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白银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传记是记述人物生平事迹的作品,要求真实,凡是文中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都必须是准确的,保证叙述的真实可信,所以,作者不可以只为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而发挥想象来填补事实空隙。

    B.《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贬官黄州期间写的一篇短文。苏轼,字子美,号香山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通常规定每首八句,两句一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一般来说,律诗的颔联、颈联上下句是对仗句。

    D.简要和迅速地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特点。二者的差异在于,消息主要描写新闻事件中的片段,新闻特写则往往要报道新闻事件的全过程。

  •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苏州园林》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达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B.《蝉》作为法布尔的一篇科普说明文,语言上具有准确性、生动性、通俗性等特点,写法上科学严谨,使用了文艺笔调。

    C.《白杨礼赞》是中国现代作家老舍的一篇著名散文,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D.形散神聚是散文的特点。《背影》以一个“背影”的形象来凝聚全文,《昆明的雨》以一种“想念”的情思来串起众多的景、物、事。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期,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推出了线上或线下扫码购票的新措施,一次性解决了国庆小长假期间人山人海的景区排队。

    B.通过阅读《飞向太空港》,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航天人锐意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激励我们励志奋进,砥砺前行。

    C.传记不一定要像散文、小说那样对人物做细致入微的描摹,记录典型语言和行为,往往就能达到所需要的表达效果。

    D.除了奔跑的马拉松选手外,同样值得关注的还有警戒线外维护秩序的交警、严阵以待的医护工作者也是令人感动的。

  • 4、[共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列对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尔从小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后来受朱赫来影响,革命意识觉醒,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B.保尔因感情受挫,选择离开家乡去工地干活,后来参加战斗,历经磨难,多次死里逃生。

    C.保尔病情恶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但他凭借顽强的毅力进行写作,没有向命运屈服。

    D.小说通过对保尔成长经历的描述,折射出特定时代的战争、建设场景和社会生活风貌。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

    杜甫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一句预示大雨将至,烘托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B.“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盼雨停天亮的迫切心情。

    C.“娇儿恶卧踏里裂”一句表现出诗 人对孩子在窘迫处境下还这么娇气顽皮的厌烦。

    D.纵观全诗,前面着重叙事、描写后面着重抒情、议论。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古诗文默写

    (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诗经·蒹葭》)

    (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韩愈《马说》)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用极度反常、扭曲的矛盾心理真实反映老翁悲惨境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习近平曾引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_________________”来要求我们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杜甫那种推己及人的高尚品格,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5)日本舞鹤市向中国捐出的抗“疫”物资上印着唐诗“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人爱花,常把各种花写进诗文中,赋予它们人的品格与情感。请从下面的花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牡丹花 桃花 梨花 菊花 梅花

    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西安演出的这场惊险好戏的动机或政治背景,我们怎么说都行,但是有一点必须承认,它所选择的时机和执行的经过,可谓高明之极。它比蒋介石在南京或上海发动的政变,或者共产党占据广州的情况,其流血和笨拙程度都不知要低多少。起事计划事先一点也没有泄露给敌方。到十二月十二日早晨六点钟,整个事件就已经结束了。

    东北军和西北军控制了西安。蓝衣社特务在睡梦中惊起,被缴了械,逮捕起来;几乎整个参谋总部人员都在西安宾馆的住处遭到包围,关了起来;邵力子省主席和警察局长也成了阶下囚;西安市警察向兵变部队投降;南京方面的五十架轰炸机和飞行员在机场被扣。

    但是逮捕总司令却流了血。蒋介石下榻在十英里外著名温泉胜地临潼,把所有其他客人都驱赶一空。张少帅的卫队长、二十六岁的孙铭九上尉午夜前往临潼,他在半路上带上二百名东北军,清晨三点钟开车到临潼郊外。他们在那里等到五点钟,第一辆卡车载着十五个人开到宾馆门口,被岗哨喝止,就开起火来。

    东北军这批先遣人员的增援部队马上开到,孙上尉率部进攻总司令住处。警卫人员猝不及防,没有久战,不过有足够时间让吃惊的总司令逃跑。孙上尉到蒋介石的寝室时,他已经逃跑了。孙率部搜索,爬上宾馆后面的白雪掩盖、岩石嶙峋的小山。他们马上就发现了总司令的贴身仆人,接着不久就找到了总司令本人。他只穿着睡衣睡裤,外面披着一件长袍,赤裸的手脚在急急忙忙爬上山时给划破了,嘴里也没有假牙,身子索索地在寒冷中哆嗦着,躲在一块大岩石旁的小洞里——这块大岩石是长城建造者秦始皇陵寝所在地的标志。

    【1】①斯诺所说的“这场惊险好戏”指的是什么?②发动者是谁?

    【2】①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②其结果怎样?

    【3】①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派谁去谈判?②其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下列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微藻——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①因为石油资源的逐步减少甚至终究枯竭,全球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而,世界各国都在踊跃寻觅能够替换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首要的生物能源。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咱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下降碳排放。但是,这两种作物的培养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发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致使“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呈现食粮危机”的为难结果。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野。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散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微藻可直接应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因而,微藻为生物柴油出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礼拜,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另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应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和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而,应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损耗2吨二氧化碳。另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应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下降水体的富营养化,因而,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处所、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今后,各地在建设“徵藻油田”时,就可在资源库中挑拣适合的微藻品种。该项目还将深刻钻研微藻产品的机理,力争提高微藻产油的效力,下降它的本钱。另外,该项目还将通过对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工艺、采收、油脂加工及藻细胞综合应用的钻研,树立一套中试系统,全面评估微藻产油的技术指标、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鼎力推进我国微藻能源的产业化过程。

    【1】为什么说微藻能源是“可循环的绿色油田”?

    【2】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②段介绍了微藻这种古老的低等植物的什么特点?

    【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有什么作用?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损耗2吨二氧化碳。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题目二:请以“在 的影响下”为题,先补充完整题目,写一篇文章。

    (1)要有真情实感。

    (2)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