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 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
C.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D.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2、下列有关文化常识或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见”“拙作”是自谦之词:称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为“愚见”,称自己的作品为“拙作”。
B.《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五十岁称“知天命”,六十岁称“耳顺”,七十岁称“花甲”。
D.“记叙”和“议论”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两种不同的体裁,所以议论文中不允许有记叙的成分。
3、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怂恿(sǒng) 蜷伏(quǎn) 安详(xiáng) 畏罪潜逃( qiǎn)
B. 红绫(líng) 诅骂(zǔ) 虐待(nüè) 附和(hè)
C. 匿笑(ni) 菜畦(qí) 徘徊(huí) 参差不齐(cí)
D. 轻捷(jié) 蹿出(cuān) 和蔼(ài) 恍然大悟(huǎng)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书法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颜真卿的楷书《多宝塔碑》、王羲之的行书《兰亭集序》都是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B. 古人常用“阴”“阳”表示地理方位。“衡阳雁去无留意”中的“衡阳”位于衡山的南面,“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指汉水的南面。
C. “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脍炙人口,百世流芳,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 雨果、莫泊桑、罗曼•罗兰都是法国作家,他们的作品分别有《巴黎圣母院》《羊脂球》《名人传》。
5、根据语境,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 )
这是一张尺多宽的小小的横幅,马孟容君画的。上方的左角,斜着一卷绿色的帘子,稀疏而长;当纸的直处三分之一,横处三分之二。帘子中央,着一黄色的,茶壶嘴似的钩儿——就是所谓软金钩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花正盛开,红艳欲流;黄色的雄蕊历历的,闪闪的。衬托在丛绿之间,格外觉着妖娆了。
①从帘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缠的海棠花。
②叶嫩绿色,仿佛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着,微微有浅深之别。
③“钩弯”垂着双穗,石青色;丝缕微乱,若小曳于轻风中。
④花叶扶疏,上下错落着,共有五丛;或散或密,都铃珑有致。
⑤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
A.②①③⑤④ B.②④①③⑤ C.③⑤④①② D.③⑤①④②
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B.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论语》,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7、下列有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要求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符合。
B.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C.中国文化历史中的“词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杜甫。
D.《春》《济南的冬天》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和老舍,均是写景抒情散文。
8、古文阅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略无阙处( )(2)沿溯阻绝( )(3)属引凄异(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9、同学们阅读了下面关于律诗的知识卡后,针对《钱塘湖春行》一诗展开了讨论,请你完成下列对话。
知识卡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计四联。一般说来,律诗二、三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的。律诗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句首可押可不押。除此之外,律诗在平仄音方面也有规定。
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文:《钱塘湖春行》共八句,每句五个字,在句数和字数方面符合律诗的要求。
小强:从对仗角度来看,这首诗中间两联上下句是对仗的。如“乱花渐欲迷人眼”与(1)“____”对仗工整。
小敏:从押韵情况看,这首诗(2)______。
小凯:我们还可以从平仄角度去分析……
老师:大家的分析都有道理,《钱塘湖春行》确实是一首律诗,它在句数、字数、对仗、押韵、平仄等方面都具备了律诗的特点。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要明确一点,不是所有的八句诗都是律诗,律诗是有严格规定的,大家一定要细心辨析。
10、语言应用
(1)根据句子的语境,写出一个适用于句中横线处的熟语。
老杨头笑面相迎,给小徐倒上一杯茶水说,今天啥风把你吹来了?小徐也笑着说,我是______________呀。你是高人,我特地登门,就是要请你给我指指路呀。
(2)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几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式且话题统一。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全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一诗。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2、下列两组人物在故事情节或性格品质上都有相似之处,请你任选一组用一个词语概括,并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A.祥子 简·爱 B.鲁智深 孙悟空
13、阅读下面现代文
有一种爱叫放手
①那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独自漫步在幽静的花园里。美丽的花丛中,有许多自由自在的彩蝶尽情飞舞,那轻盈和翩跹的姿态,如天使般点缀着盛开的花朵。
②我是那么喜欢花丛中的彩蝶,于是忍不住走上前去,企盼着能够捕捉到一只。不久,在我战胜了彩蝶的灵敏与机智之后,终于如愿以偿。看着自己手中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得来的彩蝶,我的心里就像有一股清凉的泉水缓缓注入,那是一种何等的兴奋与惬意啊!
③离开花丛,我小心翼翼地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彩蝶,但它拼命地扑闪翅膀,纤细的腿到处乱抓,以至于我根本无法它双翼的花纹,更谈不上欣赏,心中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即使是这样,固执的我仍然不甘心,便一直不肯放手。我天真地以为,它微薄的力量支撑不了多久,用不了几分钟,便会乖乖地休战,供我观赏。可是我错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我的手指渐渐发酸了,它居然没有“休息”片刻,仿佛要与我抗争到底。顷刻间,我分明感到手指间那股生命的力量,它虽不是很强大,但那种矢志不渝的决心和意志深深震撼了我。我的手开始颤抖,变得无力。我明白,这样僵持下去,我只能得到一只死蝶,一只没有生机与活力的枯蝶。
④我终于投降了。与其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喜爱的小生命如此饱受煎熬与折磨,不如就此放手,让它回归自然,去寻回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于是我手指一松,彩蝶便倏地从我的指间飞出,缓缓地飞向花丛。
⑤放手的瞬间,我心里多了些释然,少了些沉重。那一刻,我似乎真的看到了彩蝶重获自由的愉悦与欢欣。仔细想来,其实世间的每一个生命体,无论它多么小,都有自己的意念和生活方式,由此迸发出的执著和坚韧程度往往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渐渐地,我意识到,我只能对我所珍爱的彩蝶放手。如果我抓住它,攥紧了它,那么适得其反,我就会为此失去我想要得到的;如果我企图改变它,便剥夺了它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如果我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它,便破坏了它对自己价值的实现。即使是出于善意或珍视,那种占有欲都无时无刻不发生着限制和伤害的作用。彩蝶并不是我的观赏品,它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它有自我生存的空间,它喜欢花丛。既然我珍视它,爱护它,就更不应该约束它的自由,不应该强迫它。对它放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⑥有一种爱叫放手。如果你攥紧了你的珍爱,那么朋友,请放手吧,还它自由,让它与你同行。那绝不是一种怯懦与无能,而是一种洒脱与豁达,一种超凡绝尘的爱与心境。
【1】第②段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阅读第③段,说说是什么原因使“我”的手“开始颤抖,变得无力”
【3】“放手的瞬间,我心里多了些释然,少了些沉重”,你如何理解这份心境?
【4】“有一种爱叫放手”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4、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雪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亲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候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已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4】文章两处画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
15、题目:_______的故事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