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责任是保家卫国……对此,你能感悟到( )
A.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B.人总要承担很多方面责任
C.我们会不断调节角色行为
D.每个人的责任都是相同的
2、下图漫画表明( )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②社会的进步发展离不开个人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④个人可以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3年中国科技有很多新突破:“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载人深潜科考航;中国人造太阳实验创造世界纪录;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次商飞……这些成就充分说明( )
A.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B.我国已经建成创新型强国
C.创新是发展的唯一动力
D.我国已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4、“朋友互相吹捧,友谊毫无价值。”这让我们懂得了友谊需要( )
①原则去培养②真诚去播种
③诚信去浇灌④谅解去维护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启示我们认识自我可以( )
A.通过生理方面来认识
B.从与他人比较中认识
C.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
D.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
6、为促进家校共育,某校开展了“我喜爱的家”问卷调查,下表数据说明( )
家庭决策方式调查结果 | |||
选项 | 共同商量 | 父母独裁 | 孩子决定 |
比例 | 55.6% | 22.5% | 21.9% |
A.“共同交流”的家庭肯定没有矛盾
B.“父母独裁”的家庭一定缺乏亲情
C.“孩子决定”的家庭亲子关系融洽
D.大部分家庭的氛围越来越民主平等
7、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五年来,全国法院系统审结电信网络诈骗及相关犯罪案件22.6万件,千方百计帮助受骗群众挽回损失;审结一批针对老年人的非法集资案件,追回赃款31.9亿元,守护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这表明人民法院( )
①坚持依法行政,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坚持科学立法,不断完善我国法律体系
③坚持司法为民,彰显法治的力度和温度
④坚持公正司法,惩办犯罪维护社会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②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④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下列选项中体现关爱生命健康的是( )
A.小王骑车过马路不遵守交通规则
B.小东每天抽出时间锻炼身体
C.小红经常吃路边的烧烤食品
D.小月雷雨天选择在树下避雨
10、随着碳普惠的发展,碳减排开始从企业飞入寻常百姓家。市民扫码登录小程序,即可创建个人碳账户,低碳出行、绿色消费等减碳行为,还可转换为碳减排量或绿色积分,享受兑换礼品、消费折扣、信贷优惠等权益。此行为( )
①有利于践行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②能够直接增加人们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③能激励市民将环保行动落实在日常生活中
④说明低碳环保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农民工老张想讨要自己被拖欠的工资,能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有( )
①律师事务所 ②法律援助中心 ③人民法院 ④人民检察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水可覆人,亦可渡人”在落水孩童的至暗时刻,是他撕开了求生的通道,于旁人恐惧的8米水深,他却纵身一跃,救起了弱小的生命,他就是昭通小伙——刘世洋。刘世洋见义勇为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他人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②生命至上,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
③纵身一跃跳水救人的行为危害了自己的生命,是对自己生命不负责任行为
④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我们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努力挽救他人的生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3、下列哪句诗句能直接体现国家利益至上(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亿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问题是我国发展面临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
②搞好人口普查有利于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详实的入口统计数据为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提供支持
④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根本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思想家卢梭指出:“你要认识你自己,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更为重要、更为深刻。”这是因为正确认识自己( )
①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②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③有助于让自己变得完美④可以不犯任何错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面的漫画中,对大象来讲,主考官的做法明显违背了( )
A.权利公平
B.机会公平
C.规则公平
D.绝对公平
17、家和万事兴,下列同学的做法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的是( )
①王明与父母商定寒假带爷爷奶奶一起去参观广州市文化馆
②刘红父亲在外地工作,她十分体谅妈妈,经常主动做家务
③张宁父母禁止他在家玩网游,他一气之下砸坏电脑
④李华反感父母要他周日参加课外辅导班,屡次与父母发生冲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某校七年级(1)班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尝试实行“班级项目制”,即通过同学竞聘的方式组成项目管理小组,各司其职,让学生得到锻炼,把集体建设得更加美好。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 )
①美好的集体需要成员之间团结合作
②各尽其能、发挥所长有利于集体蒸蒸日上
③该制度是唯一的班级管理模式
④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每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于敏如是说。这说明( )
A.生命的意义在于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
B.只要将个体和国家联系起来就能成功
C.一个人伟大在于随时付出自己的爱心
D.每个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都是相同的
20、2023年3月,游客任先生自驾来西安,因路况不熟将车停在禁停区,交警依法开出罚单。两天后,任先生发现罚单标注“首违警告,零分零元”,感动之余,承认自己违停并点赞交警。交警的行为表明( )
A.公正司法原则有弹性
B.外地游客违章免处罚
C.执法有力度也有温度
D.轻微违法无须负责任
21、 最近,直播带货尤其是网红直播带货引发关注。5小时吸引近3200万用户进直播间观看、5分钟超万支口红售罄……网红直播带货这一新生事物成了电商新风口。导购模式向线上迁移,消费者因喜爱信任而爽快下单,屡屡成就网红销售神话。阿红带货如火如茶,但“蒙眼狂奔”,难免泥沙俱下,影响到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但如何保障货品“不注水”?如何让消费者拥有更舒心的购物体验?“假冒伪劣”“数据造假”“流量造假”这些直播带来的“祸事儿”需要政府、商家、直播平台等多方共同努力。
对此两位同学也展开了讨论,请你辨别与分析以下观点: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辉在期末考试中获得了好成绩,内心充满愉悦;升国旗时,小洪面向国旗,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小明观看《厉害了,我的国》之后心中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所以有同学说:“只有美好情感才能让人身心愉悦,因此我们要远离负面情感。”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评析上述同学的观点。
23、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大家感受到了校园生活的新变化:早上到校的时间推迟了,作业的总量和写作业所需时长减少了,还可以在学校享受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对此,小丽认为:太好了,作业负担减轻了,学习中就不再有辛苦了,我们也不需要努力学习了。请你对小丽的观点进行辨析。
24、P7探究与分享:
结合上图,说明食物、学习用品、衣服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从这样的生产过程中,说说你的感想?
25、坚定创新自信,勇攀科技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5月29日在给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希望全国科技工作者弘扬优良传统,坚定创新自信,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勇于攀登科技高峰。勇攀科技高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习总书记对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嘱托,也是科技工作者们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来自各条战线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在回信中特别提到要“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2)怎样做才能将习总书记的嘱托“勇攀科技高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变成现实?
26、科技创新促提升
材料一:厉害了我的国!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它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还是世界首条海底深埋沉管隧道。在建桥过程中,仅专利就创造了400多项,同时还创造了七项世界之最。
从梦想到现实经历了两代工程专家,即香港实业家、工程专家胡应湘和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林鸣的四次相遇,两人有了人生中长达30多年的交集。9年间,潮起潮落、寒来暑往,数以万计的建设者在伶仃洋上造桥,在大海深处“穿针”,构筑起全长55公里的世界级跨海通道。
(1)“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古人的诗句能够变为现实基于哪些原因?
材料二: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创新型强国转变,必须创新先行。在全球化竞争中,唯有创新才是制胜的利器。而创新离不开改革,创新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现在国家重视创新,有了好土壤,不愁长不出“科技种子”。
(2)向创新型强国转变,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创新方面还存在哪些制约因素?
(3)创新离不开改革,请概括创新与改革的关系。
(4)创新离不开好政策,你认为国家有哪些好政策促进创新?
27、材料 2021年1月,中共中央印发《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根据规划。法治国家建设总目标是,到2035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基本形成,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得到充分保障,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1)我国坚持厉行法治的要求是什么?
(2)为了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治意识,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请你围绕“与法同行”的主题设计条宣传标语。
(3)厉行法治公民应该怎么做?
28、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列表格。
情况 | 做法 | 理由 |
走到十字路口,红灯亮起,没有交警 |
|
|
小强踢球踢碎了教室玻璃,当时没人看见。 |
|
|
小丽因为被朋友误解而非常伤心 |
|
|
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老师要小晴参加校艺术节节目排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