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的一位同学将某月5~8日的天气和气温状况记录在下图中,并记录了5日日出日落时间。读图,完成最适合这位同学晾晒衣服的日期是( )
A.5日
B.6日
C.7日
D.8日
2、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与该市气温年较差和降水集中月份数据最吻合的是( )
A.25℃3~5月
B.-6℃12月~次年2月
C.19℃9~11月
D.31℃6~8月
3、富士山位于日本四大岛中的( )
A.北海道
B.九州
C.四国
D.本州
4、读我国东部地区四条河流的年径流量及汛期状况资料,分析四条河流中汛期最长、年径流量最大的是( )
河流 | 水文站 | 年径流量(亿立方米) | 汛期(月) |
松花江 | 佳木斯 | 718 | 7﹣9 |
黄河 | 花园口 | 580 | 7﹣9 |
湘江 | 湘潭 | 684 | 3﹣8 |
西江 | 梧州 | 2290 | 4﹣10 |
A.松花江 B.黄河 C.湘江 D.西江
5、如图是“北美洲地形与温带海洋性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北美洲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
B.大部分位于热带
C.北临北冰洋
D.南邻南极洲
【2】导致A地气候呈南北狭长分布的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海陆
D.西风
【3】北美洲地势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B.地势东高西低
C.地势南高北低
D.地势四周高中部低
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冬季漠河气温比海口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2】依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是由东南沿海地区向西北内陆递减
B.受夏季风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C.五道梁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距离海洋较远
D.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3】海口所属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山地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7、下列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的是( )
A.
B.
C.
D.
8、法国电力资源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
A.核电
B.风电
C.水电
D.火电
9、“地势低平,河湖众多,鱼米之乡”描述的是(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云贵高原
10、如果你面向南面而站立,那么你右手所指的方向是
A. 东 B. 西 C. 南 D. 北
11、下列传统居民特色中,与气温无关的选项是( )
A. 北方房屋墙体厚
B. 南方房屋宽敞,通风透气
C. 南方屋顶坡度大
D. 东北地区房屋多双层窗户
12、位于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是()
A. 海南 B. 广东 C. 香港 D. 澳门
13、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B.隔着麦哲伦海峡与南美洲相望
C.世界面积最小的大洲
D.南极洲陆地都在南极圈内
14、下列有关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在任何地图上都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别方向②地形图上,等高线在陡崖处出现重合③有了地图,就可以知道图示范围内的地形高低起伏状况④地图的比例尺大小不同,所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就不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15、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和最低的大洲是( )
A.亚洲、欧洲.
B.南美洲、非洲
C.亚洲、北美洲
D.非洲、欧洲
16、为提高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陕西—开展水土保持,修建梯田
B.吉林—退耕还林,恢复森林植被
C.江苏—节约用水,种植耐寒的青稞
D.黑龙江—占用耕地,推进城镇化建设
17、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的趋势和速度的指标。2019年,某地出生人口共5.2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0.53%。则该地2019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
A.1.53%
B.﹣0.47%
C.﹣1.53%
D.0.47%
18、贵州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山高坡陡,开挖地基不容易,苗族人民依山傍水,住所底层部分悬空用木柱支撑,形同“吊脚”因而得名“吊脚楼”。下图为西江千户苗寨局部地区图和单一吊脚楼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受________因素影响,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 )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自然资源
【2】“吊脚楼”的屋顶大多倾斜坡度较大,可推测当地( )
A.降水丰富
B.光照强烈
C.地势陡峭
D.风力强盛
【3】对于“吊脚楼”的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易发火灾,应拆除 ②记载苗族人民的历史,应传承
③用水不便,条件差,不保留 ④结合旅游业发展及保护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9、如图是我国某地气候类型图。不适宜在该地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小麦
B.青稞
C.棉花
D.玉米
20、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
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
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长夏无冬
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
2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_______ _半岛和_______ _群岛两大部分。
22、全球90%以上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________地带。
23、 是我国的最高峰,也是世界的最高峰.
2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描写_______地区景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描写________地区景观。
25、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做好中游 _______高原地区的 ______保持工作.
26、南极地区特有的动物有磷虾、鲸鱼以及________等等。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宁远某中学地理社团5月到某山区野外实践。下图为该山区地形图。
(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地形部位名称。B____;D____。
(2)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____米。
(3)若图中CD两地距离为2厘米,那么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
(4)图中有一条小溪,其流向为____。社团在回程中迷路,便沿着该小溪向下游方向前进。这种做法是否正确,请解释原因____。
28、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________定为“世界人口日”;以此唤起人们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自十八世纪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才__________;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亚洲__________和南部,__________、南北美洲东部等__________纬度沿海平原是世界人稠密地区。
29、我国青藏高原属于__气候.
30、根据所学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 上海市 | ____ | ____ | 澳门特别行政区 | ____ |
简称 | ____ | 湘 | ____ | ____ | 台 |
行政中心 | ____ | ____ | 济南市 | ____ | ____ |
31、下图是“我国温度带划分图”,认真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填出图中数码号所代表的温度带名称:
②______带,③________带, ④______带,⑤______带,⑥_______区。
(2)我国按温度带划分,有热带分布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_(填四省名称)。
(3)图中温度带③和温度带④的分界线大体是_____,基本上和我国一月____等温线一致。
32、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1月平均气温总体分布规律是_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
(2)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的等温线_____(平直或弯曲)主要原因是_____。
(3)这种气温分布会直接影响(_____)
A.农作物的分布 B.工业部门的分布 C.语言的分布 D.宗教的分布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川藏铁路沿线藏羌文化与雪山、草原等自然景观浑然融合,旅游资源丰富。目前四川进入西藏主要依靠川藏公路,运输能力有限。根据经验,目前我国已有足够技术和经验完成川藏铁路修建。图为川藏铁路线路示意图。
(1)川藏铁路连接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和____。
(2)川藏铁路经过____盆地、穿过南北走向的____山脉,直达青藏高原。
(3)与公路运输相比,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____。
(4)结合材料分析修建川藏铁路的意义(任答两点即可)。
34、读“中国山脉分布示意图”,填出图中字母对应的地理事物名称。
(1)A代表的邻国是__________,它位于我国和__________(国家)之间成为内陆国。
(2)B所在的岛是我国的__________岛;它和大陆之间形成__________海峡。
(3)C代表的岛屿是__________,从面积看是我国第__________大岛。
(4)D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全称是?省会城市是?E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省会城市是?
(5)F所在省级行政区名称是__________,省会城市是__________。
(6)G所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__,所在的沙漠名称是__________。
(7)H代表的山脉是__________。
(8)I所示是__________山脉,其东部为__________平原,西部为__________高原。
(9)J所在的盆地是__________,其矿产资源丰富,素有“__________”之称。
35、印度是中国的重要邻国和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方向),南临 __________洋,是南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国家。
(2)读印度气候图可见湿季当地盛行来自________(海洋或陆地)的______(方向)季风。所在印度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国水旱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其水旱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印度人口数量居世界第________位,印度人在人种上属于________种人。
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一些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出人口众多优势和劣势:
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劣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