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志着中国“走进核时代大门”的事件是
A. 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B.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D. 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其根本目的是( )
A.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农业发展,减轻人民负担
C.缓和阶级矛盾,杜绝武将跋扈
D.增强军事实力,扭转边疆战事
3、以下对应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 章炳麟——《革命军》
B. 邹容——《猛回头》
C. 陈天华——《警世钟》
D. 兴中会机关报——《民报》
4、马克思说推动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鸦片战争激化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太平天国运动反对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卖国行为
C.清政府腐败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D.鸦片战争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5、2009年,中国圆明园铜鼠首和铜兔首曾在法国被拍卖,它们的流失是哪场战争造成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如下图《掷铁饼者》是古希腊著名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也被誉为“体育运动之神”。整尊雕像充满了连贯的运动感和节奏感,突破了艺术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传递了运动的意念,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运动员所呈现的形态( )
A.由古希腊人的社会风俗所决定
B.显示出希腊雕刻艺术已经完全成熟
C.是研究古希腊雕刻的重要资料
D.说明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7、《大唐新语》曾记载:“武德、贞观之代,宫人(宫女)骑马者,依《周礼》旧仪,多着冪而全身障蔽。”而到玄宗时期,则要求妇人“帽子皆大露面,不得有掩蔽”。这反映出唐代( )
A.封建经济日益繁荣
B.中外交流得到加强
C.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D.社会风气走向开放
8、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不包括
①朱德
②陈毅
③刘少奇
④宋庆龄
⑤李济深
⑥贺龙
⑦张澜
⑧高岗
A. ①④
B. ②⑥
C. ③⑤
D. ⑦⑧
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之源
B.古代希腊人是欧洲人的祖先
C.古代希腊是一切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D.希腊文明是文艺复兴产生的根源
10、与下图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文天祥抗元 B. 雅克萨之战 C. 郑成功收复台湾 D. 康熙三征准噶尔
11、下列社会生活的新景象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是( )
A.野菜、粗粮成为健康食品
B.出现“黄金周”旅游热
C.凭票证购买日常用品
D.私人汽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
12、时间轴有助于我们建立历史事件的时空关系。下列时间轴中①处对应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六国
B.陈胜、吴广起义
C.刘邦建立西汉
D.巨鹿之战
13、在美国民众心中,苹果公司是美国科技创新的领路者,而苹果公司创始人、前首席执行官乔布斯,简直就是“创新”的同义词。创新是美国重要的精神财富。18世纪后半期,美国在制度上的创新是( )
A.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国家 B. 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C. 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 在西方国家中率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14、“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叙述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激发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②使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运动的步伐 ④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近代以来西方逐步领导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股潮流。以下不属于向西方学习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大化改新
C. 明治维新
D. 洋务运动
16、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对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
C.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D.发展中国家应全力抵挡和阻止
17、“皇帝倒了,民国创建了,共和实现了,但民主、自由、博爱、独立等新鲜主张,好像都与中国人无缘。中国没有从重大历史调整中重建秩序,更没有构建出中国人可以普遍接受的信仰,中国人精神困惑更加严重。”为解决“精神困惑”,中国掀起了
A.洋务运动
B.护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8、初三(2)班的同学在背诵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会议时采用了“关键词”记忆法,其中关于中共七大、中共八大、中共十四大和中共十五大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团结、胜利——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主要矛盾
B.团结、胜利——主要矛盾——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C.主要矛盾——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市场经济
D.主要矛盾——市场经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9、“一座城市,因为一次重要会议与红色结缘;一座小楼,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一次会议,从此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材料中的“重要会议”指的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数次调整。请按时间先后顺序给下列事件排序
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农业合作化
③土地改革
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②①④
D.③④②①
21、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____的局面。
22、尧、舜、禹时期将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贤德之人的制度是_______;元朝时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是_______。
23、1839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在广东领导查禁鸦片。1876年,清朝钦差大臣________率军进入新疆讨伐阿古柏。
24、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
(2)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过渡时期。
(3)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25、(1)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_____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2)1936年12月12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在劝说蒋介石抗日的努力失败后,发动“兵谏”,扣押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
(3)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并为胜利后指明奋斗方向的党的重要会议是_____。
26、无产阶级一直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
(1)1848年_______________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1871年3月28日,成立了______________,它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3)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是__________,词作者是______________。
27、1689年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____》;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28、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政治上:_______ ,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上:实行 _______ ,建立新式军队,提倡武士道精神。 经济上:推行地税改革,在“ _______ ”的号召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_______ ”,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29、根据提示补充相关内容。
(1)公元前73年,____发动奴隶起义,在其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1112年,____市民发动起义,最终取得了自治地位。
(3)1864年,各国工人代表聚会伦敦,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史称“_____”。
30、
上图是新型播种工具 是在 时期发明。
31、中国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肩负着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
(1) 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问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是?中共一大时期选出的党中央最高领导人是谁?
(2) 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3) 任意举出一例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全面抗日局面的出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32、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图示法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的表述出来,请你设计一幅能精确地反映三国鼎立的局势图。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办理?手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反对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为学习西方练兵方法而掀起的一场什么运动? 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高举这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
34、1949年到1966年,新中国取得了具有开创性和奠基性意义的伟大成就。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为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新中国建立起哪些新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材料:到1957年底,我国有595个大中型工程建成投产,一大批过去没有的基础工业部门,从无到有地建设起来,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与此同时,参加合作社的农户已占全国农户总数的98%;全国90%以上的手工业者加入了合作社。在整个国民收入中,国营经济、集体合作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所占比重达到92.9%。
(2)据材料概括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重大意义。
(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中形成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请在下图中选择一位人物,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简述其主要事迹及彰显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