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有一处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都江堰,战国时期主持修建这座水利工程的是( )
A.主父偃
B.李冰
C.董仲舒
D.商鞅
2、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 “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 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 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3、河姆渡遗址是浙江省余姚市农民意外发现的一处远古时代人类遗址,它位于( )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闽江流域
D.珠江流域
4、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疆开展的主要活动有( )
①保障国际交通线畅通 ②建设新疆、教育群众③播撒革命火种 ④引领反帝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③④
5、“英国起先是把印度的棉织品挤出了欧洲市场,然后是向印度斯坦输入棉纱,最后是英国棉织品泛滥于这个棉织品的故乡……不列颠的蒸汽机和科学在印度斯坦全境彻底摧毁了农业和制造业的结合”这段话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 )
A.印度最终成为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
C.工业革命摧毁了印度传统棉纺织业
D.工业革命客观上促进世界向工业社会迈进,是历史的进步
6、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攻占巴士底狱 B. 颁布《人权宣言》 C. 法兰西共和国成立 D. 雅各宾派上台
7、当地时间2019年9月7日,印度探月工程“月船2”号失联,后确认坠毁。印度在通往强国之路上的每次努力,都让人想起古印度时期种姓制度的深远影响。下面关于该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种姓制度下人人平等,可以相互通婚,没有职业的区分
B.种姓制度主要是维护刹帝利的利益
C.早期的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D.该制度的等级划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刹帝利、婆罗门、吠舍、首陀罗
8、奥立维·布登教授说:“拿破仑兵败的根源在于,自由和平等的大革命理念意味着一切民族压迫行为都失去了合法性。”提出自由平等理念和分权原则的文献是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9、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材料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10、1926年9月18日《工人之路》载:汉阳兵工厂的工人于9月1日宣布“为自身的利益,为湖北民众的利益,为革命的利益”,实行总罢工。汉阳工人罢工是为了配合
A. 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红军反“围剿”
1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义勇军进行曲》
12、缺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联合国的普遍性就要大打折扣,同时在应对世界问题时也就缺少了有力的支撑。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扩大了联合国的影响力
B.缓和了中美两国关系
C.推动了欧亚非地区发展
D.促进经济全球化发展
13、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逐步形成的协调发展的完整的教育体系是
A. 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
B. 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C. 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D.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14、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如图所示,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大致位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识图析图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图是中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根据示意图上的有效信息判断,该工程为 ( )
A. 隋朝的大运河 B. 秦朝的万里长城
C. 战国时期的都江堰 D. 汉代的丝绸之路
16、美国财政部2016年4月20日宣布,新版20元美钞正面将被印上美国著名废奴主义者哈丽雅特•塔布曼的头像。这意味着塔布曼将成为“亮相”美钞的首名非洲裔美国人和一个世纪以来美钞上出现的首名女性。请问,美国历史上是谁给予黑人奴隶自由?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杜鲁门
17、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8、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筹集不出来。即位的周恒王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出些财物好办丧事。此事说明东周时期( )
A.周天子经常对诸侯王发号施令
B.周天子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局面
C.诸侯王还要承担向周天子交纳贡赋的义务
D.周天子威望下降,已很难对诸侯王发号施令
19、国民政府统治垮台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北平和平解放
C.南京解放 D.新中国成立
20、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胡适
D.鲁迅
21、明清两朝皇权高度膨胀。明朝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清雍正时期,设立____,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2、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___》;东晋的顾恺之擅长人物画,流传下来的作品有《____》和《洛神赋图》。
23、仔细欣赏中国古代著名的青铜器,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24、改革往往是时代的诉求,历史的选择。
(1)北魏孝文帝为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将都城从平城到。
(2)康有为等人发起的“公年上书”轰动全国,揭开了运动的序幕。
(3)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5、措施:汉武帝接受________的建议,“________,独尊儒术”。还兴办________,以儒学经典为教材,培养儒学人才。
26、1662年, 率领军队打败 殖民者,成功收复台湾。
27、请在下图中方框内填出下列诸侯国或都城的英文字母代号。
A.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齐
B.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个称霸的诸侯国:越
C.东周的都城:洛邑
28、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_______。
29、希腊的人物雕刻艺术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境界。奥林匹亚神庙中的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凯撒命人编制的新的历法称“________”,该历法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30、秦朝开创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用。在地方,秦朝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是______________,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______________,使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31、习近平:“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新成果是什么?请简述其伟大意义。
(2)抗战时期,重庆的戏剧达到很高水平,这些戏剧作品有何特点?请举一例。
(3)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提出与建设社会主义有何内在联系?
32、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在曲折中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面对经历数年战争与满目疮痍的苏维埃俄国,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采取“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请说出此政策的名称。
(2)面对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上任即宣布实施新政。《紧急银行法案》反映了其在哪一领域的改革?二战后,西欧国家逐渐走上了联合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写出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大大加快欧洲一体化的区域组织的名称。
(3)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的改革发生了根本反向性错误,苏联解体。写出这一改革名称。受此影响,东欧各国社会制度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写出其在经济上的表现。
(4)21世纪,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在增加。写出阻碍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因素一例。
(5)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的感悟。
33、人类历史上曾经发表过一系列宣言,签署过诸多重要条约,建立了很多组织,对国家政治生活和世界格局产生过深远影响。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其主要精神有哪些?
(2)第一次世界上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定这一体系的两个重要条约分别是什么?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两极格局,构成这一格局的两个条约组织分别是什么?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才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哪一历史事件使德国陷入了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战?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诗举出国际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各一个。
3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11978年以前,农村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的生产经营方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在中央政府支持下,到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农村已普遍实行。
——摘编自教材
材料三:1984年10月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把企业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克服了长期以来吃“大锅饭”的弊病。
——摘编自教材
材料四: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深圳成为对外开放“窗口”。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1992年,相续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城市。形成了对外开放的一种新格局(如图)。
——摘编自教材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结合材料二、三,概括中国农村、城市在经济生产中存在的共同弊端。为革除弊端,党和国家分别在农村和城市推行了什么经济改革措施?
(3)结合材料四,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特点。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结合以上材料,用史实说明“新时期”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最少三条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