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皇帝的新装》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和《孟子》《大学》《礼记》合称“四书”。
C.古代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和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诸葛亮为了蜀汉可谓是殚精竭虑,死而后已。
B.骄傲的人终会黯然失色,只有真正谦虚的人才会永远鹤立鸡群。
C.这条公路修好才几个月,就到处坑坑洼洼,严重影响行车,实在是差强人意。
D.对犯错的学生,张老师总是和颜悦色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3、丹丹在阅读课上发表了她这学期的读书感言,其中哪项不正确?( )
在忙碌的初三,阅读让我们的心灵充盈。
A.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我触摸到诗人艾青对底层人民的悲悯和对祖国命运深重的哀愁。
B.读《水浒传》,我被众多个性鲜明的好汉形象深深吸引。
C.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我由作者笔下贪婪、自私、丑陋的鬼狐群像认识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D.读泰戈尔的《飞鸟集》,我在咀嚼短小而富有哲理的诗句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4、下列选项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收敛 哽咽 妇儒皆知 深恶痛绝
B.崎岖 斓语 气冲斗牛 锋芒毕露
C.赫然 怪诞 莫名奇妙 锲而不舍
D.塌败 取缔 大庭广众 群蚁排衙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国风音乐以传统文化为根基, 古典文学滋养, 传统音乐之美,同时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吸收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元素,形成 的音乐风貌。国风音乐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进行融合创新,创造出令人 的“好音乐”,是当前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热点、新趋势。
A.吸收 弘扬 丰富多彩 耳目一新
B.吸收 发扬 丰富多样 别开生面
C.汲取 传承 丰富多彩 别开生面
D.汲取 继承 丰富多样 耳目一新
6、下列关于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春联、寿联、名胜古迹联等。
B.《史记》是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所撰写,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C.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我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踏青郊游,祭奠祖先,缅怀先人。
D.伯(孟)、仲、叔、季是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B.《水经注》是一部地理著作,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作者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三峡》即选自《水经注》;而人物传记《列夫·托尔斯泰》节选自《三作家》,作者是英国的传记作家茨威格。
C.“他的心眼比针鼻还小”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白杨树算不得好女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群红领巾正在热火朝天地打扫卫生”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D.“以古代丝绸之路兴盛时期的中国汉唐建筑特色为设计灵感的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如同一只展开双翅的鸿雁。”这个句子的主干是“中心如同鸿雁”。
8、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日光下澈 (2)悄怆幽邃
【2】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作者的情感由快乐变为凄苦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9、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金城①北楼
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注释】①此诗作于作者赴边途中经过金城时。金城,在现今的兰州。②磻(pán)溪老:指姜太公吕尚。③体道:是指体悟道理。
【1】诗歌前四句写了晴空万里、______、湍上急流、_____的金城美景。
【2】结合诗歌内容,品析“至今羌笛怨无穷”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0、综合性学习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迎接这一节日,七(3)班开展“走近老人,关注老人”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这次“走近老人,关注老人”主题班会中,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你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开场白。
(2)同学们找了几句名言警句作为这次活动的宣传语,下列不适合作为本次活动宣传语的一项是( )
A.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B.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C.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下面是某市区300名60岁以上老人目前生存状态的调查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所获取的信息。
某市区老人目前生存状态调查
调查内容 | 时间 | 人数 | 百分比 |
子女多久来看望一次 | 每周 | 270 | 90% |
每月 | 27 | 9% | |
三个月或半年 | 3 | 1% | |
子女多长时间来电话 | 每天 | 225 | 75% |
两天 | 60 | 20% | |
三至七天 | 9 | 3% | |
七天以上 | 6 | 2% |
11、按提示默写。
①当时奢侈今何处? ,水萦纡。(张养浩《山坡羊 骊山怀古》)
②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 咏梅》)
③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晏殊《破阵子》)
④《沁园春 雪》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 。
⑤《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中国著名诗人 ,原名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是 。
⑥《史记》是司马迁用毕生精力著成的我国第一部 通史,
全书130篇,共52万余字,鲁迅称之为:“ ”。
⑦《望江南》中表明思妇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产生的原因的句子是 ,本词的主旨句是 。
⑧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有两句想像奇特,将无形而抽象的愁怨化为可感觉的形象,十分准确而传神,这两句是“ , ”。
⑨《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的句子是“ , ”。
⑩“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请写出两句有“酒”字的古诗词: ; 。
12、那骇人的A,一个扎子猛冲过来,朝印度人直扑过去。印度人往旁边一闪,躲过了A的大口,但没躲过A的尾巴。A的尾巴朝他当胸一扫,他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这一幕发生在一刹那间。
文中的“A”是什么?这个“印度人”后来的命运如何?
13、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病毒(virus)是由一个核酸分子(DNA或RNA)与蛋白质构成的非细胞形态,靠寄生生活的介于生命体及非生命体之间的有机物种,它进入细胞后表现出的DNA复制是生命体的特征,而离开细胞后它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结晶体。大多数病毒的直径在10—300纳米,一些丝状病毒的长度可达1400纳米,但其宽度却只有约80纳米。大多数的病毒无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而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是观察病毒颗粒的主要工具。当一个病毒准备入侵宿主细胞时,需要以下六个步骤完成其增殖活动,分别是吸附、侵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和释放。
【材料二】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际间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实验表明,结膜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一个门户,鼻泪系统则充当了将病毒从眼部运送到呼吸器官的桥梁。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侵犯肺泡上皮细胞,与ACE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相互作用,导致病人出现呼吸系统症状。当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时,症状通常较重。新型冠状病毒导致心肌急性损伤和心血管系统的慢性损害,并且对于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如果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往往病情急剧加重,导致死亡。
【材料三】人的身心是一个整合系统,人的健康状况受到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疫情扩散快的情况下,人们有一定的紧张情绪在所难免,适度紧张也能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但过于紧张,反而会影响免疫。在个体层面,身体感染了病毒,当然需要对症的药物治疗。良好的心态,可以使身体机能处于良好的状态,促进药物发挥好作用。因此,健康心态是抗击疫情的“心理口罩”,在戴口罩、勤洗手的时候,也要戴好“心理口罩”。
【材料四】很多病毒的传播,是人吃野生动物引起的。尽管医学早已确认,野味通常携带大量寄生虫甚至病毒,而普通的肉食加工又难以消除,但是,总有人趋之若鹜。在那张刺眼的野味价目表后,隐现的是一条猎捕、运输、销售、加工野味的“灰色产业链”。病毒,往往就在这条链上流动,并传播到人群中。
(1)【材料一】从哪几个角度介绍了病毒?
(2)【材料二】中加点词“主要”能否删去?为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人际间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
(3)对以上四则材料内容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多数的病毒要依靠扫描或透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B.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人会出现呼吸系统症状,甚至可致人体心血管系统损伤。
C.过度紧张的情绪能够激发人的自我保护,从而提高人体免疫力,也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D.猎捕食用野生动物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之一。
(4)请结合上述材料,给同学们提出几点健康生活的建议。
14、阅读《为有牺牲多壮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为有牺牲多壮志
作者:牛嵩峰 李翚
(1)1990年,中央警卫局在清理毛泽东同志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小柜子,柜子里面,装的是毛泽东亲手珍藏的毛岸英同志的几件衣物。有衬衣、袜子、毛巾和一顶军帽。这些物品不是身边的工作人员收拾的,甚至他们看都没有看到过。
(2)从毛岸英牺牲到毛主席逝世,隔了26年,我们不知道,毛主席是在怎样的悲痛和寂寞中把儿子的这些衣物珍藏在身边的。这26年里,主席在北京的住处,至少搬了5次,我们也不知道,他是怎样瞒过所有的工作人员,没有让任何人经手过这些衣物。
(3)当这些衣物,再一次呈现在我们面前时,距离毛岸英牺牲已经过去了整整40年,距离毛主席逝世,也过去了14年,一个老父亲对离去孩子的思念,就这样被默默地压在衣柜底下,沉默了近半个世纪。
(4)面对这些衣物,让我们对那些熟悉的故事,对毛主席父子之间的深情,有了更多的感受。
(5)1950年9月,28岁的毛岸英赴朝鲜参战,34天之后,他牺牲了。在各种影视剧里,我们最熟悉的,是这样的场景:当毛泽东得知岸英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他沉默了很久,才对在场的工作人员说:战争嘛,总要有牺牲的,这没有什么。
(6)可这些衣物呢,夜深人静,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独自一个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的衣物,一件一件地叠好,收起,放到衣柜深处!这一切,是在那个悲伤消息传来的夜晚吗?
(7)我们很多人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当有人建议把岸英的墓迁回国内时,毛泽东说,不必了,共产党人死在哪里就埋在哪里吧!作为一个领袖,他只能拒绝这份好意,并且在文件上写下这样的字句:把岸英的遗骨,和成千上万的志愿军烈士一样,掩埋在朝鲜的土地上。
(8)可这些衣物呢?一个把儿子的毛巾和袜子都视若珍宝的父亲,真的就不想他回来吗?他是否也曾经在那些翻身起来的夜里,像每一位失去孩子的父亲一样,把这些衣物,一件一件拿出来,轻轻抚摸,这些衣物上,是不是也曾侵染过一个男人的眼泪呢?我们不知道,我们不敢深究,我们不忍细想。
(9)真正痛彻心扉的伤口,是一个男人拒绝任何人分担,禁止任何人触碰的。
(10)隔着这么远的时空啊,当这些衣物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才有机会去还原一个父亲的爱和痛。而作为儿子的毛岸英,他再也体会不到了。
(11)历史总是有太多令人心碎的巧合。当毛泽东悄悄藏起对儿子的思念时,他不知道的是,几十年前,他的妻子杨开慧,也把对丈夫的牵挂,藏在了老家房子的砖缝里。
(12)在毛泽东1927年告别妻子之后,由于书信不通,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的杨开慧,把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写成文字。她记下和丈夫相识、相爱的过程,她也写下对丈夫无尽的牵念。文稿里有这么几句诗:足疾已否痊,寒衣是否备,念我远行人,何日再重逢。
(13)他们终究没有重逢,毛泽东也没能看到妻子的这些文字。
(14)似乎是早有牺牲的准备,杨开慧把自己写的这首题为《偶感》的诗稿,和其它的散文,藏在了长沙板仓镇杨家老屋的砖缝里。1930年,杨开慧牺牲,1982年杨家老屋重新翻修时,这些文字才偶然被发现,才得以重现人间。
(15)此时距离杨开慧牺牲已经过去了52年,距离毛泽东逝世已经六个春秋。这四千多字的手稿,已经被岁月侵蚀的陈迹斑斑,一个女性爱情火焰,就这样,在黑暗而狭小的空间里,独自燃烧了半个多世纪。
(16)妻子对丈夫的爱,父亲对儿子的爱,都曾这样被时间悄悄掩盖,在“天翻地覆慨而慷”的家国叙事中,它们只是深藏幕后,它们只是静静等待。
(17)这些信件和衣物何其不幸啊,它们承载的绵绵亲情,再也没有机会被它们的主人细细品读。
(18)这些信件和衣物又何其有幸,它们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一代伟人撕心裂肺的挚爱,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做出一个最最温柔的注脚。
(19)1959年,在杨开慧牺牲29年,毛岸英牺牲9年之后,毛泽东终于回到故乡,并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诗篇《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20)“为有牺牲多壮志”,“牺牲”两个字写得多么豪迈,那一刻心里有多痛!“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敢”字,把多少风云一笔带过!你懂,你就会知道,“新中国”这三个字,有多重!
【1】本文围绕“珍藏”这一关键词讲了两个感人故事,请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中学会把握关键段落很重要,请指出文章第(11)段的作用。
【3】第(17)段中说“这些信件和衣物何其不幸啊”,(18)段却说“这些信件和衣物又何其有幸”,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4】判断下列语句的表达方式,并写出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夜深人静,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一个老年丧子的父亲,独自一个人,把孩子留在家里的衣物,一件一件地叠好,收起,放到衣柜深处!
(2)这些信件和衣物又何其有幸,它们让我们有机会去感受一代伟人撕心裂肺的挚爱,为那段波澜壮阔的宏大历史,做出一个最最温柔的注脚。
【5】“无情未必真豪杰,英雄心中有大爱”,请写出具有以上特点的英雄人物(要求:写出其姓名与主要事迹,文中人物除外,不超过50字)。
15、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唐贞元年间,刘禹锡任监察御史时,曾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当通判。按当时规定,刘禹锡应住县衙内的三间三厅之房。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就安排他在城南面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刘禹锡看轻名利,毫无怨言,还随意写下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贴在门上。策知县知道后很恼火,马上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撰写一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在悲愤之中,他一气呵成,写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要求:①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600字以上。②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选,题目自拟。③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及含义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xx”代替。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这辈子,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有人羡慕你,有人嫉妒你,……生活就是这样,你不能让每个人满意,只要无愧于心,做好自己就行。
请以“做好自己”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诗歌除外)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如果需要用“xx”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