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下表。下表中话题变化的原因是( )
时段 | 流行话题 |
五四运动前 | 孔教、文学改革、国语统一、女子解放、贞操、礼教、教育改良、婚姻、父子、戏剧改良 |
五四运动后 | 平民、劳工、劳动、阶级 |
A.传统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
B.反封建的启蒙任务已完成
C.无产阶级取得了政治权利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辽朝境内生产与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有两类:一类是“耕稼以食,城郸为家”的汉族和原渤海国人;一类是“渔猎以食,车马为家”的契丹族和其他北方民族。为了适应这种情况,辽朝( )
A.实行蕃汉分治的二元化政治体制
B.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C.吸收中原文化以加速封建化进程
D.推行四时捺钵制度
3、如表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农业状况(部分)”。这反映了( )
| 1933年种植面积 | 1934年种植面积 | 增长率 |
麦子 | 35075担田 | 70078担田 | 99.79% |
油菜 | 38690担田 | 71002担田 | 83.51% |
胡豆等 | 6940担田 | 10252担田 | 47.72% |
A.土地革命解放农村生产力
B.农民为支援战争做出巨大贡献
C.苏区的种植面积大幅增加
D.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4、1842年《南京条约》签字后,中方向英方发出照会,并开列希望继续善后交涉的12项内容,其中专讲司法问题的第8条提出:“此后英国商民如有与内地民人交涉事件,应明定章程,英商由英国办理,内民由内地惩办”。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清政府已经放弃天朝上国的观念 ②清政府主动让渡涉外审判权
③暴露出清政府对国际知识的无知 ④中国近代外交体系正式确立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5、“所谓抗日战争的起点,简言之,就是抗日战争的重大事件的开始时间问题。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是一个从小到大,由局部地区抗战逐渐发展到全国性抗战的历史过程。”据此观点,“抗日战争的起点”是( )
A.1931年,东北
B.1932年,上海
C.1935年,华北
D.1937年,北平
6、中国人民经过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洗礼,提高了民族觉醒和政治认识,所以义和团运动成为“五十年后中国人民伟大胜利的奠基石之一”。这表述的是义和团运动的( )
A.过程
B.影响
C.目的
D.背景
7、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 )
A.朝贡贸易繁荣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白银大量流入
D.设立广州“十三行”
8、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工业基础,还不足以为农村大量提供机械、化肥等现代化要素。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充分挖掘传统农业生产的潜力,即通过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良土壤、防治病虫灾害等办法,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此,新中国进行了(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包产到户
D.人民公社化运动
9、下图为谭延闿对起义新军攻入长沙场景的描述。这可从侧面印证( )
息一仆至,称报告大人,新军攻城!巡抚余诚格云: “没有的事,再打听罢!”我们刚欲下楼梯,又一仆至,云“报告大人,新军进了城!”余抚又云: “没有的事再打听罢。"新军到抚署时,抚署卫队立刻投诚。余诚格见势不妙,从抚署后墙挖了一个洞逃走。 |
A.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B.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
C.新军势力迅速崛起
D.辛亥革命达到了高潮
10、下面的示意图可以用来说明中国共产党( )
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积极发动全民族的团结抗战
C.建立了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
D.实现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
11、在将准噶尔势力驱逐出西藏之后,康熙皇帝对西藏地方政府“噶厦”进行改组,任用藏地上层人物协助达赖、班禅治藏,并继续尊崇黄教(藏传佛教宗派之一)。这些做法( )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B.首次实现对西藏的有效管辖
C.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D.加剧了西藏地区的宗教矛盾
12、清朝康熙时期允许四口通商,到乾隆时期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种变化反映出清政府( )
A.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B.积极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
C.提高了官营手工业地位
D.改变了“朝贡贸易”体制
13、书法家沈尹默道:“王羲之不曾在前人脚下盘泥,依样画着葫芦,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心手,使古人为我服务,不泥于古,不背乎今。”据此可知,该书法家认为王羲之的书法具有以下特点( )
A.传统性
B.服务性
C.延续性
D.创造性
14、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很快从“公审蒋介石”转向“联蒋抗日”。在统一战线问题上,号召“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中国共产党的转变( )
A.适应了民族抗战的需要
B.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C.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D.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5、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美洲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本当成“魔鬼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这反映了( )
A.美洲文明彻底消失
B.殖民主义者的罪恶
C.西方文明得以传播
D.玛雅文明从此衰落
16、1919年5月19日,甘肃女学生邓春兰写信给北大校长蔡元培,要求北大解除女禁,并在刊物上发表文章呼吁男女教育平等,后来她成为甘肃省第一个女大学生。自此,各大高校开始招收女学生。据此可知,当时( )
A.西方思想影响社会变革
B.男女地位实现平等
C.五四运动推动思想解放
D.教育革命全面开展
17、考古发现证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下列考古发现属于辽河流域的是( )
A.
B.
C.
D.
18、下表为1937、1942年国民政府统治区重工业状况表
年份 | 占工厂总数比例 | 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 | 占工人总数比例 |
1937年 | 16% | 4.4% | 7.3% |
1942年 | 58% | 78% | 49% |
该表所示国民政府旨在( )
A.调整工业结构
B.赢得抗战胜利
C.巩固官僚资本
D.积蓄剿共力量
19、学者金碚认为:尽管受到了西方经济发展范式的启发,但深入观察可以发现,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经济的域观特质出发,实事求是地实行了“渐进改革”“梯度推进”“试点推广”的改革路径。该学者旨在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 )
A.一定程度借鉴了西方发展模式
B.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
C.尤为注重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D.具有立足国情、渐进发展的特点
20、清朝奏折制度,拥有具奏权的地方督抚,通过密折,与皇帝商议大事,整个过程是单线联系。某个大事决定前,其实皇帝已经有了主意,所以,中央部臣讨论往往流于形式,部臣的反对意见也基本无效。由此可见,奏折制度的运行( )
A.制度异化,容易任用奸佞
B.加强君权,削弱部臣权力
C.制度规范,政务运行通畅
D.提高效率,中枢决策快捷
21、《七发》是汉代辞赋家枚乘的赋作,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由此可见,汉赋兴旺的土壤主要是( )
A.汉王朝发展到较为繁盛的历史时期
B.两汉时期科技成就和文学成就发达
C.两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
D.汉武帝积极开拓边疆控制了南方
22、下表是唐朝与周边民族或地区交往表(部分)。由此可知,唐朝能和边疆各民族实现“和同为一家”的原因是( )
时期 | 民族/地区 | 方式 | 具体情况 |
唐太宗 | 东突厥 | 战争 | 东突厥汗国灭亡 |
吐蕃 | 和亲 | 文成公主入藏 | |
西域 | 设置机构 | 设安西都护府 | |
回纥 | 册封 | 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 |
唐玄宗 | 粟末靺羯 | 册封 | 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
A.能以军事手段征服各民族政权
B.唐朝经济文化繁荣,国力昌盛
C.民族政策开明,措施灵活得当
D.唐朝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3、976年,宋太祖有意迁都于洛阳或长安。大臣李怀忠对此提出反对意见,他指出:“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都下兵数十万人,咸仰给焉。”据此判断,北宋定都开封的主要原因是( )
A.水陆交通的改变
B.历史传统的影响
C.南方经济的发展
D.政治中心的东移
24、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不同墓葬的随葬品差别明显。据此可知陶寺遗址( )
A.已处于旧石器时期
B.开始产生成熟文字
C.具备国家初始形态
D.文明分布多元一体
25、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朝代填写在表格里
历史事件 | 发生的时代 |
张骞出使西域 |
|
科举制的建立 |
|
礼乐制度的创设 |
|
百家争鸣的出现 |
|
孝文帝改革 |
|
东亚文化圈的建立 |
|
赤壁之战 |
|
焚书坑儒 |
|
内外朝制的出现 |
|
26、忻口会战1937年9月,日军逼近山西太原。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取得________大捷,这是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歼敌的第一场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忻口会战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战役。11月初,太原失守
27、背景(1)北宋________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
(2)宋仁宗时,________发起庆历新政
①宗旨:整顿官僚机构。 ②结果:明显触犯了________集团的既得利益,引发抵制,很快失败。
28、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的理论,确立了“_______,_______”的基本路线。
29、主张
(1)拥护“______”,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拥护“赛先生”,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3)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______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30、________是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重大战斗。北洋水师在战斗中全军覆没。
31、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1)战场形势:全面内战开始时,________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2)中共中央准确地估计国际国内形势,确定了自力更生、以________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的方针。
(3)结果:1946年7~10月,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约30万人。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很快被粉碎
32、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也存在明显的________行为
33、五四运动的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场以________为先锋、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________、捍卫________、凝聚________而掀起的伟大________运动,是一场传播________的伟大________运动。
(2)它推动了中国________,促进了________同中国________的结合,为________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________革命走向________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________意义。
34、社会治理
(1)修筑驿道,设立________。(目的:巩固统一;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又隔一定距离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实行________:中央的宰相机构中书省委派官员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全国共设10个行省。辖区广阔,军政权力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3)对于吐蕃地区:由中央政府的________进行管理。
(4)对西域:设________等管理军政事务。
(5)对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________,履行行政管理职能。
3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的提出时间?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写入党章的时间?
36、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奋斗28年,才建立了新中国。请回答:
(1)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是哪次会议?
(2)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道路是什么?
(3)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世界意义是什么?
37、请列举罗斯福新政具体措施
3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谬力本业,耕织致票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宰相杜范认为:“凡废置予夺,(君主)一切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有未当,给、含得以缴驳,台、谏得以论奏。是以天下为天下,不以一己为天下,虽万世不易可也。”……富弼对宋神宗言:“内外事多陛下亲批,虽事事皆是,亦非为君之道。况事有不中,咎将谁执?必致请属交走,货贿公行,此致乱之道,何太平之敢望!”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放在擅专威福。”敌而废相。对此,黄宗羲评价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回答:
(1)材料一中秦国变法主要作了哪些规定?根据材料试加以概括提炼,逐条列出。
(2)根据材料二,概述杜范、富弼的共同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制约相权,宋代采取的主要措施。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并评析黄宗義的主张。
39、1980年设置了哪些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