为依托的经济发展模式要转变成为以人力资本的充分利用为动力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为更加依赖人才、更加依赖知识技术、更加依赖健康促进的发展模式,通过人力资本的不断投资和充分利用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劳动者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物质和社会财富,这样的人口结构转变所带来的新红利就能够延长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促进“人力资本红利”发挥作用,才能真正落实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使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得以实现。
(摘编自任远《创造出“新人口红利”的发展机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的人口红利观,从人口结构性变化的角度,来解释国家经济的历史发展并预判国家经济的未来趋势。
B.在作者看来,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生奇迹,并不是人口红利的力量,而是经济方式与改革制度的推动。
C.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看,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与社会抚养系数成反比,它们的数量都越高对国家就越好。
D.只有真正落实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才能促进“人力资本红利”起作用,实现创新驱动的经济社会发展。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论证顺序上,全文先破后立。先摆出传统的人口红利观,轻肯重否;然后提出新的人口红利观,以人力资本红利为重点,论述了其合理性。
B.作者在文中第一段和第三段阐述了1960-2012年间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过程,目的是为了说明人口红利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是需要警惕的。
C.作者在论述人力资本红利时,从人口出生和死亡率,到教育水平和健康寿命,再到人力资本及其红利,因果相扣,步步推理,最后得出观点。
D.文章从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对比、人力资本与知识技术的相互作用、经济模式与劳动生产率的因果等的论述中,阐明了人力资本红利的产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经济贫穷社会落后科技含量很低的时代,人口红利是经济提高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力量。
B.如果发展了劳动力市场,改革了制度,人口红利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潜在性才可能消失。
C.如果我们既注意了人口变化,尤其注重了经济模式和制度改善,就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
D.作者新的人口红利观也只是一种理论学术上的新观点,仍需要国家社会发展实践的践检。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用“_____,_____”这一包含比喻和对比的句式,表现出因人在天地间生命短暂和个体渺小而产生的感伤之情。
(3)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写出了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自己躬耕南阳时的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中的钉头闪耀,比粮仓的粮食还要多。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两句是作者用二人能共同享用自然界的无穷宝物劝慰朋友。
(3)为了使诗文表达更加生动有趣等,古代诗文中常常会借“木”说理,比如:“______,______”。
9、《游褒禅山记》
(1)《游褒禅山记》中,同“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游褒禅山记》中,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游褒禅山记》中,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古人游赏有所收获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悟出来的。
(5)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明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明有“力”而无“志”就会达不到目的,因而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后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凭箜篌引》中含有历史典故的佳句为: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体现诗人要坚持美与善的理想和坚定信念,至死不渝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出傍晚时分,飘零在外的游子内心的悲苦。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月亮升起的地方;“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自己任凭小船漂去。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这首词上阕写暮秋景色,词中哪些词语突出了秋色之深?
【2】在“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两句中,“击”和“翔”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语句的含意进行简要分析。
【3】上阕“看万山红遍”以下各句,下阕“恰同学少年”以下各句,是铺叙,也就是古人所说“赋、比、兴”手法中的“赋”。此处使用“赋”有怎样的艺术效果?
【4】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青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
【5】《沁园春·长沙》采用了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描绘了一幅山红江碧的绚烂画面。在你所背诵过的古诗中能否找到类似的画面?请默写其中一首,并作简要分析。
【6】在这首写秋景的词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怀?
【7】这首词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鲁有兀(注)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常季问于仲尼曰:“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是何人也?”仲尼曰:“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常季曰:“何谓也?”仲尼曰:“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常季曰:“彼为己,以其知得其心,以其心得其常心。物何为最之哉?”仲尼曰:“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将求名而能自要者而犹若是,而况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象耳目、一知之所知而心未尝死者乎!彼且择日而登假,人则从是也。彼且何肯以物为事乎!”
(选自《庄子•德充符》,有删改)
(注)兀:断一足称兀。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 遗:遗忘
B.而游心乎德之和 和:和谐
C.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 鉴:照镜子
D.而况官天地、府万物 官:主宰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B.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C.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D.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夫保始之征/不惧之实/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直接表明孔子对王骀佩服的一项是
①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②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③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④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
⑤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⑥勇士一人,雄入于九军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国有个叫王骀的人,被砍去一只脚,可是跟从他学习的人竟然跟孔子的门徒一样多,因此,常季非常气愤。
B.王骀站着不给人以教诲,坐着不发议论,这在常季看来非常疑惑:难道真的有不用言语的教诲,就能使学生于无形中心里领会的吗?
C.孔子认为,如从事物的差异面看,即使事物邻近得如同一人之肝胆,也会像楚国和越国那样相距很远;但从事物的相同的一面看,万事万物又都是同一的。
D.在孔子看来,王骀就是那种把六骸作为自己的寄托之具,把耳目等器官看作形式,视万物为一致,而且没有丧失木真之心的人。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2)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若然者,其用心也,独若之何?
【6】王骀令孔子佩服的思想或言行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
宫崎骏说:“成长是一笔交易,我们都是用朴素的童真与未经人事的洁白交换长大的勇气。”
冯友兰说过,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其实也是在说人的精神成长的境界。自然境界是说一个人做事只凭本能或社会习惯;功利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了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做事的动机是利己的;道德境界是说,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天地境界是说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全部意义,并自觉做他所做的事。
以上材料对你的精神成长有哪些启示?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