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了《少年王冕》,我觉得,王冕很爱学习。由此,我想起了几个形容好学的成语: 、 、 。我觉得王冕很懂得珍惜时间,由此,我想起了珍惜时间的诗句:一寸光阴 , 。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________的歌声 ________的容貌 ________的舞姿
________的江水 ________的唱腔 ________的姑娘
3、看拼音写词语。
fǒu zé kuànɡ qiě rénɡ rán yù lià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看拼音写词语。
mián huā(_______) xiǎo xī(_______) zhuī ɡǎn(_______)
wèi lái(_______) duǒ shǎn(_______) shì jiè(_______)
hū huàn(_______) jiāo shuǐ(_______)
ɡē ɡe(_______) jiàn jiàn(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zhèng zhòng bài nián chú fáng
____ ____ ____
xiū sè líng lì cì wei
____ ____ ____
6、阅读并答题。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中突出了蜂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品味本诗,说说你从中体会出了作者的哪些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绝句》阅读 。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_________
窗含西岭千秋雪,
________
【1】将诗句填写完整。
【2】诗中写了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窗含西岭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小诗,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拾秋
风儿扫落叶,
扫走了秋。
我捡起一片树叶,
一年捡一片。
一个秋也不能丢!
【1】一(______)秋天 一(______) 树叶
①片 ②个
【2】“一年”的“一”应该读(______)声,“一片”的“一”应该读(______)声。
①四 ②二
【3】小诗写的是我在(______)天捡树叶。
①春 ②秋
9、阅读。
秋天的山哪,可不再是一个颜色了。下了一场秋霜后,你看吧: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照射到那里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地望去,就像枝头挂mǎn( )了熟tòu( )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miáo( )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得紫红紫红,就像剧场里紫绒mù( )布;只有松树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1】看拼音,写词语。
【2】照样子,写一写。
一簇簇 _________ _________ 紫红紫红 _________ _________
【3】我知道《五花山》这篇课文是按______顺序写的,秋天的五花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可用_________成语来形容。我想用一句话来赞美它:五花山秋天的山是那么_________,那么_________。
【4】找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用“—”画下来,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晋察冀边区的青年抗日先锋队(节选)
陶诗秀
1939 年,敌人实行“强化治安”、推行“囚笼政策”,强迫群众修公路、挖壕沟、筑围墙、建炮楼,企图分割、封锁我抗日军民,达到逐步消灭抗日力量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青抗先带头对敌展开以捣毁敌人交通线和通讯网为主要目标的破击战,在这场破铁路、割电线、炸桥梁的特殊战斗中大显身手。
当年,冀中献县的几名青抗先队员,将自制炸药装入箩筐,在火药上插支引燃的香,箩筐上绑好纵横交叉的长竿,趁夜色放入河中,让其顺流飘向敌人守卫的商家村桥。当箩筐飘近桥边,长竿即被桥墩所阻,待香一经燃尽,筐内炸药突然爆炸,转眼之间便毁掉了这座桥。守桥的敌人惊慌失措,怎么也搞不清桥是怎么被炸的。
冀中区青年爆破能手李寿江,在当青抗先队长期间买了把虎头钳,专门用来破坏敌人公路上的电线。他在地里干活看到公路上没有敌人时,就飞身上路,爬上电杆,剪断电话线, 把线一圈圈地缠在自己身上,背到田间,扔进井里。敌人派电话兵刚刚修复,他又伺机割断, 弄得敌人无可奈何。一年下来,他把割来的几斤电线交到区政府,受到上级的表扬,群众都热情地称他为“铁丝大王”。又一年,他带领一个青年破线组,既割线又锯电杆。有时卡断新电线,换上非金属线,使敌人找不到电话不通的原因。有时,他们还把电线头埋在公路上与地雷连接,使敌人多次被炸。就这样,敌人修,我们破,直到日本投降,安国至定县公路上的电话线也没有通过几天。
(选自《文史月刊》,2018 年第 3 期)
【1】解释词语。
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______
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______
【2】敌人实行“强化治安”、推行“囚笼政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青年抗日先锋队是怎样破坏敌人的通讯电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鹤立鸡群
草地上有一群鸡。其中一只大公鸡,夸耀自己强壮,羽毛金黄亮丽,最为出众。另一只芦花大公鸡不以为然,说自己打起鸣来,声音嘹亮,才是最优秀的。就在他们互不服气,要打起来的时候,一只仙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鸡群中,两只公鸡相形见绌,不再争斗了。
【1】芦花大公鸡认为自己优秀的原因是( )
A.因为它强壮,羽毛金黄亮丽。
B.因为它打起鸣来,声音嘹亮。
C.因为它打架非常厉害。
【2】两只大公鸡不再争斗的原因是( )
A.因为其中一只公鸡胜利了。
B.因为两只大公鸡和仙鹤争斗了起来。
C.因为两只大公鸡见到仙鹤之后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3】现在通常用鹤立鸡群比喻( )
A.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B.坏人臭味相投,相互勾结。
C.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12、课外阅读。
爱国作家朱自清
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一方面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民党政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介石,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艰难——( ) 庄严——( )
反对——( )
2.美国人运面粉来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朱自清为什么不吃美国的救济面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朱自清不吃美国人的救济面粉,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爬天都峰》片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在鲫鱼背前,爸爸给我和老爷爷照了一张相,留作纪念。老爷爷拉拉我的小辫子,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妹妹。要不是你的勇气(鼓励 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现在(居然 果然)爬上来了!”
“不,老爷爷,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才有勇气向上爬的!我应该谢谢您!”
爸爸听了,笑着说:“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1】把括号内不正确的词语找出来。
【2】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笑嘻嘻(__________) 吸取(_________)
【3】我”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 )
A.“我”和老爷爷都从对方的行动中受到鼓舞,从对方的身上汲取力量。
B.“我”和老爷爷相互扶着,是一起爬上天都峰的。
【4】爸爸说的“汲取力量”,是一种什么力量呢?( )
A.面对困难能勇于挑战,顽强向前,就是奋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
B.善于向他人学习的精神。
【5】你想对“老爷爷”和“我”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在沙利文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海伦学会了拼写自己的名字,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她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于小小的手指头都摸出了血。沙利文老师心疼地用布把她的手指一一包扎起来。就这样,海伦学会了阅读、书写和算术,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1】“如饥似渴”的意思是_________ 。请用“__________ ”画出海伦如饥似渴学习的语句。
【2】从__________、 __________等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关爱。请用“倾注”这个词,写一句对沙利文老师表示敬佩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个片段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看到海伦这样学习,你想到了哪些关于勤奋学习的成语地?请写下来。(至少4个)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15、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6、按要求写句子,改成被字句。
红四团仍然摸黑冒雨前进,终于在29日清晨赶到了泸定桥,把对岸增援的两个旅的敌人抛在了后边。
17、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在仿照写一写。
(1)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月明的园中,藤萝的叶下,母亲的膝上。
_____________
(2)春天的早晨,怎样的可爱呢!融冶的风,飘扬的衣袖,静悄的心情。
___________
18、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改为间接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6分)
(1)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用修改符号修改)
(2)天上飘下雪花。(扩写句子,至少扩两处)
(3)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改成拟人句)
(4)魁梧黝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被撕破了的鱼网。(缩写句子)
(5)你对别人付出了真诚。 别人会以真诚回报你。(用恰当的关联词连接两个句子。)
(6)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改为陈述句)
20、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1)AABB式:开开心心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要是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
(3)荷叶是小鱼儿的凉伞。
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
(4)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
小公鸡( )跟在小鸭子后面。
(5)小白兔一边跑一边喊:“妈妈,妈妈,要下雨了!”
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
21、作文
爱无处不在,请写一件体现人间真爱的事。要求:①把事情发生的过程写具体;②要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进行描写;③要表达出真情实感;④题目拟;⑤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