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5年四川德阳中考一模试卷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7题,共 35分)
  • 1、下列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在初中新班级中,班主任很善于发扬每位同学的长处,让大家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B.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其通航让国人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C.中秋月圆之夜,大家呼朋引伴来到南湖公园赏月,明月倒映在湖中,美景让人沉醉。

    D.刚刚获得“共和国勋章”的袁隆平院士教育各位同学做学问要潜心专研,不求甚解

  • 2、下列句子中,表达最恰当的一项是 (     

    皇华文学社社长某同学接到学校通知:“定于本周四下午2点30分在图书馆掌阅吧举办’某校新年新诗会’,请你代表文学社邀请广东省朗诵协会胡少华老师来指导,并请她示范朗诵《开往春天的列车》。”某同学邀请胡老师时说

    A.“胡老师,您好!我校将于本周四下午2点30分举办‘某校新年新诗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开往春天的列车》。”

    B.“胡老师,您好!我校将于本周四下午2点30分在图书馆掌阅吧举办‘某校新年新诗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开往春天的列车》,万望勿辞!”

    C.“胡老师,您好!我是某校皇华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四下午2点30分在图书馆掌阅吧举办‘某校新年新诗会’,我代表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并请您示范朗诵《开往春天的列车》。”

    D.“胡老师,您好!我是某校皇华文学社社长。我校将于本周四下午2点30分在图书馆掌阅吧举办‘某校新年新诗会’,我代表学校文学社邀请您前来指导,您可不能不来啊!”

  • 3、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分析错误一项的是( )

    A.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D.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 4、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小明多年来刻苦努力,成绩是我们难以望其项背的。

    B.这点小错误在他看来无伤大雅,不足为训

    C.丽丽认为古代文学作品总是文不加点,因此丧失了学习古文的热情。

    D.校运会后,班主任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即使获得第一名,也不能对其他人侧目而视

  •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撰写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间的史事。

    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

    C. 《卖油翁》的作者是北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他的《归田录》。

    D. 杨绛的丈夫是钱锺书,字默存,他的代表作是小说《围城》。

  • 6、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汉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B.古人把山的北面、水的南面叫做“阴”,“汉阴”指汉水南岸。

    C.《革命烈士诗抄》中的诗歌作者很少是被称为诗人的。但是每一个作者——每一个革命烈士本身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诗章。

    D.《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 7、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束缚 狼籍 川流不息 因地治宜

    B.诘责 赋予 惨决人寰 纷至踏来

    C.畸形 模糊 正襟危坐 长途跋涉

    D.停辍 严峻 张目结舌 巧妙绝论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本文作者柳宗元,________(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潭中鱼百许头(大约)

    B.水清冽(特别)

    C.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

    D.而从者(奴隶)

    【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意境优美,请用优美的语言将其描绘出来。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四、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 5分)
  • 1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2)根据材料内容,以“剪纸”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9分)

    (1)成功的花,_________________。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3)《赤壁》中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

    (4)海上的夜,_____________  

    (5) 淡白的花儿,和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在《浣溪沙》这一首词中表达一种旷达乐观心态的句子是:____   ____

     

六、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噫!原来有这般事哩!他那道房,与那厨房紧紧的间壁,这边悄悄的言语,那边即便听见。八戒正在厨房里做饭,先前听见说取A,拿丹盘,他已在心;又听见他说唐僧不认得是人参果,即拿在房里自吃,口里忍不住流涎道:“怎得一个儿尝新!”自家身子又狼底,不能彀得动,只等行者来,与他计较。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不多时,见行者牵将马来,拴在槐树上,径往后走,那呆子用手乱招道:“这里来!这里来!”行者转身到于厨房门首道:“呆子,你嚷甚的?想是饭不彀吃,且让老和尚吃饱,我们前边大人家,再化吃去罢。”八戒道:“你进来,不是饭少。这观里有一件宝贝,你可晓得?”行者道:“什么宝贝?”八戒笑道:“说与你,你不曾见;拿与你,你不认得。”行者道:“这呆子笑话我老孙。老孙五百年前,因访仙道时,也曾云游在海角天涯,那般儿不曾见?”八戒道:“哥啊,人参果你曾见么?”行者惊道:“这个真不曾见。但只常闻得人说,人参果乃是草还丹,人吃了极能延寿。如今那里有得?”八戒道:“他这里有。那童子拿两个与师父吃,那老和尚不认得,道是三朝未满的孩儿,不曾敢吃。那童子老大惫懒,师父既不吃,便该让我们,他就瞒着我们,才自在这隔壁房里,一家一个,啯麻啯麻的吃了出去,就急得我口里水泱。怎么得一个儿尝新?我想你有些溜撒,去他那园子里偷几个来尝尝,如何?”行者道:“这个容易,老孙去手到擒来。”急抽身,往前就走,八戒一把扯住道:“哥啊,我听得他在这房里说,要拿什么A去打哩。须是干得停当,不可走露风声。”行者道:“我晓得,我晓得。”

    那大圣使一个隐身法,闪进道房看时,原来那两个道童,吃了果子,上殿与唐僧说话,不在房里。行者四下里观看,看有什么A,但只见宙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疸的头子;上边有眼,系着一根绿绒绳儿。他道:“想必就是此物叫做A.”他却取下来,出了道房,径入后边去,推开两扇门,抬头观看,呀!却是一座花园!

    【1】选段选自______(朝代)小说家______创作的长篇神魔小说《西游记》。此文段中的A是______

    【2】行者进入花园之后发生了什么事?请将本章节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情节概括完整。

    【3】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看法。一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意志不坚定、经常搬弄是非、贪小便宜,是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人。语文老师为此组织了辩论。如果你是另一方,请谈谈你方对猪八戒的看法。

七、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 10分)
  • 13、阅读《植树的牧羊人》(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坍塌了。这儿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那是六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②我想找一点儿水喝,抬头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走近看,原来是一个牧羊人,他周围还有三十来只羊,懒懒地卧在滚烫的山地上。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我们一起喝了热汤。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③当晚,我留宿在牧羊人的小屋里。第二天一大早,便跟着牧羊人一起去放牧。我们沿着山路,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

    ④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地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

    ⑤第三天,我和牧羊人道了别。

    ⑥1920年,我再次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他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⑦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

    ⑧1945年的6月,我最后一次见到植树的老人。那年,他已87岁了。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我完全认不出这条我曾经走过的路了。一切都变了,连空气也不一样了。以前那种猛烈而干燥的风,变成了飘着香气的微风;高处传来流水般的声音,那是风穿过树林的响声。

    ⑨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曾经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看得出人们生活得幸福、舒适。树林留住了雨水和雪水,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那些废弃的村子一点点重建起来。从地价昂贵的城市搬到这里安家的人带来了青春和活力,还有探索新生活的勇气。一路上,我碰到许多健康的男男女女,孩子们的笑声又开始在热闹的乡村聚会上飘荡。一直住在这里的老一辈人,已经被舒适的新生活改变了。加上新来的居民,一万多口人的幸福生活,都源于这位叫艾力泽·布菲的老人。

    【1】开篇第①段描写高原环境,有何用意?

    【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3】文中的牧羊人是一个虚构人物,但他的精神却鼓舞了很多人。结合文本内容,谈谈牧羊人的哪些精神打动了你?

  •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任随平

    ①春日绚烂,夏日旖旎,秋日迷丽,而冬,却是瘦冬。

    ②这瘦,瘦在道劲,瘦在凝练,瘦在一份安谧隐匿其中的风骨。

    ③我独爱冬日,爱这一份瘦劲。

    ④风是瘦的。春日的风一旦跑起来,就像一场酣意浓郁的梦境,醒过来,就翻过墙院,穿过村巷,绕着场院跑几圈,而后,隐遁在草垛抑或树林之间,隐匿了踪迹。而夏日,风是倦着的,总是慵慵懒懒,安卧在瓦屋的拐角处,和伸过来的一两枝柳枝,或者一只沉浸在阳光里的小花猫,它们就这样相安无事地能够相处一个下午的时光。而秋日,多情的风总是不能停驻脚步,漫山遍野地跑,带着黄叶,带着金色的梦,带着一个人的守望,不孤独,也不寂寞,把一场梦吹散,又聚拢来。唯有冬日的风,瘦瘦的,一小绺一小塔地吹,树林藏不住它的秘密,山峁(mǎo,小山坡)梁屲(,山坡)藏不住它的梦,就这样兀自飘着,钻进衣衫,拂过发际,不小心还会灌进衣领。就是这一阵阵瘦劲的冬风,吹瘦了远山,吹瘦了山野低处的河流,吹瘦了山草的茎叶,吹瘦了屋檐下父亲双手捧着的金色玉米棒,也吹瘦了暮色掩映下一声长长的唤归声。

    ⑤当然,暗夜深处的那一阵风,还会瘦了鸟鸣,瘦了一个人的梦境。

    ⑥冬日里的鸟也是瘦的。它们总是斜归,总是背上驮负了暮色,在村庄上空盘旋、俯冲。这时候,炊烟就袅袅娜娜地飘起来,绕着屋檐,绕着房脊背后突兀的枝柯,细若游丝般地飘,很久、很久,不愿离去,或许它们是在等待归来的鸟声,还是等待门环撞击的闭门声,抑或等待一声长久的咳嗽。其实,冬日的物事,总是让人心生一份甘冽的气息,就连衬映在窗外的鸟影也是清冽的,那双翅,那打开的羽毛,仿若线条,抑或被谁的巧手描摹而出,清晰,却少了丰腴,少了圆润,多了单薄和瘦劲。

    ⑦其实,这时候氤氲而出的灯火也是瘦弱的。

    ⑧于是,这鸟影瞬息之间就定格在了窗棂间,灯光晕黄,鸟影骨感伶俐,只是这窗棂间少缺了一页纸——窗棂纸,要不,你一定会将这鸟影错认成一页窗花。窗花之于窗棂,就像醒着的灵魂,望一眼,你就爱上了木格窗棂,爱上童年的梦。在我的童年记忆里,我总是把大部分的时光用于守望——爬在木格窗扇边,那时候,窗棂上一定是糊着窗棂纸的,而窗花,就一定是鸟影一样迷丽着:翻飞的燕子,蹬枝的喜鹊,咕咕呼朋唤友的鹑鸪,弯了脖颈啄食羽毛的麻雀……它们有着飞翔的梦,它们打开翅羽,它们就在窗纸上试飞。而我对世界的渴望,也就在这时候学会了飞翔,像一只只鸟雀,期待着飞出大山的围拢。

    ⑨后来,我也是在一个冬日的午后,走出了大山,开始了自己的寻梦之旅。

    ⑩就这样,我总是对冬日有着独有的迷恋,像后背吹过来的一缕风,叫醒我对生活的热爱。

    此刻,我就在故园的屋舍之内,静守着雪花,静守着晕黄的灯光,还有配红的火炉,我要将瘦弱的冬日时光暖醒,像暖醒我童年幻梦中的窗花一样,让它们打开翅羽,在冬日里飞翔——千姿百态。

    瘦冬,瘦在风骨和梦。瘦在瘦劲和热望。

    (选自《春城晚报》2020 年12月 11日)

    【1】作者为什么说冬天是“瘦”的?

    【2】请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3】这篇文章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八、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文章。

    (1)请以“与 相处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成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②能够说真话,诉真情。

    ③注意书写工整、清楚、准确。

    (2)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生活中,“幸福”并不都是轰轰烈烈、激荡人心的,更多的时候,它可能显得细切微小,难以察觉。并且,也许在你看来幸福的事情,可能在别人那里会显得平平常常……

    请以“属于我的小幸福”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性文章。

    注意: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5
题数 15

类型 中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
三、诗歌鉴赏
四、综合性学习
五、名句名篇默写
六、名著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八、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