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拉萨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在受周王封赐之后,各地诸侯和贵族将自己所拥有的“臣”层层地分赐下去,使得“王臣”在社会阶层的范畴里向纵深不断地延伸,直到贵族社会的最底层。这说明西周(       

    A.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B.分封制强化了等级秩序

    C.王室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D.宗法制与分封制相结合

  • 2、通过考古及文献查证,西汉能够观察到的储粮状态与方式是“分散储粮”,而在唐代则更多表现为以巨型窖穴为代表的“集中储粮”形式。这说明(     

    A.租佣调制的持续实施

    B.均田制的有效推行

    C.两税法减轻了农民负担

    D.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 3、匈奴贵族刘渊起兵后,向部众宣称自己受命于天,并建国号为“汉”;大夏国建立者赫连勃勃自称“大禹之后”;北魏建立者鲜卑拓跋氏自称“轩辕之苗裔”。这些可以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     

    A.儒学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B.统治者道德修养较高

    C.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

    D.国家统一趋势已出现

  • 4、1864年,李鸿章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 (     

    A.完全采用官督商办

    B.完全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

    C.维护了清朝的统治

    D.开始了早期工业化的尝试

  • 5、1928年5月3日,日本侵略者在山东省济南市向国民党军发动进攻,制造了“济南惨案”,大量中国军民被屠杀。日本侵略者这样做是为了(     

    A.破坏中国工农运动

    B.挑起军阀之间混战

    C.拆散国共两党合作

    D.阻挠国民政府北伐

  • 6、甲午中日战争后的3年间,清政府把长达6420英里的铁路修筑权和管理权“拍卖”了,其中英国占2800英里,沙俄占1530英里,比利时(背后是俄法集团)占650英里。当时的外国人就说过“铁路所布,即权力所及”“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关也,死生存之系之”。这表明,清政府“拍卖”的铁路权(     

    A.推动了中国交通的近代化

    B.激化了侵华列强间的矛盾

    C.密切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 7、根据下表的统计数据,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时间

    我国近代工业企业数量

    资本总额

    工人总数

    1913年

    698家

    33082万元

    27万人

    1920年

    1759家

    50062万元

    56万人

    A.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

    B.民众的日常生活出现了新气象

    C.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D.近代民族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 8、清末清廷着手实行新政,由于清廷认为民报“乱是非而淆视听”、“挟清议而以訾时局”,因此决定兴办官报,掌握舆论主导权,以寻求变法的舆论支持,并力图开启民智以巩固变法基础。于1906年创办《商务官报》,《商务官报》接受各团体、个人投送的章程,因此,但凡有用皆可采纳,不论身份地位高低,其重要编辑之一杨荫杭在此时正因为宣传革命被清廷通缉,但因为其在实业发展方面极有见地,也被《商务官报》欣然接纳。据此可知(  )

    A.《商务官报》作为朝廷的喉舌,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

    B.《商务官报》创办的根本目的在于抬高商人地位

    C.《商务官报》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D.《商务官报》作为官报,在思想和内容上都秉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 9、康熙时期,在陕西南部的秦岭和大巴山地区,有铁厂数十处,投资铁厂的大都是外来客民,他们“携带工本,雇募匠役”,这些投资者的资本都比较雄厚,“凡开厂之商,必有资本足以养活厂内之人”。这说明当时该地区(     

    A.商帮活动较为频繁

    B.官营冶铁业发展迅速

    C.自然经济趋于瓦解

    D.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 10、秦朝的国家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     

    A.使君权遭到了一定程度弱化

    B.说明政治民主的观念开始萌发

    C.使中央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有利于减少君主专制决策失误

  • 11、元代,改变了汉唐时期任命边疆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民族地区的做法,先后在辽阳、云南、甘肃、岭山等地设立行省,而且这些行省“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一变化(     

    A.清除了边疆分裂势力

    B.实现了各民族的平等

    C.增强了边疆治理能力

    D.完善了地方管理体制

  • 12、据记载,宋代乡村居民的职业流向包括参与经商活动、应募参军、出家为僧道等内容,部分乡民在农闲时节兼职商贩、雇工,出现身兼数职的现象。这体现出当时(     

    A.佛道思想的世俗化

    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社会流动性的加强

    D.租佃关系得到发展

  • 13、“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这是刊登于1925年2月20日《中国军人》上曾唱遍大江南北的《国民革命歌》节选部分。该歌曲(       

    A.表明国民大革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B.体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民族矛盾

    C.反映了国共第一次合作中工农运动高涨的历史

    D.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

  • 14、周初建立的分封制度“政权并不集中在最高的王的手上,这是个一层层重叠着的权力金字塔,每个贵族都分享着一部分权力,王奈何不得侯,侯也奈何不得公,一直到士都是如此。”这表明分封制下(       

    A.形成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B.各等级之间可以相互牵制

    C.权力分散未能形成中央集权

    D.坚持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 15、乾隆五十一年,军机处发现陕西按察使周樽奏报“清查保甲”一折的朱批中,没有涵盖奏折中涉及的全部内容,军机大臣提出讨论意见,并把研究结果拟写谕旨,连同原折一并呈报乾隆帝。这表明清朝(     

    A.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B.军机处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

    C.康乾盛世走向衰落

    D.中枢秘书机构之间的相互制衡

  • 16、某班正在策划“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主题展览活动,以下四幅图片按时序布展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油画)

    ②遵义会议会址

    ③《南昌起义》(油画)

    ④毛泽东在延安窑洞撰写《论持久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 17、甲午战争后,康有为积极宣讲:“国文为民族之魂”“国文提振民众”。“听者达数万人之众,闻之皆泣,奔走呼号”。这表明当时(       

    A.文化变革成为社会当务之急

    B.政治危机刺激民族意识觉醒

    C.清末新政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D.维新变法运动由此拉开序幕

  • 18、宋朝社会与前代相比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新变化。能为这一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①“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

    ②“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③“男去耒耜则不禁,女去织纸则不禁。工作奇巧则不禁,商通珠贝则不禁。”

    ④“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路……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春秋战国时期,管仲推行“官(管)山海”之策,主张由国家垄断自然资源开采;李悝实施“平籴法”,主张政府收售粮食以调节粮价;商鞅主张政府奖励农业生产,抑制工商业发展等。这反映了当时(     

    A.重农抑商已成为各国的共识

    B.国家重视对经济的干预和控制

    C.变法推动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D.社会转型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 20、宣政院是一个常设的中央管理机构,掌管全国佛教事务以及藏族地区军民政务,与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并立,长官由帝师(藏族)重臣(蒙古族)等少数民族贵族担任。该机构的设立(     

    A.践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排斥汉人造成民族矛盾激化

    D.牵制中书省形成权力的制衡

  • 2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最突出的成果是(     

    A.建立了巩固的广东革命根据地

    B.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农运动

    C.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一些侵略权益

    D.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 22、19世纪以前,与中华民族竞争的都是文化和基本势力不及中国的外族。到了19世纪,我们遇到空前未有的变局……在道光年间我们受到重大的打击,才有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该方案(     

    A.认识到制度变革的必要性

    B.根源于新兴的资本主义经济

    C.迈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D.推动了民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 23、1927年,毛泽东在三湾改编时,提出了“(党)支部建在连上”的思想;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明确要求“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据此可知,上述思想和原则(     

    A.有利于建立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C.加强了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建设

    D.为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 24、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倡导,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这表明《资政新篇》(       

    A.具有一定的空想性

    B.适合中国社会现状

    C.带有资本主义色彩

    D.力挽晚清王朝颓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___________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 26、1917年中国参加________

  • 27、背景: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社会________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

  • 28、《新青年》阐述了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要拥护“________”,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________”,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________。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________革命

  • 29、目的:强化________,维护政权稳定

  • 30、藏族地区在明朝时称为________。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________________等称号,并设立了________等机构官吏西藏________事务,任用________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 31、_______年12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

  • 32、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郡县制起源于___________后期,各大国在新吞并的土地上不再进行分封,该而设郡县。郡县长官由____________,不能世袭。__________时期,各大国已经广泛实行郡县制。

  • 34、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________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说明中央集权制度内存在着哪些主要矛盾?

     

  • 36、陆王心学的形成的背景和具体主张是什么?

  • 37、中国的重大外交举措与世界局势的变化息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着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面对这种格局,新中国提出了怎样的外交方针(政策)?

    (2)列举出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重大外交成就。概括这些重大外交成就对国际关系的重要影响。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这一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什么?为实现这一目标,新时期我国积极开展哪些类型的重要外交活动?

  • 38、淝水之战的背景、概况和结果如何?

  • 39、简答题

    世界政治格局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二战后美苏从盟友变为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两极格局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20世纪60、70年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新兴政治力量不断崛起的表现有哪些?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3)20世纪9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