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高雄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初一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他”是

    A.彭德怀 B.邓小平 C.刘少奇 D.陈毅

  • 2、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主要是认为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面临 (  )

    A.美帝主义的进攻

    B.台湾国民党反攻大陆的危险

    C.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D.地主阶级卷土重来的危险

  • 3、被称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

    A.深圳

    B.厦门

    C.珠海

    D.汕头

  • 4、在中共十八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

    D.毛泽东思想

  • 5、2017年4月26日,中国自主设计、研制的001A型航空母舰正式下水,大大提高了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力量和现代化水平。追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创建历史,开始于

    A. 1927年

    B. 1949年

    C. 1956年

    D. 1988年

  • 6、《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司法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税主权

    D.海关主权

  • 7、“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 8、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准备。下列关于这次会议的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确立了国歌、国旗、国徽

    B. 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D.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 9、六十五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民国约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10、1979年邓小平对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说:“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其中的“血路”是指率先

    A.开始农村改革 B.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建立经济特区 D.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 11、下列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共产党宣言》

  • 12、1984年,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革,发行股票(通称“小飞乐”)(如图),这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支股票。该股票的发行反映了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D.计划经济体制结束

  • 13、习近平在谈及我国某一政治制度时指出:它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做主;它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该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1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B.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D.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 1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   ②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④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 16、2020年“新冠肺炎、宅在家、戴口罩”成了最热门词汇,1958年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A.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D.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 17、近代以来很多仁人志士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推翻清朝统治

    B.实现君主立宪制

    C.挽救民族危亡

    D.建立民主共和国

  • 18、下面两幅图分别反映了我国哪两个时期取得的成就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B.第一个五计划和改革开放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三大改造和文化大革命

  • 19、如图为对外开放进程示意图,据此推断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A.同步开放

    B.限于沿海

    C.不断深入

    D.关闭边境

  • 20、“香港、澳门的回归,除了一国两制伟大方针的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就为港澳回归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据材料可知,港澳回归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一国两制伟大方针

    B.港澳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1978年12月,邓小平作了《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实际上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 22、用:

    (1)人均可支配收入、纯收入低。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3、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4、日常生活的变化

    (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经济恢复,物价稳定,人民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____________以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2)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_____,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吃的方面,饮食结构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最基本的_____问题。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

    (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_____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_____”,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4)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_____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_____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 25、经济特区的建立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________的步伐。

    (2)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________、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4个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________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典型:________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5)影响: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_________________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 26、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科技成就:

    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

    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 28、___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29、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30、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________水平很低,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2)目的:为了有计划地进行________,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国家工业化和________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________;等等。

    (4)起止时间:第一个五年计划从________年开始执行。到_______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超额完成。

    (5)主要成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________无缝钢管厂等三大工程、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新建________、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1957年,________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6)作用: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________迈进。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谈一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大跃进"运动是指1958年至1960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极"左"路线的运动,是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及其以后不断地错误批判1956年反冒进的基础上发动起来的,是"左"倾冒进的产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大跃进”运动的看法。

  • 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他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地现实基础。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国梦分别是谁提出来的?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走中国道路?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6)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 33、简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协议》共17条,主要内容是: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巩固国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 表明了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