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里德扎卡里亚的《后美国时代》一书认为:“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是现代史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或可称为群雄竞起的时代。”“群雄竞起”指的是( )
A.两极格局的形成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
2、下图雕塑作品荣获2017年阿斯塔纳世博会金奖。该作品的原型源自
A. 赵州桥
B. 明长城
C. 紫禁城
D. 圆明园
3、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秦孝公死后,商鞅遭到诬陷。商鞅起兵反抗,败死后被车裂,导致这种结局主要是由于商鞅变法( )
A. 严明法度 B.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C. 奖励耕织 D. 奖励军功
4、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多样。道光年间形成的新剧种“皮黄戏”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后来被称为
A.“京剧”
B.“徽剧”
C.“昆曲”
D.“汉调”
5、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纱机,此事即发生于
A.17世纪60年代 B.18世纪60年代
C.17世纪50年代 D.18世纪50年代
6、同学们在讨论“澶渊之盟”,小华说:“是宋真宗的软弱和北宋政府的无能造成的。” 小强说:“是对方太强大,北宋朝廷没办法。”同学们哄堂大笑…….小强说的“对方” 是( )
A. 夏 B. 辽 C. 回鹘 D. 金
7、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珍爱和平、远离战争是同学们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感悟。下列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的导火线
B.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之称
C.1917年美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D.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8、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这里的中国梦是指(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
9、工业革命使工业化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不属于工业革命积极影响的是( )
A.贫富分化加剧
B.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C.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
D.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10、据统计,1865—1894年上海有2家造纸厂、11家火柴厂、97家缫丝厂,而贵州省直到1913年还没有一家近代企业,1920年仅有11万元的私人资本企业,内蒙古直到1913年仍是空白,青海大概也是如此。由此可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C.受封建压迫严重
D.曲折发展
11、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材料中“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指的是
A.研究成功耐用白炽灯泡
B.发明了现代炸药
C.改良蒸汽机
D.以内燃机作为动力机器发明了汽车
1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王安石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以下属于王安石变法内容的是( )
①募役法 ②方田均税法 ③保甲法 ④农田水利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冷战”和“战争”最大的区别是
A.斗争的阵营
B.斗争的方式
C.斗争的目的
D.斗争的实质
14、“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所作的高度评价,这部书的体例是( )
A.纪传体通史
B.纪传体断代史
C.编年体通史
D.编年体断代史
15、“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若要再现民族英雄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
A.宝山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丰岛战役
16、以下博物馆的名称来源于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这项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禅让制 D.世袭制
17、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趋同
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影响
18、明治维新之后,立即在上流社会掀起穿西服、喝咖啡、跳交际舞、鞠躬行礼、甚至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的风尚,这主要是缘于 ( )
A. 受到西方文化的入侵 B.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C. 明治政府提倡“文明开化” D. 岩仓具视使团到欧美考察
19、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成为封建社会精神支柱,且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机构是( )
A.国王 B.大封建主 C.庄园 D.罗马教廷
20、中共七大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光明前途”指的是
A. 抗日战争胜利
B. 解放战争胜利
C. 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D. 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21、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________”,流传四方。
22、杰出的历史人物对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根据提示,写出下列人物。
(1)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______________创立了佛教。
(2)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 ______________通过东征,建立起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7世纪前期,______________在麦地那创立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
(4)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在______________当政期间,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顶峰。
23、雍正年间,设置________,辅助皇帝处理政务。这一特殊机构便于皇帝独断朝政,从而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4、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 召开,会上决定把 作为代国歌。
25、元朝戏剧空前发达,最优秀的杂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昆曲在明朝万历末期表演艺术日趋成熟,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____》。
26、时间: _____年1月1日。
27、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是________。
28、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了“_____”和“_____”(时代特征)
29、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__________(会议),通过了________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30、填空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这种文字是________。
(2)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________。
(3)汉武帝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被派遣出使西域的使者是________。
(4)《史记》被誉为“二十四史”的开山之作,它的作者是________。
(5)东晋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书圣”,行书代表作《兰亭集序》,此人是________。
31、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32、春秋战国时期是学术思想非常活跃的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
请回答:
(1)孔子是哪一学派创始人?其核心思想是什么?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部著作里?
(2)孔子作为伟大教育家,在教育上的什么做法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
(3)请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对应的思想观点或思想家。
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_________________
②主张“礼治”——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孟子
④法治、中央集权——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墨子
33、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从历史的轨迹中,可以把握走向光辉未来的规律。请你参与下面的探究活动。
探究一(民族新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新时代中因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运动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性质。
请写出五四运动的性质。五四运动是中国 革命的开端。
探究二(民族大义)理清线索——构建时空观念
(1)请写出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初步形成。
(2)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请写出敌后战场彭德怀指挥的著名战役和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战役。
(3)1945年抗战胜利后,为了争取和平,中共通过在哪一事件中的努力,签署了“双十协定”?请你完成填空。写出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的标志。70年前的十月一日,谁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探究三(民族成就)
材料三
图一表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写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中国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飞速发展。图二中的航天员是 图三是发现 的屠呦呦,她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探究四(民族复兴)
(1)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在十九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通过以上的探究,你获得了什么感悟?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1905年母月,他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成立大会上,确定了政治纲领:“驱除跶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选举他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
材料二: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一夜之间,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南京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年的统治结束。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重大意义的改革,这些政策在当时虽然没能全部贯彻执行,但对社会观念的转变和自由平等思想的普及具有重大的意义。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创立民国”的时间是哪一年?
(2)材料一中“中国同盟会纲领”后来被同盟会总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3)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