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济南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孙中山是广东省香山县人,出身农民家庭,先后在檀香山、广州、香港等地比较系统地接受了西式的近代教育。他曾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发刊词中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可知该报为(     

    A.《革命军》

    B.《民报》

    C.《新青年》

    D.《青年杂志》

  • 2、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所有领土,如满洲、台湾和澎湖列岛,应该归还于中国。这在客观上反映了(     

    A.日本侵略彻底失败

    B.美苏推行强权政治

    C.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D.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 3、如表反映了1937—1945年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的变化,对此解读恰当的是(     

    年份

    1937

    1939

    1940

    1942

    1945

    八路军人数

    80000

    270000

    400000

    340000

    1028893

    新四军人数

    12000

    50000

    100000

    110960

    268591

    A.军队奋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

    B.中共领导的军队数量持续增长

    C.皖南事变导致了当年八路军减员

    D.抗日战争壮大了人民革命力量

  • 4、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社会等级;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反映出西周政治(     

    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

    B.家天下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C.具有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特点

    D.实行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 5、明代思想家李贽说,李斯提出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是“千古创论”。就算是先古圣王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来当政,他们也会采取郡县制。该观点意在说明(     

    A.李斯有远大的政治抱负

    B.秦统一的历史功绩

    C.制度变革是历史的必然

    D.郡县制始于周文王

  • 6、《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处于新疆的博克达山被关外之民奉为圣山,在1759年,清乾隆皇帝举办“定西域祀典”,把博克达山与泰山等名山同列,奉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A.实行边疆内地一体化治理

    B.重视对边疆地区思想的控制

    C.有利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D.对新疆地区的管理日益严密

  • 7、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     

    A.新的社会经济因素出现

    B.生产分工更加细密

    C.明代手工业者生活困苦

    D.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 8、唐代火药配方中硫、硝的含量相同;至宋代,《武经总要》中硫、硝比例则为1:2或1:3,并增加了许多辅助性配料,以起到燃烧、爆炸、放毒和制造烟雾等作用。这表明宋代(       

    A.火药在军事上已广泛运用

    B.科技发展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

    C.政府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

    D.火药制作工艺居世界领先地位

  • 9、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 10、明代文学家李梦阳评价唐宋文学时认为:唐诗好在具有形象性,而宋人作诗,只言理性,不述形象。他甚至认为“诗死于宋”。李梦阳在此(       

    A.质疑程朱理学的地位

    B.强调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

    C.主张诗风应师法唐朝

    D.认为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

  • 11、内阁作为皇帝和群臣之间的沟通纽带,它一方面对群臣奏章进行“初审”、上呈;另一方面为皇帝提供顾问支持,缓解政务疲劳,传达皇帝旨意。由此可见,内阁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降低了行政效率

    C.制约了君主专制

    D.方便了皇权运行

  • 12、全面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文艺工作者编演了大量的活报剧。这些活报剧摆脱了舞台的限制,表演场地几乎没有局限性,可在街头、广场、田间等公开表演,所面对的观众群体有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士绅等各阶层。这些活报剧的编演(     

    A.推动传统戏曲艺术逐渐走向成熟

    B.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

    C.促进全国团结抗战局面初步形成

    D.意在激发工农建设边区的热情

  • 13、《淞南梦影录》记载开埠后的上海,“其中著名者,津馆则以庆兴为最,苏馆则以聚丰园为最。复新园来自白下,亦兼南北,烹饪绝精”;另据《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中记载,当时奉天地区的人们“自天津诸约成立后……商人努力推销,洋布销路,日有扩展”。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当时中国(     

    A.民众饥饿问题得以解决

    B.百姓的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人们物质生活得以丰富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提升

  • 14、中国瓷器输入东非以后,东非人也像中国人一样,用瓷器作食具,饮具和装饰品,并用作墓葬和清真寺的装饰材料,模仿中国瓷器烧制技术,烧制伊斯兰——斯瓦希里风格的陶瓷。“索马里有一种装潢美观的饮器至今一直叫新纳(sina)。”这表明(     

    A.中国与东非文明互相影响和吸收

    B.中国瓷器文化影响了东非人民生活

    C.东非国家积极学习中国的制瓷技术

    D.东非国家为瓷器生产的适宜地区

  • 15、这场战争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早熟的步伐,战争得到的巨额赔款成为1897年日本确立金本位制的准备金,统治者开始积极热衷于对外侵略,叫嚷所谓“国旗飘扬的地方,贸易随之”。这场战争(     

    A.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创造了条件

    B.使清政府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

    C.促进中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

    D.加速列强对华商品输出的步伐

  • 16、下表是西汉中央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变化表。汉武帝时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祖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开疆拓土

    B.颁布“推恩令”

    C.分设刺史

    D.用酷吏管理地方

  • 17、大雁塔位于陕西西安的慈恩寺中,为唐玄奘主持所建。“雁塔题名”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与此相关的制度是(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 18、辛亥革命爆发之初,安徽的革命党曾敦促巡抚朱家宝宣布独立,但朱家宝说道:“家宝食清之?死清之事,城存与存,城亡与亡。”之后,袁世凯发来密电,让其顺应潮流,他才宣布独立。此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革命严重脱离基层人民群众

    B.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封建帝制

    C.革命伊始即隐藏失败的危机

    D.辛亥革命没有实现移风易俗

  • 19、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A.有利于社会生活的除旧布新

    B.彻底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制度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势力

    D.推动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20、如图漫画是对哪一事件的形象描述(     

    A.洋务运动

    B.明治维新

    C.维新变法

    D.清末新政

  • 21、《诗经·小雅·大田》中说:“有渰萋萋,兴雨祈祈。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这里与“公田”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是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察举制④世官制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22、有学者论及中国古代某一群体,“他们都是由皇帝特恩钦点,可以出入于内廷,几乎天天都得见‘天颜'、聆听‘纶音刀',与皇帝商讨政务,备受皇帝的宠信和重用,以致人人侧目”。这一群体是(     

    A.枢密使

    B.内阁大学士

    C.军机大臣

    D.总督

  • 23、夏商周三代早期,华夏各部族的始祖神话大相径庭;春秋以降,“诸夏共祖”说或“五帝同源”说成为主流。这一变化(     

    A.消除了华夷有别观念

    B.反映了华夏认同增强

    C.导致了诸侯争战频发

    D.旨在对抗秦国的进攻

  • 24、面对日本倭寇和东渐的西方势力,明、清政府严格限制私人海上贸易,并在沿岸设立哨所,加强防卫,依靠远离海洋来坚守疆土,抵御外敌。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这反映明清时期(     

    A.政府毫无守疆意识

    B.民间贸易已被禁绝

    C.有效抵制列强侵犯

    D.朝廷海防意识不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起义将领________势力逐渐强大,统一了________大部分地区

  • 26、______________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_______。这时,“_______”倾错误领导人又犯了退却中的逃跑主义错误。中央红军在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四道封锁线后,从八万余人锐减到三万余人。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布好口袋形阵势,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双方的军事态势,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原定计划,立即改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_______挺进。

  • 27、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___________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___________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 28、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________的步伐。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文化大革命”中

    刘少奇遭到迫害

    刘少奇的火葬单上写着化名

    “刘卫黄”,职业为“无业”

    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同志追悼大会在

    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致悼词

  • 2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_______,开启了_____________________新时期。

  • 30、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一些当权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坚炮利。为了挽救国家的颓势,他们推行了一系列以“________”“________”为目标的洋务新政。学术界把这种推行新政的系列举措称为“________”,把提倡洋务新政的官僚称为“________

  • 31、将下列制度、政策或事件填入勾之相应的时代(填括号)

    A推行均输平准       B党锢之祸       C设立中朝       D设置安西都护府

    E增强尚书台作用       F实行两税法

    西汉____东汉____唐朝_____________

  • 32、________,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________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_______

  • 33、在京官员及各省举人纷纷联名上书。________________组织了联合各省________的“________”,虽未送达光绪皇帝,但拉开了________的序幕

  • 34、对外开放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________,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

    (2)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3)1985年后,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环渤海。

    (2)我国还建立起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形成了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________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3)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________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4)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________________,使中国更深层地参与经济________进程。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从经济、基础设置建设、国民素质以及国防建设等思考)

  • 36、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曾一度领先世界,出现了“中学西传”,对人类文明进步产生过重要影响。近代以来,中国人不断向西方学习,先后拜欧美、日本和苏俄为师,出现了“西学东渐”局面。中国的近代化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和改革的历程。从学习内容层面来看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

    (1)宋元时期“中学西传”主要以哪一方面为主?有何突出表现?

    (2)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哪三个发展阶段,各举1例作说明。

    (3)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是什么? 二者的结合在20世纪的中国产生了哪三大理论成果?

     

  • 37、十一届三中全会 的内容?意义?(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组织上)

  • 38、美国1787年宪法是如何分配和平衡权利的?

  • 39、全国动乱的表现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