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通化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卷)高二生物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3题,共 115分)
  • 1、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不同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X、Y(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C点后种群数量降低,则可能与培养液中代谢废物的积累等有关

    B.曲线X、Y是实验小组建立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物理模型

    C.只要保证培养液中营养充足,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一定是X

    D.用血细胞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时,其结果往往比实际值偏低

  • 2、下列关于人体内酶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B.都与物质和能量代谢有关

    C.都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

    D.都在发生效应后失去活性

  • 3、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病毒入侵该免疫细胞的几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HIV病毒对人类种群具有选择作用,定向改变基因频率

    C.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几率上升

    D.由于该突变基因为CCR5编码基因的等位基因,因此该地区人群基因库未改变

  • 4、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的,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可以双向运输

    B.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成熟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

    C.生长素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其他部位没有分布

    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

  • 5、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脊髓能够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

    B.脑神经和脊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属于感觉神经,其作用通常相反

    D.自主神经系统是只受意识支配的完全自主性的运动神经

  • 6、高中生物学实验中经常使用酵母菌,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吸管将酵母菌培养液加到盖有盖玻片的计数板上后立即放到载物台计数

    B.传统果酒由于是利用天然菌种发酵获得,其品质要比工业化生产的果酒好

    C.鉴定酵母菌呼吸产物时,为排除无关变量干扰应设法让酒精与培养液分开

    D.酵母菌纯培养实验中,制备培养基、倒平板和划线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操作

  • 7、科学家在生态足迹的基础上提出了碳足迹的概念,碳足迹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中直接或间接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总量。中国将采取有力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量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根据以上材料,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碳达峰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将会保持不变

    B.生态足迹和碳足迹增大可导致土壤沙化和海平面上升

    C.与步行相比,开车出行会增大生态足迹和碳足迹

    D.植树造林和寻找新的清洁能源将助力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 8、研究人员为探究不同放牧强度对草群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在某马场设置4个大小相同、放牧程度不同的处理区。一段时间后,在每个处理区均随机选取5个1m×1m的样方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处理区

    草群丰富度/种

    草群平均高度/cm

    草群密度/(株·m-2

    未放牧区

    22

    14.1

    305.4

    轻度放牧区

    23

    9.6

    324.8

    中度放牧区

    25

    9.3

    329.1

    重度放牧区

    18

    7.2

    254.5

    A.草群丰富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动物类群丰富度发生变化

    B.演替最终会达到一个与群落所处环境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C.据表分析,中度放牧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维持较高的物种多样性

    D.放牧的轻重程度可能会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速度

  • 9、甲、乙两人均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为了确定病变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分别给两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测定二人注射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浓度,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别

    促甲状腺激素浓度/(mU•L-1

    注射前30min

    注射后30min

    健康人

    9

    30

    2

    29

    1

    2

    A.甲的垂体病变,乙的下丘脑病变

    B.健康人在这个检测中起到对照作用

    C.口服甲状腺激素可缓解两人的症状

    D.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之间存在分级调节

  • 10、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这种突触间隙极小,仅有2~3nm。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可能是双向的

    B.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

    C.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 11、某小组进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利用血细胞计数板(25×16型)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静置试管中吸取底层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B.将培养液滴入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后盖上盖玻片

    C.连续观察7天记录数据,绘成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呈“J”形增长

    D.取1mL培养液加9mL无菌水,若观察到所选5个中格内共有酵母菌300个,则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为1.5×108个/mL

  • 12、下列关于实验图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①的四条色素带中溶解度最大的是Ⅳ-黄绿色的叶绿素b

    B.经图②所示操作后,显微镜下可见液泡体积变小紫色变深

    C.要将图③中根尖分生区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向右移动

    D.图④中将物镜由甲转换成乙后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 13、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船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下图1所示;下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茎生长的作用情况;下图3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顶芽和根部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背光生长

    B.若图1中茎的向光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p的范围是m<p<2m

    C.图3中②可表示的是顶芽,c-d表示随生长素浓度升高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D.若把图1装置放回地球同时去掉光源,植物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r的范围是r>2m

  • 14、在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些实际问题,如“苹果树不宜在热带地区栽种”“菠萝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这主要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协调原理

    B.整体原理

    C.自生原理

    D.循环原理

  • 15、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代表年龄结构)可以反映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测种群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员调查了甲、乙两地不同坡向某种乔木的径级结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注:I和II为幼年期,III和IV为成年期,V和VI为老年期

    A.甲地III径级个体可能在幼年期经历了干旱等不利环境

    B.乙地阳坡的种群密度比甲地阳坡的种群密度高

    C.甲、乙两地阴坡乔木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D.该乔木在阳坡和阴坡的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 1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只有正确处理人、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唯一正确的选择。下列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室效应可能导致南极地区的部分海冰融化,从而导致企鹅的栖息地越来越少

    B.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分析,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水质等直接价值

    C.常有人将从外地买来的动物放归自然环境,这种“放生”行为不会威胁当地生物

    D.应将各地濒危野生物种都迁移到自然保护区并加以保护,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 17、将小麦苗胚芽鞘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琼脂块上,进行如图所示的系列处理,一段时间后检测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用字母代表),并将琼脂块置于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上,观察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比较甲组和乙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的外因

    B.通过比较丙组和丁组胚芽鞘生长情况,可以探究胚芽鞘向光性与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是否有关

    C.通过比较a与b、c与d的数值大小可探究单侧光能否导致胚芽鞘内生长素分解

    D.通过比较c与e、d与f的数值大小可探究生长素在胚芽鞘内是否进行极性运输

  • 18、某草原散养着某种家畜,其(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

    B.S3点对应的时刻实施捕获,可获得该家畜的最大捕获量

    C.S2点时该种群的年龄结构是衰退型,此时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D.S5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稳定平衡密度

  • 19、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尖锐的物品立刻将手收回,而对手指进行采血化验时手却不收回,这两种情况的调节的区别是(       

    A.两者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

    B.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C.前者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后者的低级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

    D.前者不能形成痛觉,后者能够形成痛觉

  • 20、基因编辑技术是指能够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核酸片段的“敲除”和“插入”等操作。我国科学家利用该技术,获得一只生物节律核心基因BMAL1“敲除”的猕猴,取其成纤维细胞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形成重构胚,发育形成的早期胚胎植入代孕雌猴,最终获得5只克隆猕猴,用于研究节律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DNA 酶“敲除”核心基因 BMAL1

    B.采集卵母细胞前可用雌激素处理雌猴促其排卵

    C.常用离心、电刺激等去除卵母细胞的细胞核

    D.5只克隆猕猴遗传特性与供体基本一致且性别完全相同

  • 21、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老年人群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逐渐丧失记忆和语言功能、计算能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研究发现,该病是由于患者大脑内某些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大量死亡造成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阿尔茨海默症轻度患者看不懂文字,则大脑皮层的言语区中V区受到损伤

    B.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丧失长时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C.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失语症状,一定与大脑右半球相关区域细胞损伤有关

    D.排便反射中枢和排尿反射中枢都属于低级中枢,因此该病患者不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现象

  • 22、桑基鱼塘是种桑、养蚕及池塘养鱼相结合的一种生产经营模式。在池梗上或池塘附近种植桑树,以桑叶养蚕,以蚕沙(蚕幼虫的粪便)、蚕蛹等作鱼饵料,以塘泥作为桑树肥料,达到鱼、蚕、桑兼收的效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

    B.流经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C.桑树同化量的一部分可以通过蚕沙流向分解者

    D.桑基鱼塘能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 23、尼古丁依赖是烟草(含电子烟)成瘾的主要原因。药物伐尼克兰可以消除尼古丁对中脑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可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的刺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作为神经递质的多巴胺从多巴胺能神经元中释放的方式是胞吐

    B.尼古丁可刺激多巴胺能神经元产生兴奋,导致多巴胺大量释放

    C.药物伐尼克兰可通过促进中脑边缘系统释放多巴胺来达到戒烟目的

    D.普通香烟和电子烟中均含有尼古丁,吸烟有害健康

二、 (共1题,共 5分)
  • 24、下列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       

    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二亩水稻的年产量

    C.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

三、非选择题 (共8题,共 40分)
  • 25、当你突然遇到一只大狗或一条蛇时,会感到毛骨悚然,甚至打寒颤、出冷汗。

    (1)在上述过程中,自主神经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它使你的呼吸变得________,心脏跳动__________,支气管___________

    (2)同时,你消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将__________,肝细胞中__________转化为葡萄糖加剧。因为皮肤毛细血管_________,所以你吓得脸色苍白;打寒颤使产热_________,同时汗腺分泌__________,为散热做准备。这一幕的细节储存进了_______________里的某个区域,成为经验的一部分。

  • 26、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的结构比较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能量值是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和竞争。若 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

  • 27、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可作用于褐色脂肪细胞(BAT)和肝脏细胞。但BAT细胞的产热能力是肝脏细胞的60倍。如图为某动物在持续寒冷刺激条件下BAT细胞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①④表示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信息分子是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激素的受体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细胞膜上”“细胞内细胞膜上和细胞内”)③为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在BAT细胞内,甲状腺激素和cAMP共同作用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知,该动物在持续寒冷的环境中增加产热的生理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薇甘菊是首批入侵中国的外来种,也是世界上最具危害性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每年我国因为薇甘菊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亿元。回答下列与之相关的问题:

    (1)某人承包了薇甘菊的部分入侵地,用除草剂除去全部薇甘菊和其他的野生植物,种植了一些观赏菊。一段时间后,发现地里又陆续出现了一些薇甘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演替。几年后有人发现地里植物上蚜虫增多,为了确定其种群密度通常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调查。

    (2)在薇甘菊的源产地中美洲,有多达160多种昆虫和菌类作为天敌控制其生长量,难以形成危害,这是长期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3)田野菟丝子对很多菊科植物都有危害作用,某科研小组为了研究田野菟丝子对薇甘菊的影响,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田野菟丝子能够从菊科植物体内吸收营养物质和水分,从而导致其生长变慢直至死亡。田野菟丝子和菊科植物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a.分组

    实验组:花盆+生长良好的薇甘菊+不同数量的田野菟丝子

    对照组:花盆+_________________

    b.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收割薇甘菊,去除田野菟丝子后称干重。实验结果如下图:结果

    由图可知,随着接种的田野菟丝子数量的增加,薇甘菊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在减少。进行薇甘菊防治的最佳接种数量为__________

    (4)接种田野菟丝子控制薇甘菊的方法可能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 29、反馈在神经网络中广泛存在。闰绍细胞是脊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右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共同支配肌肉收缩的途径。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脊髓在反射弧中属于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刺激a点,产生兴奋,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膜对______的通透性增加而内流,产生____电位。闰绍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使_________(填“Na+”“K+”或“Cl-”)内流,从而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兴奋。

    (3)刺激b,在图中_____________处能检测到电位变化,______________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闰绍细胞发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_J/hm2·a,这部分能量是指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_______。若该地区气候条件适宜、雨量丰富,在数十年乃至上百年后,此片弃耕农田可能会变成森林,此过程的演替趋势应该是:弃耕农田→杂草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若调查中部分田鼠身上的标志物脱落,所得调查数值比实际数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 =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并进行数据统计,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低碳、节能、减排”是当今社会呼吁的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途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C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与ABB1B2B3)共同构成了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其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是在____________(填个体”“种群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

    2)若图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100kJ,则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最多可得到的能量为____________

    3)若某森林生态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后不能自动恢复,则这一事实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但科研人员可以采用恢复生态学的技术进行治理恢复,这说明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

    4)生态学家在研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时不会以某一单独的生态系统为单位的。请从物质循环特点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5)若某生态系统的植被被破坏,打乱原有CO2的平衡并毁坏旅游资源,这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 32、如图所示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B、C 分别代表体液中的哪一类?B:_____C:_____

    (2)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在血液中是_____的主要成分,血液中②的来源除了经消化道消化、吸收外,其来源途径还包括_________

    (3)正常人体内B的 pH 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很多缓冲对,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

    (4)红细胞中的O2 进入 C 中被利用至少需要穿过_____层脂双层。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0
题数 32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
三、非选择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