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短语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 (并列短语)
B.无人问津它却默默地长上来。(偏正短语)
C.远远地望去火箭起飞了。 (主谓短语)
D.现在他们真是惊慌到了极点。(动宾短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吹嘘 匿名 沓无消息 藏污纳垢
B.蒙昧 畸形 抑扬顿挫 认劳认怨
C.私塾 僵绳 一丝不苟 为富不仁
D.慰勉 呓语 鹤立鸡群 筋疲力尽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奇崛(jué) 丰腴(yú) 犀利(xī) 似的(shì)
B. 隽逸(juàn) 轻飔(sī) 引吭(hàng) 猥鄙(wěi)
C. 岑寂(cén) 跳踉(láng) 分娩(miǎn ) 德馨(xīng)
D. 辟易(pì) 翌日(yì) 剽悍(biāo) 憩息(qì)
4、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想不通,九条牛也拉不回;想通了,不要人说就直往前冲:他就是这样一个直性子。
解说:这一句冒号使用正确。
B. “学校见”是偏正式短语,“留在心里”是补充式短语 ,“明天教师节”是主谓式短语。
解说: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判断全部正确。
C. 她不仅爱诗,而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解说:这是并列关系的复句。
D. 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
解说:这一句标语上下衔接,语意连贯。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诗人困居长安,想象妻子在鄜州独自对月怀人的情景;仅以妻子的角度表达思念夫君之情。
B.三、四两句中,妻子望月“忆长安”,而小儿女未谙世事,还不懂得“忆长安”;用小儿女的“未解”反衬妻子的“忆”,突出“独”,越发显出妻子的孤独无助。
C.五、六两句妻子望月久立,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湿”与“寒”二字写出人因思念夜深而不能寐,更显出夫妻深厚的感情,和诗人对妻子独居的怜惜。
D.最后两句,“双照”与上文“独看”对应,表达一家团聚的美好愿望,只是希望寄托于不知“何时”的未来。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亲看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后也忍俊不禁的笑了。
B. 作为学生就应该多向老师请教,因为这是一种不耻下问的精神。
C. 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台阶高!”言外之意,你们家有地位。
D. 小明英语成绩取得了一点小进步,但是不小心摔破了膝盖,他忍不住叹气:“真是祸不单行!”。
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想到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景,他就会心胆俱裂,热泪盈眶。
B. 这里山清水秀,尤其那一座座突兀挺拔的山峰,巧夺天工,美不胜收。
C. “最美妈妈”挺身而出,接住生命,用行动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
D. 沈明同学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
8、阅读《岳阳楼记》,完成下面小题
①庆历四年眷,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下面对选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大观:壮丽景象
B.连月不开 开:天气放晴
C.而或长烟一空 一:数词,一个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求:探求
【2】下面各句中,与“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中“其”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叙写作记的本末缘起,简明扼要交代了背景。“政通入和,百废具兴”高度概括了滕子京的政绩。
B.第②段先从空间上描写了洞庭湖的广阔和浩渺,再从时间上写了洞庭湖的气象万千,然后过渡到登楼览物的心情。
C.文中古仁人“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是,离开京城的哀伤和怀念家乡的忧愁让人忧心忡忡,感伤到极点。
D.文章将记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融合,议论部分虽然字数不多,但有统领全文的作用。
9、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和《江南逢李龟年》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江南逢李龟年①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②。
注:①[李龟年]唐朝著名乐师,擅长唱歌,常在贵族豪门歌唱。“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卖艺为生。诗中的“岐王”“崔九”均是当时的显贵。②[落花时节又逢君]是指诗人安史之乱后与李龟年在江南相逢。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流露出诗人的伤感忧愤之情,而颈联笔锋一转,既蕴含着_______的人生哲理,又表现出_______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沉郁中见豪放,堪称酬赠诗之上品。
【2】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10、综合性学习
光华中学“墨缘”书法社正在开展“墨香书法”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材料:
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
2016年5月15日晚,嘉德“大观之夜”专场拍卖举行。“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唯一传世作品《局事帖》以2.07亿元成交。消息瞬间传遍收藏圈,也引起了大众的普遍关注。“一个字相当于167万元,真可谓天价书法!”不少网友对于疯狂的亿元书法很吃惊。其实自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达到火爆顶峰起,已经有多件拍品价格过亿,这也标志着中国书画步入亿元时代。
(1)为学校大屏幕展示的实时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2)为推动“书法艺术进校园”的活动,请依据前一句格式,在横线上补全宣传标语。
弘扬书法艺术,________________。
(3)学校拟邀请著名书法家陈振濂先生下周四下午3点到学校科教楼多功能报告厅,为全体同学作书法欣赏指导讲座。假如你是学校“墨缘”书法社的李华,前去邀请陈先生,该如何说?
11、填空。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 。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 。
(3)《论语》中阐述了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4)《论语》中阐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 。
(5)《天净沙 秋思》中的点题句是 。
(6)《钱塘湖春行》中通过写莺燕的活动突出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诗句是 。
(7)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 《泊秦淮》)
12、李强参加学校以《昆虫记》为主题的展览,以下是他设计的“音乐会”展区的入场券。
请从以下三种昆虫中选择一种昆虫送到展区参加展出,并说说你的理由。
A.萤火虫 B.蝉 C.朗格多克蝎
13、现代文阅读
规 矩
黄大刚
“到我这来干活,得听我的话,这是规矩。”老熊说这话硬邦邦的,小杜心里很不舒服,老熊只不过是几个装修工拼起来的头,那语气,老熊好像真的把自己当成了老总。
老熊有规定:“谁揽到活,从利润中扣出2%作为奖励。”
小杜很心动。收工后,小杜没事就到新建的楼房转转,看看能不能揽到活。还真让小杜给碰到着了,有一户,建筑面积120平米,房主跟小杜谈,要以2400块工钱包给小杜。小杜算了算,20块钱一平方,挺划算的,怕人家反悔,就拿了房主的定金。
小杜兴冲冲地告诉老熊,老熊越听脸越黑,还没等小杜说完,就骂开了:“猪都叫你老爹,你到底懂不懂,刮涂料算的是墙壁面积,天花板面积,什么建筑面积,被人卖了还傻呵呵地数钱。”
小杜慌急了起来:“要不,咱们不去做算了,反正房主又不认识我们。”
“定金都领了,还说这种不是人的话。”老熊声音大了起来。
尽管有了心理准备,可干活的师傅一见面积那么大,工钱却那么少,顿时软了手脚,边干活边埋怨小杜,手下的活粗糙了起来。老熊查看一遍,责令返工。涂乳胶漆时,打面漆一遍,小杜就不打了,悄悄把漆拎到卫生间,要倒掉,老熊看出异样,跟过去,喝问:“你这是干吗?”“这点工钱,干这些工已够了,这些漆就不用打了。”“多少钱是你当初跟人家谈的,人家又没逼你,既然答应了,就要干好,不然以后谁还叫你干活。”
在老熊监管下,房子的涂料刮得很精细,房主很满意,提出要加钱,老熊却不肯收,说当初谈好多少钱就多少钱。房主很感动,跟小区的业主赞扬老熊他们的工好,还带到房里参观。
正在挑选装修队的房主争先恐后找老熊干活,老熊忙不过来,他们就排队等待。
小杜干得欢实,不由得暗服老熊目光长远。
有一所学校多媒体教室装修,有个自称是校长的中年男子找到老熊,说装修不及时,将影响到开学孩子上课,学校清水衙门,实在拿不出那么多钱,请老熊干干好事,解燃眉之急。
小杜听了,心里很不痛快,接过话头:“我们又不是慈善机构,要有工钱才有饭吃呀,不但我们吃,还有一家老小,你这样的工钱,叫我们怎么做嘛。”
“明天开工,想干的就跟我走。”
第二天,老熊拎着工具出发,身后跟了小郑、小江等人,小杜原打算不去,见只剩下自己,犹豫了一下,也跟了去。
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闷热的多媒体教室像一个蒸笼。老熊他们汗流浃背地忙活了一个礼拜,中年男子过来看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悄悄把老熊拉到一边:“按市场价开发票,我尽快把工钱给你们,你们辛苦了。”
“当初谈的不是这个价呀。”
“你说的没错,但,你懂的。”校长捅了一下老熊的腰。
“我不懂,你要开市场价的发票,就得按市场价给我们工钱。”
校长把脸一摆:“咱们可得丑话说在前,你不开发票,别怪我不给工钱。”
老熊没办法,人家攥着刀把,他拿着刀刃呢。
没多久,校长让人实名告了,没多久,被免职了。
校长知道是老熊告的状,就找老熊:“我和你无冤无仇,干吗告我?”
“你说得对,但我不容忍你害了这座学校,还有学校里的孩子。”
老熊在城里干得顺风顺水,他最大的梦想是成立一家装修公司,把业务做大,赚更多的钱。
可老熊宣布要回老家照顾老娘,老娘脑血栓,瘫在了床上。小杜他们出主意让他请人照顾,老熊摇头:“钱什么时候都挣不完,可老娘的日子却不多了,陪伴老娘的日子用钱也买不回来。”
老熊把装修队交给小杜,小杜却对队员说:“装修队的老大还是老熊,我只不过是代管,这是规矩,你们记住了没有?”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8年第4期,有删节)
【1】通读全文,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老熊对初来的小杜强调规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熊把装修队交给小杜,自己回家照顾老娘。
【2】阅读下列句子,按括号内的要求回答问题。
(1)小杜原打算不去,见只剩下自己,犹豫了一下,也跟了去。(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知了不知疲倦地叫着,闷热的多媒体教室像一个蒸笼。(请从表达方式角度赏析句子)
【3】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表现老熊的性格特征。请任选两处,说说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4】小说结尾写小杜对队员强调了“规矩”,有何作用?
1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流动的紫槐花
①我开了一家花店,生意还算不错。下班刚到家,就听到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一位妇女,看上去有五十多岁,衣着整齐,背微驼,满头白发。我刚想问她找谁,她一把抓着我的手说:“闺女,我找不着家了,请你把我送回家去。”
②我一听,原来是走错路了,在这个很多栋一模一样楼的小区里,如果不记门牌号码,走错路是常有的事情。我赶紧安慰她说:“不急不急,您告诉我您家是哪栋楼的,门牌号是多少。”她说记不得。我想,肯定是刚搬来的人家。
③“那您记不记得您家附近有什么特别的东西?”
④她说:“我家那儿有很多很多高大的洋槐树,开着紫色的花朵,非常好看。”
⑤紫色的洋槐花?我想了一会儿,小区里好像没看到有这种树。小区东边那条南北走向的小河旁会不会有呢?我决定带她去看看。
⑥河水如一条流动的玉带,缓缓向前。河堤上垂柳依依,鲜花盛开,芳香怡人,很多人在堤上散步。我们耐心找了许久,果真看到了一树怒放的洋槐花,紫色的花朵倒挂着,如一艘艘起航的小船挂满枝头。
⑦“您看,是这儿吗?”我问。她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这里树太少了,我家那儿的洋槐树一排一排的,有半里长。那花儿开得压满枝,蜜蜂像赶集似的忙,香气很远就能闻到。前几天,我还去摘过洋槐花,可好看呢。”
⑧可是哪儿有她说的那么多的紫槐花呢?我带她到旁边楼上一问,果然没人知道,也没人认识她,我们继续找。她很健谈,她说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将锋利的镰刀绑在长长的竹竿上,一用力,那槐花纷纷扬扬;她讲她如何将槐花洗净,再放入鸡蛋炒给孩子们吃;她讲槐花馍怎么做……
⑨我们把小区里靠近洋槐树的楼都问了一遍。认识她的人没有,不过帮她找家的人却越来越多,连小区保安也加入进来。
⑩“您记不记得家里有哪些人?叫什么名字?”保安拿着厚厚的小区住户明细册问。她说:“我儿子叫杨淮,是名警察,立过二等功。他小时候特调皮,洋槐开花的时候,他一哧溜就上了树。折下几条带花的树枝,编成帽子给我戴。”
⑪“那您儿子呢?”
⑫“儿子在开满紫色洋槐花的地方等我呢!”她一脸自信。
⑬天完全黑了下来,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她的家人。有人建议报警,有人说:“才几个小时,还没有到该报警的时候,再等等。”灰蒙蒙的天空飘起了雨丝。
⑭“要不这样,我们把她的照片发到小区微信群,发动所有人来找。”
⑮“这个办法好,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拍着脑门说,“请大家拿出手机立即行动。”
⑯22点18分,一位二十六七岁的姑娘焦急地找了来。看见妇女,扑上来就喊妈妈。我们心里都松了口气。可她怎么也不跟那姑娘回去,说那不是她的家,那儿没有紫色的洋槐花,不管大家怎么劝都不走。我们不解。
⑰“对不起。去年洋槐开花时,我哥去执行任务,被急眼的逃犯连打几枪……”姑娘捂着脸哭了起来,“后来,将他安葬在他从小就喜欢的有许多洋槐树的地方。母亲天天去看望哥哥,渐渐地就变成这个样子了。为了缓解她的思念,我们决定重新换个环境,在离家五十多公里的这个县城里安了家。可是她还是到处去找紫色的洋槐花。中午吃饭的时候,一不留心,她就出走了。”
⑱“这儿没有那么多的洋槐花,怎么办?”我想了会儿说,“大家跟我去,我有紫色的洋槐花。”我把店里所有紫色的花朵都拿了出来,又有人去折了些洋槐树的树枝来,大家拿在手里,站成一排。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紫色的花朵在我们手里流动,不停地向远处伸展。她一边数着,一边笑着,向家里走去。
【1】请阅读全文,概括“她”的槐花情结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们耐心找了许久,果真看到了一树怒放的洋槐花,紫色的花朵倒挂着,如一艘艘起航的小船挂满枝头。(为什么要用“果真”这个词语呢?)
(2)这里树太少了,我家那儿的洋槐树一排一排的,有半里长。那花儿开得压满枝,蜜蜂像赶集似的忙香气很远就能闻到。(这里为什么要用对比呢?)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题目中“流动”一词的含义和作用。
1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难过的事,如被忽略、被误解、被伤害。但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甚至一些物,让你觉得相遇一场,是命中注定的幸运。所以千万别沮丧,人生,总会有一些温暖与你相遇,让你觉得那一刻世界是如此的温暖美丽。
请以“总有一些温暖与你相遇”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