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宜兰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2、《孟子·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这一记载(     

    A.表明土地可自由买卖

    B.论证了土地私有制确立

    C.说明了土地经营方式

    D.标志着分封制的瓦解

  • 3、下图为中国近代某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肩章。这一时期应该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 4、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矛头指向儒家传统道德,根本原因是(     

    A.儒家思想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B.北洋军阀政府推崇儒家思想

    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落后

    D.儒家思想维护封建

  • 5、根据如图所示信息,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1946年6月国共两党的军事力量相当

    B.反映出解放战争期间国共军力此消彼长

    C.1948年内国共双方军力尚未发生逆转

    D.1949年2月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被推翻

  • 6、下表为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时期

    译著类别

    应用科学

    自然科学

    历史地理

    社会科学

    哲学艺术

    其他

    1850~1899年

    40%

    30%

    10%

    8%

    3.5%

    8.5%

    1902~1904年

    10.5%

    21%

    24%

    25.5%

    11.3%

    7.7%

    A.国人普遍树立起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

    B.科举制的废除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C.民族危机加深推动对西学认识的深入

    D.儒学教育再次得到当时政府大力支持

  • 7、华夏之名在西周已经出现,它成为中原居民的总称,以别于四邻较为落后的民族。后者相对华夏族被称为夷、蛮、戎、狄。春秋战国之交,曾以蛮国自居的楚国、被中国诸侯看作戎、狄的秦国已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说明(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萌芽

    B.不同民族差异消除

    C.华夏文化认同观念逐步增强

    D.大一统趋势的加强

  • 8、中国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考古学的成就是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下列考古重大发现中能够证明中华有五千年文明的遗址是(     

    A.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

    B.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

    C.云南元谋的元谋人遗址

    D.浙江杭州的良渚遗址

  • 9、“迁都洛阳好,举目眺黄河。胡地民风殄,汉家文教播。三长制谐和。本已尊孔子,何为崇佛陀。”该诗提及的帝王是(     

    A.秦二世

    B.汉武帝

    C.汉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 10、下表所示为唐玄宗至唐代宗期间的人口变化情况(部分)。造成表中人口急剧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唐朝纪年

    公元纪年

    户数

    口数

    唐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8525763

    48909800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年

    8914709

    52919309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年

    2933125

    16920386

    A.农民起义冲击

    B.经济重心南移

    C.社会形势动荡

    D.边疆局势恶化

  • 11、东汉光武帝时,钟兴受诏“定《春秋》章句,去其复重”。汉明帝也曾御制章句,史书中有记载:“帝自制《五家要说章句》,令(桓)郁校定于宣明殿。”这些做法(     

    A.强化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宣扬了国家政治主张

    C.规范了儒学经典章句研究

    D.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

  • 12、抗战胜利后,中共认识到解决解放区土地问题是最基本的历史任务,是一切工作的基本环节。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坚决拥护群众在反奸、清算、减租、减息、退租、退息等斗争中,从地主手中获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这一指示有利于(       

    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B.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延续抗战时期的土地政策

    D.推动国内主要矛盾的转移

  • 13、据宋濂《元史》记载“国家疆理之大,东渐西被。凡在属国,皆置驿传。星罗棋布,脉络通通。朝令夕至,声闻必达。”这一现象反映了元朝(     

    A.中央集权的日渐衰微

    B.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C.驿路交通网较为发达

    D.行政区划有重大的创新

  • 14、明太祖朱元璋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鉴于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废分封制

    B.设中书省

    C.废除宰相

    D.置军机处

  • 15、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斗争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下列精神按其孕育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

    B.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长征精神

    D.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红船精神

  • 16、在中国历史的“常态”发展中,经常会出现“变态”。如果说秦汉代表的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常态”,那魏晋南北朝则代表的是“变态”,在变态中仍能看到进化的迹象。以下选项中不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进化迹象”的是

    A.汉族与内迁民族逐步交融

    B.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C.科技在诸多领域取得新成果

    D.北民南迁带动江南经济开发

  • 17、如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不受重视

    B.b是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主流

    C.c是唐朝时期,佛道思想成为主流

    D.d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渐趋没落

  • 18、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

    B.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

    C.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

    D.与中国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 19、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B.白银成为明清时期唯一的法定货币

    C.传统经济政策已经发生根本性改变

    D.白银从此成为中国一直流通的货币

  • 20、如表为20世纪50—70年代新增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统计表,据如表可知,我国(     

    年代

    亚洲

    非洲

    欧洲

    美洲

    总计

    50年代

    12

    5

    7

    0

    24

    60年代

    1

    14

    1

    1

    17

    70年代

    12

    25

    15.

    13

    65

    A.继续坚持“一边倒”方针

    B.外交活动的舞台得到拓展

    C.构建稳定均衡的大国关系

    D.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 21、历史上将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服装称为“胡服”,胡服的款式与汉服迥然不同。一般来说,胡服重视的是其使用功能,因而比较缺乏中原汉民族那样强烈的社会政治等级意义和社会礼仪功能。由此可推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服饰的重要目的是(     

    A.规范统治秩序

    B.发展游牧经济

    C.加速民族交融

    D.缩小南北差距

  • 22、 “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

    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

    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

    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

    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

  • 23、为“封”和“郡”两字的金文,的译义为“植树为帜”“划定疆域”“驻军守土”;的译义为“为君主管理地方”。从字形结构的区别可知,郡的建立有利于(       

    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增强地方力量

    D.实现思想上的统一

  • 24、2021年,习近平宣告: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已经实现。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     

    A.科学技术不断突破

    B.经济体制改革

    C.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D.社会主义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到宋朝,这种情况发生了根本改变,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

    ①当时________制度比唐朝更为完善,不仅原则上面向全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________。大批出身于________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给________增添了活力

    ②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________________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

  • 26、中国共产党诞生

    (1)成立: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现在上海后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确定中国共产党这个名称,大会明确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__,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_____任书记。

    (3)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______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___________________

  • 27、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______________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万亿元,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_______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大经济体。

  • 28、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________大部分地区

  • 29、____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____。此后半个世纪,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复土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 30、中国倡议设立的________,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 31、日本对东北三省的大规模侵略强烈地震动了中国社会,在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民众________运动兴起。由游击队改编而来的________在极端困苦的环境下坚持抗战

  • 32、古代西亚有辉煌的文化成就,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 3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的建国纲领,具有________的作用

  • 34、雅典民主制度的黄金时代是_____担任首席将军期间。____是最高的权力机关。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材料

     

    1图一体现的中国古代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与图一相比,图二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三中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什么政治特点?综合上述图示,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 36、概括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 37、思考点

    隋唐盛世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38、封建社会推行的经济政策对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据史实说明“重农抑商”、“海禁政策”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 39、简答题。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2)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