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责(jié) 默契(qì) 颁发(bān) 颔首低眉(hàn)
B.溺死(nì) 畸形(qí) 遗嘱(zhǔ) 屏息敛声(bǐng)
C.凌空(líng) 轻盈(yíng) 教诲(hùi) 深恶痛疾(wù)
D.镌刻(juān) 歼灭(jiān) 炽热(zhì) 翘首以盼(qiáo)
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酝酿 分歧 殉职 精益求精 神采弈弈
B.坍塌 废墟 恍惚 见义思迁 翻来覆去
C.禁锢 云霄 爱慕 麻木不仁 怪诞不经
D.缥缈 怂恿 篷勃 惊慌失措 沉默寡言
3、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期行:约定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快
B. 年与时驰:疾行,指迅速逝去 止有剩骨:仅,只 屠大窘:处境困难,为难
C. 并驱如故:一起 溉汲:从井里取水 身亡所寄:无,没有
D. 诫子书:告诫,劝勉 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博学而笃志:坚定
4、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二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积攒的准备再次买车的钱也被孙排长给洗劫了。
B.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
C.《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4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
D.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泄气(xiè) 要塞(sāi) 颁发(bān) 眼花瞭乱(liáo)
B.仲载(cái) 娴熟(xián) 畸形(jī) 藏污纳垢(hòu)
C.锃亮(zèng) 燥热(zào) 教诲(huì) 杳无消息(yǎo)
D.杀戳 (lù) 愚钝(yū) 悄然(qiǎo) 诚惶诚恐(huáng)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
B.学习委员猜测,新来的语文老师大概是二十三四岁左右。
C.我们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D.近段时期以来,小李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回首初中生活,同学们之间相敬如宾,坦诚相待,想起来真让人留恋。
B.面对中高考改革的新挑战,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学生都应未雨绸缪。
C.漫步语文世界,你会遇见波涛喧腾的大海,还会遇见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
D.全市许多学校纷纷组织以“拥抱自然,感悟人生”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其势头如雨后春笋。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石潭记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水尤清冽( ) (2)佁然不动( )
(3)俶尔远逝( ) (4)悄怆幽邃(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去 忘路之远近
B.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不足为外人道也
C.以其境过清 全石以为底
D.潭中鱼可百许头 高可二黍许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写出了作者为“石潭”命名的缘由及近岸石头的千态万状。
B.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
C.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D.《小石潭记》是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
9、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浣溪沙 咏橘
苏轼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绿叶照林光。竹篱茅舍出青黄。
香雾噀①人惊半破,清泉流齿怯初尝。吴姬②三日手犹香。
【注释】①噀:xùn,喷。②吴姬:吴地美女
加点词写出了橘怎样的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办奥理念当中,绿色位居首位。冬奥会的所有场馆100%使用绿色电力,建设场馆全面满足绿色建筑标准,赛事使用的清洁能源车辆占比为历届冬奥最高。因此,做好低碳管理工作,助力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贯彻绿色办奥理念的实际行动。为了助力冬奥会,我校校团委面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根据下面这则倡议书回答问题。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对于展示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为响应“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提高新时代青少年低碳环保的意识,在此,我诚挚地向大家发出以下倡议: 1.购物时尽量自备环保袋,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选购绿色产品、绿色食物,倡导绿色消费: 2.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适度使用空调,节约用电; 3.学会旧物利用,尽量一物多用,让有限的资源延长使用寿命: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让我们共同努力,做绿色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以实际行动为冬奥会助力! 此致 敬礼 倡议人:校团委 2022年2月9日
|
(1)倡议书在语言表达上有一处错误:______改为______。
(2)倡议书中有一处格式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倡议书内容空白处写出你的低碳环保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古诗文默写
①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②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③我歌月徘徊, 。(李白《月下独酌》)
④当窗理云鬓, 。(汉乐府 《木兰诗》)
⑤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⑥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⑦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赤壁》)
⑧ ,鬓微霜,又何妨!( 苏轼 《江城子 密州出猎》)
⑨蒹葭萋萋, 。( 《诗经 蒹葭》)
⑩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 路 难其一》)
⑾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 是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⑿ ,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鱼我所欲也》)
⒀季节的变换,带来的是不同的景象,寄寓的是作者不同的心情,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 ”写花草的鲜嫩尤为动人;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的 “ ”写出了夏天的幽美;而 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面对萧瑟秋景,却发出了“ ”悲鸣。
12、《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想必你在课外对该书有了大致了解。小说对他们四人都写的栩栩如生,个性鲜明,令人难忘。这四人中你喜欢哪一个?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3、骈枝的苦恼
余显斌
他性格内向,十分自卑。因为,他左手长着骈枝,小手指上,又长了根手指,十分难看。有一次一个小女生看见了,惊叫道:“呀,你咋长了六根手指哎?”
他听了,捏着手红着脸哭了。
那时,他才九岁,刚懂点事,就感觉到自己和别的孩子不同。可是,又不敢让医生做手术,因为怕痛。
于是,那根手指就留了下来,成了他的心结。经常的,他爱把左手插在袋中,从不伸出来,生怕一不小心,会露出自己的骈枝,惹来大家的嘲笑。渐渐的,他一个人呆在教室的一角,不玩,不笑,甚至很少说话。
初中时,他遇见了她,一个非常清秀的女孩,白净的脸上旋动着两个酒窝。她做了他的同桌,经常咯咯咯的,把满天幸福四处张扬。
一次,老师让她上讲台演讲,她走上去,眉眼弯弯,一边演讲一边笑着,以至于最后大家都忍不住,跟着笑了,嘻嘻哈哈的一大片。最后,就连绷着脸的老师也忍不住笑了,笑完道:“我们师生都在这儿傻乐着,别人看见了,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她的笑不为别的,是因为念错了一个字。
这也值得笑,真是的。他皱着眉想。
还有一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不小心,手肘一晃,一下子撞着了他的手肘,他急得咂了一下嘴,表示不满。她侧过头来一看,他的一笔从作业的上面斜斜地划到下边,仿佛蚯蚓一样,弯弯扭扭的。她又笑了,咯咯咯的,如喷泉一样,泛着阳光,四处泼洒,流光溢彩。
他望着她,噘着嘴很不高兴地问道:“笑什么,难道很搞笑吗?
她指着那笔字,说道:“像一条蛇,你在绘画啊?”说着,又笑起来。
终于有一天,她看到了他的六指。当时,他悄悄伸出手,拿着个指甲剪,准备修剪指甲。她看见了,睁大了眼,接着笑了起来:“你真幸运!”她说。
他很生气,说这话明显是在讥笑他嘛。
可她仿佛一点儿也看不出他生气了似的道:“上帝太偏心了,给我们十根手指,却多给了你一根,你一定和他是亲威,他走了后门儿,照顾你的。”
第一次,他听到了对六指的赞美,一颗敏感的心,隐隐有了一种平衡感,有了一点安慰,尽管他知道,这是她的一句玩笑话,可能是一种安抚,可是,他的心里仍感到一丝舒畅,也笑了一下。
渐渐的,他也不讨厌她的笑了。
那天,在体育课上,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操场上,跑啊叫啊,十分热闹。踢球的时候,她正好走过,他不小心,踢球时,一脚踢在她的腿上,脚顿时隐隐生疼,忙向她道歉,问踢痛没有,她又笑了,告诉他,只有他痛,自己绝对不会痛的。
“为什么?”他大惑不解地睁大眼睛问。
她悄悄告诉他,自己这只腿是假肢,安装上去的,不会感到痛。不过,她又轻声告诉他,这是个秘密,只有他一个人知道,不能告诉别人。他连连点着头,满是同情地望着她,还有她槐花一样洁净的微笑。
她仍是笑笑的,转过身走了。
他站在那儿,看着她的背影,看着她飘扬的头发,心里竟然翻腾起十二级海啸,难以平静。
以后,他的笑声也传遍校园,四处挥洒,四处张扬,他也成了一只快乐鸟。
他想,和她相比,自己要幸福多了,仅仅是多了一根手指,为什么不向她学,笑着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生活的不完满,面对自己的不同。
几年后,一次同学聚会时,她没有到。谈着往事,当他谈到她的腿时,她的一个闺蜜证明,她是一双好腿,根本没安装假肢,因为那天回到宿舍,她撸起裤腿时,上面青了一块,很痛很痛的,甚至流了泪。
事后,她反复叮嘱她们,这件事千万不要告诉他。大家听了,都默默地点着头。于是,这,也就成了整个宿舍女生共同保守的一个秘密。
那一刻,他热泪盈眶,他的眼前又一次出现她的样子,还有她清亮的笑。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10期)
【1】文中四次写到女孩的笑,分别是读了错字傻傻笑、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六指真诚笑、______________。
【2】女孩为什么要谎称自己装了假肢?
【3】请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女孩是一个怎样的人。
1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母在
①母亲绑着一片湛青色过膝拦腰布,在老屋的锅灶头前烧猪食。隔溪对岸,父亲在路边的水泥空地上打豆子。窄窄的河床下,溪水如练,淙淙有声。一只肚白背灰的鹅,正高高举着脖子,探头探脑地率几只鸭在浅滩上摇臀摆尾。
②仲秋的午后,散落村庄周沿的梯田一片灿黄,微风拂面而过,裏挟着阵阵稻香。阳光正好,是个适宜秋收的日子。
③打豆子的父亲坐在一张糙而旧的条凳上,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父亲总是先敲打十几下,然后找出“顽固”的豆荚,挤出几粒“漏网之鱼”。整个下午,父亲都在重复这些动作。
④我甫一靠近,父亲立马偏转头来:“走开点,邋遢得很!”在我家乡,“邋遢”是脏的意思。我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显然与一切农活格格不入。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⑤正堂边堆着一大垛鲜绿的解放草(野茼蒿),这是母亲从田野里新拔回的猪草。近旁地上,搁着一把柴刀、一个千沟万壑草汁斑斑的树头儿。母亲还没来得及切草。我拉了张小矮凳坐下,拿起柴刀在树头儿上咚咚咚地切起来。母亲闻声,立马过来阻拦:“别切别切,你切不来!”母亲急拽我肩膀,试图收走我手中的柴刀。母亲拗不过我,赶忙找来两双麻布手套:“你真要切,把手套戴上,小心点。”另一双手套,母亲让我给对岸的父亲送去:“豆树刺手,你爸不听我的,你拿去让他戴上。”
⑥父亲终究也没听我的:“要戴老早戴了,手套戴着,豆荚不好捏。”为不漏下豆荚里的每一粒豆子,他宁愿刺手。父亲也让我给母亲传话:猪栏内的猪屎等他去铲,脏。家里养着两头猪,早晚两顿进食前清理猪屎,这是两位老人每天的必修课。
⑦我戴上手套,继续咚咚咚地切猪草。母亲在锅灶头前料理猪食,时不时转过头交代一句:“小心点!”细细碎碎切完一大堆解放草后,腰腿酸麻。抬眼时,却见母亲正提着两桶热气蒸腾的猪食,踩着碎步,颤颤颠颠地走在通往猪栏的墙弄里。两桶猪食随着脚步的一前一后剧烈地晃动着,汤汁溅溢一路。母亲年轻时,两手可凌空各提一桶三四十斤的猪食健步如飞,桶内却波澜不惊。如今,她的臂力大不如前。
⑧猪在栏里咂吧咂吧地大口吞咽着,母亲时不时弯腰往槽里加点糠调味。我静静地伫立一旁,望着她那满头银丝,忍不住劝她:“你和爸以后活都少干点,明年猪别养了,身体要紧。”在城里工作成家后,由于种种羁绊,我每年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最让人担心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
⑨“我们都老了,不要紧,不要为我们担心。你还年轻,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胃不好酒要少喝点……有什么病痛但愿都给我们老人,只要你们孩子们健健康康,我们就放心了。”母亲淡淡地说。
⑩猪已经吃饱,打着饱嗝走开了。母亲关上猪栏门,提起两个空猪食桶,喊我跟着她一起回家。走在母亲的背后,我仿佛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我又做回了儿时母亲的“小尾巴”。
⑪对岸,父亲已经打好了豆,正从擂桶往篾箩里装豆子。那一粒粒金黄而饱满的豆子,你挨我,我挨你,密密匝匝地簇拥着,宁静而祥和。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⑫望着家乡这一幕普普通通的生活场景,我久久地沉浸在这种美妙的情境里,时光若止。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世界上有一种幸福,就叫“父母在”。
(《光明日报》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文章描述了关于父母的哪些场景。
【2】品味语言,完成下列问题。
(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的句子。
孕育一夏的豆粒,被外力猛烈唤醒后迅速撑破松脆的豆荚,抖动着圆滚滚的身躯,似一群小精灵在擂桶内欢腾跳跃,沙沙作响。
(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父亲老树根样的脖颈上,早蒙了厚厚的尘泥。他的头顶上,静卧着两瓣枯黄的豆壳。稀疏的发丛下,重枣色的头皮映照着阳光,亮闪闪的。
【3】第⑪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
赭红色的夕阳下,割稻的乡亲们也挑着满担沉甸甸的谷子,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村庄的上空,已炊烟袅袅……
【4】比较阅读文章第②段与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两段文字都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各有什么作用。
【材料】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鲁迅《社戏》
15、(1)题目:命题作文:那一瞬间让我感动
要求:发挥想象,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
(2)这事真让我 _______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事情,这些事情或让你高兴、欣慰,或让你伤心、沮丧,或让你失望、后悔?请依据上述提示(不限于此范围),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将题目补充完整。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4)字数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