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甘肃金昌中考三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yū )腐        (mán)跚       因地制(yí)

    B.(qiú)枝        (dí)        坦荡如(zhǐ)

    C.遒(jìn)        (bīn)临       摩肩接(zhǒng)

    D.(jué)强        (suō)       惟妙惟(xiào)

  • 2、选出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  )

    A.《简•爱》中简•爱在舅父家里过了十年倍受歧视和虐待的生活,她不敢与经常欺负她的表哥对抗,也不敢公开指责袒护表哥的舅母。

    B.《骆驼样子》中祥子用积攒了三年的钱买了一辆新车后,车却被溃败的逃兵抢走了,人也被抓走了。

    C.《朝花夕拾》一书中,《父亲的病》里的衍太太让“我”在父亲临终之际大声呼唤父亲;《琐记》里的衍太太怂恿“我”私拿母亲的钱。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柯察金身上凝聚着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 3、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望岳》的作者杜甫,人称“诗圣”,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和李白并称“李杜”。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刘禹锡的《陋室铭》是铭文的代表之作

    D.《红岩》是由罗广斌、杨益言合著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

  • 4、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选自志怪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狼》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B.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背影》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春》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绿》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C.寓言常常用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黔之驴》告诉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D.散文诗短小精悍,意蕴丰富。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岁月已逝的感叹;高尔基的《海燕》热情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鲁迅的《雪》体现了作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

  • 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擅以花言志:东晋陶渊明喜菊,“采菊东篱下”表达的是自己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北宋周敦颐爱莲,“花之君子”表达的是对自己高洁品质的期许。

    B.《屈原》《白杨礼赞》《我爱这土地》《变色龙》的体裁分别是戏剧、散文、诗歌、小说,它们的作者分别是郭沫若、茅盾、艾青、莫泊桑。

    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D.“三节两寿”指的是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脩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泛指节日和生辰。

  •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燕子来时新社”中的“新社”指春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B.《唐雎不辱使命》中“布衣之怒”的“布衣”是指平民。“百姓”是古代最常用来称呼普通民众的词。除此之外,关于百姓的称呼还有很多,比如“黎民”“黎庶”“黔首”“白丁”等。

    C.“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D.“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中“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中的“折腰”也是此意。

  •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影《流浪地球》以抑扬顿挫的情节和宏伟壮观的场面掀起了全民观影热潮。

    B.不法分子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

    D.为了治疗眼疾,他奔波于各大眼科医院,病情未见好转,一直过着目空一切的生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选自渊明《桃花源记》)

    【乙】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诗》)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仿佛若有光       仿佛__________

    (2)不知有汉       __________

    (3)日入从所       __________

    (4)斑白欢游诣       斑白__________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世外桃源”有些吸引人的地方?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东风无力百花残”富有凄美的意境,请用形象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2】请从运用修辞的角度,品赏“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诗。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悟自强内涵】

    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_(填序号)。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自强故事】

    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A.闻鸡起舞

    B.高山流水

    C.悬梁刺股

    D.断齑画粥

    (3)【学自强人物】

    杨利伟平时在机场训练时,气温高达40℃,飞行服安全带上的金属连接环被烈日晒得像在火中烤过一样,稍不注意皮肤就会被烫起血泡。到了冬季,这里寒气彻骨,冻得人手脚发麻,他却乐观地说:“作为一名飞行员,意志比技术更为重要,恶劣的环境正好磨砺坚强的意志。”为了保持良好的素质,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辣椒。一年365天,天天坚持训练,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能成为“中国飞天第一人”,靠的不是运气。

    你从“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的身上学到了哪些可贵的品质?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__________,殊未屑!(秋瑾《满江红》)

    (2)________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

    (4)山水之乐,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湖心亭看雪》中“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妙用量词,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颇有意境的水墨画。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请根据你的名著积累,完成后面小题

    我受到的打击一个接一个。一次打击之后,刚刚站起来,另一个更厉害的打击又落在我头上。最可怕的是我无力反抗,左臂已不听使唤,这本就够沉重的了,可接着我的两条腿也不能活动了。本来我就只能勉强在室内走动,現在连下床走到桌子旁边都困难,要知道这大概还不算结束。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

    1以上内容选自“我”写给哥哥阿尔青的一封信,出自名著《____》,文段中的“我”指的是_____

    2信中说“今后还会发生什么情况,不得而知”,请结合名著中“今后”发生的“情况”,谈谈“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③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④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⑤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⑥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⑦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⑧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⑨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⑩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匋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季匋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借以卖弄自己高雅博学。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

    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唔!你怎么知道?

    花是乱的。

    对极了!

    季匋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他佩服李复堂,但是画风和复堂不似。李画多凝重,季陶民飘逸。李画多用中锋,季陶民微用侧笔,——他写字写的是章草。李复堂有时水墨淋漓,粗头乱服,意在笔先;季陶民没有那样的恣悍,他的画是大写意,但总是笔意俱到,收拾得很干净,而且笔致疏朗,善于利用空白。

    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叶三说:四大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

    ‘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

    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

    季匋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不卖。

    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叶三说:不卖。

    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对四季水果的介绍准确、质朴、自然,很有生活气息,意趣盎然。

    B.儿子们希望叶三不要走宅门卖果子的情节是为了表现叶三儿子们的孝顺。

    C.季匋民愿意让叶三旁观他作画,愿意和叶三谈画,可见他把叶三当知音。

    D.作者将季匋民与“扬州八怪”之一李复堂作比,突出季匋民绘画造诣高。

    【2】小说哪些地方表现了叶三是一个真正的鉴赏家。

    【3】鉴赏家叶三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

    【4】曾有人建议汪曾祺先生把这篇小说的结尾改成“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捐给了县图书馆收藏。”你认同这个建议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 14、(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善良是一种强大而温暖的生存方式

    闫晗

    ①在竞争激烈的时代,“善良”这个词变得有点意味深长,似乎暗含着软弱可欺的意思。其实“善良”是个很有分量的词,善良的人并不软弱。

    ②意大利哲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写了一本书《心灵革命:19个改变人生的善意法则》,他详述了诚实、正念、同理心、慷慨、信任等19个善意法则,融合哲学、心理学以及科学实证研究成果证明:真正的善意,是一种强大真诚而温暖的生存方式。我们选择善良并不因为它正确,也不为了得到别人的赞赏,而只是因为善意让人容易幸福,对自己的存在更加满意。

    ③很多人对善良有抵触情绪,可能是把善意误会成软弱,因为软弱有时会伪装成善良的样子,生活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本想拒绝却答应,表示赞同是因为想做好人,因为害怕而默许。一味地妥协和顺从,自私自利的礼貌、虚伪的礼节以及违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没关系。真正的善意会给人带来能量的流动和生命的力量。

    ④皮耶罗认为帮助他人会使人展现出最好的自我,即使小事也是如此。他家附近有个声名狼藉的邻居,大家都敬而远之。有一天他匆匆忙忙开车去赴约,刚出门轮胎就爆了,换轮胎时发现千斤顶也坏了。正好那个邻居开车经过,主动提出帮助他。此刻,这位邻居不再是神情阴冷的模样,而是露出微笑,流露出善意。在帮助别人时,邻居展现出最好的自我,这一面很少有人发现。关心别人的困境并伸出援手,可以通向自由。

    ⑤不过,善良并不一定能立竿见影地改变世界,你捐出去的善款可能被挪用,你在海滩上捡起一个塑料瓶,还会有人再丢下十个。这些都不要紧,重要的是,我们确立了自己的原则和存在方式。付出温暖的人,不会感到寒冷。为某个个体带去一点美好,就已经是胜利,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和这个世界变得充盈而美好。

    (《中国青年报》2020年06月30日11版)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下列道理论据不适合论证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三字经》)

    B.感人肺腑的人类善良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罗佐夫)

    C.善良的行为有一种好处,就是使人的灵魂变得高尚了,并且可以做出更美好的行为。(卢梭)

    D.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罗曼·罗兰)

    【3】请结合下面加点词语,品析议论文语言严谨、周密的特点。

    一味地妥协和顺从,自私自利的礼貌、虚伪的礼节以及违心的善意都跟善良没关系。

    【4】结合文章内容,续写下面的排比句。

    学会善良,你可以感受到生命的力量;

    学会善良,你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善良,你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做错了题,没关系,可以再来一遍;

    重要的话,没入心,还得再来一遍;

    美丽的景,没赏够,那就再来一遍;

    经典的书,没读透,不妨再来一遍……

    请以“再来一遍”为题,写一篇文章。

    (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