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雅安中考三模试卷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这一战役,一则便利东北野战军入关作战,二则使蒋匪的江南防线无法组成,还有利于华东、中原两野战军继续在徐淮地区歼敌。该战役(     

    A.推翻了国民党大陆统治

    B.数量上取得对国民党军队的优势

    C.基本上解放了华北全境

    D.解放了长江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 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

    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

    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

    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

    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

  • 3、下表所示为20世纪以来公共交通管理领域的若干史实。表中信息集中反映了近现代交通 管理发展的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率先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系统

    2014年2月起,美国国家道路交通安全局逐步推行车对车通信(V2V)技术和并制定相关法规

    A.机械化

    B.智能化

    C.电气化

    D.法制化

  • 4、为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中国于2013年提出(     

    A.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C.建设“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D.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 5、洋务运动和新政是清政府进行的两次改革。下面对两次改革的共同点评述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列强侵华战争之后                    ②缺乏地方实力派的强有力支持

    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④改革措施背离了时代发展潮流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 6、宋朝时期,开封等大城市出现了娱乐兼经营的场所——瓦子,在瓦子内有勾栏,经营各种不同的娱乐活动;还出现了发展对外贸易的城市泉州、福州,以及纯粹的手工业城市景德镇、益州等。这说明,当时(       

    A.区域经济差异日益淡化

    B.城市功能呈现出多元化特点

    C.城市规模得以迅速扩大

    D.市民生活水平普遍得到提高

  • 7、中古西欧城市文学中的典型代表是以狐狸列那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动物故事。伊桑格蓝狼代表残暴又愚蠢的贵族;狮子代表国王,象征正义和权力;骆驼代表邪恶又虚伪的僧侣;主人公列那狐是城市富商的代表,它精力充沛、机智多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统治彻底衰落

    B.王权强化受到普遍的认可

    C.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

    D.新兴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 8、有学者认为,商代的方国,大部分是由各个早期定居点和族群演化而来,其叛服取决于商王实力的强弱。而西周的诸侯国大部分是由周王室所建立,其权力直接来自于周天子的授予。材料主要反映了

    A.商王对方国的管控受到很大限制

    B.商代方国和西周诸侯国建立方式不同

    C.周王室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西周的君臣统属关系较商朝更为稳定

  • 9、某历史档案馆的一份档案文件上这样记载:“宣统三年八月二十一日(古历)内阁奉,瑞澄电奏,革匪创乱,十九日猛攻楚望台,省城失陷,瑞澄退登楚豫兵轮,移往汉口……已电调湘豫巡抚队来鄂会匪……览奏殊深骇异。”该文件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A.黄花岗起义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武昌起义

  • 10、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上述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

    B.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

    C.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

    D.符合了社会过渡性质

  • 11、如表为某课学习笔记中摘录的部分名人名言。其学习主题应该是(     

    拉·布吕耶尔

    “专制之下无祖国”

    圣·埃夫勒蒙

    “热爱祖国就是热爱你自己”

    霍尔巴赫

    “如果自由、财产、安全消失了,祖国也不存在了”

    A.中古西欧社会封建制度特征

    B.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C.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发展

    D.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 12、1927年12月,联共(布)第十五次代表会议提出:“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起来,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4年,苏联71.4%的农户参加了集体农庄。据此判断,苏联政府实行(     

    A.余粮收集制

    B.粮食税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 13、8~15世纪,东非海岸的商业城市日益繁华,这些城市不但与非洲内陆地区有密切的贸易和文化联系,还与埃及、阿拉伯、波斯、印度、斯里兰卡、中国等国也有贸易往来。这表明古代东非海岸城市(       

    A.融入了印度洋贸易网

    B.深受阿拉伯文明影响

    C.因文明开放交流而繁荣

    D.受阻于欧洲海路探险

  • 14、孔子编著的《春秋》,强调在大一统下明“华夷之辨”,他以是否符合西周礼乐文明作为区分华夷的标准:合于周礼者为华夏,违背周礼者为夷狄。孔子的这一观点(     

    A.表明华夏认同已经形成

    B.是诸侯实施文化歧视政策的根源

    C.蕴含一定华夏认同观念

    D.使“华夷之辨”观念得到普遍接受

  • 15、《梁书·武帝纪中》记载,南朝梁武帝曾下令:凡五馆生(五经博士开馆招生的学生),“其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选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隔。”上述言论(     

    A.表现出对士族门阀政治的不满

    B.旨在将地方选官权收归中央

    C.体现了对选贤任能原则的认可

    D.肯定了学校教育的重大意义

  • 16、自新石器时代到战国末期,中国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地域特征明显。然而,文化的一体化趋势不仅始终保持着,而且范围和程度也稳步地扩大和加深,直至秦汉帝国的建立。这说明中国文化(     

    A.具有南北对立特征

    B.在发展中不断交融

    C.深受社会形态影响

    D.从多元转变为一体

  • 17、“19世纪40年代初,区区一万多英国远征军的入侵,竟然迫使有80万军队的清政府割地赔款。”材料中“清政府割地赔款”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 18、胡夫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最大的金字塔。学者估计这座金字塔的建造需要至少8.4万名劳力,如果每年工作80天(从秋季晚期到冬季,差不多是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最少的时候),需要20年才能完成。除了普通的劳动力,还需要几百个建筑师、工程师、工匠和画匠。胡夫金字塔的修建

    A.主要在播种季进行

    B.反映了民众的需求

    C.借鉴了其他地区的文明

    D.体现了法老的至上权威

  • 19、近代某条约规定: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     

    A.规定东南沿海开放五处商埠

    B.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组织

    D.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20、圆明园之火,烧掉了清朝统治者长期闭关而形成的自大心理,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把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口号付诸行动,开展求强求富的运动。这一运动是(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 21、二战后,微芯片的发明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有了微芯片,就能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小型计算机系统和现代化的电话网络;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劳动所承担的例行工作。它的发明和使用(     

    A.促进了通讯技术的出现

    B.有助于产业和生活方式变革

    C.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D.表明战争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 22、19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社会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1855年、1870年英国两次颁布文官制度改革法令,规定“一切文官职位的任命,都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文官制度逐渐形成。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推动了文官制度形成

    B.文官制度杜绝了政治腐败

    C.文官制度推动了英国经济发展

    D.文官制度降低了行政效率

  • 23、“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据此观点,“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A.1931年,东北

    B.1932年,上海

    C.1935年,华北

    D.1937年,北平

  • 24、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大街小巷,店铺林立,勾栏瓦舍,热闹异常。皇城正南门大道(御街)两边准许商人买卖交易;桑家瓦子(戏场)有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可容数千人。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市镇人口规模扩大

    B.市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C.政府商业政策放松

    D.城市布局打破时空界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美国总统________实行新政。新政以后,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________时期。

     

  • 26、特点:当今世界格局呈现出“____________”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 27、

    所属领域

    具体成就

    文字成就

    使用_____________,约形成于__________,一直使用到_____________

    文学作品

    创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筑艺术

    建筑艺术受到_________较大影响,祭司们宣扬法老是_____________

    科学技术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_____________,是古代世界_____________的历法之一。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埃及人也颇有建树。

  • 28、意义

    (1)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_作辩护,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2)为以后的______________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 29、两极格局的瓦解:美苏关系紧张:1979年,________入侵阿富汗,美国再次加强对苏联的遏制,同时大搞军备竞赛,提出并着手实施“________计划”,企图拖垮苏联。

  • 30、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

    (1)按照“________”方针,先后与苏联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建交。

    (2)中国按照“________”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先谈判再建交,同印度、印尼、缅甸、巴基斯坦以及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交。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同时,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 31、典型表现浪漫主义文学特征的代表著作________;苏联著名作家________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具有重大世界影响。

     

  • 32、洋务运动(____—1895年)

  • 33、治理边疆

    (1)东南:经略台湾。

    ①1662年,________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②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后裔战败投降。

    ③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________,隶属福建省。

    (2)东北:反击沙俄①17世纪中叶,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________

    ②康熙前期,清军围攻侵占________的俄军,迫使其同意谈判。

    ③1689年,中俄签订《________》,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和________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西北:平定叛乱,加强管理。

    ①1757年,清朝平定漠西蒙古________部叛乱。

    ②平定天山南路维吾尔贵族________叛乱。

    ③清朝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________两级单位进行统治。任命蒙古王公为盟长、旗长。

    ④1762年,在新疆设立________,总领军政事务。

    (4)西南: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①册封宗教领袖:清政府以“________”册封五世达赖。康熙以“班禅额尔德尼”的尊号赐予五世班禅。

    ②1727年,设________,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③1793年,颁布《________》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中央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④设立________,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对边疆地区采取________的政策。

    ⑤推行“________”政策,强化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 34、 ______

    (1)背景

    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讨伐袁世凯。

    (3)结果

    ①不少省份相继宣告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

    ②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______,恢复中华民国年号。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

    (1)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的世界贸易发展原因是什么?

    (2)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3)15世纪后至工业革命前世界贸易影响是什么?

  • 36、在辛亥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两部对政治民主化进程产生巨大积极影响的宪法。据此回答:

    (1)这两部宪法的名称是什么?分别是什么时候制定或通过的?

    (2)两部宪法的颁行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从这两部宪法的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治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 3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温彦博以为“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彦博曰“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民族政策”观点。

    (2)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

  • 38、二战后劳动力流动的特点

  • 39、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