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常怀感激,才知感恩,才有感动。
②河蚌进了沙子才会产生珍珠。不公、不顺、不平正是产生人生珍珠的重要元素。
③人生不是绝对的真空,难免会有不公、不顺、不平,就像我们呼吸空气的同时也会吸进细菌一样。
④要正确面对人生的不公、不顺、不平,就要心中常怀感激。
⑤有了感动才不会泯灭人性,社会才不会有暴力、恐怖、冷漠,人生才会有幸福、快乐、和谐。
A. ④①②③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③④①⑤② D. ④③①②⑤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支付宝”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损害。
B. 无论学习什么学科,都不是一挥而就的,需要我们刻苦努力地钻研其中的知识点。
C. 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哪嘴卖萌,优雅俊美。
D. 在考场上考生更应该沉着冷静,仔细揣摩每一个问题,不可大意失荆州。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恰当的一项是( )
A.《智取生辰纲》选自《水浒传》,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刻画了宋江、吴用、林冲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B.古代科举考试中,会试又叫“春闱”,属于国家级考试,由乡试考上的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会试第一名为解元。
C.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一书中有很多精彩的故事。例,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三打祝家庄筹。
D.《刘姥姥进大观园》选明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作者透过刘姥姥的眼睛映射出贾府豪奢、腐朽的景象,对贾府的腐败没落进行了侧面批判。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应酬(yìng) 拮据(jù) 端祥(xiáng) 莫名其妙(míng)
B.跺脚(duò) 烙饼(lào) 拧转(nǐng) 千钧之力(jūn)
C.心绪(xù) 间或(jiān) 熏陶(táo) 无精打彩(cǎi)
D.凌乱(líng) 绵沿(yán) 庇护(pì) 惊慌失措(huāng)
5、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 节选自《隆中对》陈寿 )
乙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节选《出师表》诸葛亮 )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名微而众寡 (______) (2)此诚不可与争锋 (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 (______) (4)遂许先帝以驱驰 (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2)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3】唐杜甫夸赞诸葛亮“功盖分三国”,到现在人们也这么赞扬诸葛亮未出茅庐,就策划好了三分天下。那么,就本甲乙二选文来看,你同意这种看法么?为什么?
6、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第一句重复用“难”字,并被大家认为用得巧妙,谈谈你的看法。
【2】试分析一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含义及艺术特色。
7、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这其中,有对百姓佳人盛世的感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对友人的惜别深情:“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旅途懂得逸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更有 。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宣泄,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地痛苦,开怀畅饮是永远不醉的。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对诗人这种心态的绝佳描述。另一俗语云:“酒壮英雄胆”。诗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楷模.三国时弥衡大醉击鼓骂曹,痴持忠义:诗仙李白朝堂戏贵妃,辱宠宦,扬眉吐气于大唐玄宗李隆基。这不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吗?
(1)请简要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结合语境,仿照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
8、默写。
(1)《天净沙 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游子悲苦心情形成对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诗人完全陶醉,流连忘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运用拟人,化静为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岳》远处望岳抒写诗人初见泰山喜悦.惊叹.仰慕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处望岳以明暗对比再现泰山高峻雄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处望岳抒写壮美山势激发诗人胸中浩然之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具有不怕困难.敢攀绝顶,俯视一切的的诗句(点明全诗主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思念一块月饼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我非常喜欢,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是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斗香、花生还有鸡蛋,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这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要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找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发出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来,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
【1】选文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文中第⑤段划线句子。
(2)文中第①段我引用李白诗句有何作用?
【3】选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
【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动。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50周年提交了报告《教育——财富隐藏其中》。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指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
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显示,家庭教育对学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与学校教育的影响基本相当,甚至犹有过之。例如,美国某机构通过调查4000所学校、60万名儿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等没有太大差别的前提下,导致许多学生文化教育水平低,而且年级越高与其他学生差距越大的现象的原因,是学生的家庭。孩子所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底色。2017年,麦肯锡公司基于PSA项目2015年的测试数据结果发布了一份名为《影响学生成绩的动因之亚太篇》的报告。报告深度分析了影响亚洲学生在2015年经合组织PSA测试中科学成绩的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除学生个体心态对成绩的影响,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教师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在15%~18%之间。
【材料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强调。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所谓教育,并不限于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家庭教育在教育领域的地位不容忽视。无论是传统意义的家规和家训,还是苦口婆心的叮咛与嘱咐,乃至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曾回忆,小时候,母亲给他讲精忠报国、岳母刺字的故事。“精忠报国”四个字他从那个时候一直记到现在,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
在某种意义上,家风和家训,构成了独具家庭特色的“道德共同体”。从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到知书达理的人情练达,再到品学兼优的素质养成,无不仰教其滋养和浸润。得知孩子到剧院看戏没有买票,焦裕禄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要求子女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厉又较真的“焦门家风”,让子女们从“不伸手”、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良好品行中受益终身。焦裕禄当年那个看戏没有买票的大儿子焦国庆在部队21年,曾被评为军区优秀共产党员;二儿子焦跃进长期在豫东农村基层岗位上发光发热;三女儿焦守军参军后多次立功,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材料三】为了解家庭氛围、家长陪伴等因素对学生成长的影响,某市对410名六年级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测评。下面是测评结果统计图。
【材料四】2005年,9岁的李婧磁被父亲李铁军从学校接回家“自己教”。李铁军曾对媒体表示,要将女儿李婧磁培养成一名生物磁场方面的科学家。11年后,有媒体到李铁军家中采访时发现,因为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资源,课程安排随心随机,20岁的李婧磁的美术、音乐水平均一般,且其坦承无法答出初中试卷。
【1】材料二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从材料三的两个图表中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3】下列有关“家庭教育”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家庭是一切教育的第一场所,并在这方面负责情感和认识之间的联系及价值观和准则的传授。
B.国内外各种研究证明,家庭教育对学生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它在各个方面是学校教育无法完全超越取代的。
C.家庭教育就是包括家规和家训在内的言传身教的传统思想教育,它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D.焦裕禄的家庭让我们看到家庭教育只有遵循严厉又较真的原则,才能让子女养成“不伸手”、艰苦朴素、自食其力的生活习惯。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麦肯锡公司基于PSA项目2015年的测试数据结果发布的报告表明,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教师因素对学生成绩的影响程度在15%~18%之间。
B.在学校水平相当的情况下,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拉开和其他同学的差距。
C.那些受到良好家风和家训的滋养和浸润的孩子们,无一例外都成为了深明大义、知书达理、品学兼优的人。
D.由李婧磁的事例可以知道,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能放弃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两者要相辅相成。
1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素材示意图
材料一:
冬奥会会徽美好的形象背后隐藏着文化属性。小小的冬奥会会徽体现了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内涵,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增进了大众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吸收与融合,推动了会徽的国际化发展。此外,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冰雪文化不是一个雪花图形所能代表的,它是层次性和功能性的意识形态统一体,是知冰识雪的各族人民在特定的时空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就完美地体现了这些共有的文化属性,即民族性、国际性、奥运精神和冰雪文化。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国家速滑馆严格控制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并使用数字冰场技术。这种设计,节省了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还可回收并循环利用,每年能节省约180万度电。数字冰场技术则可实现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的自动调节,还可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为观众提供导航服务等。
超大跨度的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的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同一个场馆中集成这么多先进技术,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最初的创意为“冰糖葫芦”,出自广州美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刘平云之手。修改专家组建议这个吉祥物设计方案应融入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并明确了卡通动物、拟人化、科技化和立体化的修改方向。之后广美设计团队对吉祥物进行了反复探索,又确定了“被冰壳包裹的熊猫”这一新创意。但是设计团队还是感觉“冰壳熊猫”与冬奥会的联系不够紧密,于是又经过无数次探讨,产生了融进“冰丝带”元素的创意。当象征着冰雪运动赛道的彩色光环出现在熊猫脸庞时,这个身穿冰壳的吉祥物看上去酷似航天员,瞬间变成了“宇航熊猫”,有了未来感、科技感。紧接着,设计团队又围绕冰晶外壳和流动线条带来的速度感进一步创意:把代表互联网时代的5G概念加入其中,把熊猫头部装饰的彩色光环打造成可以赋能的能量环。瓶颈突破之后,团队朝着更精确的方向进行细节修改,例如,在熊猫的掌心画了一个心形图案,表达爱心、和平的理念;在熊猫的背后,连接两个胳膊的黑色图案,形成了一个雪板的图形。
吉祥物的名字也经过了反复斟酌。曾用名“冰墩儿”,来自最初的创意“糖墩儿”(冰糖葫芦),但后来又发现,南方人和外国人很难读出“墩儿”,最后就改成了“冰墩墩”。
【1】结合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冬奥会会徽背后隐藏着民族性、奥运精神等文化属性。
B.冬奥会会徽不仅要体现出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加入冰雪文化,在文化层面上区别于夏季奥运会会徽。
C.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应战“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D.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融入了互联网、新技术、时尚文化等元素。
【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概括“冬梦”“冰丝带”“冰墩墩”是如何各有侧重地体现出创造力的。
(链接材料)
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节选自《谈创造性思维》)
12、作文。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邻里之间,家长和孩子之间,城里人和乡下人之间,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富贵者和贫困者之间……往往会发生一些矛盾。换位,可以使我们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误解;多一些理智,少一些盲目;多一些关爱,少一些磨擦;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
请以“换位”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内容自定,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班级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