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发生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来克星顿的枪声
②(独立宣育)发表
③约克镇战役
④萨拉托加大捷
⑤委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⑤②③④
C. ①⑤②④③
D. ①③④②⑤
2、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他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实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
A.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B.生产进一步集中催生垄断组织
C.科学技术与生产企业紧密联系
D.专利制度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
3、某书序言写道:“予开卷细玩,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李君用心,加惠何勤哉。”据此判断,该书是( )
A.《唐本草》
B.《千金方》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士,茹苦间关不忍离“这首七言绝句记载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中俄雅克萨之战
5、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A.自强
B.民主
C.求富
D.科学
6、“明清两朝的制度,大体相沿。其中关系最大的,在内为宰相的废除,在外为省制的形成。”明朝废除宰相制的根本目的是( )
A.提升宰相职权
B.加强君主专制
C.创造稳定环境
D.体现民主政治
7、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是在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8、中国共产党从建军开始,就注重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是在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三湾改编
D.古田会议
9、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五代十国更迭
B.黄巢起义
C.朱温建立后梁
D.安史之乱
10、他在天文、历算、数学、军事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尤其在农业科技方面用力最勤,先后撰写了《甘薯疏》《芜菁疏》《吉贝疏》《种棉花法》等十余种农书,还创作了一部集大成的农学著作。据此可知,这位科学家是
A.贾思勰
B.王桢
C.徐光启
D.沈括
11、“冷战”后,美国为称霸全球推行的政策不包括
A. 充当“世界领袖” B. 发展高科技武器 C. 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D. 推行大陆政策
12、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社会安定
D.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3、1945年8月,蒋介石先后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到重庆面商国家大计。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
A.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B.联合蒋介石抗日
C.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
D.结束长期内战局面
14、如果要拍摄一部党的好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下列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壮国防实力,邓稼先研制原子弹
D.石油大会战,王进喜扬“铁人”
15、某校九年级六班的同学收集了下列一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顺序进行排列(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④②
D.①③②④
16、下图是一张关于台儿庄战役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是( )
台儿庄战役 时间:1938年春 军事指挥:李宗仁 战果:歼敌1万余人 意义:正面战场的第一个胜利 |
A.时间
B.军事指挥
C.战果
D.意义
17、中国的航天技术是建国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下列属于我国航天技术成就的是( )
①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③神舟系列飞船发射成功 ④嫦娥奔月工程顺利实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8、唐朝时,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
B.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C.求取佛经教义
D.增进两国友谊
19、“一船红中国,万众跟党走。”10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在南湖的一条游船上。参加“一大”的13位代表,怀着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积极投身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材料主要体现了( )
A.担当使命忠诚为民的精神
B.革故鼎新兴利除弊的精神
C.自我评判自我扬弃的精神
D.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
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的变化服饰丰富多彩日益多元化、个性化
②食的变化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③住的变化城镇中低收人的职工能以成本价买到合适的住房
④行的变化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1、1776年___________发表,它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22、影响: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23、“逢十纪念”是中国和世界各国的传统。60年前,在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朝鲜和苏联历史上都出现很多大事,请根据提示做答。
(1)开启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奠定新中国的工业基础。________
(2)标志着历时三年多的朝鲜战争以朝中人民的胜利而告结束。________
(3)苏联开始解决斯大林模式遗留问题,但成效不大。________
24、1825年,_____设计的蒸汽机车在英国首运成功;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这艘近代战舰(动力为2座蒸汽机)的管带_____壮烈殉国。
25、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于世界。
(1)东汉时期的张衡创制了一种能测验地震发生的仪器叫________,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2)东汉的________改进造纸术,使纸逐渐普及,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多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3)南朝的祖冲之利用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________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4)北朝的贾思勰总结农业生产实践,写成的________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6、______末年的农民起义和军阀割据,结束了两汉大一统的局面;439年,______(政权)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7、20世纪30年代兴建的美国田纳西水利工程与罗斯福采取的______措施关系最为密切。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是______。
28、_________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促成了文艺复兴运动的产
生。但丁是文艺复兴的先驱,著有长篇诗作《 _________ 》。
29、填空题:(5小题)
(1)司马光的____________与司马迁的____________,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_________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火药和烟火在_______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3)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甘薯、______________、花生和____________等农作物。
(4)明朝的科技名著有李时珍的_______________、宋应星的____________和徐光启的_____________。
(5)明朝建立后,为了防御北方___________贵族南扰,先后18次修筑长城,形成了东起鸭绿江边、西至______________,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____________修筑的。
30、根据信息,写出人物。
(1)“神品”——
(2)《牡丹亭》——
(3)画圣——
(4)《本草纲目》——
31、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32、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有哪些?
33、清朝的文字狱对社会历史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4、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呈现不断加强的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灭商后,周公进行制度革新,立71国,姬姓居53.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封国,其封地有商朝遗民、伯禽所带周人、原奄国人,相互交流由此增多,有助于民族团结。
——摘编自《周公的制度革新:分封制与宗法制》
(1)材料中涉及的是哪一政治制度?据材料回答,该制度对当时的民族关系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余诸子皆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由汉廷定封号。汉武帝把大的王国分为若干小侯国,封国越分越小,不复为中央政权的威胁。同时武帝还利用各种机会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除国。
——摘编自库晓慧《从汉初制度看中央集权的逐步加强》
(2)据材料归纳,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实施后结果如何?
材料三
(3)结合图示与所学知识,元朝在A、B处各设置了什么机构进行管辖?
地区措施朝代 | 对新疆地区 | 对西藏地区 |
清朝 | 平定噶尔丹及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反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进行管辖;妥善安置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 | 中央政府对历代达赖和班禅进行册封;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理;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范管理西藏。 |
(4)据材料回答,清朝采取哪些方式管理边疆地区?
(5)综合上述材料,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呈现出怎样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