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君之力(《愚公移山》)以备胡(《周亚夫军细柳》)
B.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C.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夫环而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岂能为暴涨携之去(《河中石兽》)
2、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院可以撤销因仲裁程序问题而取得的不当裁决。
B. 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C. 《复仇者联盟》这部电影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有多大的建树,只要你善于发掘快乐,再平凡的工作也是有意义的。
3、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怠慢 皎洁 风云变换 天衣无缝
B.磅礴 虔诚 招摇撞骗 自圆其说
C.迁徙 狡辨 怒不可遏 人情世故
D.偏辟 彷徨 袖手旁观 消声匿迹
4、“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我听到他发表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句中的“他”是 ( )
A.毛泽东
B.朱德
C.周恩来
D.贺龙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乙)牧童诗
宋: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以乡村儿童的乡间淳朴生活为写作题材。
B.甲诗前两句静态描写乡间学钓鱼小孩的外貌和随意侧坐草间的情形。
C.乙诗前两句从视、听角度描绘了一幅乡村野牧图,背景悠远,有声有形。
D.甲诗后两句照应“学”字,用“遥招手”写出小孩怕惊鱼的心理状态;乙诗后两句写出了“长安客”对乡间轻松、自在生活的向往。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以描写人物为主,动、静结合,相得益彰;乙诗以描写所见“牧童”为题,对其充满怜爱。
B.甲诗“路人借问遥招手”句,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
C.乙诗“机关用尽不如君”中“君”字,既指无忧无虑的牧童,也包含诗人自己。
D.乙诗与《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异曲同工之妙,饶有理趣。
6、(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______。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其五)》)
(3)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4)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查阅资料,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或者选读一部你最喜欢的他的作品,写一段读后感。
8、素质
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相遇了。
城里人是来“乡村游”的,本来他打算回城,却错过了回城的最后一班车。乡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来他想直接回家,也错过了回家的最后一班车。
城里人先到,登记时,他要包下一个房间,可是服务员说,乡村不比城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因为床位有限,一个人只能住一个床位,其它床位还得留给其他人住。这样,后到的乡下人就跟城里人同住一室。
乡下人进来时,城里人已经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看电视。
“你好。”乡下人跟城里人打招呼,城里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作答。
乡下人没有理会城里人的冷淡态度,他把一个蛇皮口袋随意地放在了床边,这是他的全部行李了。乡下人看了城里人一眼,开始脱鞋。立时,一股臭味弥漫开来,城里人皱了一下眉头。“什么素质?”城里人暗暗地嘀咕了一句。这个细节被乡下人捕捉到了,他的脸红了一下,赶忙提着鞋进了卫生间。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趁着乡下人去卫生间,城里人把钱包从公文包里拿出来,藏在了枕头下。过了一会儿,他想了想,又把钱包重新拿出来放在床垫底下,并用力地压了压。
乡下人显然心情不错,他吹着口哨,躺在那富有弹性的床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说:“真舒服啊。”然后,他递给城里人一支烟,城里人摆摆手,拒绝了。城里人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烟来自己抽上。
看城里人没有与自己交流的意思,乡下人把刚张开的嘴巴闭上了。
屋子里只有电视机的声音。播放的是一部爱情电视剧。镜头中不时出现男女拥抱、接吻的画面。乡下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城里人则东一眼西一眼地瞟,显得心神不宁。
过了一会儿,城里人的手机响了。“亲爱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赶不上回城的车了,”城里人开始抱怨,“现在住在一个该死的旅馆里,床铺硬得像石头,空气也不好,还不安全。”城里人说着,看了乡下人一眼。接完电话,城里人的情绪一直不好,一直抽着闷烟。
乡下人的手机也响了,“老婆,是你吗?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着我啊。我告诉你啊,我现在住在旅馆里,这床可舒服啦,软软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带你来享受享受。” 乡下人高兴得手舞足蹈。
时间在流逝。不知道是因为接了老婆的电话激动,还是因为电视节目吸引着乡下人,总之,乡下人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丝毫没有要入睡的迹象。
乡下人不睡,城里人自然也不敢睡。因为他的钱包里有一万元钱呢。他睡着了,万一乡下人拿走钱怎么办?这里可是城乡接合部,复杂得很。
终于,乡下人打起了呵欠,可是眼看着眼睛刚要闭上,却马上又睁开了。这些细小的动作,当然逃不过城里人的眼睛。他更加坚信了他的判断,也就更加不敢睡了。乡下人也挺难受的。他也希望城里人尽快入睡,他挤了一天火车,已经很疲倦了,但他不敢睡,因为他的鼾声很大。曾经有工友形容他的鼾声可以穿透水泥墙。他知道,如果他先入睡,城里人肯定就无法睡着了。
城里人和乡下人彼此就这样各怀心事地对峙着。城里人心情烦躁地变换着电视频道,乡下人接连不断地抽着烟。
乡下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只是第二天早上,乡下人醒来时,城里人已经走了。
乡下人看着城里人乱糟糟的床铺,说了句,城里人怎么这么没素质。
乡下人仔细地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又把城里人留下的乱糟糟的床铺也整理好后,才提着蛇皮口袋出了门。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
(选自《短小说》)
【1】善用对比是本文一大特色。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里的情节概括。
| 城里人 | 乡下人 |
能形成对比的情节 | (1) | 热情打招呼,洗脚,晾鞋。 |
怕钱被偷,把钱藏在枕头底。 | (2) | |
跟妻子打电话,不停地抱怨。 | (3) | |
还是担心钱被偷,一夜无眠,清早匆匆离开。 | (4) |
【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析文章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
【3】小说结尾处才交代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这样写妙在哪里?
【4】城里人、乡下人都认为对方素质低,原因是什么?结合文本,谈谈对素质的认识。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一场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大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恩……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己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有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要求:
1.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进行写作;
2.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3.不得抄袭、套作,字数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