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甘肃陇南中考二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各项的判断与分析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欢喜”“喜欢”“赞誉”“称赞”“非常”分别是形容词、动词、名词、动词、形容词.

    B. “杳无音信”“抑扬顿挫”“ 感人至深”“落英缤纷”“雨后春笋”这几个短语的结构都不相同.

    C. “派出所的警察们寸步不离地守卫在洞口周围,以防有人不慎跌落下去.”一句中的“洞口周围”作宾语.

    D. “放眼望去,塔里木河两岸的胡杨林似一道绿色的长城.”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塔里木河似长城”.

     

  • 2、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中的主语中心语是“治人者”。

    B.“父亲显然也是慌张的”中的“慌张”是形容词。

    C.“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提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是转折复句。

    D.“失去自信”“打开鸭栏”“谈论学术”“栽培树苗”四个短语结构类型相同。

  • 3、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咏流传》给部分经典的诗歌添上了婉转悠扬的曲调,使曾经脍炙人口的诗歌再次走进人们的视线里。

    B.仲春时节,山花烂漫,新蒲新区樱花谷景区内的花朵已经挂上枝头,一派繁花似锦的景象引得市民趋之若鹜

    C.当IG战队捧回S8全球总决赛冠军奖杯时,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弹冠相庆,无不佩服他们的坚韧和勇气。

    D.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国家药监局局长高谈阔论地承诺,将会加强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

  • 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题目。

    湖心亭看雪

    张岱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云与山与水 未复有能其奇者

    B.上下箪食,一豆羹

    C.余大喜曰 渔人,乃大惊

    D.是金陵人,此 臣之欲有求于臣

  •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有些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购置了多功能电话手表,是一种可以双向通话,能准确定位,并具有防水功能的电子设备。

    B.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接触了社会,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C. 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D. 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 6、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灾情发生后,大家纷纷给予帮助,这让人感动得淅淅沥沥

    B.在这次科学盛会上,科学家都油嘴滑舌的表明自己的见解。

    C.辩论会上,他往往能够抓住要点,随机应变,击败对手。

    D.这两本成语词典各得其所,一本重视溯源,一本例句丰富,特色却很鲜明。

  •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像节食减肥一样,减少使用手机的时间,借以缓解对手机的心理依赖。

    B.从一件平凡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C.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安全问题的过度关注,反而会降低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D.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同学们寻找了有关“利与义”抉择的古诗文,请你帮忙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一)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二)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急相弃邪!”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注释】①避难(nàn):这里指躲避汉魏之交的动乱。②疑:迟疑;犹豫不决。③纳其自托:接受了他的托身的请求,指同意他搭船。

    【1】【任务一】参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1)胡贼攻郡

    语境推测法:联系上下文推断

    (1)_______

    (2)败义求生

    (3)宁可急相弃邪

    查阅词典法:①因为;②把,拿,用;③凭借;④来,用来;⑤认为;以为。

    (2)_______

    (3)_______(填序号)

    (4)王欲所携人

    组词解词法:在文言词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字

    (4)_______

    (5)携拯如初

    课内迁移法:逐齐师(《曹刿论战》)

    (5)_______

    【2】【任务二】请你将文中的感叹句摘录下来,反复读一读,读出其表达的情感。

    发话者

    感叹句

    表达的情感

    友人

    吾今死矣,子可去!

    “子可去”一句简单干脆,感叹号尽显友人劝荀巨伯离去的①_______态度,表现出友人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荀巨伯的关切之情。

    _____

    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___________

    荀巨伯

    ________

    面对友人劝自己离去,荀巨伯坚决拒绝,感叹号加强自己绝不弃友求生的决心,体现自己与朋友深厚的友情。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____________

    【3】【任务三】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小贴士,请你分析两篇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哪一个篇目。

    【小贴士】

    德行——写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的品德、涵养、内在的优质道德;

    方正——写行事光明磊落、通达事理的魏晋士人;

    雅量——写魏晋士人的宽宏气量;

    豪爽——写魏晋士人性情豪迈,气度不凡,言行举止豪爽的事。

    (三)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南宋)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前后,被贬官为民,于是闲居于带湖。②翻灯舞:绕着灯来回飞。③塞北:泛指中原地区。④归来:指罢官归隐。

    【4】【任务四】有人评价,这首词“从词的格调看,近似田园派,或者归隐派”,也有人评价“此词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之概。”结合词的内容,联系词人的生平,请你谈谈更认同哪一句评价。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下列对《渔家傲·秋思》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开头一句“塞下秋来风景异”,首先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B.依据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的惯常体例,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C.“将军白发征夫泪”是顶真,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所以全词读来真切感人。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它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2下列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记叙的是熙宁八年(1075)冬,苏轼与同僚出城打猎的情况。

    B.苏轼此时年近不惑便自称“老夫”,颇有深意。言“老”却“狂”,更加彰显出自己的豪情。

    C.下片以抒情为主,写作者酒酣之后胸宽胆壮,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

    D.作者是以冯唐自喻,慨叹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魏尚赦免冯唐那样重用自己呢?

    3以下对《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不只是词人,还是一名爱国武将,他积极主张抗金北伐,任职期间坚持练兵备战,因而不断遭受主和派的排斥、诬陷。陈同甫,名亮,也是主张北伐的爱国志士。与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朋友,二人经常书信往来,诗词唱和。这首词就是寄给陈亮的。“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

    B.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生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这说明,被削去官职退居山林的作者仍十分企羡军中生活,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

    C.下片前四句描写战斗场面。作者骑着飞快奔驰的的卢马,猛力拉满霹雳作响的雕弓。马快弦急说明战斗的激烈和顺利。他要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以赢得生前的功勋,身后的美名。率师北伐,统一南北,这是作者的最高理想,写到这里已达到这首词的最强音,它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

    D.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吗?所以最后一句不是壮语,它已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请你参加以“天下国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1)请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中的“趋”按照笔画顺序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

    (2)你准备在“爱国诗文朗诵会”中朗诵一篇课文,如果在本学期第一单元到第二单元的课文中选择,你会选哪一篇?请谈谈你的理由。

    (3)根据情景对话,在横线上补写句子,使对话连贯流畅。

    王老师:小雨同学,第二单元课文的话题是“爱国”,学了以后,你觉得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小雨:通过学习,我深深感受到了国难当头时人们心中被激发出的炽热的爱国情感。

    王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雨:对呀,当一批又一批患新型冠状肺炎的人治愈出院时,我高兴得手舞足蹈,看来我也是一个爱国者呀!

    王老师:是的。在和平年代,大家也都应该做个爱国者。

    (4)七年级(1)班要出一期以“爱国”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排列出正确的操作步骤来组织工作。

    操作步骤(填序号):_______________

    ①设计黑板报具体栏目          ②请语文老师帮忙审稿          ③确定黑板报主题名称

    ④誊写并美术加工插图          ⑤成立黑板报编辑小组          ⑥分派搜集和写作任务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古诗文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松枝一何劲!(刘桢《赠从弟(其二)》)

    (3)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4)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郦道元的《三峡》一文中,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默写《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读书积累。

    (1)《基地》是阿西莫夫小说中“基地系列”的第一本,他的小说还有另外两个系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夜我的睡眠很不好,希望和恐惧轮流地在我心中转来转去。我起来好几次……最后可纪念的8月19日那天,早晨六点,客厅门打开,____________(人物名称)进来,他对我说:‘到自由通行的海了!’”

    上面这段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空格中的人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到自由通行的海了”这句话表明此时他们已经摆脱困境,他们遇到到的这个困境是:________________。之后他们还相继经历了两个险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材料一:

    中药是我国的民族瑰宝。

    随着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的日益增加、健康观念的变化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相较于毒副作用相对较大的化学药,中成药以其源于天然、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和优势,逐渐被世界认识并接受。中成药学优势日益凸显,中成药服务发展迅猛。

    目前,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系统的现代经济产业之一。中药种植业、中药制造业、中药流通业构成了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我国每年向日本、韩国、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大量的中药材和植物提取物,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随着我国药品监督管理的逐渐规范,中成药工业发展态势良好,进入较为平稳的发挥阶段,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3,318.72亿元增长至2015年的6,223.9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02%。

    (摘编自2017年1月 16日中国报告网)

    附图:

    近五年我国中成药工业销售收入情况

    材料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植物药市场销售额已超200亿美元,而作为中药起源地的中国,却无与之相称的国际地位。2012年在中药出口品种中,中药提取物出口额仅为11.3亿美元,占中药出口额的48.5%中药材和饮片的出口额为7亿美元,仅占出口额的33%。

    (摘自2013年11月20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三:

    近年来,我国中药秘方大量流失,商标在国外屡遭抢注。据统计,我国已有900多种中药被国外企业抢先申请专利。中医药如今成了发达国家的“摇钱树”,“老祖宗的宝贝”沦为人家碗里的“肥肉”,难道不该警醒吗?

    中医无国界,技术有归属。中医药扬帆起航,走出国门,不能丢掉国际话语权,必须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用法律手段保护好知识产权,筑牢“防火墙”,烙上“中国印”,让中医药这座宝库永远姓“中”。

    (摘自2016年8月19日《人民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初,浑身布满穴位的针灸铜人,在瑞士日内瓦世卫总部亮相,而早在2011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内科学年鉴》发表了中药治疗甲流的临床研究成果,这两件事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标志事件。

    在西医看来属“不治之症”,中医依然能上演妙手回春的传奇,中医彰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可以解决一些西医无法解决的难题。

    中医药在海外蓬勃发展,中医药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建立的中医药中心已有10个。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数据不包括中国)中医药团体有1200多个,目前受过专业培训的中医针灸师有50多万名。

    (摘自2017年2月15日《人民日报》)

    1阅读材料一中画线的句子,句中词语“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

    中医药产业已成为当前我国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

    2材料三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最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有什么建议?请简要分析。

  • 1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恐龙原来不能吐舌头

    栗静舒 李志恒

    ①在文学影视作品和复原图中,恐龙经常被描绘成凶狠的猛兽,血红色的舌头裹挟着凄厉的呼啸声,向可怜的猎物伸去。但是,最新的研究却揭示出这个“经典画面”中所隐含的错误:恐龙并不像蜥蜴那样能随意地将舌头伸出口腔。相反,它们的舌头也许像短吻鳄那样固定在口腔底部,短而平扁,不能伸出口腔。

    ②这一新发现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周忠和团队和美国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学者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该研究除挑战了传统恐龙舌头复原,还提出了新观点:由于鸟类飞行而获得的新的取食生态促进了舌骨的分化和活动性。

    ③该项工作比较了恐龙、翼龙、短吻鳄和现代鸟类的舌骨及相关肌肉,以及这些性状在不同谱系中的演化趋势。

    ④本项研究的对比标本包括了大量现代标本的舌骨,分别来自3个短吻鳄以及13种现代鸟类(鹬鸵、鸸鹋、鸭子和鹌鹑),以及11个化石种类的舌骨。这些化石主要来自中国的热河生物群,包括小型的似鸟恐龙、翼龙甚至暴龙,由于舌骨在化石中的保存较为罕见,这些完好的舌骨标本显得尤为珍贵。

    ⑤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恐龙的舌骨和短吻鳄类似,短小而简单,无法支持舌头的自由活动。舌骨的形状在翼龙、似鸟恐龙甚至在鸟类自身中具有多样性。此外,这些类群的舌骨灵活性提高很可能与飞行有关,因为飞行大大扩展了它们的取食生境。

    ⑥研究还发现,鸟类的舌骨和舌器有着多种多样惊人的适应性特征,很多情况与取食方式有关,可谓鸟类的取食“神器”。例如,如果不能用手来处理食物,这时舌头就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处理食物的辅助工具。恐龙在向鸟类演化的过程中获得了复杂、灵巧的骨质舌器。伴随着现代鸟类生境的分异,舌骨进一步高度分化,显示出多种和取食相关的适应性特征。

    【1】选出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恐龙大概并不能随意将舌头伸出口腔,所以文学影视作品和复原图中恐龙是隐含错误的。

    B.周忠和团队和美国学者的合作研究,挑战了传统恐龙舌头复原,而且还提出了新的观点。

    C.来自中国热河生物群的3个短吻鳄以及13种现代鸟类的完整舌骨化石,保存难,十分珍贵。

    D.翼龙、似鸟龙甚至鸟类,可能因为飞行扩展了取食生境,使它们舌骨的灵活性提高了。

    【2】选文第①段画线词“也许”一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3】选文第⑥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③④段与⑤⑥段顺序可否调换?为什么?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题目:我思考我独立

    要求: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⑵不要透露个人相关信息;⑶不得抄袭;不得使用试卷中出现的材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